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六十四

天台山类

五言古

天台晓望        【唐】李 白

天台邻四明华顶高百越门标赤城霞楼栖沧岛月凭高登逺览直下见溟渤云垂大鹏翻波动巨鳌没风潮争汹涌神怪何翕忽观奇迹无倪好道心不歇攀条摘朱实服药链金骨安得生羽毛千春卧蓬阙

送超上人归天台     【唐】孟 郊

天台山最高动蹑赤城霞何以静双目扫山除妄花何以洁其性滤泉去泥沙灵境物皆直万松无一斜月中见星近云外将世賖山兽卫方丈山猿捧袈裟遗身独得身笑我牵名华

天台山中        【明】呉鼎芳

白云伴衾宿开户云飞去出户寻白云苍厓湿芒屦峰

头异域僧洞口先朝树流水带余花从来不知处

五言律

寻天台山        【唐】孟浩然

吾爱太乙子飡霞卧赤城欲寻华顶去不惮恶谿名歇马凭云宿扬帆截海行高高翠微里遥见石梁横

天台闲望        【唐】李敬方

天台十二旬一片雨中春林果垂杨尽山苖半夏新阳乌晴展翅隂魄夜飞轮坐冀无云物分明见北辰

送人之天台       【唐】李 洞

行李一枝藤云邉叩晓氷丹经如不谬白发亦何能浅井仙人镜明珠海客灯乃知真隠者笑就汉廷徴

七言律

因话天台胜异仍送罗道士 【唐】方 干

积翠千层一径开鹤盘山腹到琼台藕花飘落前岩去桂子流从别洞来石上丛林碍星斗窓前瀑布走风雷纵云孤鹤无留滞定恐烟萝不放回

送孙百篇逰天台      方 干

东南云路落斜行入树穿邨见赤城逺近时常皆药气高低无处不泉声映岩日向牀头没湿竹云从柱底生更有仙花与灵鸟恐君多半未知名

送郭秀才逰天台     【唐】许 浑

云埋隂壑雪凝峰半壁天台已万重人度碧谿疑辍棹僧归苍岭似闻钟暖眠??晴滩草高挂猕猴暮涧松曽约共逰今独去赤城西面水溶溶

五言絶句

天台独夜        【唐】徐 凝

银地秋月色石梁夜谿声谁知屐齿尽为破烟苔行

思天台山        【唐】许 浑

赤城云雪深山客负归心昨夜西斋宿月明琪树隂

七言絶句

无题          【明】林 章

曽从洞口送胡麻一隔山门即海涯自是仙郎忘旧路桃花流水不曽差

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六十四

猜你喜欢
  萧东父·唐圭璋
  王重·唐圭璋
  ◎跋·瞿佑
  卷十·陈廷敬
  第四折·关汉卿
  四集卷六十一·乾隆
  卷七·佚名
  卷一百六十·陈思
  卷一百四十九·陈思
  卷八十·陈思
  拟拟曲·刘半农
  听雨·刘半农
  卷四十二·陈元龙
  第十回 重聚会慧娘兴家 暗生气魏名放火·蒲松龄
  补遗·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歴代诗话卷九·吴景旭

      乙集中之上  楚词  天问  朱子辨证曰古今说天问者皆本山海经淮南子今以文意考之疑此二书皆縁天问而作  吴旦生曰离骚启九辨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縦九辨九歌皆禹乐也天问启棘宾商九辨九歌注棘当作梦商当作天

  • 储光羲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储光羲(707-约760),唐著名诗人。兖州(今属山东)人。开元十四年(726)登进士第,授汜水尉后为安宜县尉尉。天宝十年(751)转下邽尉,后升任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禄山陷长安时,受伪职。 安史之乱后,被贬谪,死于岭南。为盛唐著名

  • 卷二百五十三·列传第一百五十·柯劭忞

      ○外国五   占城 爪哇 流求 岛夷诸国   占城,本秦象郡林邑县地,东滨海,西际爪哇,南通真腊,北与安南之州接壤,东西五百里而赢,南北三千里。都城去海一百二十里,近琼州,舟行顺风一日可至。其南曰施备州,西曰上源州,北

  • 卷三十二·谷应泰

      ○土木之变   英宗正统八年夏四月,卫刺太师顺宁王脱欢死,子也先嗣。自脱欢杀阿鲁台,并吞诸部,势浸强盛,至也先益横,屡犯塞北,边境自此多事。   十二年春正月,巡抚宣大佥都御史罗亨信上言:“卫刺也先专候衅端,图入寇,宜预

  • 卷之八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十国春秋卷一·吴任臣

    检讨吴任臣撰吴一太祖世家太祖姓杨名行宻字化源庐州合肥人也【十国纪年云杨行宻六合人庄宗列传云行宻寿州寿春人今从吴录新旧五代史五国故事】父名怤世为农家【怤音夫见十国纪年】行宻初名行愍为人长大有力能手举百斤

  • 倪瓒传·张廷玉

    倪瓒,字元镇,常州府无锡人。家颇有资财,工于诗,善书法和绘画,四方名士差不多每天都有人来拜访。所居之阁,叫“清阁”,十分幽静,如脱离尘世。藏书数千卷,都是他亲手勘定的。古鼎、字画、名琴,陈列于阁内两边,四时花木,萦绕其外,高大

  • 卷一百八十二·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八十二明 杨士奇等 撰去邪宋钦宗靖康元年左正言崔鶠上奏曰臣伏覩诏书诏谏臣直论得失以求实是此见陛下求治之切也然数十年来王公卿相皆自蔡

  • 卷一百五十二·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五十二 朱批景考祥奏摺 雍正三年五月初四日廵视台湾监察御史【臣】景考祥谨 奏为敬宣 敕旨据实回奏事窃【臣】面聆 圣训着【臣】宣 谕总兵林亮【臣】於四月二十七日至台之时因敬宣皇上谕

  • 奏谳书九·佚名

    原文:蜀守讞:佐啟、主徒令史冰私使城旦環,為家作,告啟,啟詐簿曰治官府,疑罪。廷.報:啟為偽書也。译文:蜀郡郡守呈请审议断决。佐史启主管刑徒,令史冰私自使用刑徒城旦环从事家务劳动。并将此事告诉了启。在刑徒劳役记录簿中,启谎

  • 卷三十二 论语十四·黎靖德

      ◎雍也篇三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章   问:"力不足者,非干志否?"曰:"虽非志,而志亦在其中。所见不明,气质昏弱,皆力不足之故。冉求乃自画耳。力不足者,欲为而不能为;自画者,可为而不肯为。"〔宇〕   "力不足者,中道而

  • 榕村语録卷六·李光地

    下孟以通章文势观之既竭目力一节对章首离娄之明一节是一反一正文体今有仁心仁闻三节对为高一节俱是见先王之道之当遵耳【自记】以父子兄弟对君臣朋友则父子兄弟为主恩君臣朋友为主义以父子对兄弟则亲亲仁也敬长义也仁

  • 附录一:周东封与殷遗民(傅斯年)·胡适

    此我所着《古代中国与民族》一书中之一章也。是书经始于五年以前,至民国二十年夏, 写成者将三分之二矣。日本侵辽东,&middot;C乱如焚,中辍者数月。以后公私事纷至,继以大病,至今三年,未能杀青,惭何如之!此章大约写于十九年冬,或

  • 提要·黄道周

    【臣】等谨案儒行集传二卷明黄道周撰道周有三易洞玑别着録是编取儒行一篇分十七章上卷之目曰服行第一自立第二容貌第三备豫第四近人第五特立第六刚毅第七又自立章第八下卷之目曰儒仕第九忧思第十寛裕第十一举贤第十二

  • 中国建筑发展的历史阶段·林徽因

    本书精心选取林徽因关于建筑学方面的文章,包括中国古代建筑传统及其历史发展阶段的详细论述,以及外出考察古建筑的调查报告。因其内容科学严谨,文字清新凝练,将专业知识、美学思想熔铸于散文化的讲述之中,既可以看做资深建

  • 钦定皇朝通志·佚名

    一百二十六卷。清乾隆时三通馆臣奉敕编修。又名《清朝通志》。是书共分二十略,计有“氏族略”十卷,“六书略”三卷,“七音略”四卷,“天文略”六卷,“地理略”八卷,“都邑略”四卷,“礼略”十二卷,“谥法略”八卷,“

  • 梵女首意经·佚名

    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与有德女所问大乘经同本。

  •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宗密

    佛典注疏。唐宗密撰。四卷。是唐佛陀多罗译《圆觉经》的注释书。据书首裴休序,宗密疏解《圆觉经》“凡大疏三卷、大钞十三卷、略疏两卷、小钞六卷、道场修证义十八卷,并行于世”。此书即是“略疏两卷”,因每卷又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