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百五十六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七百五十六

徐铉

送孟宾于员外还新淦

暂来城阙不从容却佩银鱼隐玉峰双涧水边欹醉石九仙台下听风松题诗翠壁称逋客采药春畦狎老农野鹤乘轩云出岫不知何日再相逢

孟君别後相续寄书作此酬之

多病怯烦暑短才忧近职跂足北窗风遥怀浩无极故人易成别诗句空相忆尺素寄天涯淦江秋水色

纳后夕侍宴

天上轩星正云间湛露垂礼容过渭水宴喜胜瑶池彩雾笼花烛升龙肃羽仪君臣欢乐日文物盛明时帘卷银河转香凝玉漏迟华封倾祝意觞酒与声诗

又三絶

时平物茂岁功成重翟排云到玉京四海未知春色至

今宵先入九重城

银烛金炉禁漏移月轮初照万年枝造舟已似文王事卜世应同八百期

汉主承乾帝道光天家花烛宴昭阳六衣盛礼如金屋彩笔分题似柏梁

北苑侍宴杂咏诗

劲节生宫苑虚心奉豫游自然名价重不羡渭川侯

细韵风中远寒青雪後浓繁隂堪避雨効用待东封

碧草垂低岸东风起细波横汾从游宴何谢到天河

昨朝才解冻今日又开花帝力无人识谁知玩物华

细丽披金彩氤氲散远馨泛杯频奉赐缘解制颓龄

柳枝词十首【座中应制】

金马辞臣赋小诗梨园弟子唱新词君恩还似东风意先入灵和蜀柳枝

百草千花共待春绿杨顔色最惊人天边雨露年年在上苑芳华岁岁新

长爱龙池二月时毵毵金线弄春姿假饶叶落枝空後更有梨园笛里吹

绿水成文柳带揺东风初到不鸣条龙舟欲过偏留恋万缕轻丝拂御桥

百尺长条婉【一作宛】麴尘诗题不尽画难真凭君折向人间种还似君恩处处春

风暖云开晩照明翠条深映凤凰城人间欲识灵和态听取新词玉管声

醉折垂杨唱柳枝金城三月走金羁年年为爱新条好不觉苍华也似丝

新春花柳竞芳姿偏爱垂杨拂地枝天子徧教词客赋宫中要唱洞箫词

凝碧池头蘸翠涟凤凰楼畔簇晴烟新词欲咏知难咏说与双成入管弦

侍从甘泉与未央移舟偏要近垂杨樱桃未绽梅花老折得柔条百尺长

奉和宫传相公怀旧见寄四十韵

谢傅功成德望全鸾台初下正萧然抟风乍息三千里感旧重怀四十年西掖新官同贾马南朝兴运似开天文辞职业分工拙流辈班资让後先每愧陋容劳刻画长慙顽石费雕镌晨趋纶掖吟春永夕会精庐待月圆立马有时同草诏聨镳几处共成篇闲歌柳叶翻新曲醉咏桃花促绮筵少壮况逢时世好经过宁虑岁华迁云龙得路须腾跃社栎非材合弃捐再谒湘江犹是幸两还宣室竟何缘已知瑕玷劳磨莹又得官司重接连听漏分宵趋建礼从游同召赴甘泉云开阊阖分台殿风过华林度管弦行止不离宫仗影衣裾尝惹御炉烟师资稷契论中礼依止山公典小铨多谢天波垂赤管敢教晨景过华塼翾飞附骥方经远巨楫垂风遂济川玉烛调时钧轴正台阶平处德星悬岩廊礼絶威容肃布素情深友好偏长拟营巢安大厦忽惊操钺领中权吴门日丽龙衔节京口沙晴鷁画船盖代名高方赫赫恋恩心切更乾乾袁安辞气忠仍恳吴汉精诚直且专却许丘明师纪传更容疏广奉周旋朱门自得施行马厚禄何妨食万钱密疏尚应劳献替清谈唯见论空玄东山妓乐供闲步北牖风凉足晏眠玄武湖边林隐见五城桥下櫂洄沿曾移苑树开红药新凿家池种白莲不遣前驺妨野逸别寻逋客互招延棊枰寂静陈虚阁诗笔沉吟劈彩牋往事偶来春梦里闲愁因动落花前青云旧侣嗟谁在白首亲情倍见怜尽日凝思殊怅望一章追叙信精研韶顔莫与年争竞世虑须凭道节宣幸喜书生为将相定由隂德致神仙羊公剩有登临兴尚子都无嫁娶牵退象天山镇浮竞起为霖雨润原田从容自保君臣契何必扁舟始是贤

右省仆射相公垂览和诗复贻长句辄次来韵

西院春归道思深披衣闲听暝猿吟铺陈政事留黄阁偃息神机在素琴玉柄暂时疎末座瑶华频复惠清音开晴便作东山约共赏烟霞放旷心

九日落星山登高

秋暮天高稻穟成落星山上会诸宾黄花泛酒依流俗白发满头思古人岩影晚看云出岫湖光遥见客垂纶风烟不改年长度终待林泉老此身

十日和张少监

重阳高会古平台吟徧秋光始下来黄菊後期香未减新诗捧得眼还开每因佳节知身老却忆前欢似梦回且喜清时屡行乐是非名利尽悠哉

御筵送邓王

禁里秋【一作花】光似水清林烟池影共离情暂移黄阁只三载却望紫垣都数程满座清风天子送随车甘雨郡人迎绮霞阁上诗题在从此还应有颂声

和张少监晚菊

忆共庭兰倚砌栽柔条轻吹独依隈自知佳节终堪赏为惜流光未忍开采撷也须盈掌握馨香还解满尊罍今朝旬假犹无事更好登临泛一盃

送冯侍郎

闻君竹马戏毘陵谁道观风自六卿今日声明光旧物共看旌斾拥书生斩蛟桥下谿烟碧射虎亭边草路清应念筵中倍离恨老来偏重十年兄

又絶句寄题毘陵驿

曾持使节驻毘陵长与州人有旧情为向驿桥风月道舍人髭鬓白千茎

陈侍郎宅观花烛

今夜银河万里秋人言织女嫁牵牛佩声寥亮和金奏烛影荧煌映玉鈎座客亦从天子赐更筹须为主人留世间盛事君知否朝下鸾台夕凤楼

送萧尚书致仕归庐陵

江海分飞二十春重论前事不堪闻主忧臣辱谁非我曲突徙新唯有君金紫满身皆外物雪霜垂领便离羣鹤归华表望不尽玉笥山头多白云

赋得秋江晚照

落日照平流晴空万里秋轻明动枫叶点的乱沙鸥罾网鱼梁静籉簦稻穗收不教行乐倦冉冉下城楼

奉和子龙大监与舍弟赠答之什

石渠东观两优贤明主知臣岂偶然鸳鹭分行皆接武金兰同好共忘年怀恩未遂林泉约窃位空慙组绶悬多少深情知不尽好音相慰强成篇

史馆庭梅见其毫末历载三十今巳半枯尝僚诸公唯相公与铉在耳覩物兴感率成短篇谨书献上伏惟垂览

东观婆娑树曾怜甲坼时繁英共攀折芳岁几推移往事皆陈迹清香亦暗衰相看宜自喜双鬓合垂丝太傅相公深感庭梅再成絶唱曲垂借示倍认知怜谨用旧韵攀和

禁省繁华地含芳自一时雪英开复落红药植还移【谓尝为翰林又为史馆】静想分今昔频吟叹盛衰多情共如此争免鬓成丝

太傅相公以庭梅二篇许舍弟同赋再迂藻思曲有虚称谨依韵奉和庶申感谢

旧眷终无替流光自足悲攀条感花萼和曲许埙箎前会成春梦何人更已知缘情聊借喻争敢道言诗

和锺大监泛舟同游见示

潮沟横趣北山阿一月三游未是多老去交亲难暂舍闲中滋味更无过谿桥树映行人渡村径风飘牧?歌孤櫂乱流偏有兴满川晴日弄微波

又和游光睦院

寺门山水际清浅照孱顔客櫂晩维岸僧房犹掩关日华穿竹静云影过堦闲箕踞一长啸忘怀物我间

和张少监舟中望蒋山

谿路向还背前山高复重纷披红叶树间断白云峰尽日慵移櫂何年醉倚松自知闲未得不敢笑周顒茱茰诗【一本作奉御札赋茱茰诗御札云新酒初熟偶与郑王诸公开尝於清宴堂庑之间既览秋物复瞩霜牋因赋茱萸一题以遣此时之兴卿鸿才敏思不可独醒宜应急徵同赋前旨铉因进诗云】

万物庆西成茱茰独擅名芳排红结小香透夹衣轻宿露沾犹重朝阳照更明长和菊花酒高宴奉西清

奉和御制茱茰

台畔西风御果新芳香精彩丽萧辰柔条细叶妆治好紫蔕红芳点缀匀几朶得陪天上宴千株长作洞中春今朝圣藻偏流咏黄菊无由更敢邻

蒙恩赐酒旨令醉进诗以谢

明光殿里夜迢迢多病逢秋自寂寥【臣以病戒酒多时】蜡炬乍传丹凤诏御题初认白云謡今宵幸识衢尊味明日知停入合朝为感君恩判一醉不烦辛苦解金貂

秋日泛舟赋苹花

素艳拥行舟清香覆碧流远烟分的的轻浪泛悠悠雨歇平湖满风凉运渎秋今朝流咏处即是白苹洲

题梁王旧园

梁王旧馆枕潮沟共引垂藤系小舟树倚危台风淅淅草埋欹石雨修修门前不见邹枚醉池上时闻鴈鹜愁节士逢秋多感激不须频向此中游

奉酬度支陈员外

古来贤逹士驰骛唯羣书非礼誓弗习违道无与居儒家若迂濶遂将世情疎吾友嗣世德古风蔼有余幸遇汉文皇握兰佩金鱼俯视长沙赋凄凄将焉如

明道人归西林求题院额作此送之

昔从岐阳狩簪缨满翠微十年劳我梦今日送师归曳尾龟应乐乘轩鹤谩肥含情题小篆将去挂岩扉

送宣州丘判官

宪署游从阻平台道路赊喜君驰後乘於此会仙槎缓酌迟飞盖微吟望绮霞相迎在春渚暂别莫咨嗟

北使还襄邑道中作【九月三十日】

九月三十日独行梁宋道河流激似飞林叶翻如扫程遥苦昼短野迥知寒早还家亦不闲要且还家了

禁中新月

今夕拜新月沉沉禁署中玉绳疎间彩金掌静无风节换知身老时平见岁功吟看北墀暝兰烬坠微红

观吉王从谦花烛

王门嘉礼万人观况是新承置醴欢花烛喧阗丞相府星辰揺动远游冠歌声暂阕闻宫漏云影初开见露盘帝里佳期频赋颂长留故事在金銮

棊赌赋诗输刘起居【奂】

刻烛知无取争先素未精本图忘物我何必计输赢赌墅终规利焚囊亦近名不如相视笑高咏两三声

春尽日游後湖赠刘起居【刘时方烧药】

今朝湖上送春归万顷澄波照白髭笑折残花劝君酒金丹成熟是何时

送察院李侍御使庐陵因寄孟员外

绣衣乘驿急如星山水何妨寄野情肯向九仙台下歇闲听孟叟醉吟声

後湖访古各赋一题得西邸

南朝藩阃地八友旧招寻事往山光在春晴草色深曲池鱼自乐丛桂鸟频吟今日中兴运犹怀翰墨林

送德迈道人之豫章

禅灵桥畔落残花桥上离情对日斜顾我乘轩慙组绶羡师飞锡指烟霞楼中西岭真君宅门外南州处士家莫道空谈便无事碧云诗思更无涯

送陈秘监归泉州

风满潮沟木叶飞水边行客驻骖騑三朝恩泽冯唐老万里乡关贺监归世路穷通前事远半生谈笑此心违离歌不识高堂庆特地令人泪满衣

又听霓裳羽衣曲送陈君

清商一曲远人行桃叶津头月正明此是开元太平曲莫教偏作别离声

又题白鹭洲江鸥送陈君

白鹭洲边江路斜轻鸥接翼满平沙吾徒来送远行客停舟为尔长叹息酒旗渔艇两无猜月影芦花镇相得离筵一曲怨复清满座销魂鸟不惊人生不及水禽乐安用虚名上麟阁同心携手今如此金鼎丹砂何寂寞天涯後会眇难期从此又应添白髭愿君不忘分飞处长保翩翩洁白姿

哭刑部侍郎乔公诗【并序】

公临终数日舍弟往候之怡然言曰吾往矣君兄弟可各为一诗哭我翼日复告门生曰吾巳得徐君兄弟许我诗余无事矣其忘怀死生也如此呜呼絮酒之礼已隔平生挂劒之信永畀穹壤故以二章为志【锴诗一章见本集】閟於九原其诗云

举世重文雅夫君更质真曾嗟混鸡鹤终日异淄磷词赋离骚客封章谏诤臣襟怀道家侣标格古时人逸老诚云福遗形未免贫求文空得草埋玉遂为尘静想忘年契冥思接武晨连宵洽杯酒分日掌丝纶蠧简书陈事遗孤托世亲前贤同此叹非我独沾巾

御定全唐诗卷七百五十六

猜你喜欢
  俞文豹·唐圭璋
  ●卷四·陈衍
  圣求词 全文·吕渭老
  第三章 祖师说法·屠隆
  卷四·品藻二·冯金伯
  第一折·武汉臣
  三集卷五十二·乾隆
  卷一百七十五·陈思
  卷一·沈德潜
  游戏之祸·闻一多
  骑省集钞·吴之振
  玉山名胜外集·顾瑛
  御选宋诗卷二十二·康熙
  卷十一·陈衍
  第十四出 责媒退聘·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九·指摘·冯金伯

    长调之祖晚唐五代小令填词,用韵多诡谲不成文者,聊为之可耳,不足多法。尊前集载唐庄宗歌头一首,为字一百三十六,此长调之祖,然不能佳。[周长卿]曲子相公和凝少时好为曲子,布於汴、洛。洎入相,契丹号为曲子相公。有集百卷,自镂版以

  • ●夭桃纨扇·沈泰

    (勾余六桐叶宪祖编西湖林宗沈泰评长人叶体仁、大师沈维垣阅) 正名赖三舍干担春兴,刘令公智宠红妆。 石秀才首登龙虎,任夭桃巧合鸾皇。 △第一折 【鹊桥仙】(〔生上〕园桃笼绮,野棠飘粉,屈指清明已近。都来还有几分春,央不了啼

  • 庄宗纪七·薛居正

    同光三年秋七月丁酉,以久雨,诏河南府依法祈晴。滑州上言,黄河决。壬寅,皇太后崩于长寿宫,帝执丧于内,出遗令以示于外。癸卯,帝于长寿宫成服,百官于长寿宫幕次成服后,于殿前立班奉慰。乙巳,宰臣上表请听政,不允;表再上,敕旨宜废朝七

  • 卷二百二十六 熙寧四年(辛亥,1071)·李焘

      起神宗熙寧四年八月盡是年九月   八月癸丑朔,御文德殿視朝。高麗使民官侍郎金悌至自通州。   甲寅,詔:「自今保甲與賊鬥死者,給其家錢五十千;有戶稅者,仍免三年科配。因致廢疾者,給錢三十千。折傷者,二十千。被傷者,五

  • 二 会馆·周作人

    绍兴县馆在宣武门外南半截胡同北头,这地段不算很好,因为接近菜市口,幸而民国以后不在那里杀人了,所以出入总还是自由清净的。会馆在路西,门额是魏龙藏所写,他是鲁迅的父亲伯宜公的朋友,或是同案的秀才吧,伯宜公曾几次说起他过

  • 齐王司马礒传·房玄龄

    齐武闵王司马礒字景治,是献王司马攸的儿子。少时以仁惠著称,好赈穷施善,有家父之风范。当初,司马攸有病,武帝不相信,派太医诊断问候,都说没有病。司马攸死后,武帝前来临丧,司马礒号啕恸哭诉说父亲的疾病被太医谎报,武帝便下诏诛

  • 阳惠元传·欧阳修

    阳惠元是平州人。因矫健勇猛,在平卢军服役。跟随田神功、李忠臣等人渡海进兵青州。朝廷命令他带兵隶属神策军,任京西兵马使,镇守奉天。德宗皇帝刚即位,稍微约束各节度使中跋扈的人。这时李正己驻兵曹州,田悦增兵黄河上游,河

  • 原序·吴缜

    史才之难尚矣,游、夏,圣门之髙弟,而不能赞《春秋》一辞。自秦汉迄今千数百岁,若司马迁、班固、陈寿、范蔚宗者,方其著书之时,岂不欲曲尽其善,而传之无穷,然终亦未免后人之诋斥。至唐独称刘知几,能于修史之外,毅然奋笔,自为一书,贯

  • (二)公孙丑篇·钱穆

    夫子加齐之卿相章。 论告子与孟子不动心之不同。朱子曰:“孟子乃兼贯物我,举天下之言所以失者而知之,是以其心正理明而无疑于天下之故。由是以集义而无不慊于心。告子论性皆率然立论,辞穷即止,无复思惟论辩之意。所谓不得

  • 卷三百三十五·佚名

    △初分善学品第五十三之五复次善现,於意云何。假使於此南赡部洲诸有情类。非前非後皆得人身。有善男子善女人等。方便教导皆令发起无上觉心。修习菩萨摩诃萨行。证得无上正等菩提。复持如是教导善根。与诸有情平等共有

  •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九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一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二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三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四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五

  •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佚名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是大智精进善巧。证无言法获妙辩才。是处非处不相违反。善调身心具诸解脱。常游三昧不舍大悲。惭愧为身智慧为首。多所饶

  • 佛说大乘八大曼拏罗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补陀落迦山圣观自在菩萨宫中。有无数百千俱胝那由他菩萨恭敬围绕。尔时会中有一菩萨名宝藏月光。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而白佛

  • 善见律毗婆沙卷第十七·佚名

    萧齐外国三藏僧伽跋陀罗译“尔时佛从摩竭国往迦维罗国者。”法师曰:“我今次第说根本因缘。尔时输头檀那大王,心自念言:‘我子初出家日,自唱言:“我若成佛,当还此国。”’王忆此语,心自念言:‘我子成佛已来,王恒侧耳听,闻子苦行

  • 续古尊宿语要目录·佚名

     日本 道忠编续刊古尊宿语要目录 (龙华新写)天集 (总八十七丈)临济(序一丈二十九板藏古卷四)  汾阳昭(六板藏古卷十)  琅琊觉(三板藏古卷四十六)  慈明圆(一十二板藏古卷十一)  翠岩真(六板)  黄龙南(三

  • 夷白斋稿·陈基

    元代诗文别集。35卷,外集1卷。陈基撰。《四库全书》曾据浙江鲍士恭家藏本编入别集类。本集善本主要是数种明清抄本,另有明弘治八年(1495)张习刻本,题为《夷白集》12卷,不全。“夷白斋”是陈基宅邸中书斋之名。本集为

  • 杜牧之诗酒扬州梦·乔吉

    元杂剧剧本。简名《扬州梦》。乔吉撰。末本。剧演唐代翰林侍读杜牧,因公差赴豫章,在好友豫章太守张纺家宴上,见其13岁的家妓张好好,有爱慕之意,遂以瑞文锦等物及诗一首相赠。3年后,好好被扬州太守牛僧孺收为义女。杜牧又公

  • 论语笔解·韩愈

    二卷,旧题唐韩愈、李翱同注。唐以来对此书说多异同,参校各说,疑此书为韩愈注《论语》前所作的笔记心得,李翱亦间有讨论,附于其间,后人得之,刊刻而成,而以韩曰、李曰分别两人之说。韩愈、李翱学术观点相近,二人所解基本看法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