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出 耳热

〖满庭芳〗(生巾服上)

天上逋仙,人间荡子,不知何处为家?士当贫贱,只合在天涯。

宁饱他乡风雪,胜亲朋、炎热相加。伤情处,索居无偶,虚度好年华。

〖画堂春〗

新花开遍向阳枝,幽居独讶春迟。天公也有附炎时,莫道无私。

富贵由他迟早,姻缘不合参差。缘何偏向有情痴,吝惜芳姿。

谭楚玉,讳士珩,襄阳人也。万有在胸,一贫彻骨。虽叨世胄,耻说华宗;尽有高亲,羞为仰附。襁褓识之无,曾噪神童之誉;髫龄游泮水,便腾国瑞之名。夙慧未忘,读异书如逢故物;天才独擅,操弱管似运神机。不幸早丧二亲,终鲜兄弟。只因世态炎凉,那些故乡的亲友,见小生一贫如洗,未免把肉眼相看,不能知重。故此离了故土,遨游四方,要学太史公读书之法,借名山大川,做良师益友,使笔底无局促之形,胸中有灏瀚之气。一向担簦负笈,往来吴、越之间,替坊间选些时艺,又带便卖些诗文,那些润笔之资,也尽堪糊口。只是年已弱冠,还不曾聘有室家,未免伶仃孤寂。尽有那不解事的,只说我手内无钱,不能婚娶。那里知道我谭楚玉的妻子,也不是有了钱钞,就容易娶得来的。不是我夸口说,若非两间之尤物,怎配一代之奇人。这段姻缘正好难逢难遇也呵!

〖莺声学画眉〗

〖黄莺儿〗玉树待蒹葭,非是我倚空栏,想异葩,娇藤必向这琼枝挂。要晓得费了大注钱财娶来的女子,一定不是真正佳人。若是真正佳人,遇了真正才子,莫说金珠财宝用不着,连那一丝为聘,也觉得可有可无。所以世间难得的物件,就叫无价之宝;天下的至宝,那一件是有价的?若要把家私作伐,钱财聘他,就是千金也止值得千金价!

〖画眉序〗非夸,凭着我才名大,定有个恋孤寒的侠女为家。

我近日为探柯山九龙之胜,来到三衢地方。闻得这边女旦极多,演的都是台戏。今早有几个朋友约我一同去看,我有些笔债未完,叫他先去,如今文字完了,不免也去走一遭。(行介)

〖莺足带封书〗

〖黄莺儿〗扃户掩窗纱,我这寓处呵,不过是些砚头云,笔上花,家私止得些儿大。料想那偷儿不拿,便开门听他,我临行可也无牵挂。(内众齐赞“好戏”介)

〖一封书〗听波喳,却便似闹蜂衙,为甚的赞叹声中起噪哗?

原来戏做完了,那些看戏的人都转来了。我且立在一边,待他们过去。(旁立介)

〖不是路〗(外、副净扮男子,老旦、丑扮妇人,小旦扮幼童,净扮和尚,一齐挨挤哗噪上)(合)挨挤喧哗,贵贱雌雄没账查。(外偷觑老旦介)(老旦)路又不走,只管瞧我做甚么?休招骂。(外)不是我有心看你,都只为挨肩擦背起情芽。(副净跟小旦背后,挖臀嘻笑介)(小旦)离开些走,不要挨挨擦擦,讨人的便宜,莫搔爬。(副净)我见你挨挤不上,就像推车的一般推你上去,倒说我不好,行迟只为车无把,全亏我这陆路艄公把舵拿。(净低头拾得长大女鞋一只,背看大喜,藏袖内介)(丑)被他们挨挨挤挤,把鞋子都踏倒了,待我拔一拔了再走。(低头拔鞋,忽惊喊介)不好了,我的鞋子不见了,你们列位都替我寻一寻。(众代寻介)(净对丑笑介)(众)这个秃驴,鬼头鬼脑,一定是你拾到了,快拿出来!(净)我并不曾拾得。(众)既不曾拾得,待我们搜一搜。(搜出鞋介)这不是鞋子?你这个秃驴,青天白日在人堆里调戏妇人,这等可恶!大家一齐动手,捶死这个秃驴。(揪倒打介)(净喊介)列位不要罗唣,这只鞋子我有用处,所以不肯还他。(众)有甚么用处,放他起来讲。(放介)要他何用?(净)别无用处,要待我“面壁九年”之后,将来挂在杖上,做一个“只履西归”。(急走下)(丑穿鞋起介)(众)这只鞋子若不亏我们搜出来,你如何走得回去?(丑)那倒不怕。若还寻不出,我不怕这个秃驴不背我回去着哩!精神乏,安心要把驴儿跨,又谁知塞翁得马,塞翁得马!

(齐下)

(生笑介)这些男子、妇人好没要紧,那戏有甚么好处?就这等挨挨挤挤,弄出许多丑态来。

(内又赞“好戏”介)

(生)又有两个朋友来了,就是约我同去的人。且待我问他一声,看有甚么好处?

〖莺花集御林〗

〖黄莺儿〗(末、小生巾服上)极口羡娇娃,绕梁音,委实佳,娇姿端的难描画。(生用扇扑背介)就好到这般地步?(众回头见生笑介)原来是谭兄。我且问你,这般好戏,为甚么不看,到这时候才来?(生)有些笔债未了,故此来迟。请问这班梨园有甚么好处?二兄这等赞他。(末)一班之中个个都好,最难得的又是那个女旦。(生)是那一班?女旦叫甚么名字?(小生)是舞霓班,女旦叫做刘绛仙。(生)做女旦的人自然会唱几句曲子,那声音不必说了,只问他容貌何如?

〖水红花〗(末)我便坠天化,也说不出他浑身的娇法,有几句现成批语足相加。(生)那几句批语?(末)施粉则太白,施朱则太红;加之一寸则太长,损之一寸则太短。(生)只怕形容太过了。如今世上那有这般的女子。

〖集贤豪〗(小生)妆点风姿愁是假,羡伊行绝少铅华,兼饶韵雅。兄若不信,迟一两日还有台戏要演,何不早来一看。

〖簇御林〗(末、小生)办只眼,评高下,息争哗。只怕你馋人见食,分外口儿奓。

(生)也说得是。这等到演戏的日子,烦你二位再来相约一声。

(小生)小弟有事,只怕不得奉陪。

(末)小弟是个闲人,与兄同来就是。

(生)国色从来不易逢,休将花眼辨花容。

(众)饶伊此际施高论,只怕眼到花前自解庸。

猜你喜欢
  卷二百一十三·彭定求
  程伯春·唐圭璋
  十八家诗抄·卷十四·曾国藩
  卷四·邵雍
  第一出 听稗·孔尚任
  李爱山·隋树森
  沈禧·隋树森
  楔子·关汉卿
  西岩集·翁卷
  卷九十二·王奕清
  卷七·陈起
  卷七·吴雯
  巻十七·李蓘
  卷十二·乾隆
  卷十二·陈廷敬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歴代诗话卷七·吴景旭

      乙集上之上  楚辞  评骚  刘勰曰自风雅寝声莫或抽绪奇文蔚起其离骚哉固已轩翥诗人之后奋飞辞家之前岂去圣之未逺而楚人之多才乎昔汉武爱骚而淮南作传以为国风好色而不氵㸒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蝉

  • 卷三十二·沈季友

    钦定四库全书檇李诗系卷三十二平湖沈季友编明玉芝和尚法聚法聚号月泉嘉兴人出家海盐资圣寺嘉靖间尝结庵澉湖荆山芝产座下人称玉芝和尚后居武康天池示寂聚初投偈于王阳明阳明有荅人问良知诗即聚也晚防梦居禅师得悟与王

  • 卷一百三十一·列传第十九·张廷玉

        顾时 吴祯 薛显 郭兴 陈德 王志 梅思祖 金朝兴 唐胜宗 陆仲亨费聚 陆聚 郑遇春 黄彬 叶升   顾时,字时举,濠人。倜傥好奇略。从太祖渡江,积功由百夫长授元帅。取安庆、南昌、庐州、泰州,擢天策卫指挥同

  • 東觀漢記卷五·多人

      志   律曆志〔一〕   凡律所革,以變律呂,相生至六十。〔二〕聚珍本   〔一〕 「律曆志」,司馬彪續漢書律曆志中劉昭注引袁山松書云:「劉洪,字元卓,泰山蒙陰人……及在東觀,與蔡邕共述律曆記,考驗天官。」則東觀漢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十六·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四年五月庚戌朔徽猷阁待制知温州赵思诚试中书舍人 镇南军承宣使江南西路舒蕲州制置使岳飞兼黄复州汉阳军德安府制置使以飞出师也集英殿修撰仇悆知庐州 江东淮西宣抚使刘光世言合门宣赞舍人知濠州寇宏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三十八·佚名

    正统三年春正月丙戌朔 上诣 奉先殿 太皇太后宫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正朝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行庆贺礼太皇太后 皇太后俱免命妇朝贺○丁亥立春顺天府官进春文武群臣行庆贺礼赐宴○文武群臣朝亲王于奉天门东廊○戊子 宣宗

  • ●卷八·夏仁虎

    ◎城厢明崇祯之际,题北京西向之门曰顺治,南向之门曰永昌,不谓遂为改代之谶。流寇入京,永昌乃为自成年号。清兵继至,顺治亦为清代入主之纪元,事殆有先定欤?禁城东华、西华二门对峙,然至民国则中门易为中华,亦若预为之地者,谓之巧

  • 齐之鸾传·张廷玉

    齐之鸾,字瑞卿,桐城人。正德六年(1511)进士。改为庶吉士,授官刑科给事中。十一年(1516)冬天,皇帝准备在京城西边设置店铺。齐之鸾上言说“:近来听说要设立花酒铺,有的说车驾将到来,有的说朝廷收其利息。陛下贵为天子,富有四海

  • 卷三十三·徐一夔

    钦定四库全书 明集礼卷三十三 军礼第一 亲征篇 总叙 天子亲征所以应天顺人除残去暴以安天下自轩辕黄帝习用干戈以征不享战于阪泉战于涿鹿此其始也成汤放桀用玄牡告于上天神后启征有扈则曰用命赏于祖不用命戮于社武王

  • 景公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将加诛晏子谏第十三·晏婴

    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

  • 提要·谢绛

      《公孫龍子》三卷,周公孫龍撰。案《史記》,趙有公孫龍,為堅白異同之辨。《漢書·藝文志》,龍與毛公等並游平原君之門,亦作趙人。高誘注《呂氏春秋》,謂龍為魏人,不知何據。《列子》釋文,龍字子秉,莊子謂惠子曰,儒、墨

  • 分别身行大慧空品第十一·佚名

    又复族姓子。菩萨大士。於己身尽其身。等如幻。眼之所见。随於法界。菩萨之定兴。亦等於身诸毛孔。一一之毛。现诸法界。而菩萨居之正受。彼亦住於幻法耳。及所知诸国土。亦如彼法俗。以知诸法。便知亿那术。无数国土

  • 佛说大阿弥陀经卷下·佚名

    国学进士龙舒王日休校辑池流法音分第二十二佛言。诸宝池中其水转相灌注。不迟不疾波扬无量。自然妙声或作说佛声。或作说法声。或作说僧声。或说寂静声。说空无我声。说大慈悲声。说波罗蜜声。说十力无畏不共法声。说

  • 卷第六·佚名

    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第六 罽宾国三藏沙门般若共牟尼室利译 入如来不思议甚深事业品第五之二 复次善男子。如来安住四无所畏。能作种种诸佛事业。谓知自身即是无上正等正觉。一切世间若天若人。无有能作如理说言如来

  • 卷第八(弥沙塞)·佚名

    五分律卷第八(弥沙塞)宋罽宾三藏佛陀什共竺道生等译初分堕法佛在王舍城。尔时未为比丘制非时食。诸比丘于暝夜乞食。或堕沟堑。或触女人。或遇贼剥。或为虫兽之所伤害。食无时节废修梵行。时迦留陀夷著杂色衣。面黑眼

  • 南北朝杂记·刘敞

    该书杂记南北朝和隋唐间人物的言行趣事,重在孝行、才略、口辩等方面,可补正史及《资治通鉴》之不足,具有一定史料价值。

  • 麟台故事·程俱

    宋程俱撰。五卷,首一卷。俱字致道,衢州开化(今属浙江)人。举进士。历官吴江县主簿、礼部员外郎、秘书少监等。辞章典雅,诗文有风骨。著有《北山小集》等。此编约当绍兴元年(1151)成书。作者绍兴元年任秘书省少卿时,采

  • 九经辨字渎蒙·沈炳震

    十二卷。清沈炳震撰。炳震字寅驭,号东甫,归安(今浙江吴兴)人。岁贡生,乾隆初,举博学鸿词科不遇。专攻古学,考订博辨,一生着述颇丰,除此书外,尚有《新旧唐书合抄》、《廿一史四谱》、《唐诗金粉》、《井鱼听编》、《历代帝系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