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十二出 婚拒

【普贤歌】〔丑上〕媒婆惯会使花唇,我做媒婆更有名。东家去说亲,西家去说亲,十处说亲十处成。媒婆媒婆,道路奔波,未知今日,命运如何。我奉申老员外命,来此求亲。问说此间已是王老爷的衙了,不好径进去,且叫一声:管门大叔那里?〔净上〕堂上昼闲人不到,阶前吏卒走如牛。这婆子那里来的?〔丑〕我是成都特差来求亲的,望大叔通报。〔净〕少侍,老爷已上。〔末上〕

【捣练子】年已暮,鬓将星,膝前一女正娉婷,甚日红鸾双照影。〔净报、丑见介〕〔末〕你是谁家所差?〔丑〕听禀:

【玉山供】奔驰方定,为申家郎,特来问亲。〔末〕那个申郎?〔丑〕就是老爷姑爹家。那三官人呵,恰天生,才子佳人。美夫妻,翠鸾堪并。门阑喜庆,是夙世红丝牵定。姑爹和姑奶奶拜上老爷呵,道是两下姻缘好,念前情结取今日此姻盟。〔末〕

【前腔】承他来命,我心中非不愿听。只一件,我小姐和申郎,本是个兄妹排连,怎做得夫妻匹聘?〔丑〕这也何妨,申官人才俊聪明,是老爷素晓得的,招这女婿也不枉了。〔末〕虽然他才华独胜,有日向龙门高聘。争奈我家小姐,无分与仙郎配这姻盟,空劳红叶为传情。〔丑〕还望老爷允诺。〔末〕你既到此,且见了奶奶,再作商议。〔外旦上〕远听冰人语,来传月老书。〔见介〕〔末〕媒婆远来,可留他茶饭。〔下〕〔丑〕申官人求亲,专望奶奶主张哩。

【前腔】女儿家婚聘,是和非凭娘主成。申官人是天上仙桃,伊小姐是日边红否。双鸾并影,占尽了人间佳胜。奶奶与他成就了,这段婚姻事,美恩情似天边乌鹊渡双星。〔旦潜上,听介〕〔外旦〕

【前腔】家门厮称,论婚姻端然可成。但女儿事须听着他家尊,我做娘的如何折正。天缘若定,终有日乘鸾相庆。〔丑〕姑奶奶再三拜上奶奶。〔外旦〕你去拜覆姑奶奶呵,休得忙相倩,做姻亲,还要端详仔细问神明。〔丑〕这头亲事,不消疑得,问神明怎么?小姐在那里?待媒婆也请见一见。〔外旦〕丫鬟请小姐出来。〔旦徐步出,低唱〕

【玉抱肚】银屏低映,听的俺娘亲,话儿全无准诚。我和申生呵,是双双比翼鸳鸯,怎忍教分飞孤另。〔叹介〕相思风月锦前程,今后方知没四星。〔丑见,低云〕小姐非申家郎君之情人耶?〔旦竦然,低应介〕是也。〔掩泪介〕〔丑低叹介〕我看小姐呵,

【前腔】低声相应,则见白泠泠潸然涕零。怨黄姑隔断银河,湿鲛绡,泪花偷迸。凄凄肠断不堪听,楚峡猿啼第几声。郎君有手书,着我送上小姐。〔出书付旦〕〔旦袖介、下〕〔丑〕小姐玉貌花容,和申官人锦心绣腹,正是一对儿。况小姐芳年及笄,奶奶休蹉过了这门好姻缘呵。〔外旦〕

【前腔】青鸾须并,美姻缘知他怎生。因老爷在任,把小姐淹滞在此。虽今日正及韶年,还则是未行花运。待他明月照双星,笑看春风开雀屏。〔丑〕待媒婆再见老爷恳求,奶奶还撺掇一声。〔末上〕媒婆,姻事不成,不好留你,你拜上姑爹说:

【伍供养犯】婚姻不成,非我妆乔。申家官人呵,他是才俊书生。有朝身贵显,别选结良盟。我小姐区区陋质,怕配不上旧香荀令。〔丑〕老爷休谦。这头亲,那个不说相当的?〔末〕你且自消停去,不必再丁宁,自古姻缘皆由前定。〔丑〕姻缘姻缘,只要老爷肯就是了。

【前腔】姻缘正等,一个是人世裴航,一个是仙府云英。蓝田堪种玉,何必上瑶京。亲上亲,锦上花,可正似温郎昔日,重配上玉台双镜。〔末〕我意已定,不必重提。〔丑〕亲事不是,媒婆怎生去回覆?千里空归去,羞杀俺做媒人,要把良缘,赤绳牵定。〔末怒介〕

【前腔】你话儿不省,要结良缘,须按人伦。如今朝廷立法,内兄弟不许成婚。他弟兄相厮唤,怎可作姻亲?你向他行拜上,少什么贵豪门,彩楼招聘。媒婆,疾早归家去,莫消停,这缕红丝,向别家牵定。〔下〕〔丑〕罢,罢,说亲不成,则索告回去,还请小姐别一别。〔外旦〕丫鬟请小姐出来。〔旦上〕〔丑〕老爷坚执不从,小姐自家说一声也好。〔旦〕媒婆,我是女孩家呵,

【江儿水】提起那婚姻事,欲言待怎生。我和他花前曾把深盟订,指望百年谐欢庆,谁知一朝打散鸳鸯颈!这都是咱红颜薄命,要结婚姻,则除向碧纱厨等。〔丑〕好好一头亲事,则老爷不肯,担阁了两下。〔旦叹介〕

【前腔】锦片前程事,怨天公不作成。休,休,我拚做个鸳鸯尽老成孤另;绕树南飞乌鹊冷,怎肯把琵琶别抱秋江暝。离合缘契,此乃天之为也。三兄无事宜来,无以姻事不谐为念。〔出书介〕你把我书中意呵,说与我那多情人听。今世来生,休忘却了夜香人静。〔下〕〔丑〕别过小姐,告谢奶奶,媒婆去也。〔外旦〕你多多拜上姑奶奶和官人,休以婚事不成为怪。〔丑〕媒婆晓得。

【尾声】疾忙衔却夫人命。〔外旦〕枉劳你奔波千里路途行。〔合〕也只为不是姻缘难强成。

〔外旦〕自古姻缘非偶然,〔丑〕定有红丝暗里牵。

〔外旦〕说亲不遂休埋怨,〔丑〕谋事在人成在天。

猜你喜欢
  都下妓·唐圭璋
  歴代诗话卷十六·吴景旭
  ◆贞期生张渥(贞期生稿)·顾嗣立
  第一场·老舍
  第六十六回 万种千般历尽悲欢滋味 收场结果无非善恶分明·萧晶玉
  卷六·董解元
  楚辞集注卷第一·朱熹
  卷140 ·佚名
  卷106 ·佚名
  古赋辨体巻九·祝尧
  卷三十五·冯惟讷
  卷八十四·陈起
  卷五百七十七·佚名
  卷五 七言律·佚名
  卷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百二十五·彭定求

        卷825_1 【山居】可止   雪消春力展,花漫洞门垂。果长纤枝曲,岩崩直道移。   重猿围浅井,斗鼠下疏篱。寒食微灯在,高风势彻陂。   卷825_2 【赠樊川长老(一作清尚诗)】可止   瘦颜颧骨见,满面雪毫垂。坐石

  • 黄人杰·唐圭璋

      人杰,“全”已见。诗渊“人杰”作“仁杰”。宋徐光溥自号录亦作“仁杰”。“人杰”当即“仁杰”。诗渊共收人杰词四十一首,与“全”重者二首。   瑞鹤仙   飞花闲院落。渐燕觜泥融,蜂须香薄。风光未全恶。有出林

  • 卷四·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录卷四王勃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文中子通孙也六岁解属文与兄勔勮才藻相类杜易简称之曰此王氏三珠树也勃年未及冠应举及第沛王贤闻其名召为沛府修撰戏为檄英王鸡文高宗览之怒曰此是交构之渐岀补虢

  • 御选宋诗卷七十四·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宋诗卷七十四七言絶句十一钱选题山水卷江南北苑出奇才千里溪山笔底囘不管六朝兴废事一尊且向画图开烟云出没有无间半在空虚半在山我亦闲中消日月幽林深处听潺湲题秋江待渡图山色空蒙翠欲流长江清澈一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二十·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二十 洪武二十五年八月庚戌朔,都察院右都御史袁泰卒。泰,蒲州万泉人。洪武四年,举进士为酃县丞,改罗山县。十八年正月,升都察院试右佥都御史。十九年十一月,转左佥都御史。二十三年闰四月,迁左副

  • 四时第四十·管仲

    管子曰:令有时,无时,则必视顺天之所以来,五漫漫,六惛惛,庸知之哉?唯圣人知四时。不知四时,乃失国之基。不知五谷之故,国家乃路故天曰信明,地曰信圣,四时曰正,其王信明圣,其臣乃正。何以知其王之信明信圣也曰慎使能而善听信之。使能

  • 卷二十九·吴澄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纂言卷二十九    元 吴澄 撰仲尼燕居【取篇首四字为名山隂陆氏曰退朝曰燕退燕曰闲言礼燕居之事也言诗闲居之事也燕居称仲尼闲居称孔子以此】仲尼燕居子张子贡言游侍纵言至於礼子曰居女三人者吾

  • 尚书七篇解义卷二·李光地

    大学士李光地禹贡贡者赋贡之总名禹敷土随山刋本奠高山大川古虽有州域然洪水茫茫疆界不别道路不通禹欲治之先分定其州域以为水之脉络实因于山故随山以视之然后察源知流而有所用智伐木以通之然后居高临下而有所施功又

  • 贫富第十七·桓宽

    【题解】本篇就贫富问题进行辩论。由于双方都是属于剥削阶级的成员,因而也就不可能弄清楚“贫富相悬”的根本原因,只能围绕着如何实现或维护“致富成业”这一问题,来发表自己的意见。大夫曰:余结发束

  • 阿毗達磨品類足論卷第十二·欧阳竟无

      尊者世友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辯千問品第七之三   [一]四念住者.謂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身念住云何.謂[二]緣身善有漏無漏慧。受念   住云何.謂緣受善有漏無漏慧。心念住云何.謂緣心善

  • 评唯民月刊·太虚

    民国五年冬,陈君诵洛有浙江月刊之作,叠函索予文字。时予犹闭关普陀,无以应其请。为撰释中华民国一篇,聊为塞责。内有‘真正的宇宙观,唯识论也,真正之国家观,唯民论也’之语。篇中颇说明‘国家唯民’之意义。且自诧‘唯民’一

  • 阅陈撄宁孙女丹经注·太虚

    偶及陈撄宁君黄庭经讲义与孙不二女丹经注,兹注黄序谓:‘学识最精博者,当推陈君撄宁’。吾于阅陈君书后,以其所治仙学,亦无间然。顾于兹注之涉及儒、佛处,在陈君虽仅在偏扬仙道,然于佛法不无误蔽,故节取其文,略为评订。兹注凡例

  • 卷第三十四·智旭

    嘉兴大藏经 阅藏知津(第卷-第卷) 阅藏知津卷第三十四 北天目沙门释智旭汇辑 大乘论藏 释经论第一之一 十住毗婆沙论(十五卷) (南志满北规仁) (亦曰十生论) 龙树菩萨造 姚秦天竺沙门鸠摩罗什译 序品第一。 入初

  • 卷第十七·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十七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梵行品第十六 初来意者。有六。一前是正位。今辨位中之行。故次来也。二前明诸位别行。今辨

  • 卷第九·箬庵通问

    续灯存稿卷第九 明 嗣祖沙门东吴 通问 编定 笠泽居士华亭 施沛 汇集 临济宗 大鉴下第二十五世 伏龙长禅师法嗣 苏州邓尉万峰时蔚禅师 温州乐清金氏子。襁褓中见僧辄微笑合掌。年十三从演庆升法师受业。十六得度

  • 斜阳·太宰治

    中篇小说。作者〔日本〕太宰治。发表于1947年。作品是二次大战后的畅销小说,曾在一部分读者中产生共鸣,并由此产生代表没落阶层的流行语“斜阳族”。作者在小说中写了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通过主人公的内心独白、书信

  • 上清太玄集·侯善渊

    上清太玄集,金朝全真道士侯善渊(号太玄子)撰。十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此书收录侯善渊所撰论文六篇,铭文二十一篇,诗词千余首。其论文铭文皆阐述道德清静之玄理,以老庄思想为本,兼融儒理佛法。大旨以重玄为宗,谓太易之先

  • 等目菩萨所问三昧经·佚名

    又名普贤菩萨定意经,三卷,西晋竺法护译。即华严经之十定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