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百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六百十五

皮日休

伤小女

一岁犹未满九泉何太深唯余卷书【一作葹】草相对共伤心

秋【一作汉】江晓望

万顷湖天碧一星飞鹭白此时放怀望不厌为浮客

闲夜酒醒

醒来山月高孤枕羣【一作琴】书里酒渴漫思茶山童呼不起

和鲁望风人诗三首

刻石书离恨因成别後悲莫言春茧薄犹有万里思镂出容刀饰亲逢巧笑难日中骚客佩争奈即阑干江上秋声起从来浪得名逆风犹挂席苦不会凡【一作帆】情

古函关

破落古关城犹能扼帝京今朝行客过不待晓鷄鸣

聪明泉

一勺如琼液将愚拟望贤欲知心不变还似饮贪泉

史处士

山期须早赴世累莫迟留忽遇狂风起闲心不自由

芳草渡

溪南越乡音古柳渡江深日晩无来客闲船系緑阴

古宫词三首

楼殿倚明月参差如乱峯宫花半夜发不待景阳钟闲骑小步马独遶万年枝尽日看花足君王自不知玉枕寐不足宫花空触檐梁间燕不睡应怪夜明帘

春日陪崔谏议樱桃园宴

万树香飘冰麝风蜡燻花雪尽成红夜深欢态?不得醉客图开明月中【卫协画醉客图】

松江早春

松陵清净雪消初见底新安恐未如稳凭船舷无一事分明数得鱠残鱼

女坟湖【即吴王葬女之所】

万贵千奢已寂寥可怜幽愤为谁娇须知韩重相思骨直在芙蓉向下消

泰伯庙

一庙争祠两让君几千年後转清氛当时尽解称高义谁敢教他莽卓闻

宿木兰院

木兰院里双栖鹤长被金钲聒不眠今夜宿来还似尔到明无计梦云泉

重题蔷薇

浓似猩猩初染素轻如燕燕欲凌空可怜细丽难胜日照得深红作浅红

春夕酒醒

四弦才罢醉蛮奴酃緑余香在翠炉夜半醒来红蜡短一枝寒泪作珊瑚

青【一作胥】门闲泛

青翰虚徐夏思清愁烟漠漠荇花平醉来欲把田田叶尽里当时醒酒鲭

木兰後池三咏

重台莲花

欹红婑媠力难任每叶头边半米金可得教他水妃见两重元是一重心

浮萍

嫩似金脂扬似烟多情浑欲拥红莲明朝拟附南风信寄与湘妃作翠钿

白莲

但恐醍醐难并洁祗应薝卜可齐香半垂金粉知何似静婉临溪照额黄

重题後池

细雨阑珊眠鹭觉钿波悠漾并鸳娇适来会得荆王意秪为莲茎重细腰

庭中初植松桂鲁望偶题奉和次韵

毵毵落髪垂轻露猎猎丹华动细风恰似青童君欲会俨然相向立庭中

鲁望戏题书印囊奉和次韵

金篆方圆一寸余可怜银艾未思渠不知夫子将心印印破人间万卷书

馆娃宫怀古五絶

绮合飘香下太湖乱兵侵晓上姑苏越王大有堪羞处秖把西施赚得吴

郑妲无言下玉墀夜来飞箭满罘罳越王定指高台笑却见当时金镂楣

半夜娃宫作战场血腥犹杂宴时香西施不及烧残蜡犹为君王泣数行

素袜虽遮未掩羞越王犹怕伍员头吴王恨魄今如在只合西施濑上游

响屧廊中金玉步采苹【一作兰】山上绮罗身不知水葬今何处溪月弯弯欲效颦

虎丘寺西小溪闲泛三絶

鼓子花明白石岸桃枝竹覆翠岚溪分明似对天台洞应厌顽仙不肎迷

絶壑秪怜白羽傲穷溪唯觉锦鳞痴更深尚有通樵处或是秦人未可知

高下不惊红翡翠浅深还碍白蔷薇船头系个松根上欲待逢仙不拟归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一作姮】娥掷与人

钓侣二章

趁眠无事避风涛一斗霜鳞换浊醪【吴中卖鱼论斗】惊怪儿童呼不得尽冲烟雨漉车螯

严陵滩势似云崩钓具归来放石层烟浪溅篷寒不睡更将枯蚌点渔灯

寄同年韦校书

二年疎放饱江潭水物山容尽足躭唯有故人怜未替欲封乾鱠寄终南

初冬偶作

豹皮茵下百余钱刘堕闲沽尽醉眠酒病校来无一事?亡松老似经年

醉中寄鲁望一壶并一絶

门巷寥寥空紫苔先生应渴解醒杯醉中不得亲相倚故遣青州从事来

更次来韵寄鲁望

萧萧红叶掷苍苔玄晏先生欠一杯从此问君还酒债顾延之送几钱来

重玄寺双矮桧

扑地枝回是翠钿碧丝笼细不成烟应如天竺难陀寺一对狻猊相枕眠

奉酬鲁望醉中戏赠

秦吴风俗昔难同唯有才情【一作清才】事事通刚恋水云归不得前身应是太湖公

臯桥

臯桥依旧緑杨中闾里犹生隐士风唯我到来居上馆不知何道胜梁鸿

军事院霜菊盛开因书一絶寄上谏议【一本无寄字】

金华千点晓霜凝独对壶觞又不能已过重阳三十日至今犹是待王弘

悼鹤

莫怪朝来泪满衣坠毛犹傍水花飞辽东旧事今千古却向人间葬令威

醉中先起李縠戏赠走笔奉酬

麝烟苒苒生银兔蜡泪涟涟滴绣闺舞袖莫欺先醉去醒来还解验金泥

奉和鲁望招润卿博士辞以道侣将至之作

瘿木樽前地胏图为君偏辍俗功夫灵真散尽光【一作先】来此莫恋安妃在後无

奉和再招【一作文燕招润卿】

飇御已应归杳渺博山犹自对氛氲不知入夜能来否红蜡先教刻五分

酒病偶作

郁林步阵画遮明一炷浓香养病酲何事晩来还欲饮隔墙闻卖蛤蜊声

润卿鲁望寒夜见访各惜其志遂成一絶

世外为交不是亲醉吟俱岸白纶巾风清月白更三点未放华阳鹤上人

奉和鲁望玩金鸂鶒戏赠

镂羽雕毛迥出羣温黁飘出麝脐熏夜来曾吐红茵畔犹似【一作自】溪边睡不闻

友人许惠酒以诗徵之

野客萧然访我家霜威白菊两三花子山病起无余事只望蒲台酒一车【庾信集云蒲州刺史中山公许酒一车未送】

寒夜文讌润卿有期不至

草堂虚洒待高真不意清斋避世尘料得焚香无别事存心应降月夫人

汴河怀古二首

万艘龙舸緑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寄题天台国清寺齐梁体

十里松门国清路饭猨台上菩提树怪来烟雨落晴天元是海风吹瀑布

咏蟹

未游沧海早知名有骨还从肉上生莫道无心畏雷电海龙王处也横行

金钱花

阴阳为炭地为炉铸出金钱不用模莫向人间逞顔色不知还解济贫无

惠山听松庵

千叶莲花旧有香半山金刹照方塘殿前日暮高风起松子声声打石床

御定全唐诗卷六百十五

猜你喜欢
  卷四十·彭定求
  卷四·董康
  巧对续录卷上·梁章钜
  卷之六诙谐·梁章钜
  第八出 婆奸·周履靖
  楔子·佚名
  第一折·孔文卿
  汪元亨·隋树森
  楚辞説韵·蒋骥
  ●庚申(咸丰十年)·林占梅
  卷十八·梅鼎祚
  唐僧弘秀集原序·李龏
  卷七百六十九·佚名
  卷七百三十八·佚名
  补遗·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王珪·唐圭璋

      珪字禹玉,华阳人,徙舒(今安徽庐江)。琪之从弟。生于天禧三年(1019)。庆历二年(1042)进士。六年(1046),官大理评事。召试,授太子中允、直集贤院。官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兼侍读学士。神宗朝,拜尚书左仆射、门下侍郎。哲宗即位,封

  • 第二十二出 诧老·李渔

    〖字字双〗(末、丑带二卒齐上)(末)求财新设卖人行,(丑)兴旺。(末)先驱中下赴街坊,(丑)留上。(末)包藏白发赚儿郎,(丑)愁丧。(末)只愁袋里放毫光,(丑)雪亮。(末)我们立定主意,做下法子,把布袋盛了妇人,从公发卖,这是极有良心的事了。只是一件,古语道

  • 元诗选三集丙集目录·顾嗣立

    滕提举斌(玉霄集) 冯待制子振(海粟集) 李学士溥光(雪庵集) 周御史驰(如是翁集) 聂侍郎古柏(侍郎集) 张承旨起岩(华峰漫稿) 王少监士元(拙庵集) 王左丞懋德(仁父集) 曹侍讲元用(超然集) 刘布衣濩(声之集) 缪处士鉴(效颦集) 南

  • 卷八十·陆游

    钦定四库全书 劎南诗槀卷八十 宋 陆游 撰 排闷 造物冥冥中与我无一面不知获罪由动辄被诃谴又若哀其愚救以药瞑眩我亦揣此心安受不敢怨中间戍蜀汉十载困邮传骑?蒙陇干阵云暗秦甸齎粮杂沙墋掬水以三咽传烽东骆谷倏忽

  • 卷七百八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百八十一赵铎【一作驿诗一首】玄元皇帝应见贺圣祚无疆圣主今司契神功格上玄岂唯求傅野更有叶钧天审梦西【一作南】山下焚香北阙前道光尊圣日福应集灵年咫尺真容近巍峩大象悬觞从百寮献形为

  • ●卷二百二十五·徐梦莘

      炎兴下帙一百二十五。   起绍兴三十一年正月十四日丁亥,尽其日。   绍兴三十一年正月十四日丁亥夜雪有雷侍御史汪澈上疏(旧校云:按前卷编至二十九年止此卷接以三十一年所载正月丁亥夜风雷雨雪云云与正史同岂三十

  • ●附录一·劳格

    《御史台精舍记》,崔纂,梁升卿书。读其文,则于佛可谓笃信者矣。《唐书》列传云:桓彦范等当国,畏武三思,使阴伺其奸。而三思恩宠日盛,反以彦范等计告之,遂迁。三思速杀彦范等,以绝人望,因荐其外兄周利贞以害彦范等。又云

  • 五八 安徽巡抚裴宗锡奏续购遗书情形并缮呈书名部数清单折·佚名

    五八 安徽巡抚裴宗锡奏续购遗书情形并缮呈书名部数清单折乾隆三十八年四月十一日安徽巡抚臣裴宗锡谨奏,为购获遗书,谨将部数书名遵旨随时奏报事。窃照前代流传旧书及国朝儒林撰述未登册府者,先于乾隆三十七年二月钦奉上

  • 钦定胜朝殉节诸臣録卷二·佚名

    通諡忠烈诸臣杜 松龚念遂李希必马 林【子燃 熠附】乔一琪张承防贺世贤杨宗业罗一贯赵率教孙祖夀刘之纶黄 龙王一桂王肇坤乔若雯李祯宁宋学朱金国鳯曹变蛟顔孕绍范淑教吴良能右封疆殉节王国兴贺讃【弟诚附】邵宗元

  • 耶律章奴传·脱脱

    耶律章奴,字特末衍,季父房之后裔。父查剌,隐居不仕。章奴聪明机敏,善于谈论。大安年间,补为牌印郎君。乾统元年(1101),累迁至右中丞,兼领牌印宿直事。六年(1106),因为值宿不谨慎,降为知内客省事。天庆四年(1114),授东北路统军副

  • 李德辉传·宋濂

    李德辉,字仲实,通州潞县人。五岁时父亲去世,家境贫寒,母亲舂稗子煮野菜度日。德辉天性孝顺,好读书,但家贫只得辍学。十六岁为丰州监酒,其俸禄先孝敬母亲,有余则买些书籍,夜间诵读不休。他不愿再做监酒,叹息道:“志士怎能干这事;做

  • 兴宗孝康皇帝传·张廷玉

    兴宗孝康皇帝朱标,明太祖的长子。母亲是高皇后。元朝至正十五年(1355),朱标生于太平的陈迪家。朱元璋称吴王后,朱标被立为王世子,跟随宋濂学习经典。吴元年(1367),朱标年仅十三岁,太祖便命他前去巡察临濠墓地,并对他说:“商高

  • 卷33·陈邦瞻

    ○浚六塔二股河仁宗天圣五年秋七月,诏发丁夫三万八千,卒二万一千,缗钱五十万,塞滑州决河。六年八月,河决于澶州之王楚埽。八年,始诏河北转运司,计塞河之备。良山令陈曜请疏郓、滑界糜丘河以分水势,遣使行视之。庆历元年诏权停

  • 德化 第三十三·王符

    人君之治,莫大于道,莫盛于德,莫美于教,莫神于化。道者所以持之也,德者所以苞之也〔二〕,教者所以知之也,化者所以致之也。民有性,有情,有化,有俗。情性者,心也,本也。化俗者,行也,末也。末生于本,行起于心。是以上君抚世,先其本而后其

  • 卷七十三·沈廷芳

    <经部,五经总义类,十三经注疏正字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正字卷七十三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春秋谷梁传注疏春秋谷梁传序○疏晋宋古文【文当本字误】亦既经传共文【共误其】致令九有之存唯祭与号【令监本误合号毛本

  • 杨岐方会和尚语录·方会

    袁州杨岐山普通禅院会和尚语录江宁府保宁禅院嗣法小师仁勇编师在筠州九峰山。受疏了披法衣。乃拈起示众云。会么。若也不会。今日无端走入水牯牛队里去也。还知么。筠阳九曲萍实杨岐。乃升座。时有僧出众。师云。渔翁

  • 增壹阿含经卷第五十·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大爱道般涅槃品第五十二(一)闻如是。一时。佛在毗舍离普会讲堂所。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尔时。大爱道游于毗舍离城高台寺中。与大比丘尼众五百人俱。皆是罗汉。诸漏已尽。尔时。大爱道闻诸比

  • 敝箧集·袁宏道

    桃源友弟江盈科进之譔 世之称诗者必曰唐称唐诗者必曰初曰盛唯中即不然曰诗何必唐又何必初与盛要以出 自性灵者为真诗尔夫性灵窍于心寓于境境所偶触心能摄之心所欲吐腕能运之心能摄境即蝼蚁蜂虿皆足寄兴不必瞧鸠驺虞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