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五七 山西巡抚农起奏覆本年抽改《通鉴纲目续编》正本翻本部数折

一○五七 山西巡抚农起奏覆本年抽改《通鉴纲目续编》正本翻本部数折

乾隆四十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山西巡抚臣农起跪奏,为遵旨汇奏事。

窃照钦奉上谕:令将《御批资治通鉴纲目续编》照本抽改,使外间流传之本一体更正,仍将抽改过共若干部,于年终汇奏一次。钦此。嗣因臣与直隶督臣各查出翻刻之本,钦奉谕旨,着一律改正,其挖出正本、翻本书内违悖字样,无论一两页及二三行或数字,均着收存汇齐,送京销毁。等因。钦遵在案。

臣节次转饬各属实力查缴。兹乾隆四十九年分各属陆续呈送到《御批资治通鉴纲目续编》八部、翻刻《资治通鉴纲目续编》七十部,均经书局委员照本抽改完竣,发还给领。

除仍饬各属悉心搜查,务使外间流传之本一体更正,不致遗漏,并将挖出字纸及抽出翻刻书内序文,咨送军机处销毁外;兹届年终,理合恭折具奏,伏乞皇上睿鉴。谨奏。

朱批:览。(宫中朱批奏折)

猜你喜欢
  列传第六十七·刘昫
  名山藏卷之三十五·何乔远
  路史卷四十三·罗泌
  卷之一千二百二·佚名
  ◎教育厅·费行简
  大事记解题卷六·吕祖谦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三 宋纪九·纪昀
  卷四·胡一桂
  十九、桃坞吴家·包天笑
  十国春秋卷八十·吴任臣
  裴叔业传·魏收
  赵僭王宇文招传·令狐德棻
  卷九十二·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八十二·佚名
  二十八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九辩译文·宋玉

    悲哉!秋之为气也。悲哉,这秋天的萧飒之气!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秋风凄凉草木都枯萎而凋零。憭栗兮,若在远行。冷落啊好像一人独自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又像登山临水送人踏归程。泬寥兮,天高而气清;天气清朗啊空旷又

  • 雨村曲话卷下·李调元

    臧懋循,字晋叔,号顾渚,长兴人,万历庚辰进士。所选元人杂剧百种二十卷,元一代之曲借以不坠,快事也。尝云,“曲自元始有南北,各十七宫调,而《北西厢》诸杂剧无虑数百种,南则《幽闺》、《琵琶》二记而已。自高则诚《琵琶》,首

  • 卷三十九·陆游

    钦定四库全书 劎南诗稾卷三十九 宋 陆游 撰 戏赠园中花 横风疾雨为花厄霁日暄风又不禁我欲小施调燮手酌中寒暖半晴隂 春思 兀兀治聋酒未醒霏霏泼火雨初晴愁看入户桃花片闲听争巢燕子声百疾侵陵成老大一春转盼又清

  • 帝纪第三 武帝·房玄龄

    武皇帝讳炎,字安世,文帝长子也。宽惠仁厚,沈深有度量。魏嘉平中,封北平亭侯,历给事中、奉车都尉、中垒将军,加散骑常侍,累迁中护军、假节。迎常道乡公于东武阳,迁中抚军,进封新昌乡侯。及晋国建,立为世子,拜抚军大将军,开府、副贰

  • 通鉴答问卷四·王应麟

    宋 王应麟 撰汉景帝周仁为郎中令张为廷尉错为内史或问错仁三人皆东宫旧僚景帝初政毋乃官及私昵乎曰贾生论辅翼太子惓惓于端士正人其言赵髙之傅胡亥至深至切文帝以规为瑱罔闻于行景帝在东宫其家令则学申商之

  • 王君廓传·欧阳修

    王君廓是并州石艾县人。少时孤贫,曾为市场经纪人,品行不好,惯于盗窃。曾背负形同渔具的竹篓,内设倒刺,路遇卖丝绸者,用篓扣住脑袋,使其无法摆脱,随即夺走丝绸,而原主不知被谁劫夺,成为乡里一大祸害。大业末年,想集聚兵马为盗,请与

  • 清季申报台湾纪事辑录十一·佚名

    光绪八年(壬午) 澎湖风灾 闽抚岑(毓英)奏为查明覆奏折(十二月初十日京报) 闽抚岑(毓英)奏恭报渡台日期片 闽抚岑(毓英)奏武员送部引见片(十二月十一日京报) 闽抚驻工 压坏船槽 查问兵额 华官照会 本馆电音 论台湾拐案 办赈中饱&nb

  • 卫嗣君时胥靡逃之魏·佚名

    【提要】 这是古人尊重法治的名篇。卫君就是付再大的代价,也要使国家的法令得到彰现,使法治精神能够教化民众,使为政者树立信用。中国传统中尚且如此推崇法治,何况现今吸收西方法治精神的当代社会呢? 【原文】 卫嗣君时,胥

  • 卷一百八十五·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八十五 朱批赵向奎奏摺 江南苏州布政使【臣】赵向奎谨 奏为恭谢 天恩事窃【臣】山右鄙儒初任溧水知县调繁嘉定部议 因公革职蒙 恩从寛留任旋蒙引 见又荷 天恩复还原职 特陞庐州府知府继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五十一·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一 洪武三年夏四月己未朔,礼部造诸王册宝成,并上册封礼仪。其制,册宝皆用金。宝依周尺,方五寸二分,厚一寸五分,其篆文曰“某王之宝”,宝匣、宝座雕造蟠螭,余同皇太子册宝制。 亲王分封受册宝仪:前期

  • 陈世第·周诒春

    陈世第 字稚鹤。年三十六岁。生于浙江杭州。本籍住址。杭州金洞桥。已婚。子一。女一。初学于杭州求是书院。及上海圣约翰大学。历任浙江高等学堂。及安定宗文两中学堂教员。光緖三十三年。以官费游美。入加利佛尼大

  • 天论篇第十七·荀况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寒暑不能使之疾,祆怪不能使之凶。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罕,则天不

  • 論衡校釋卷第六·黄晖

      福虛篇   世論行善者福至,為惡者禍來。禍福之應,皆天也,人為之,天應之。陽恩,人君賞其行;陰惠,天地報其德。   無貴賤賢愚,莫謂不然。〔不〕徒見行事有其文傳,又見善人時遇福,「徒」上當有「不」字。「又見」即承「不徒

  • 卷三·盛世佐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集编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编卷三龙里县知县盛世佐撰士昏礼第二之一郑目録云士娶妻之礼以昬为期因而名焉必以昬者阳往而隂来日入三啇为昏昏礼于五礼属嘉礼疏曰商谓商量是漏刻之名按马氏云日

  • 宗 教 观·太虚

    曩者尝作宗教观,今更从人类社会之组织以观之。余既历游四洲诸国邑,察诸土风民俗,究其历史变迁之迹状,对于宗教遂更有新解。我国古所谓教,近云宗教。诘宗教译文之希腊原语,识者云是结合之义。则知人类之结合,即为宗教之本义。

  • 宫教集·崔敦礼

    十二卷。宋崔敦礼(?—1181)撰。崔敦礼,字仲由,通州静海 (今天津市)人。绍兴末,与弟崔敦诗同登进士。仕至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其诗文篇帙甚丰。大体格律平正,词气畅达。虽不能标新立异,但亦周规折矩,尺寸不踰。著有 《

  • 皇朝经世文五编·求是斋

    《皇朝经世文五编》三十二卷,署名求是斋,生平不详

  • 太上玄一真人说三途五苦劝诫经·佚名

    《灵宝中盟经目》第十三种著录《太上洞玄灵宝玄一三真劝戒罪福法轮妙经》1卷,为六朝灵宝经。本经当为其中之一部分。敦煌遗经有本经残卷。述三途五苦,劝人修善守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