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尚书详解卷四十五

宋 陈经 撰

君牙【周书】

观史之所载穆王车辙马迹徧于天下则穆王乃无道之主也此经所载三篇之书皆穆所作夫子定之以为后世之法意者三篇之书殆出末年悔过之后因祭公谋父作祈招之诗以收王心而王于此知所改悔故三篇之书有文武成康之遗风康王之子是为昭王昭王之子是为穆王昭王南征而不返至齐桓伐楚始问其罪穆王即位之初不知讨贼专事八骏之游观此篇小民咨怨之言知其为世降俗薄不及成康之世矣文武之谟烈子孙犹得以世守之而无阙然不足之处然后知先王创业之规模愈久而愈无弊者以其出于正故也故曰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穆王命君牙为周大司徒作君牙

大司徒之官掌邦教也芮伯在康王时尝为司徒而此有缵乃旧服无忝祖考说者以君牙为芮伯之后史无所据亦未可知必世臣之子孙也虞夏商周以来以忠厚待其臣故功臣之后必録用其子孙之贤者虞书曰赏延于世商书曰世选尔劳伊陟象贤复相太戊丁公世美入掌兵权下及春秋成季之勲宣孟之忠而赵武之立不敢缓其亦有先王之遗风欤

王若曰呜呼君牙惟乃祖乃父世笃忠贞服劳王家厥有成绩纪于太常惟予小子嗣守文武成康遗绪亦惟先王之臣克左右乱四方心之夏危若蹈虎尾涉于春氷

穆王之命君牙不称其德而称其先祖父之勤劳正欲君牙知所企慕当以祖父为凖的想其故家遗俗典刑尚在君牙得于传闻目击者亦熟矣乃祖父世笃厚其忠贞服事勤劳于王家其成功纪于太常之上日月为常王之旂也祭祀则用之纪臣功则用之功臣纪其名于太常当日月争光垂名不朽盖人臣有不可忘之功故人君示不能忘之报或纪之太常或祭诸大烝盘庚曰兹予大享于先王尔祖其从与享之洛诰曰记功宗以功作元祀皆古人报功之意也以此示子孙其谁不知所仪刑哉魏徴之后乃有魏謩而祖风以振卢怀愼之后乃有卢杞而祖风以坠呜呼若謩者可谓能世其家而卢杞亦何面目见其祖父于地下乎惟予小子穆王自谓也继守文武成康之遗绪所用者亦惟先王之臣为之左右辅佐以治四方谓之先王之臣则君牙亦尝歴事先昭王之臣矣心之忧危若蹈虎尾涉于春氷蹈虎尾恐其反噬也涉春氷恐其陷溺也皆忧危之甚也自非穆王因悔过之后其安能兢兢恐惧如此哉

今命尔予翼作股肱心膂缵乃旧服无忝祖考敷五典式和民则尔身克正罔敢弗正民心罔中惟尔之中夏暑雨小民惟曰怨咨冬祁寒小民亦惟曰怨咨厥惟艰哉思其艰以图其易民乃宁

穆王知天下重任已不能胜忧危如此是以有赖其臣故命尔为予之翼作股肱心膂以同体之义待其臣亦犹舜所谓臣作朕股肱耳目是也上下之分虽不同而相与之情无间异体尔君牙今继其事盖尔之祖父亦尝为司徒也尔当无辱尔之祖考敷五典而下乃司徒之职当如此也五典即君臣父子之类司徒之所以教民者在此也而当大布五典用是以和民之则天生烝民有物有则则者即五典自有凖则不可逾越之理也施之君臣者不可施之兄弟施之父子者不可施之朋友岂非则乎而民不能尽其则者则在掌教者和之而已和之之道莫如以已率之尔身克正其民有所观化盖其容貌声色之间有以仪刑之也民心无中惟于尔而取中则民有所感而化盖其暗室屋漏之微有以隂驱而濳率之也古之教民者自其身始故身正而后民从之教民者取必于民而不取必于己安能使其民之从化哉中者不偏之谓正者无邪之谓中正一理也中可以兼正正不可以兼中夏暑雨小民惟曰怨咨冬祁寒小民亦惟曰怨咨暑也雨也大寒也此冬夏天时之常也而民不免怨咨其上此心失其中正也民心一失中正而暑雨祁寒不免怨咨则治民者不亦难乎中有至易者存若专以为难而不图其所以易则难者终于难矣所谓易者亦在吾身之正吾心之中云尔以吾之中正则民乃宁而怨咨不作矣尧舜三代之世不患乎民之怨咨而惟患其民情之不得以上达尧之洪水下民其咨太康一为游畋之举而黎民咸贰盘庚一为迁都之举而小民胥怨盖平时矜怜奄抚之者至一失其所欲则怨咨形焉而上之人亦无有不知则亦深体乎民情者也观小雅之诗民公然怨刺其上而天下终于不乱盖情之得以达也秦人设监谤之法民不敢言而敢怨上之人愈不知而下之人益以离矣

呜呼丕显哉文王谟丕承哉武王烈启佑我后人咸以正罔缺尔惟敬明乃训用奉若于先王对扬文武之光命追配于前人

文王造周之谋显然而大明也武王继伐之功其美为可继承也文谟武烈岂止为一时计哉开道佑助我后之人粹然一出于正而无亏缺天下之理惟其

开端者正则其必逺不逺者必其始之不正也安有大中至正之道不能久其传哉穆王之时歴世已久矣而文王之谟武王之烈在人者未泯岂非正乎尔君牙当以敬存心明其我之所以训汝者用奉顺于先王不坠其所为谟烈穆王扬文武光命于上而君牙扬文武光命于下谓之对扬君臣之间皆以守祖宗之家法为心追配于前人即先王之臣也古者创业垂统之君其规模一出于正则虽衰世僻王犹可以遵守故夏之祖有典有则则其子孙于失邦之后亦能述之为戒商之祖制官刑儆于有位则其子孙虽既立不明而其臣犹举之以为法无他以其正也汉高祖有戚夫人之丑治宫室之壮丽唐太宗闺门之内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无法则其规模亦浅宜乎后世子孙得窃之以借口也源之不清而责其流之浊天下安有此理哉

王若曰君牙乃惟由先正旧典时式民之治乱在兹率乃祖考之攸行昭乃辟之有乂

末章复申前意先正即前人也述祖考即缵旧也先正之臣已有故事载之典籍可用之以为法民之治乱在兹能守此法则民治否则乱既曰时式又曰率乃祖考之攸行无非皆以前人为法也能如此则足以昭明汝君之治矣有贤臣则君之治益显矣穆王虽无道之主而悔悟之后命其臣专守祖宗成法不敢作聦明乱旧章其亦贤乎哉

尚书详解卷四十五

猜你喜欢
  昭公·孔子
  卷五六·邱濬
  大学疏义·金履祥
  卷十四·钱时
  第65章·老子
  卷十二·魏了翁
  卷十三·李光坡
  序论·王植
  印赠“抵御外侮与复兴民族”序·太虚
  唐诗禅悦集唐僧诗选合序·太虚
  贺陈辞修总长就职电·太虚
  佛说阿弥陀经讲要·太虚
  卷第十三·智旭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五十七·澄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折·朱凯

    (周瑜领卒子上,云)安排打凤牢龙计,准备兴邦立国机。某乃周瑜是也。我遣鲁肃持书一封,直至赤壁连城。请刘玄德赴会,此人欣然而来。某今日在此黄鹤楼上,安排筵宴,等待刘玄德,他此一来中我之计。英雄甲士,暗藏在壁衣之后。令人楼

  • 三月十二深夜大沽口外·徐志摩

    今夜困守在大沽口外: 绝海里的俘虏, 对着忧愁申诉; 桅上的孤灯在风前摇摆: 天昏昏有层云裹, 那掣电是探海火! 你说不自由是这变乱的时光? 但变乱还有时罢休, 谁敢说人生有自由? 今天的希望变作明天的怅惘; 星光在天外冷眼瞅, 人

  • 卷二百一十·列传第一百七·柯劭忞

      彻里帖木儿 别儿怯不花 定住 太不花 刘哈剌不花 老的沙   彻里帖木儿,字通理,阿鲁温氏。由宿卫擢中书直省舍人,拜监察御中。时右丞相铁木迭儿用事。彻里帖木儿抗言,历底其奸。铁木迭儿欲中伤之。未得间。会山东水,

  • 卷二十二·张廷玉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资治通监纲目三编卷二十二 【起丙申明世宗嘉靖十五年尽癸卯明世宗嘉靖二十二年】凡八年 【丙申】十五年春正月以刘天和为兵部左侍郎縂制三边【先是济农居套中西抵贺兰山限以黄

  • 卷之一千三百八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十七·王当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臣传卷十七     宋 王当 撰襄公一 宋子罕 子罕宋司城乐喜也十五年郑尉氏之乱其余盗在宋郑人纳赂於宋以马四十乘与师茷师慧过宋朝将私焉其相曰朝也慧曰无人焉相曰朝也何

  • 一○六五 军机大臣奏已传谕江浙等省将抽改《通鉴纲目续编》字片解京销毁片·佚名

    一○六五 军机大臣奏已传谕江浙等省将抽改《通鉴纲目续编》字片解京销毁片乾隆四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查各省抽改《通鉴纲目续编》,惟湖北巡抚李绶已于本月十四日,将抽挖字纸咨送军机处销毁,其余各省尚未将抽挖纸片送到

  • 两汉笔记卷十一·钱时

    宋 钱时 撰安帝诏告司校尉河南尹南阳太守曰每览前代外戚宾客浊乱奉公为民患苦咎在执法怠懈不輙行其罚故也今车骑将军隲等虽怀敬顺之志而宗门广大姻戚不少宾客奸猾多干禁宪其明加检敕勿相容防自是亲属犯罪无所假贷

  • 一四四 顺天时报续·周作人

    我这所写的是民国十三年的事情,但是《顺天时报》的事却一直继续着,到民国十六年为止,所以这里记录的年代也不免要混杂一点,把其他事情跳过去,先来把这一事件结束了再说别的了。民国十五六年广东政府国共合作成功,北伐着着胜

  • ●卷六·钱谦益

    ○周张士诚士诚姓张氏,泰州白驹场人。至正十三年正月起兵,陷泰州。十四年正月据高邮,僭称诚王,国号大周,改元天。十七年降于元,授太尉。二十三年自称吴王。二十七年九月,大明兵克平江,被执,自缢死,年四十又七。国亡。至正十三

  • 太宗十一王传·姚思廉

    简文帝(太宗)王皇后生下哀太子萧大器,南郡王萧大连;妃子陈淑容生下寻陽王萧大心;左夫人生下南海王萧大临,安陆王萧大春;谢夫人生下浏陽公萧大雅;张夫人生下新兴王萧大庄;妃子包昭华生下西陽王萧大钧;范夫人生下武宁王萧大威;妃

  • 汉纪二十九王莽中始建国元年(己巳、9)·司马光

    汉纪二十九 王莽始建国元年(己巳,公元9年) [1]春,正月,朔,莽帅公侯卿士奉皇太后玺上太皇太后,顺符命,去汉号焉。 [1]春季,正月朔(初一),王莽率领公侯卿士捧着新制的皇太后御玺,呈上太皇太后,遵从上天的符命,去掉汉朝的名号。 初,莽娶

  • 卷三十二·陆陇其

    <经部,四书类,四书讲义困勉录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讲义困勉録卷三十二赠肉阁学士陆陇其撰万章上舜往于田章总防 翼注曰通章以怨慕二字作主次节辨其怨已而非怨亲三节四节极言其怨慕末节断其为大孝也舜往于田节 张彦

  • 狡童·佚名

    ——半是抱怨半是爱【原文】彼狡童兮①,不与我言兮。维子之故(2),使我不能餐兮。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3)。【注释】①狡童:狡猾的孩子。②维:因为。③息:安,安宁。【译文】那个狡猾小

  • 佛说一切功德庄严王经一卷·佚名

    唐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羯阑铎迦池竹林园中。与大苾刍众五百人俱。菩萨摩诃萨千二百人。皆得陀罗尼辩才无滞。获无染智游无碍境。善权方便摄引众生。观察世间。心行平等。饶益慈悲意乐

  • 热爱生命·杰克·伦敦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短篇名作。两个淘金人在荒野中疲惫地走着,其中一个人在过河的时候脚被扭伤,他向同伴呼救,可同伴头也不回,继续向前走去,渐渐失去了踪影,只剩下他一个人独自和恐惧搏斗。他想走到湖边,那里有食物,

  • 疑雨集·王彦泓

    四卷。明王彦泓撰。彦泓,字次回,金坛(属江苏)人,明诗人。官华亭县训导。彦泓博学,好作艳体小诗,造语新柔,有唐李商隐遗风。明代黄虞梭《千顷堂书目》载该书为六卷,次于天启末年;《明史·艺文志》未载;孙星衍《祠堂书

  • 比丘听施经·佚名

    全称《佛说比丘听施经》。佛教经典。东晋昙无兰译。一卷。听施,比丘名。本经以旅人不识路为喻,教化听施比丘精进修道。见载于中国历代大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