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刘太保秉忠(藏春集)

秉忠,初名侃,字仲晦,其先瑞州人也。曾祖官邢州,徙家焉。秉忠少补邢台节度府令史,慨然投笔去,隐武安山谷间。久之,从浮屠法,更名子聪。世祖在潜邸,海云禅师邀与俱入见,大悦之。留赞大计,人称聪书记云。世祖正位,一时规模制作,皆所草定。至元元年,拜光禄大夫太保,参领中书省事,更名秉忠。诏以翰林侍讲学士窦默女妻之,赐第奉先坊。十一年秋八月,端坐而逝。赠太傅赵国公,谥文贞。成宗时,改谥文正,赠太师。仁宗时,追封常山王。仲晦自幼好学,至老不衰。既贵,斋居蔬食澹然不异平昔。书得鲁公笔法,行草独师二王。天文、卜筮、算数,皆有成书。自号藏春散人,有集十卷,学士阎复序之,谓当云霾草昧之世,赞成文明。至于裁云镂月之章,白雪阳春之曲,在公乃为余事。史称其诗萧散闲澹,类其为人。盖以佐命元臣,寄情吟咏,其风致殊可想也。 

尝云芝茶 

江边晚望 

岭北道中 

九日满坦山 

江上寄别 

江边梅树 

过玲珑山 

黄河 

春日效宫体 

寄友人 

劝友人酒 

客兴 

宋义甫弹秋风 

宿中山干明寺 

过居庸关 

秋日途中 

晚游 

楼上 

睡起 

寄张平章仲一 

过天井关 

过界墙 

有怀遂长老四首 

读遗山诗四首 

三月 

留燕 

暮春 

春晓 

新开牡丹 

雨过登楼 

宫中曲 

驼车行 

小溪 

晴望 

溪上 

清明后一日过怀来 

闲书 

春深 

城西游 

征西回 

远别离 

客馆 

春始来 

焚胜梅香 

亭帐 

东胜道中 

○尝云芝茶 

铁色皴皮带老霜,含英咀美入诗肠。舌根未得天真味,鼻观先通圣妙香。海上精华难品第,江南草木属寻常。待将肤凑浸微汗,毛骨生风六月凉。 

○江边晚望 

沙白江青落照红,沧波老树动秋风。天光与水浑相似,山面如人了不同。千古周郎余事业,一时曹孟谩英雄。东南几许繁华地,长在元戎指画中。 

○岭北道中 

雨霁轻烟锁翠岚,五更残月照征骖。王戈定指何方去,天意仍教我辈参。霸气堂堂在西北,长庚朗朗照东南。江山如旧年年换,谁把功名入笑谈? 

○九日满坦山 

凌云气节鬓惊秋,书剑荒寒事远游。万里岚光乘马背,一川红叶上鳌头。西风不管参军帽,绝塞空凋季子裘。谁把茱萸念行役?凭高拭目望神州。 

○江上寄别 

军中无酒慰飘零,辜负沙头双玉瓶。鞍马几年南北路,关河千古短长亭。好风到枕客愁破,残月入帘归梦醒。梦断故山人不见,晓来江上数峰青。 

○江边梅树 

江边缭绕惜芳丛,绝笔天真在眼中。素艳乍开珠蓓蕾,暗香微度玉玲珑。一枝倒影斜斜月,满树浮光细细风。明日行经山下路,几回特地驻青骢。 

○过玲珑山 

世外徒闻说洞天,桃源迷路再无缘。摩青磈磊谁能凿?绣白玲珑自可穿。别有一壶藏日月,正看万窍吐云烟。劳生得遇崆峒客,炼诀还丹问隐仙。 

○黄河 

万仞昆仑顶上头,颓然委□下林丘。九随地势曲千里,一返天源经百州。积石西边才北转,太行南下已东流。□匀一线穿沧海,直接银河浸斗牛。 

○春日效宫体 

雨洗芳尘绝点埃,桃花零落海棠开。沈香亭小围红树,太液池清映绿苔。夜月也曾悬汉殿,朝云何只在阳台。六宫帘卷东风软,一派仙音翠辇来。 

○寄友人 

悠悠离阔感中年,我辈情锺岂不然。好景与时浑易过,可人和月只难圆。五更残梦鸡声里,千里归心雁影前。漠北云南空浪走,今春又负杏花天。 

○劝友人酒 

西风落叶共萧飕,百感中来不自由。豪客空携铁如意,舞嬛徒费锦缠头。曳过雨脚云归岫,涌出山头月满楼。一曲清歌一杯酒,为君洗尽古今愁。 

○客兴 

关河牢落别离中,到处题诗记转蓬。啼鸟不知春是客,落花还逐水流东。云开千里远山碧,楼映半溪残照红。雌蝶雄蜂不同类,双双相趁舞回风。 

○宋义甫弹秋风 

穹庐悄悄夜漫漫,午醉醒来坐席寒。富贵有媒皆豹变,功名无分独璃蟠。子陵实愧三公爵,靖节非轻一县官。高卷毡帘对明月,秋风一曲入琴弹。 

○宿中山干明寺 

客散关门厌事哗,炉香满屋卧烟霞。人辞故里凡三载,僧到伽蓝自一家。梦破小窗浮月色,漏残寒角奏梅花。天明又上滹阳道,鸳水归程渐有涯。 

○过居庸关 

车箱来往若流泉,绝壁巉嵓倚翠烟。限破中州四十里,凿开大路几千年。函关不谓平如地,蜀道无知险似天。万里挥鞭犹咫尺,谁能掌上保幽燕? 

○秋日途中 

半纸功名满地愁,都教白了少年头。早应未拜曹参相,终不当封李广侯。曲水乱山红树晚,西风残照白云秋。归鸦一片投林去,自笑劳生未解休。 

○晚游 

山水清佳自在游,利名莫莫复休休。瘦筇此日真忘世,长笛何人效倚楼?鸦落点成千树墨,雁飞横绝一天秋。归来小院松梢上,新月低斜玉一钩。 

○楼上 

睡起重持金曲巵,要凭芳酒缓离思。醉魂屡作还山梦,吟兴多因寄友诗。千里波光风定后,一楼山色雨晴时。碧云望断佳人远,投树栖鸦已满枝。 

○睡起 

连岁驱驰万里程,碧台歌舞笑争名。山中猿鹤丹心在,塞上风烟白发生。对客倦谈当世事,向人难悉未归情。雪花乱打西窗急,总似芭蕉夜雨声。 

○寄张平章仲一 

春光满眼酒盈尊,难得同观易见分。秋气着人凉似水,晚山和我淡如云。清歌月影檐头转,残梦锺声枕上闻。玄鸟欲归黄鸟断,诗哦伐木正思君。 

○过天井关 

云冷风高天井关,太行岭上看河湾。九州岛占绝中原地,一堑拦回左界山。王霸分争图未卷,英雄鏖战血犹殷。华阳春草年年绿,汗马南来不放闲。 

树锁苍烟白鸟鸣,春风花满凤凰城。无才难料人间事,有酒何求纸上名。分别是非谁得正?摩挲今古自宜平。闲愁枉压眉头重,且放襟怀伴曲生。 

青楼歌舞碧城春,王谢风流日斗新。洛下残花犹殢客,璠间余酒也狂人。无田易佩苏秦印,有扇难遮庾亮尘。白昼锦衣多睥睨,一鄽何处不安贫。 

三冬蛰物听雷惊,二月余寒尚旅亭。春色未归桃李树,剑光空射斗牛星。待船客子思同济,酤酒人家竟独醒。一曲沧浪洗烟雨,汩罗江上楚山青。 

东君号令忽传新,一点阳和处处匀。白玉花残梅过腊,黄金条嫩柳回春。雁离湘浦独淹客,莺啭皇州已可人。睡杀海棠吹不醒,风前桃李看精神。 

○过界墙 

地老天荒雪亦苍,车声轧轧转羊肠。短衣蓬鬓沙陀路,一岁三番过界墙。 

○有怀遂长老四首 

雨过幽庭长绿苔,东风时为扫尘埃。无人曾见春来处,门外桃花只自开。 

山迭崔嵬水渺茫,故人万里未相忘。飘零更惜天边雁,独驾秋风不入行。 

孤城寒角噎南楼,黄叶关山过雁秋。忆起滹沱相别处,一窗风雨梦西州。 

堂上笙歌醉耳红,牡丹香散一帘风。谢家鹦鹉金笼里,笑杀池边绿继翁。 

○读遗山诗四首 

剑气从教犯斗牛,百川横放海难收。九天直上无凝滞,更看银河一派流。 

北里笙歌劝酒杯,南邻门巷冷如灰。秋风万里方摇落,叫杀孤鸿春不回。 

青云高兴入冥搜,一字非工未肯休。直到雪消冰泮后,百川春水自东流。 

云霞闪灿动霓旌,轰磕征鼙震地声。千里折冲归指画,将坛孙子独论兵。 

○三月 

背阴花木锦成丛,幽谷莺啼上苑中。李白桃红杨柳绿,天涯无处不春风。 

○留燕 

衔泥旧燕垒新巢,来往如辞曲折劳。蜗舍虽微足容尔,画梁争得几多高。 

○暮春 

百花眼底乱飘零,绿满池塘草又生。绝色海棠春也妒,况他风雨本无情。 

○春晓 

海棠微露湿胭脂,杨柳轻风弄碧丝。一片春光都是恨,佳人睡起倚楼时。 

○新开牡丹 

四月新来三月还,一春光景镜中看。东风也逐情浓处,吹落桃花放牡丹。 

○雨过登楼 

锦里春光晓望中,雨余花润草蒙茸。青山尚在浮烟里,楼上分明见几峰。 

○宫中曲 

帘卷东风户半开,闲庭烟锁绿纹苔。海棠花上黄昏月,曾照金鸾几度来。 

○驼车行 

驼顶丁当响巨铃,万车轧轧一齐鸣。当年不离沙陀地,辗断金原鼓笛声。 

○小溪 

小溪流水碧如油,终日忘机羡白鸥。两岸桃花春色里,可能容个钓鱼舟。 

○晴望 

楼头凝眺倚晴晖,山势长看水附堤。燕子双双衔不遍,凤凰城里落花泥。 

○溪上 

芦花远映钓舟行,渔笛时闻三两声。一阵西风吹雨散,夕阳还在水边明。 

○清明后一日过怀来 

居庸春色限燕台,山杏凝寒花未开。驿马萧萧云日晚,一川风雨过怀来。 

○闲书 

千里家山入寸眸,碧天无际月横钩。书成得得秋风夜,一线微鸿独倚楼。 

○春深 

新染蔷薇一扑黄,梨花乱舞白霓裳。凭谁收拾春风去,催发酴■〈酉縻〉满架香。 

○城西游 

昨朝信马凤城西,鞭约垂杨过小堤。春色满园花胜锦,黄鹂只拣好枝啼。 

○征西回 

春回三月过西州,芳草青青不断头。多少冻溪凝住水,尽随归客向东流。 

○远别离 

霜落江寒鸣雁稀,倚楼人定怨归迟。笛声唤起山头月,飞上青天照别离。 

○客馆 

客馆萧条动客情,飞萤个个傍窗明。楼头鼓角风吹断,漏下银壶第一声。 

○春始来 

三月南州草木长,落花飞絮满池塘。东君也惜天涯客,尽放春光过界墙。 

○焚胜梅香 

春风吹灭小檠釭,梦断炉香结翠幢。檐外杏花横素月,恰如梅影在西窗。 

○亭帐 

草色如波照碧空,新开一朵玉芙蓉。雄风吹断襄王梦,高卷巫山十二峰。 

○东胜道中 

天荒地老物消磨,赢得诗人感慨多。两鬓黄尘秋色里,又投东胜过黄河。 

猜你喜欢
  卷三百六十八·彭定求
  卷三百五十四·彭定求
  卷二百七十三·彭定求
  史远道·唐圭璋
  补遗 卷三·袁枚
  第二十八出 煮海·李渔
  槎翁诗集卷三·刘崧
  棣华馆小集·杨甲
  序·庾信
  宋徵兴·龙榆生
  静春堂诗集原序·袁易
  何跋·佚名
  卷四十三·乾隆
  卷一百五十二·佚名
  月洞吟序·王镃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折·佚名

    (范钟淹领张千上,云)老夫范仲淹是也。有监察廉使李圭,在西延边申将文书来,说葛彪打死人命一事,勘问已成了也。老夫今奉圣人的命,着老夫疾驰驿马,亲往延安府,结证此事,就升赏争圭。不敢久停久住,延安府结证,走一遭去。友命承

  • 皇明诗选卷之一·陈子龙

    李雯舒章氏云间陈子龙卧子氏同撰宋征舆辕文氏古乐府袁凯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王廷陈张时彻李攀龙王世贞吴国伦刘凤冯时可张溥◆袁凯 【字景文华亭人洪武中征为御史永乐初伪为狂疾放归终于家所著有海叟集】【辕文曰景文

  • 总目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总目九赵嘏【二卷】卢肇【一卷】丁棱高退之孟球刘耕裴翻樊骧崔轩蒯希逸林滋李宣古黄颇张道符丘上卿石贯李潜孟守唐思言戈牢金厚载王甚夷【共一卷】姚鹄

  • 卷一百六十八·志第一百二十一·职官八等·脱脱

        ◎职官八   ○建隆以后合班之制   中书令 侍中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亲王、枢宏使、留守、节度、京尹兼中书令、侍中、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尚书令太师 太尉 太傅 太保 司徒司空 枢密使 知枢密院事 参知

  • 卷四十八·志第一·天文一·宋濂

        ◎天文一   司天之说尚矣,《易》曰:“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又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自古有国家者,未有不致谨于斯者也。是故尧命羲、和,历象日月星辰,舜在璇玑、王衡,以齐七政,天文于是有测验之器焉

  • 卷三百二十三·列传第二百十一·外国四·张廷玉

        ◎外国四   ○琉球 吕宋 合猫里 美洛居 沙瑶呐哔啴 鸡笼 婆罗 麻叶瓮 古麻刺朗 冯嘉施兰 文郎马神   琉球居东南大海中,自古不通中国。元世祖遣官招谕之,不能达。洪武初,其国有三王,曰中山,曰山南,曰山

  • 卷下·郑文宝

      德明宫本南唐烈祖之旧宅,在后苑之北,即景阳台之故址。有太湖石特奇异,非数十人不能运致,即陈后主之假山遗址。其下有井,石栏有铭,字迹隐隐犹在。  后苑有宫髻石,世传张祐旧物,上有“杜紫微杭州刻字柏寄”之迹

  • 第八十回 焚乌巢曹操屡施谋 奔荆州刘备再避难·蔡东藩

      却说孙策揽镜照形,遂致晕倒,究竟为着何事?原来镜中现出于吉,令策生惊,所以倒地,及经左右舁置床上,竭力施救,方得复苏。自知不能再起,乃召长史张昭等入嘱道:“中国方乱,不能遽平,我得据有吴越,地控三江,吴淞江,钱塘江,浦阳江。根

  • 卷八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八十五 【起甲辰宋英宗治平元年○止丁巳宋神宗熙宁十年】凡十四年 表例说 【臣】之枢谨按英神以来周程诸儒倡明绝学而当时未究其用位不称德兹於其卒年即冠以追封之爵并其遗行载入公

  • 绎史卷二十三下·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周官之制春官宗伯三周礼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乃立春官宗伯使帅其属而掌邦礼以佐王和邦国礼官之属 大宗伯【卿一人】小宗伯【中大夫二人】肆师【下大夫四人上士八人中士十有六人

  • 卷五十三·黄训

    钦定四库全书名臣经济录卷五十三明 黄训 编都察院 通政司 大理寺御史府记【方孝孺】皇上嗣位之初即下明诏行寛政赦有罪蠲逋租钜万计去事之妨民者明年以纪元赐高年米肉绵帛民鬻子者官为之赎免田之租税几年分遣使者

  • 学校余论·梁启超

    军兴以前,中国之学堂惟有同文馆、广方言馆等,所在屈指可数,生徒不满千计,是以梁启超忧之。军兴以后,庙谟谆谆,野议缤缤,则咸以振兴学校为第一义。上自京师,下及省会,讫于岩邑,两岁之间,踵武数十。其以故有书院改课、增课者称是,其

  • 卷二百三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三十四经籍考【二十四】集【诗集】【臣】等谨按马端临於别集外复辑诗集一门凡无文而独有诗及有文而诗仍独行者胥隶焉伏读我皇上御制乐善堂文集并御制文初集奎藻腾辉裒成巨帙而御制诗自

  • 周书·泰誓·佚名

    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一月戊午,师渡孟津,作《泰誓》三篇。◎周书·泰誓上惟十有三年春,大会于孟津。王曰:「嗟!我友邦冢君越我御事庶士,明听誓。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亶聪明,作元后,元后作民父母。今商王受,弗敬上天,降

  • 羼罗耶佛品第九·佚名

    佛告颰陀和。乃往昔时不可计阿僧祇劫。尔时有佛名羼罗耶佛怛萨阿竭阿罗诃三耶三佛。於世间极尊。安定於世间。於经中大明。天上天下号曰天中天。尔时有长者子名须达。与二万人俱。来至羼罗耶佛所。为佛作礼卻坐一面。

  • 卷五百二十·佚名

    △第三分巧便品第二十三之四时阿难陀窃作是念。今天帝释为自辩才赞说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功德胜利。为是如来威神之力。时天帝释知阿难陀心之所念。白言:大德。我所赞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功德胜利。皆是如来威神之力。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五十八·澄观

    疏。十句文下释文不释总句者。有二意。一以下别成总义故。二者前生起中已显意故。谓菩提心依于大悲为根本故。亦即瑜伽四因之中。大悲因也。疏一增上。大疏文有八。一标名。即经智慧增上智导前悲所以先辨。二细行苦下

  • 法句经疏·佚名

    佛典注疏。作者不详。一卷。敦煌遗书藏本。是对一卷十四品本《法句经》的注疏。卷首先释《法句经》名,然后分明序分、辨正宗分、明流通分三门释疏正文。研究者或谓本疏约产生于公元7世纪中叶,作者可能与摄论学派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