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遗
辽补遗
金补遗
伪楚补遗
元补遗
○辽补遗
王族称呼世里标,尊居横帐压群僚。汉臣最数酇侯贵,恩赐椒房尽姓萧。
[契丹国志]契丹部族本无姓氏,惟各以所居地名呼之。至阿保机变家为国,始以王族号为横帐,仍以所居之地名曰世里著姓。世里者,上京东二百里地名也。今有世里没里,以汉语译之谓之耶律氏,复赐后族姓萧氏。[辽史.后妃传序]太祖慕汉高皇帝,故耶律俨称刘氏。以伊苏巴哩比萧相国,遂为萧氏。
中原草谷半雕残,车驾南征冒暑还。帝已成?魂尚健,射狐先到上京山。
[契丹国志.太宗纪]会同十一年,赵延寿请给上国兵食。帝曰:「吾国无此法。」乃纵辽骑四出剽掠,谓之打草谷。[又]帝谓晋百官曰:「天时向暑,吾难久留。」自大梁北归,行至栾城,得疾,崩于杀狐林。国人剖其腹,实以盐数斗,载之北去,晋人谓之帝羓。纪异录曰:辽帝太宗在栾城病时,上京西十八里山有猎人,见太宗容貌如故,乘白马,追奔一白狐,因射杀之。猎人惊国主南征未回,何忽至此。因获其死狐并箭,失国主所在。不浃旬,而凶问至。验其日,乃得疾之日;验其箭,则国主南征所带之箭,失其一矣。国人于其地置堂,塑白狐形,并箭在焉。名曰:白狐堂。
羽猎云中驾未旋,守臣进宝荐名贤。四人两口先通梦,仿髴殷宗得说年。
[辽史]张俭性端悫,举统和中进士第一。圣宗猎云中。故事,行在所至,长吏当有所献,云中守臣进曰:「圣驾辱临,愧臣境无他产。幕僚张俭,真一代之宝,愿以为献。」先是上梦四人侍侧,赐之食,人二口。及是睹俭名,悟而异之。即召见,询时务三十条,自此顾遇特异。
两国休兵庆乐胥,往来星使岁无虚。丹青一卷图鹅雁,换取南朝飞白书。
[契丹国志.兴宗纪]帝工书,善丹青。尝以所画鹅雁送诸宋朝,点缀精妙,宛乎逼真。仁宗作飞白书以答之。是时南北无事,岁受南宋馈遗。
祖州方敕起园陵,白马山前草尚青。谁劝君王迎母后,谏书不及报恩经。
[契丹国志.兴宗纪]帝因猎过祖州白马山,见齐天太后坟冢荒秽,又无影堂及洒扫人,只空山一孤冢,恻然而泣。因诏上京,于祖州园陵内选吉地改葬。先是帝于重熙二年幽母法天太后于庆州,既改葬齐天后,群僚劝帝复迎之,不从。因命僧建佛事,听讲报恩经,感悟,即遣使迎法天太后,馆置中京门外。筮日以见,母子如初。[案]法天,帝生母。齐天,帝嫡母,齐天为法天所害,以庶人礼葬白马山。
僧道纷纷尽拜官,中宫易服亦黄冠。至尊笑入伶人队,共作当场傀儡看。
[契丹国志.兴宗纪]法天专制不满四年,帝幽而废之。既亲政后,始自恣,尤重浮屠法,僧有正拜三公、三师兼政事令者,凡二十人。贵戚望族化之,多舍男女为僧尼。[又]尝夜宴,与刘四端兄弟、王纲入伶人乐队,命后妃易衣为女道士。后父萧磨只曰:「番汉百官皆在,后妃入戏,恐非所宜。」帝击磨只败面曰:「我尚为之,若女何人耶!」
庆州崇奉画图张,南北交欢誓不忘。烧饭礼同天祖重,涂金亲写御容傍。
[契丹国志.道宗纪]清宁十年,帝遣使诣宋,求真宗、仁宗御容,于庆州崇奉。每夕宫人理衣衾,朔日、月半上食,食气尽登台燎之,曰:烧饭。惟祀天与祖宗则然。[三朝北盟会编]真宗、仁宗御容,所有帝衔,求得中国谥号,遂涂金字书于象?。
诏下亲征括禁军,翁翁那解戢强邻。封藩枉铸东怀印,衅起当年打女真。
[契丹国志.天祚纪]自天祚亲征败绩,中外归罪萧奉先,于是谪奉先西南面招讨,擢用耶律大悲奴、萧查敕,与吴庸、马人望、柴谊等参议。数人皆昏谬,不能裁决。当时国人谚曰:「五个翁翁四百岁,南面北面顿瞌睡。自己精神管不得,有甚心情杀女真。」远近传为笑端。[又]天庆四年,金兵攻破宁江州。先是州有榷场,女真以北珠、人参、生金之类为市,州人低其直且拘辱之,谓之打女真。州既陷,杀人无遗类。[三朝北盟会编]阿骨打遣人大辽以求封册,其事有十。天祚付南北面大臣会议,萧奉先等悉从所请,策为东怀国至圣至明皇帝,刻东怀印到其国。杨朴以策文非是,阿骨打大怒,鞭其使却回之。
○金补遗
百僚名位应星辰,谙版官尊率属分。三十姓推宗室贵,马前争拜小郎君。
[三朝北盟会编]女真官名以九曜二十八宿为号。曰谙版孛极烈,大官人;孛极烈,官人。其职曰忒母万户、萌眼千户、毛毛可百人长、蒲里偃牌子头。孛极烈者,纠官也,犹中国言总管云。其宗室皆谓之郎君,无大小必以郎君总之,虽卿相尽拜于马前,郎君不为礼。唐时初称姓拏,至唐末部落繁盛,共有三十首领,每首领有一姓,通有三十姓。
镔铁成金国势坚,珊蛮草创共艰难。燕京已见归新主,骑马随军上五銮。
[三朝北盟会编]会太祖以辽天庆五年建国,曰:「辽以镔铁为国号,镔铁虽坚,终有销坏。唯金赤色,最为奇宝,自今本国可号大金。」[又]兀室奸猾而有才,自制女真法律文字,成其一国。国人号为珊蛮。珊蛮者,女真语巫妪也。以其通变若神,粘罕以下皆莫之能及。[又]宣和二年,诏遣赵良嗣由登州泛海使女真,议约夹攻契丹,取燕、蓟、云、朔等旧汉州复归于朝廷。上京城破,遂与阿骨打入上京,看契丹大内居室,相与上马并辔,由西偏门入,并马乘之,过五銮、宣政等殿。遂置酒于延和楼。良嗣有云:「建国旧碑胡日暗,兴王故地野风乾。回头笑谓王公子,骑马随军上五銮。」
辽国王妃旧属?,尊前侑酒泪模糊。红颜马上频回首,画出琵琶出塞图。
[大金国志.太祖纪]天辅三年春正月,赵良嗣来使,国主令从军。七月回至女真所居,留饮数日,令契丹呉王妃歌舞饮燕。妃配呉王,天祚私纳之,复以他过囚于上京。女真破上京得之,谓良嗣曰:「此契丹儿妇,令作奴婢,遂使人欢。」[又]平辽所得中原士女,艳装丽色,尽掠而北。
楼台城郭变华风,玉?犀盘出汴宫。酒匠南来皆尚酝,珍珠首荐小槽红。
[大金国志.太宗纪]其国初无城郭,四顾茫然,皆草舍以居。至是方营大屋数千间,日役万人,规模亦宏侈矣。[三朝北盟会编]朝廷遣使致问于金人军前,赐花犀酒盘十只,真玉酒杯十只。[又]尚酝绝品曰小槽真珠红。[又]金前军索酒匠五十人、酒三千壶,悉与之。
寻幢角抵彩山前,众乐初终顿改观。两镜高低随舞袖,错疑电母下云端。
[大金国志]天会二年五月,国使往宋,告嗣位。宋以著作郎许亢宗为贺登位使,就以所居馆燕,悉用契丹旧礼,如结彩山,作倡乐,寻幢角抵之伎,鬪鸡击鞠之戏,与中国同。但于众乐后,饰舞女数人,两手持镜上下,类神祠中电母所为者,莫知其说。
驰逐围场日未曛,追风争羡小将军。青宫年少夸英武,敕撰黄£告庙文。
[大金国志]海陵以其子光瑛年十二获獐,取而告太庙。世宗立尤甚,有三事令臣下不谏,曰:作乐,曰:饭僧,曰:围场,其重田猎如此。[三朝北盟会编]小将军者,金主亮所乘小乌骓马也。
橘枳原难易地生,江南文物最关情。廷臣屡奉修宫诏,才了燕京又汴京。
橘枳,注见前瑶池蓬岛首下。[大金国志]亮见江南衣冠文物而慕之。[又]天德二年,亮欲迁都燕。兵部侍郎何卜年曰:「燕京地广土坚,人物蕃息,乃礼义之所。上都黄沙之地,非帝居也。」梁汉臣曰:「且未可遽,待臣为郡主起诸州江役,修整内苑,然后迁都。」主从其言。[又]正隆三年,主坐正隆殿,召吏部李通、宣徽使敬嗣徽等四人,谋欲迁都汴京,为南侵之地。通、嗣徽皆言此正合天时。[范成大揽辔录]炀主亮始营燕都,规模多出于孔彦舟,役民夫八十万、兵夫四十万,作治数年,死者不可胜计。[三朝北盟会编]亮欲修汴京大内,时复巡幸,以梁汉充修汴京大内正使,孔彦舟为副。
一路军容望欲迷,五千精甲紫茸齐。梦中方受天宫策,何物多言宋小妻。
[大金国志]正隆三年五月,上坐熏风殿,命吏部尚书李通、翰林直学士萧廉召对,因言:「朕夜梦至上帝所,殿中人语如婴儿。少顷有青衣持宣授天策上将,令征宋国。朕受命出,上马,见鬼兵无数。朕发一矢射之,众皆喏而应。既觉,声犹在耳。即遣人至厩中,视其乘马,其汗如水。取箭数之,亦亡其一。此异梦也,岂非天假手于朕,令取江南乎?」通等皆贺。[又]六年,令诸处统军择其精于射者,得五千人,皆用茸丝联甲。紫茸为上,黄茸、青茸次之,号硬军,亦曰细军。时母后方病,问曰:「闻今广筑汴京,签民造船,聚糗粮,制军器,有之乎?」主曰:「有之。」母曰:「吾无他病,以皇帝用兵不止,远征江南,是吾病也。若行此事,民心必离,乱之端也。其能免乎!」主大怒曰:「非朕母,乃梁宋国王之小妻也。」遂使护军将军赤盏彦忠即宫中弑之。
○伪楚补遗
南熏门外两宫辞,延福迎居备母仪。故事欲循周太后,瑶华宫里有仙师。
[三朝北盟会编]靖康二年三月二十八日戊午,邦昌诣南熏门,遥辞二帝。[又]四月五日甲子,张邦昌迎奉元佑皇后,自私第入居延福宫。别录云:太后先居瑶华宫,号华阳教主、玉清静妙仙师。[又]吴兴沈良靖康遗录云:邦昌僭伪位,即遣人迎孟氏入宫。其策云:「尚念宋氏之初,首崇西宫之礼。」盖用太祖即位迎周太后入西宫故事。
○元补遗
殿前队仗引旍旄,夹陛花明五色袍。御座红尘飞不到,幨幨黄幔护床高。
[元史.舆服志]殿下旗仗分左右以列,左前列建天下太平旗,右前列建皇帝万岁旗。每旗执者一人,护者四人,皆五色絁生色宝相花袍。[乃贤宫词]云:御床不许红尘到,黄幔长教窣地垂。
宫门晓启腰舆出,日照云屏七宝光。导至垩涂齐倒卷,紫衣小队夹成行。
[元史.舆服志]腰舆制以香木,后背作山字牙,嵌七宝妆云龙屏风。又[礼乐志]元正受朝仪:引进使同内侍官,引宫人擎执导从,入至皇后宫庭。皇后出合升辇,导至殿东门外,引进使分退押直至垩涂之次,引导从倒卷出。又[舆服志]中宫导从宫人凡二十二人,各分左右行,冠凤翅缕金帽,销金絣罗袄,紫罗衫。[山居新话]萨都刺宫词:「深夜宫车出建章,紫衣小队两三行。」擎执宫人紫衣,大朝贺则于侍仪司法物库关用,平日则无有也。
内廷视草拜恩新,翰院班中寄扫邻。八府员皆称宰相,从知勋贵异群臣。
[元史.百官志]内八府宰相,掌诸王朝觐傧介之事。遇有诏令,则与蒙古翰林院官同译写而润色之。谓之宰相云者,其贵似侍中,其近似门下,故特宠之,以是名。[山居新话]皇朝设内八府宰相八员,悉以勋贵子弟为之。禄秩、章服,并同二品。寄位于翰林院官扫邻,所职视草制词。如诏赦之文,又非所掌。[辍耕录]星拱门南有御膳亭,亭东有拱宸堂,盖百官会集之所,曰:扫邻。
大成雅乐律初融,暖入长春柳色同。太上来歆应降福,箾韶新奏玉华宫。
[元史.礼乐志]中统五年,以新制雅乐定名曰:大成。[又]乐队皆奏长春柳之曲。[又]皇庆二年秋九月,用登歌乐祀太上皇睿宗于真定玉华宫,自是岁用之。
有谁说法落天花,新入燕姬鬓似鸦。名注乐音王队后,纤腰稳称锦袈裟。
[元史.礼乐志]说法队,引队礼官乐工大乐冠服,并同乐音王队。次二队,妇女十人,冠僧伽帽,服紫禅衣,皂绦;次妇女一人,服锦袈裟。
绣帽宫人口诏传,听差常过御楼边。象牙牌子腰间挂,那许金吾禁不前。
[贡师泰滦阳纳钵即事诗]云:绣帽宫人传旨出。[张翥口号]云:教坊日日听差回。[杨允孚滦京杂咏]云:汤羊内膳日差排,红帖呼名到玉阶。底事金吾呵不住,腰间悬得象牙牌。
教坊有旨趣兴和,凤管鸾笙宛转歌。一曲凉州翻旧谱,海东青下攫天鹅。
[元史.百官志]教坊司,秩从五品,掌承应乐人及管领兴和等署。[滦京杂咏]云:为爱琵琶调有情,月高不放酒杯停。新腔翻得凉州曲,弹出天鹅避海青。注:海青拏天鹅,新声也。
圣驾春搜出近郊,采旗队拥柘黄袍。外人指道中书令,龙种由来胜凤毛。
[元史.兵志]冬春之交,天子或亲幸近郊,纵鹰隼搏击,以为游豫之度。前锋树皂纛,或施采旗。又[百官志]中书令一员,银印,太宗以相臣为之,世祖以皇太子兼之。至元十年立皇太子,行中书省令。大德十一年,以皇太子领中书令。延佑三年,复以皇太子行中书令,置属监印二员。[萨天锡观驾春搜诗]云:日奏云间紫凤箫,春随天上柘黄袍。又云:侍游亦有中书令,七宝雕笼看绿毛。又[宫词]云:宫娥不识中书令,笑问谁家美少年。
一年纳宝几营盘,龙虎台前暑欲残。驾到黑围天步转,飞龙原避上枪竿。
[滦京杂咏注]龙虎台,纳宝地也。凡车驾行幸宿顿之所,谓之纳宝,又名纳钵。[又]黑围,地名。大驾经由之所。俗云龙上枪竿,是以御驾不由此处。
火失毡房络绎开,车如流水滚香埃。行人竞避南坡路,驰鼓声声夹跸来。
[滦京杂咏注]火失毡房乃累朝后妃之宫车也。[又]南坡乃纳宝地也,故游人罕至焉。[又]文宗曾开宴于南坡。[又云]御道声声駞鼓来。[注]谓骆驼鼓也。[元史.兵志]凡行幸先鸣鼓于驼,以威振远迩。
羽猎归来献白狼,金钗开宴绮罗香。贡馀分得皆珍味,不数山阴橘绿羊。
[滦京杂咏]云:羽猎山阴射白狼,太平天子狩封疆。[又]淋漓未了金钗宴,中使传宣御酒来。[又]注云:凡御膳及民间者,谓之贡馀。又[杂咏]云:皮囊乳酒锣锅肉,奴视山阴对角羊。注:橘绿羊或四角六角者,谓之迭角羊。迭义未详,以其角之相对,故曰对角。毛角虽奇,香味稍别,故不升之鼎俎,于以见天朝之玉食有等差也。
芍药生苗入馔初,东风吹暖遍穹庐。内园花发红如斗,共道扬州逊不如。
[滦京杂咏注]草地芍药初生软美,居人多采食之。[又]内园芍药迷望亭,亭直上数尺许,花大如斗。扬州芍药称第一,终不及上京也。
望陵马酒洒遥山,连日西风促驾还。助祭人来同缟素,骏奔原是世臣班。
[周伯琦立秋日书事诗注]云:国朝岁以七月七日,或九日,天子与后素服望祭北方陵园,奠马酒,执事者皆世臣子弟。是日择日南行。
七宝浮图曜日晶,重楼复道接蓬瀛。大安阁是熙春阁,谁向滦京忆汴京。
[周伯琦扈从上京学宫纪事诗]云:曾甍复阁接青冥,金色浮图七宝楹。当日熙春今避暑,滦河不比汉昆明。[注]:右咏大安阁,故宋汴熙春阁也,迁建上京。
恩颁衣币下丹墀,试院开筵赏有差。得士庆逢麟凤榜,天颜喜动唱名时。
[周伯琦纪事诗注]云:至正十一年,岁辛卯,二月十二日,礼闱揭榜,传宣开宴,各赐衣币。榜魁曰李国凤、赵麟,号凤麟榜。又有三家兄弟联中,号棣萼榜,皆前所未有也。
碧眼黄须拜玉除,拂郎款塞贡龙驹。丹青奏入慈仁殿,奴视曹生九马图。
[周伯琦天马行应制序]云:至正二年,西域拂郎国遣使献马一匹,高八尺三寸,修如其数而加半。色漆黑。后二蹄白。曲项昂首,神骏超逸,视他西域马可称者,皆在髃下。驭者其国人,黄须碧眼,服二色窄衣,凡七度海洋,始达中国。相臣奏进,上御慈仁殿,临观称叹,遂命育于天闲。命工画者图之,而直学士臣揭徯斯赞之。盖自有国以来,未尝见也,殆古所谓天马者耶!
法书名画各纷罗,妙选奎章俊彦多。群玉府中方儤直,牙牌已报未时过。
[元史.谢端传]文宗建奎章阁,搜罗中外才俊置其中。[日下旧闻考]仙居柯九思,遇文宗于潜邸。及即位,置奎章阁,特授学士院鉴书博士,凡内府所藏法书、名画、金石鼎彝之器,咸命鉴定,赐牙章,得通禁署。[柯九思宫词注]凡御览法书、名画,群玉内史掌之。又[宫词]云:儒臣春直奎章阁,玉陛牙牌报未时。注:上日御奎章,报未时则还内殿矣。
文石屏风锦作围,淋漓御笔壁生辉。承平曲宴留图本,漫把天章比宋徽。
[道园学古录]天子在奎章阁,有献文石者,平直如砥,厚不及寸,丹碧光彩,有云气人物山川屋邑之形。勑命攻材制匡廓植以为屏焉。[书史会要]文宗开奎章阁,自写阁记,甚有晋人法度。云汉昭回,非臣庶所能及也。[研北杂志]奎章阁壁有宋徽宗画承平殿曲宴图,并书自制曲宴记。
玄武池前地百弓,春风满苑麦芃芃。圣心最重三推典,观画时来鹿殿中。
[日下旧闻考]析津志:厚载门乃禁中之苑囿也,内有水碾,引水自玄武池,灌溉种花木,自有熟地八顷。内有小殿五所,上曾执耒耜以耕,拟于耤田也。[元史.英宗纪]至治二年八月,诏画蚕麦图于鹿顶殿壁,以时观之。
万石巑岏一水环,楼台掩映翠微间。金源遗迹供宸赏,望气移来绝塞山。
[山居新话]内苑万岁山太液池,非我朝创建,乃亡金之沼囿也。初圣朝起朔庭,绝塞有一山,形势雄壮,峰峦秀异。金人望气者言,此山有王气,当出异人,非金之利。因托以入贡为辞,愿求此山之土为报。众皆鄙笑而许之。金人遂掘其山,挽运至幽州城北,积累成山,开挑海子,栽植花木,营构台殿,以为游幸之所。未几金亡,世祖皇帝登大宝,改筑京城,山适在禁苑之中。兴衰之兆,天已默定,岂人力所能为耶!
贝阙珠宫镜面铺,三千歌棹驻蓬壶。玉娥笑道山如画,可及金陵粉本无。
[日下旧闻考]元陈孚太液池诗:一镜拭开秋万顷,碧天倒浸琉璃影。寒飙夜卷雪波去,贝阙珠宫黛光冷。三千歌棹摇绿烟,湿鬟吹压黄金蝉。琪树飕飕红鲤跃,衮龙正宴瑶池仙。[又]香殿在石假山上。案:石假山,明韩雍赐游西苑记称赛蓬莱。[辍耕录]文帝居金陵潜邸时,命臣房大年画京都万岁山。大年辞以未尝至其地,上索纸为运笔布画位置,令按稿图上。大年得稿敬藏之,意匠经营,格法通整,虽积学专工所莫能及。
欲从弓匠问良弓,国匠谁能翊九重。捧到金槽休劝酒,至尊方戒进三锺。
[辍耕录]中书令耶律文正王楚材,金亡归于我朝,从太祖征伐诸国。夏人常八斤者以治弓见知于上,诧王曰:「本朝尚武,而明公欲以文进,不已左乎?」王曰:「治弓尚须弓匠,岂治天下不用治天下匠耶!」上闻之喜,自是用王益密。[又]太宗素嗜酒,晚年尤甚,日与大臣酣饮。耶律文正数言之,不听。一日,持酒槽之金口以进,曰:「此乃铁耳,为酒所蚀,尚致如此。况人之五脏,有不损耶!」上说,赐以金帛,乃勑左右,日惟进酒三锺而止。
一段千金付所司,紫绒翠羽?新奇。琵琶更有西京物,同畀黄门送太师。
[山居新话]至元四年,天历太后命将作院官以紫绒、金线、翠毛、孔雀翎织一衣段,赐伯颜太师。其直计一千三百定。[又]官库有昭君琵琶,天历太后以赐伯颜太师妻。
句丽世子沐恩波,异卵惊看鸟是驼。香殿诗成同赐酒,春风醺及海东多。
[日下旧闻考]高丽史列传:帝召见世子于紫檀殿,郑可臣从。帝使之坐,仍命脱笠,曰:「秀才不须编发,宜著巾。」御案前有物,大圆小锐,色洁而贞,高尺有五寸,内可受酒数斗,云摩诃钵国所献,骆驼鸟卵也。帝命世子观之,仍赐世子及从臣酒,命可臣赋诗。可臣献诗云:「有卵大如瓮,中藏不老春。愿将千万寿,醺及海东人。」帝嘉之,辍赐御羹。
相臣鸳会乐无央,缔结宗枝聚众芳。兴圣宫西巫峡梦,错疑赐第是昭阳。
[元史.燕帖木儿传]至顺二年,为建第于兴圣宫之西南,赐鹰坊百人。先是自秉权以来,肆意无忌,取泰定后为夫人,前后尚宗室女四十人,或有交礼三日遽遣归者。一日,宴赵世延家,男女杂坐,名鸳鸯会。至是荒淫日甚。案[元史表]泰定后尚有亦怜真八剌皇后、忽剌皇后、也速皇后、卜颜怯里迷失皇后、失烈帖木儿皇后、铁你皇后,俱无传,未能定其所取为何后。
宣文阁下图书静,端本堂前草木荣。好猎纵饶鹰背犬,喧呼休溷读书声。
[辍耕录]皇太子方在端本堂读书,近侍之尝以飞放从者辄臂鹰至廊庑间,喧呼驰逐,以惑乱之,将勾引出游为乐。太子受业毕,徐令左右戒之曰:「此读书之所,先生长者在前,汝辈安敢狎亵如此。急引去,勿召责也。」众皆惊惧而退。右乃贡尚书师泰授经宣文阁下日,所目见者。[又]北方凡卑雕作巢所在,官司必令人穷巢探卵,较其多寡,如一巢而三卵者,置卒守护,日觇视之。及其成鷇,一乃狗耳,取以饲养,进之于朝。其状与狗无异,但耳尾上多毛羽数根而已。田猎之际,雕则戾天,狗则走陆,所逐同至,名曰鹰背狗。
分羹尝遍御厨珍,东壁西园拱帝宸。一月儒臣三进讲,液池常得赐游频。
[陈旅安雅堂集]皇帝御极之初,即命两丞相与儒臣一月三进讲,于是益优礼讲官,既赐酒馔,又以高年疲于步趋,命皆得乘舟太液池,经西苑以归。[明周王元宫词]云:奎章阁下文词盛,太液池边游幸多。[萨天锡兴圣宫即事诗]云:御厨香动晚分羹,七宝琉璃柈柈承。白面内官呼小字,隔帘传旨赐中丞。
西宫巍焕?东宫,上苑莺声睍睆同。白发词臣无赋卖,谁将冷暖问春风。
[元史.后妃传]伯颜忽都皇后,宏吉刺氏。性节俭,不妬忌,动以礼法自持。第二皇后奇氏素有宠,居兴圣西宫,帝希幸东内,后无几微怨望意。[萨天锡西宫春日诗]云:九重春色金银阙,冠带将军尽羽林。上苑春莺随柳转,西宫午漏隔花深。天开阊阖收金锁,帘卷奎章听玉音。白发儒臣卖词赋,长门应费万黄金。
(以上全史宫词卷十八、十九)
猜你喜欢 卷七百二十五·彭定求 卷一百四十五·彭定求 危西麓·唐圭璋 韩缜·唐圭璋 巻六·黄昇 第三十三出 冥捉(南吕调齐微韵)·丁耀亢 卷二十四·王奕清 爱之神·闻一多 卷二百四十一·曹学佺 卷一百七十九下·曹学佺 卷一百四·陈元龙 卷七十·陈邦彦 卷四百八十五·佚名 木皮散人鼓词·贾凫西 二集 一卷·钱德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