首页 / 正文

卷九十九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九十九

明 曹学佺 编

晩唐二十六

刘得仁

夏夜会同人

沈沈清暑夕星斗俨虚空?帻栖禽下烹茶玉漏中形骸忘己久偃仰趣无穷自汲泉来漱微开密筱风

和厉玄侍御题户部相公庐山草堂

白云居创毕诏入凤池年林长双峰树潭分并寺泉石溪盘鹤外岳室闭猿前柱史题诗後松门更肃然

塞上行作

乡井从离别穷边触目愁生人居外地塞雪下中秋雁举之衡翅河穿入塞流将军心莫苦向此取封侯

宣义亭子

暮色遶高亭南山出竹青夜深斜舫月风定一池星岛屿无人迹菰蒲有鹤翎此中足吟眺何用泛沧溟

冬日落骆家亭子

亭台腊月时松竹见贞姿林积烟藏日风吹水合池恨无人此住惟有鹤相窥是景吟诗徧真于野客宜

游崔监丞城南别业

门与青山近青山复几重雪融皇子?春浥翠微峰地有经冬草林无未老松竹寒溪隔寺晴日直闻钟

寄姚谏议

鸣鞭静路尘籍籍谏垣臣函疏封还密炉香侍立亲箧多临水作窗宿卧云人危坐开寒纸灯前起草频

上张水部

出入门阑久儿童亦有情不须将姓字长说向公卿每许连牀坐时容并马行恩深转无语怀抱自分明

赠江夏卢使君

诗人中最屈无与使君俦白髪虽求退明时合见收登山犹自健纵酒可多愁好是能骑马相逢见鄂州

夏日通济里居酬诸先辈见访

君子远相寻联镳到敝林有诗难索和无酒可賖斟门列晴峰色堂开古木隂何因驻清听惟恐日西沉

答韦先辈春雨後见寄

风散五更雨鸟啼三月春轩窗透初日砚席絶纎尘帝里峰头出隣家树色新怜君高且静有句寄闲人

夏日即事

到晓改诗句四隣嫌苦吟中宵横北斗夏木隐栖禽天地先秋肃轩窗映月深幽庭多此景惟恐曙光侵

晩夏

日夕是西风流光半已空山光渐凝碧树叶即翻红学浅惭多士秋成羡老农谁怜信公道不泣路岐中

秋夕即事

永夕坐暝久潇潇猿狖啼漏微砧韵隔月落斗杓低危叶无风坠幽禽并树栖自怜在岐路不醉亦沈迷

听夜泉

静里层层石潺湲到鹤林流环出几洞源远历千岑寒助空山月清兼此夜心幽人听逹曙相和藓牀吟

池上宿

事事不求奢长吟省叹嗟无才甘世弃有句向谁夸老树呈秋色空池浸月华凉风白露夕此境属诗家

宣义池上

修篁夹緑池幽絮此中飞何必青山远仍将白髪归鸟啼亦有恨鸥习总无机树起秋风息西林磬入微

中秋夜

尘里兼尘外咸期此夕明一年惟一度长恐有云生露洗微埃尽光濡是物清朗吟看正好惆怅又西倾

送蔡京东归迎侍

高堂惟两别此别是荣归薄俸迎亲远平时知己稀郓郊秋木见鲁寺夜钟微近腊西来日多逢霰雪飞

夜携酒访崔正字

只应芸阁吏知我僻兼愚吟兴忘饥冻生涯任有无惨云埋远岫隂吹吼寒株忽起围炉思招携酒满壶

夏夜会同人

沈沈清暑夕星斗俨虚空?帻栖禽下烹茶玉漏中形骸忘已久偃仰趣无穷自汲泉来漱微开密筱风

秋日同僧宿西池

菡萏遍秋水隔林香似焚僧同池上宿霞向月边分渚鸟栖蒲立城砧接曙闻来宵莫他约重此话孤云

宿韦津山居

永夕见招宿诗书盈草堂静吟倾美酒高论出名场窗飒松篁韵庭兼雪月光心期身末老一去泛潇湘

秋夜喜友人宿

莫话春闱事清宵且共吟频年遗我辈何日遇知音逼曙天倾斗将寒叶坠林无将簪绂意祗损壮夫心

回中夜访独孤从事

满庭霜月魄风静絶纎闻边境时无事州城夜访君拥裘听塞角酌醴话湘云赞佐元戎美恩齐十万君

哭翰林丁侍郎

相知出肺腑非旧亦非亲每见云霄侣多扬鄙拙身即期扶泰运岂料哭贤人应是随先帝依前作近臣

哭鲍溶有感

寥落故人宅今来身已亡古苔封墨沼深竹映书堂秋色池馆静雨声云水凉无因展交道日暮剖心肠

题山中故静禅师

寂灭身何在门人隔此生影悬尘己厚塔种柏初成溪院秋先雪山堂古有精当时挂鍚劒树老几枝倾

吊草堂禅师

杖履疑师在房关四壁蛩贮瓶经腊水响塔隔山钟乳鸽沿苔井斋猿散雪峰如何不见性倚徧寺前松

题终南麻先生寂禅师石室

同居石室贫五十二回春拥褐冥心客穷经暮齿人翠沈空水定雨絶片云新危细秋峰径相随到顶频

题吴先生山居

先生此幽隐便可谢人羣潭底见秋石树间飞霁云山居心已惯俗事耳憎闻念我要多疾开炉药许分

送姚处士归亳州

白髪麻衣破还谯别弟回首垂听乐泪花落待歌杯石路寻芝熟柴门有鹿来明王下徵诏应就碧峰开

题王处士山居

茅堂入谷远林暗絶其隣终日有游水经年无到人溪云常欲雨山洞别开春自得仙家术栽松独养真

晓别吕山人

疎钟兼漏尽曙色照青氛栖鹤出高树山人归白云月盈期重宿丹熟约相分羡入秋风洞幽泉子细闻

宿僧院

禅地无尘夜焚香话所归树摇幽鸟梦萤入定僧衣破月斜天半高河下露微翻令嫌白日动即与心违

青龙寺僧院

常多簪组客非独看高松此地堪终日开门见数峰苔新禽迹少泉冷树隂重师意如山里空房晓暮钟

冬日题邵公院

无事关多掩隂阶竹拂苔劲风吹雪聚渴鸟啄氷开树向寒山得人从瀑布来终期天目老擎锡逐云回

夏日游慈恩寺

何处消长日慈恩精舍频僧高容野客树密絶嚣尘闲上凌虚塔相逢避暑人却愁归去路马迹并车轮

晓游慈恩寺

寺去幽居近每来因采薇伴僧行不困临水语忘归磬动青林晩人惊白鹭飞堪嗟浮俗事皆与道相违

送知全禅师南游

师誉振京城谈空万乘听北行山已雪南去木犹青夜岳禅销月秋潭汲动星回期不可定孤鹤在高冥

送智玄首座归蜀中旧山

像敎得重兴因师说大乘从来悟明主今去证高僧蜀国烟霞异灵山水月澄乡闾诸善友似喜见南能

送僧归玉泉寺

玉泉归故刹便老是心期乱木孤禅後寒山絶鸟时若寻流水去转出白云迟见说千峰路溪深顶复危

寄楼子山云栖上人

一室凿崔嵬危梯叠藓苔永无尘事到时有至人来涧谷冬深静烟岚日午开修身知得地京寺末言回

冬夜寄白阁僧

营营不自息暌濶数年情林下期难逐人间事旋生鸟栖寒木迥月映积氷清石室焚香坐悬知不为名

晩步曲江因谒慈恩寺恭上人

岂曰趋名者年年待命通坐令青嶂上兴起白云中?浸如天水林含似雨风南宗犹有碍西寺问?公

忆鹤

自尔归仙後经秋又过春白云寻不见紫府去无因此地空明月何山伴羽人将期华表上重见令威身

昊天观新栽竹

清风枝叶上山鸟已栖来根别古沟?影生秋观苔徧思诸草木惟此出尘埃恨为移君晩空庭更拟栽

初夏题段郎中修竹里南园

高人游息处与此曲池连密树才春後深山在目前远峰初絶雨片石欲生烟数有僧来宿应缘静好禅

西园

夏圃秋凉入树低逢帻欹水声翻败堰山翠湿疎篱緑滑莎藏径红连果压枝幽人更何事旦夕与僧期

送姚合郎中任杭州

水陆中分程看花一月行会稽山隔浪天竺树连城候吏齎鱼印迎船载斾旌渡江春始半列屿草初生

送周钺往江夏

东西南北郡自说徧曾游人世终多故皇都不少留郢城帆过夜汉水月方秋此谒亲知去闻猿岂解愁

送灵武朱书记

灵师与谁善得君宾幕中从容应尽礼赞画致元功连塞云长惨才秋树半空相如偏自惬掌记复乘骢

早春送湘潭李少府之任

柳新春水湄春?草离离祖席觞云尽离人泪各垂叶文传不朽作尉岂多时公退琴堂上风吹班竹枝

送越客归

霜薄东南地江枫落未齐衆山离楚上孤棹宿吴西渚客留僧语笼猿失子啼到家冬即是荷尽若耶溪

送河池李明府之任

河池安所理种柳与弹琴自合清时化仍资白首吟程余行片月公退入遥林想得询民瘼方称单父心

送蔡京侍御赴大梁幕

同城各多故会面亦稀疎及道须相别临岐恨有余梁园飞楚鸟汴水走淮鱼衆说裁军檄陈琳远不如

监试莲花峰

太华万余重迢嶤只此峰当秋倚寥泬入望似芙蓉翠拔千寻直青危一朶穠气分毛女秀灵有羽人纵倒影侵官路流香激庙松尘埃终不及车马自憧憧

京兆府试目极千里

献赋多年客低眉恨且千此心常郁矣纵目忽超然送骥登长路看鸿入远天古墟烟羃羃穷野草绵绵树与金城接山疑桂水连何当开霁日无物翳平川

上姚谏议

高文与盛德皆谓古无伦圣代生才子明庭有谏臣已瞻龙兖近渐向凤池新却忆波涛郡来时岛屿春名因诗句大家似布衣贫曾暗投新轴频闻奨滞身照吟清夕月送药紫霞人终计依门馆何疑不化鳞

书事寄万年厉员外

帝城皆剧县令尹美居东遂拜赵张下蹔离星象中拥归从北阙送上动南宫紫禁黄山遶沧溟素滻通封疆新日月邑里出王公赋税充天府歌谣入圣聪土膏寒麦覆人海昼尘蒙廨宇松连翠朝街火散红文场新桂茂粉署旧兰崇留客挥盈爵抽毫咏早鸿前驺潘岳贵故里邵平穷劝隐莲峰久期耕树谷同鳬飞将去叶劒气尚埋丰何必华隂上方垂拂拭功

和段校书冬夕寄题庐山

尝闻庐岳顶半入楚江湄几处悬崕上千寻瀑布埀炉峰松淅沥湓浦柳参差日色连湖白钟声拂浪迟烟梯缘薜荔岳寺步欹危地本饶灵草林曾出祖师石楼霞耀壁猿树鹤分枝细径萦岩末高窗见海涯嵌空寒更极寂寞夜尤思隂谷氷埋木仙田雪覆芝乱泉禅客濑异迹逸人知藓室新开竈柽潭未了棊如何遂闲放长得任希夷

和郑校书夏日游郑泉

太虚悬畏景古木蔽清隂爰有泉堪挹闲思日可寻来闻鸣滴滴照竦碧沈沈几脉成溪壑何人测浅深澄时无一物分处历千林浄溉灵根药凉浮玉翅禽饮疑蠲宿疾见自失烦襟僧共云前濑龙和月下吟叠光轻吹动澈底晓霞侵不用频游去令君少进心

宿普济寺

京寺数何穷清幽此不同曲江临阁北御苑自墙东广陌车音急危楼夕景通乱峰沈暝野毒暑过秋空幡扬虚无里星生杳霭中月光笼月殿莲气入莲宫缀草凉天露吹人古木风饮茶除假寐闻磬释尘蒙童子眠苔浄高僧话漏终待鸣晓钟後万井复朣胧

赋得听松声

庭际微风动高松韵自生听时无物乱尽日觉神清强与幽泉并翻嫌细雨并拂空增鹤唳过牖合琴声况复当秋暮偏宜在月明不知深涧底萧瑟有谁惊

题从伯舍人道正里南园

帝里余新第朱门面碧岑曙堂增爽气乔木动清隂直去亲瑶陛朝回在竹林风流才子调好尚古人心薜荔遮窗暗莓苔近井深礼无青草隔诗有白衣吟轩静留孤鹤庭虚到远砧掩关裁凤诏开镜理琼簪种植今如此尘埃永不侵云奔投刺者日日待为霖

寻陈处士山堂

步溪凡几转始得见幽纵路隐千根树门开万仞峰片云生石窦浅水卧枯松穷谷风光冷深山翠碧浓鹤看空里过仙向坐中逢底露秋潭水声微暮观钟他年来此定异日愿相容且喜今归去人间事更慵

春和吴翰林丁侍郎禁署早春晴望

御林闻有早莺声玉槛春香九陌晴寒着霁云归紫阁暖浮佳气动芳城宫池日到氷初解辇路风吹草欲生鸳侣此时皆赋咏商山雪在思偏清

山中寻道人不遇

年过弱冠风尘里常拟随师学链形石路特来寻道者云房空见有仙经棊于松底留残局鹤向潭边退数翎便欲此居闲到老先生何日下青冥

忆鹤

白丝翎羽丹砂顶晓度秋烟出翠微来向孤松枝上立见人吟苦却高飞

老宫人

白髪宫娃不解悲满头犹自挿花枝曾缘玉貌君王宠凖拟人看似旧时

村中闲步

闲共野人临野水新秋高树挂清晖不知尘里无穷事白鸟双飞入翠微

别山居

万壑千岩景象开登临未足又须囘凭师莫断松间路秋月圆时弟子来

赠道人

长在城中无定业卖丹磨镜两途贫三山来往寻常事不省曾惊市井人

石仓历代诗选卷九十九

 

猜你喜欢
  熊德修·唐圭璋
  文珏·唐圭璋
  李曾伯·唐圭璋
  第五折 钦召御敌·冯梦龙
  第七出 秉操·叶宪祖
  卷上·叶炜
  提要·翁卷
  第一出 买舟逢幻·丁耀亢
  卷304 ·佚名
  卷一百·冯惟讷
  卷六十二·陈廷敬
  卷十八·陈廷敬
  卷五百十二·佚名
  皮日休诗鉴赏·佚名
  赵微明诗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百五十六·彭定求

        卷756_1 【送孟宾于员外还新淦】徐铉   暂来城阙不从容,却佩银鱼隐玉峰。双涧水边欹醉石,   九仙台下听风松。题诗翠壁称逋客,采药春畦狎老农。   野鹤乘轩云出岫,不知何日再相逢。   卷756_2 【孟君别

  • 梅坡·唐圭璋

      本书旧据南京图书馆藏一百二十七卷本翰墨全书抄附之郎瑛所考人名,以梅坡为萧育。今案人号梅城者,不下四五人。从梅城不知为何人俟考。   鹊桥仙   三月廿一   华桐日永,泛兰风细,节近朱明十日。玉麟何事吐书来,

  • 卷四百六十三 列传二百五十·赵尔巽

      唐景崧 刘永福   唐景崧,字维卿,广西灌阳人。同治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改吏部主事。光绪八年,法越事起,自请出关招致刘永福,廷旨交岑毓英差序。景崧先至粤,谒曾国荃,韪其议,资之入越。明年,抵保胜,见永福,为陈三策,谓:“据保胜十

  • 卷第二十九·徐鼒

    前翰林院检讨加詹事府赞善衔六合徐鼒譔列传第二十二陈子壮(麦而炫、朱实莲) 何腾蛟(杨某等、杨鸿、鸿弟鹗)堵胤锡陈子壮(麦而炫、朱实莲)何腾蛟(杨某等、杨鸿、鸿弟鹗)堵胤锡陈子壮字集生,南海人。万历己

  • 第三卷 农业一·缪荃孙

    《禹贡》:扬州厥田惟下下,徐州厥田上中。似古时江以南田产不及江北。《周礼&middot;职方氏》:扬州其谷宜稻。左思《吴都赋》:国税再熟之稻,乡贡八蚕之绵。吴地虽不限于江苏省境,已足见江南农产蕃殖事物代有变迁矣。明徐光启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八·纪昀

    礼略 【八】凶礼○凶礼大丧及山陵制丧期天子吊大臣服天子为大臣及诸亲举哀诸侯及公卿大夫为天子服皇太后长公主及三夫人以下为天子服挽歌季孝为举主服郡县吏为守令服师弟子相为服朋友相为服△大丧及山陵制(臣)等谨按郑

  • 郑氏关系文书·佚名

    郑泰洪旭黄廷咨靖南王耿继茂总督李率泰文钦命总督闽浙水陆官兵督理恢剿军务、赐坐蟒玉带、便宜行事、特进光禄大夫上柱国太保兼太子太傅建平侯郑,钦命少傅兼太子太师兵部尚书忠振侯洪,钦命提督水陆军务、少师兼太子太保

  • 一○五七 山西巡抚农起奏覆本年抽改《通鉴纲目续编》正本翻本部数折·佚名

    一○五七 山西巡抚农起奏覆本年抽改《通鉴纲目续编》正本翻本部数折乾隆四十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山西巡抚臣农起跪奏,为遵旨汇奏事。窃照钦奉上谕:令将《御批资治通鉴纲目续编》照本抽改,使外间流传之本一体更正,仍将抽改

  • 六八 河南巡抚何煟奏续购获遗书情形并进呈书目折·佚名

    六八 河南巡抚何煟奏续购获遗书情形并进呈书目折乾隆三十八年五月初二日河南巡抚臣何煟跪奏,为钦奉上谕事。窃臣钦奉谕旨,购访遗书,业将先后送到书目及委员分路采访情形,恭折具奏。兹复据委员并各地方官敬宣圣训,谆切开导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九十七·阿桂

    六月甲申桂林奏言准将军阿桂札称西南两路大兵后路奉旨通盘筹画其南路情形与【臣】公同商酌等情【臣】查阿桂所称科多一带逼近贼境而僧格宗在山崖之下甚属受敌即贼亦不能拒守南路设驻兵丁应从觉木觉尔宗起僧格宗之兵即

  • 周太祖文帝纪·李延寿

    周太祖文皇帝姓宇文氏,名泰,字黑獭,代郡武川人。他的远祖出自炎帝。炎帝被黄帝所灭之后,子孙们远逃到北方的荒野之地。后来有一位名叫葛乌兔的人,勇猛而又多智谋,鲜卑人便奉他作为部族首领,总管十二个部落,世代相传作为大人。

  • 卷二十二·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十二明 杨士奇等 撰郊庙宋钦宗时侍御史李光论明节皇后不当立忌状曰臣凖西上合门关准太常寺关今年迎奉道君太上皇帝若在四月二日到京缘当日系

  • 卷一百四·赵汝愚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宋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一百四宋 赵汝愚 编财赋门税赋上真宗论江南二税外沿征钱物陈 靖臣闻为国之本重乎烝黎致理之先存乎教化烝黎泰而国祚永教化行而理道昌前古哲王光宅天

  • 礼四七·徐松

    优礼大臣【宋会要】太祖受禅,降诏四方,时天维军节度、太尉、中书令、魏王符彦卿以累朝宿将,优其礼而不名。彦卿表乞呼名,诏答不允。 太祖建隆二年九月,江南李煜上表进贡,陈叙袭位之意。降诏答之,便呼国主而不名,因周朝待江南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二十二·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二 洪武十二年春正月己巳朔,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群臣,命妇朝皇后于坤宁宫,锡宴。 辛未,今上及周王橚、楚王桢、齐王榑自凤阳来朝,赐其从官、卫士钞有差。 癸酉,旌表节妇九人。延平府顺昌县

  • 卷第十六·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十六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杂蕴第一中智纳息第二之八如佛世尊诃诸弟子。称言痴人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欲令疑者得决定故。谓佛世尊爱恚永断违顺平等。拔诤论根灭憍慢本。

  • 清微神烈秘法·佚名

    清微神烈秘法,原不题撰人。从书中所列清微派师承谱系看,应为元代武当山清微派道士所作,约成书于元末。二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本书分为〈雷奥秘论〉、〈师派〉、〈圣位〉、〈习定坐法〉、〈祈祷建四溟外坛式

  • 北方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仪轨·佚名

    全一卷。为唐代不空(705~774)所译之密教仪轨。又作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仪轨、毗沙门随军法。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本仪轨乃毗沙门天王与其孙那吒太子,为护持佛法、摄化恶人或起不善之心者而说,其内列举护持国界之自心暴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