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八百六十三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八百六十三

张云容

张云容杨贵妃侍儿也申天师与绦雪丹服之教其死後为大棺通穴百年後遇生人交精气再生可为地仙後死如法葬兰昌宫至元和末有平陆尉金陵薛昭以义气逸县因谪赴海东至三乡夜遁去匿兰昌宫古殿傍见三美女至一则云容其二则萧凤台刘兰翘向为九仙媛所毒杀同藏云容穴侧者云容向昭备说生前事及申天师语昭叹异二女送酒合卺各为歌献酬懽洽数夕云容倏自言吾軆已苏昭为啓榇遂活同归金陵

与薛昭合婚诗

脸花不绽几含幽今夕阳春独换秋我守孤灯无白日寒云陇上更添愁【凤台歌送薛昭云容酒】

幽谷啼莺整羽翰犀沈玉冷自长叹月华不向【一作忍】扃

泉户露滴松枝一夜寒【兰翘歌送薛昭云容酒】

韶光不见分成尘曾饵金丹忽有神不意薛生擕旧律独开幽谷一枝春【云容和】

误入宫垣漏?人月华静洗玉阶尘自疑飞到蓬莱顶琼艳三枝半夜春【薛昭和】

崔少玄

崔少玄汾州刺史崔恭小女生而端丽归卢陲随宦闽中过建溪武夷山云中见紫霄元君扶桑夫人问陲曰玉华君来乎陲怪问之云吾昔为玉皇左侍书曰玉华君为有慾想谪居人世为君妻後罢府家洛阳自言太上复召为玉皇左侍书留诗一首遗陲而蜕

留别卢陲

得之一元匪受自天太老之真无上之仙光含影藏形于自然真安匪求神之久留淑美其真体性刚柔丹霄碧虚上圣之俦百岁之後空余坟邱

戚逍遥

戚逍遥冀州南宫人幼好道父以女诫授逍遥逍遥曰此常人之事耳遂取老子仙经诵之年二十余适同邑蒯浔不为尘俗事惟独居一室絶食静想作歌云云人悉以为妖一夜闻室内有人语声又三日忽闻屋裂声如雷仰视天半逍遥与仙衆俱在云中历历闻分别语观望无不惊叹

笑看沧海欲成尘王母花前别衆真千岁却归天上去一心珍重世间人

卓英英

卓英英成都女郎【万首絶句采入宫闺以与眉娘玄士倡和故载於此】

锦城春望

和风装点锦城春细雨如丝压玉尘漫把诗情访奇景艳花浓酒属闲人

理笙

频倚银屏理凤笙调中幽意起春情因思往事成惆怅不得缑山和一声

游福感寺荅少年

牡丹未及开时节况是秋风莫近前待得来年二三月一枝和露压神仙

荅玄士

数载幽栏种牡丹裹香包艳待神仙神仙既有丹青术?取何妨入洞天

眉娘

眉娘南海人卢姓生而眉长称眉娘神针善绣顺宗召入宫中号神姑宪宗度为女道士称逍遥大师放归後数年尸解

和卓英英锦城春望

蚕市初开处处春九衢明艳起香尘世间总有浮华事争及仙山出世人

和卓英英理笙

但於闺阁熟吹笙太白真仙自有情他日丹霄骖白凤何愁子晋不闻声

【附】太白山玄士画地吟

学得丹青数万年人间几度变桑田桑田虽变丹青在谁向丹青合得仙

洛川仙女

荅张郁歌【明皇时燕人张郁客京洛与豪贵子弟狂游忽独步沿洛川覩风景恬和沿步高吟忽见临水翠幄有一女郎出邀郁命席谈笑谓郁知人世不可居好道可与言郁不能从女郎歌此遂与郁别乘洛波而去】

彩云入帝乡白鹤又回翔久留深不可蓬岛路遐长空爱长生术不是长生人今日洛川别可惜洞中春

【附】张郁洛川沿步吟

浮生如梦能几何浮生复更忧患多无人与我长生术洛川春日且长歌

南溟夫人

题玉壶赠元柳二子【元和初衡山元彻柳贯赴岭外渡海舟漂抵一岛见有五色芙蓉高百余尺双鬟自莲叶而来二子向之求返人世双鬟曰少顷玉虚尊师与南溟夫人会此子但坚请之言讫有道士乘白鹿降岛上夫人衣五彩玉肌流艳二子拜恳夫人命以百花桥渡二子玉壶一枚高尺余题诗其上赠之桥之尽所即昔日维舟处询之已一十二年矣中途馁扣壶有鸳鸯语之得饮食後礼南岳太极先生为师玉壶即先生贮玉液亡去者随之诣祝融峰二子自此得道】

来从一叶舟中来去向百花桥上去若到人间扣玉壶鸳鸯自解分明语

云台峯五女仙

会真诗【杨敬真虢州阌乡天仙村田家女十八嫁同村王清性沈静常凝神而坐元和十二年五月十二日忽辞其夫沐浴焚香居别室村人闻天乐异香从西来及明视之衣服委地若蝉蜕去村吏走告县令寻逐无踪十八日复闻天乐异香自东来敬真宛复在牀觉面目光采非常问之云仙师以云鹤来迎有四女同夜成仙会西岳云台峰一马信真宋州人一徐湛真幽州人一郭修真荆州人一夏守真青州人相庆各为诗道意俄偕往蓬莱谒大仙伯茅君敬真以王父年老请归侍因得还遂谢絶其夫服黄冠居陕州紫极宫宪宗尝召见内殿终岁不食容色转芳嫩云】

人世徒纷扰其生似梦华谁言今昔里俛首视云霞【杨敬真】

几刼澄烦思今身仅小成【一作几刼澄烦虑思今身仅成】誓将云外隐不向世间存【马信真】

绰约离尘世从容上太清云衣无绽日鹤驾没遥程【徐湛真】

华岳无三尺东瀛仅一杯入云骑彩凤歌舞上蓬莱【郭修真】

共作云山侣俱辞世界尘静思前日事抛却几年身【夏守真】

吴清妻

仙诗五首【元和十二年虢州湖城天仙乡吴清妻杨监真因病不食每静坐入定四月十五夜忽不见十七日县令自焚香祝请四更从牛屋上归自云乘鹤到华山仙方台见尊师念父在请归一女冠乘鹤送来得受仙诗五首】

道啓真心觉渐清天教絶粒应精诚云外仙歌笙管合花间风引步虚声【一作天教絶粒应精诚道启真心觉渐清】

君隐处当一星  莲花山头饭

黄精仙人掌上经【首句缺第二句缺一字第三句缺二字】

飞鸟莫到人莫攀一隐十年不下山袖中短书谁为达华山道士卖药还

日落焚香坐醮坛庭花露湿渐更阑浄水仙童调玉液春宵羽客化金丹

摄念精思引彩霞焚香虚室对烟花道合云霄游紫府湛然真境瑞皇家

上元夫人

赠封陟【宝历中有封陟孝亷居少室志在典坟性颇贞端上元夫人忽自空而降求偶陟不知其为仙也正色不从留诗期七日更来後七日又至陟复不从留诗再期七日又後七日至曰从我能益君夀陟叱为妖不从如初诗以留别三年陟暴卒追赴太山路左遇前仙姝曰不能于此人无情命冥府释归始知为上元夫人也陟苏恸哭自咎】

谪居蓬岛别瑶池春媚烟花有所思为爱君心能洁白愿操箕帚奉屏帏

再赠

弄玉有夫皆得道刘纲【一作刚】兼室尽登仙君能仔细窥朝露须逐云车拜洞天

留别

萧郎不顾凤楼人云涩回车泪脸新愁想蓬瀛归去路难窥旧苑碧桃春

慈恩塔院女仙

题寺廊柱【太和三年长安慈恩寺塔院月夕忽见一美妇人从三四青衣来遶佛塔言笑甚有风味回頋侍婢白院主借笔砚来乃於北廊柱上题诗院主执烛出视悉变为白鹤冲天去】

皇【一作黄】子陂头好月明忘却华筵到晓行烟收山低翠黛横折得荷花远恨【一作赠远】生

湖水团团夜如镜碧树红花相掩映北斗阑干移晓柄有似佳期常不定

蜀宫羣仙

后土夫人

偶引羣仙到世间熏风殿里醉华筵等闲贪赏不归去愁杀韦郎一觉眠

王母

沧海成尘几万秋碧桃花发长春愁不来便是数千载周穆汉皇何处游

麻姑

世间何事不潸然得失【一作人得】人情命不延适向蔡家厅上饮回头已见一千年

上元夫人

思量往事一愁容阿母曾邀到汉宫城阙不存人不见茂陵荒草恨无穷

弄玉

采凤飞来到禁闱便随王母驻瑶池如今记得秦楼上偷见萧郎恼妾时

太真

春梦悠扬生下界一堪成笑一堪悲马嵬不是无情地自遇蓬莱睡觉时

织女

赠郭翰二首【太原郭翰少简贵姿度美秀盛暑乘月卧庭中一少女自空中冉冉而下自称天上织女愿托情契後夜夜皆来经一年悲泣而别约明年某日有书相问至期果有书致翰书末有二诗翰仕至侍御史】

河汉虽云阔三秋尚有期情人终已矣良会更何时朱阁临清溪琼宫衔【一作御】紫房佳情期在此只是断人肠

【附】郭翰酬织女

人世将天上由来不可期谁知一回顾更【一作交】作两相思

赠枕犹香泽啼衣尚泪痕玉顔霄汉里空有往来魂嵩山女

书任生案【任生隐嵩山读书夜有一女子可二十许冶容艳美二青衣侍前开帘入自云冥数合为姻为诗书案上求偶生疑妖怪拒之再女子复赠诗别冉冉飞空去数月後任病梦女子语曰嵩山薄命汉汝数尽更与三年已而果然所书诗亦为雷电取去】

我本籍上清谪居游五岳以君无俗累来劝神仙学葛洪还有妇王母亦有夫神仙尽灵匹君意合何如

临去书赠

君子既执迷无由达情【一作诚】素明月海山上【一作上山】秋风独归去【一作女郎赠杨真伯诗 弘农杨真伯幼躭经史至忘寝食父母不能禁止或匿其卷帙脂烛遂逃至洪饶间僦屋肄习中秋夜忽有青衣入告曰女郎久栖幽隐知君至此愿尽欵曲真伯不譍既去俄而报女郎且至光彩射人逡巡就坐真伯殊不頋久之命笔题诗毕?然而去】

青童

与赵旭叩柱歌【天水赵旭家广陵忽见一女子年可十四五容范旷代曰我天上青童因有世念帝罚下人间感配君子时叩柱作歌】

白云飘飘星汉斜独行窈窕浮云车仙郎独邀青童君结情罗帐连心花

观梅女仙

题壁【蜀州郡阁有红梅数株方盛开有二妇人高髻大袖倚阑而观题诗于壁】

南枝向暖北枝寒一种春花有两般凭仗高楼莫吹笛大家留取倚阑看

吴彩鸾

歌【锺陵西山馆中秋游女甚盛太和末有书生文箫覩一姝甚妙相盻不去复为山歌歌罢穿大松径扪山险上升生蹑其踪姝相引至絶顶忽风雨有仙童持天判云吴彩鸾私慾谪为民妻一纪乃与生下山归松陵】

若能相伴陟仙坛应得文箫驾彩鸾自有绣襦并甲帐瑶台不怕雪霜寒

王氏女

临化絶句【翰林王徽有侄女寓居义兴桂岩山幼好道不嫁持大洞经道德章句乾符元年小疾於洞灵观修斋归坐门右片石上题絶句奄然而终有二鹤栖止庭树仙乐盈室及葬棺轻发视之衣舄而已】

翫水登山无足时诸仙频下听吟诗此心不恋居人世唯见天边双鹤飞

毛女正美

赠华山游人

药苗不满笥又更上危巅回首归去路相将入翠烟曾折松枝为宝栉又编栗叶代罗襦有时问却秦宫事笑捻山花望太虚

桃花夫人

在紫霄夫人席上作

昔时训子西河上汉使经过问妾缘自到仙山不知老凡间唤作几千年

王仙仙

荅孙玄照

鸳鸯相见不相随笼里笼前整羽衣但得他时人放去水中长作一双飞

【附】孙玄照琴中歌赠王仙仙

相如曾作凤兮吟昔被文君会此音今日孤鸾还独语痛哉仙子不弹琴

杨损

临刑赋

圣主何曾识仲都可嗟社稷在须臾市东便是神仙窟何必乘舟泛五湖

妙女

别遥见诗【宣州旌德县崔氏婢妙女年十三不食顔色鲜华说未来事有应自言本是题头赖叱天王小女为泄天门间事谪堕人世已两生前生有一子名遥见依然相识昨于金桥上与儿别赋诗吟咏悲不自胜但记有两句】

手攀桥柱立滴泪天河满

御定全唐诗卷八百六十三

猜你喜欢
  卷三百四十四·彭定求
  卷三百零一·彭定求
  朱子厚·唐圭璋
  陆蕴·唐圭璋
  ◆刘太保秉忠(藏春集)·顾嗣立
  楔子·佚名
  卷二十一·王奕清
  卷第十六·陈与义
  卷324 ·佚名
  卷四十五·曹学佺
  卷八·高棅
  卷八十·陈元龙
  卷七百八十三·佚名
  八集 四卷·钱德苍
  第二十八出 再约佳期·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史远道·唐圭璋

      独脚令   墙头梅蕊一枝新。宋玉东邻算未真。折与冰姿绰约人。怯霜晨。桃李纷纷不当春。

  • 卷158 ·佚名

    李流谦 长芦次德茂韵 卷雪奇观千丈澜,诗情撩动未应悭。 却收浙右三年梦,仍对淮南数尺山。 靴板随人元自漫,田园觅去正须閒。 风樯独立看飞燕,家在孤云落照间。 李流谦 长滩 乍脱惊涛恐,犹为曲木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十·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建炎三年十有二月按是月乙亥朔戊寅徽猷阁待制知镇江府兼浙西安抚使胡唐老为军贼戚方所杀方勇悍善射初为教骏卒军兴盗起在九朵花行伍中未知名方杀其为首人遂率众归建康投杜充充以为准备将建康失利诸军皆散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八十一·佚名

    正德六年十一月丁未朔钦天监进正德七年大统历 上御奉天殿受之给赐文武群臣颁行天下○升黄州府知府胡锭为江西按察司副使○巡抚湖广右副都御史陈镐卒镐字宗之其先会稽人占籍南京钦天监成化丙午举应天乡试第一明年举进

  • 卷之三百四十三·佚名

    咸丰十一年。辛酉。二月。己巳。孝康章皇后忌辰。遣官祭孝陵。  ○谕军机大臣等、前据翁同书奏、苗练率队攻扑寿州城厢。下蔡大队、复由菱角嘴渡河。当经谕令袁甲三、密商翁同书、察看情形。酌量妥办。兹据袁甲三

  • 日本国志序·黄遵宪

    东方诸国足以自立、足以有为者,惟中国与日本而已。日本创国周秦之间,通使于汉,修贡于魏,而宾服于唐最久亦最亲。当唐盛时,日本虽自帝其国,然事大之礼益虔,喁喁向风,常选子弟入学,观摩取法,用能沾濡中国前圣人之化,人才文物盖彬彬

  • 卢藏用传·刘昫

    卢藏用,字子潜,是度支尚书卢孙庆的侄孙。他的父亲卢王敬,在当时很有名,官至魏州司马。卢藏用少年时代就以辞学著称,他在举进士之初,因不被选用,就做《芳草赋》来表达自己的心志。不久,隐居终南山,学辟谷(导引之术,不食五谷,可以

  • 杨廉传·张廷玉

    杨廉,字方震,丰城人。父杨崇,曾任永州知府,受业于吴与弼弟子胡九韶。廉继承家学,早年就以文章著称于世。成化末年中进士,改为庶吉士。弘治三年(1490),授南京户科给事中,第二年京师地震,杨廉就此事弹劾执政大臣。五年,借发生灾异

  • 卷四十五·陈经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解卷四十五宋 陈经 撰君牙【周书】观史之所载穆王车辙马迹徧于天下则穆王乃无道之主也此经所载三篇之书皆穆所作夫子定之以为后世之法意者三篇之书殆出末年悔过之后因祭公谋父作祈招之诗以收王心

  • 制谈第三·尉缭

    本篇主要论述国家的政治、军事制度对战争胜利的保证作用。明确指出&ldquo;制必先定&rdquo;。所谓&ldquo;制&rdquo;(制度)包括:编制(卒伍偏列)、纪律(禁舍开塞)、&ldquo;修号令&rdquo;、&ldquo;明赏罚&rdquo;、&ldquo;

  • 卷中·佚名

    尔时如来。告慈氏菩萨摩诃萨言:汝今为佛严办法座。我当昇已,说往昔意乐所修诸行。善巧出生诸佛刹土功德庄严。趣向正行法门。时慈氏菩萨。即作是念。今者世尊以何义故。令我严座。不使阿难陀大目揵连等。云何弃舍彼诸声

  • 与 止 安 书·太虚

    止安座下:兹由吴校长来,商定关于大雄中学之事务,由校长聘座下为事务主任,月薪肆百元;并由校董会委兼会计监督,则系义务,负责依收支预算施行。如有超过,则须与校长陈明校董会,始得开支。另由校长委余自力为会计员,办理写账制表册

  • 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卷第十九·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明教大师臣天息灾奉 诏译  如来藏大法宝法界相无数功德祥瑞品第二十六  尔时世尊释迦牟尼佛。复观察净光天众。告妙吉祥童子言。童子彼如来藏法界相大法宝最上秘密敕。当令众生一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六十·澄观

    疏。第二广观障治下。疏中有二。先总明来意。于中有二。先明观故。论云。复观察障对治不善业道及果。善业道及果。及上上清净后起增上心。求学下即标举行心。全是论文疏。若直就下释文。先顺经则先明观要心摄善是行。

  • 卷第九·佚名

    阿毗昙八犍度论卷第九迦旃延子造符秦罽宾三藏僧伽提婆共竺佛念译智犍度第三五跋渠颂曰。八种有五处  知他人心智若能修行智  相应最在后阿毗昙八道跋渠第一八十种智  择恒在前  诸相应觉世见无漏又世尊言。八

  • 重修台湾府志(范志)·范咸

    纂修范咸,字贞吉。号九池,浙江仁和(今杭州)人。1745年(乾隆十年)任巡台御史。时距刘良壁《重修福建台湾府志》刊行未满三载,因嫌其遗漏较多,乃与同官满人六十七商议重修府志,合高、刘两志并有所增删,广罗典籍,多方引证,成书二

  • 元朝征缅录·佚名

    十四年春,缅人犯边,偏将忽都、土官信苴曰辈大败之。十月,行省遣纳速剌丁破其三百余砦,然皆方面疆场之事。

  • 无量寿经连义述文赞·憬兴

    凡三卷。新罗僧璟兴撰。又称无量寿经述赞。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七册。为西晋竺法护译(今已不存)无量寿经二卷之注释书。全篇内容分为来意、释名、解本文等三门。解说简明,然现存本约有八处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