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百三十八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七百三十八

宋齐丘

宋齐丘字子嵩世爲庐陵人父诚爲洪州副使遂家焉吴时累官右仆射平章事李昪代吴以齐丘爲丞相同平章事寻出爲镇南军节度李璟嗣位召爲中书令显德末放归缢死集六卷今存诗三首

陪游凤凰台献诗

嵳峩压洪泉岝峉撑碧落宜哉秦始皇不驱亦不凿上有布政台八顾背城郭山蹙龙虎健水黑螭蜃作白虹欲吞人赤骥相煿?画栋泥金碧石路盘墝埆倒挂哭月猿危立思天鹤凿池养蛟龙栽桐栖鸑鷟梁间燕教雏石罅蛇悬殻养花如养贤去草如去恶日晚严城鼓风来萧寺铎扫地驱尘埃翦蒿除鸟雀金桃带叶摘緑李和衣嚼贞竹无盛衰媚柳先揺落【一作松竹无时衰蒲柳先愁落】尘飞景阳井草合临春阁芙蓉如佳人回首似调谑当轩

有直道无人肯驻脚夜半鼠窸窣天隂鬼敲啄松孤不易立石丑难安着自怜啄木鸟去蠧终不错晩风吹梧桐树头鸣嚗嚗峨峨江令石青苔何淡薄不话兴亡事举首思眇邈吁哉未到此褊劣同尺蠖笼鹤羡凫毛猛虎爱蜗角一日贤太守【时李昪爲昇州刺史】与我观槖龠往往独自语天帝相唯诺风云偶不来寰宇销一略我欲烹长鲸四海爲鼎镬我欲取大鹏天地爲矰缴安得生羽翰雄飞上寥廓

赠仰山慧度禅师

初闻如自解及见胜初闻两鬓堆残雪一身披断云道应齐古佛高不楫吾君稽首清凉月萧然万象分

陪华林园试小妓羯鼓

切断牙牀镂紫金最宜平稳玉槽深因逢淑景开佳宴爲出花奴奏雅音掌底轻璁孤鹊噪枝头乾快乱蝉吟开元天子曾如此今日将军好用心【时李璟爲诸卫将军】

大似贤臣扶社稷遇明则见暗还藏【影诗 见吟窗杂录】

冯延已

冯延已一名延嗣字正中广陵人李璟爲元帅时辟掌书记璟立拜翰林学士进中书侍郎同平章事阳春集一卷今存诗一首

早朝

铜壶滴漏初昼高阁鸡鸣半空催启五门金锁犹垂三殿帘栊阶前御柳揺緑仗下宫花散红鸳瓦数行晓日鸾旗百尺春风侍臣蹈舞重拜圣寿南山永同

青楼阿监应相笑书记登坛又却回

韩熙载

韩熙载字叔言北海人後唐同光中登进士第李昪建国用爲秘书郎璟嗣位拜虞部员外郎史馆修撰知制诰後主时终中书侍郎集五卷今存诗五首

感怀诗二章【奉使中原署馆壁】

仆本江北人今作江南客再去江北游举目无相识金风吹我寒秋月爲谁白不如归去来江南有人忆未到故乡时将爲故乡好及至亲得归争如身不到目前相识无一人出入空伤我怀抱风雨萧萧旅馆秋归来窗下和衣倒梦中忽到江南路寻得花边旧居处桃脸蛾眉笑出门争向前头拥将去

溧水无相寺赠僧

无相景幽远山屏四面开凭师领鹤去待我挂冠来药爲依时采松宜绕舍栽林泉自多兴不是效刘雷

书歌妓泥金带

风柳揺揺无定枝阳台云雨梦中归他年蓬岛音尘断留取尊前旧舞衣

送徐铉流舒州【时铉弟锴亦贬乌江尉亲友临江相送】

昔年凄断此江湄风满征帆泪满衣今日重怜鶺鴒羽不堪波上又分飞

几人平地上看我半天中【登楼 见吟窗杂録】

李徵古

李徵古袁州宜春人南唐昇元末举进士第官枢密副使坐宋齐丘党赐死诗一首

登祝融峰

欲上祝融峰先登古石桥凿开巇嶮处取路到丹霄潘佑

潘佑幽州人南唐时累官虞部员外郎内史舍人荥阳集十卷今存诗四首

七岁吟【马令南唐书曰佑母方娠梦古衣冠人告曰我颜延之也与夫人爲子及生七岁始能语曰皃悮伤白龙爲上帝所罚也因吟诗云云後果以三十六岁死】

朝游沧海东暮归何太速祗因骑折白龙腰谪向人间三十六

送许处士坚往茅山

天坛云似雪玉洞水如琴白云与流水千载清人心君携布囊去路长风满林一入华阳洞千秋那可寻

送人往宣城

江畔送行人千山生暮氛谢安团扇上爲画敬亭云

失题

谁家旧宅春无主深院帘垂杏花雨香飞緑琐人未归巢燕承尘默无语

劝君此醉直须欢明朝又是花狼籍【见野客丛谈】

李昉

李昉南唐时人诗一首

寄孟宾于

初携书劒别湘潭金榜标名第十三昔日声名喧洛下近来诗价满江南长爲邑令情终屈纵处曹郎志未甘莫学冯唐便休去明君晩事未爲惭

马致恭

马致恭南唐时人诗一首

送孟宾于

曾闻洛下缀神仙火树南栖几十年白首自忻丹桂在诗名已得四方传行随秋渚将归雁吟傍梅花欲雪天今日还家莫惆怅不同初上渡头船

张义方

张义方南唐时历官侍御史勤政殿学士诗一首

奉和圣制元日大雪登楼

恰当岁日纷纷落天宝瑶花助物华自古最先标瑞牒有谁轻拟比杨花密飘粉署光同冷静压青松势欲斜岂但小臣添兴咏狂歌醉舞一家家

御定全唐诗卷七百三十八

猜你喜欢
  卷二百二十四·彭定求
  曾原郕·唐圭璋
  徐似道·唐圭璋
  录校后记·魏庆之
  第四十二回 老命妇病在膏肓·陈端生
  第三折·石君宝
  第二折·郑光祖
  第二折·王实甫
  卷一百九十一·徐世昌
  二集卷二十六·乾隆
  卷二十三·佚名
  卷四百十二·陈廷敬
  卷三百二十八·佚名
  御选明诗卷五十·康熙
  后集卷六·蔡正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志第七 州郡下·萧子显

    志第七 州郡下荆巴郢司雍湘梁秦益宁荆州,汉灵帝中平末刺史王睿始治江陵,吴时西陵督镇之。晋太康元年平吴,以为刺史治。愍帝建兴元年,刺史周摐避杜弢贼奔建康,陶侃为刺史,治沌口。王敦治武昌。其后或还江陵,或在夏口。桓温平

  • 第四回 尧让舜舜让禹总为斯民·黄士衡

    诗曰:百岁光阴似水流,道高德重把名留。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作远忧。却说帝尧陶唐氏,乃高辛氏之子,挚之弟也。生于丹陵,育于母家伊侯之国。后徙祁,故曰伊祁氏,以祁为姓。年十三,佐挚封植,封于陶。年十五,改封唐,故又号陶唐氏。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五十六·佚名

    废帝郕戾王附录第七十四景泰六年秋七月甲戌朔 太上皇帝居南宫 帝享 太庙○遣中官祭司门之神○给庆成王府镇国将军钟锵岁禄一千石米钞中半兼支○以平阳府废仓并地分赐交成阳曲西河三王从王请也○乙亥 命故前军都督同知

  • ◎贺衷寒与邓文仪·恽逸群

    组训工作就是各种“训练团”及部队中的政治训练,其目的有二:一、灌输法西斯思想,加强盲从教育;二、监视并侦察受训人员。他们在“训练团”中常发动对国民党政府的批评,蓝衣社份子常首先发言,把一些官吏痛骂一顿,以引起别人说

  • 一七○ 寄谕四库全书处总裁各省进到遗书及翰林院贮书不许私携出外·佚名

    一七○ 寄谕四库全书处总裁各省进到遗书及翰林院贮书不许私携出外乾隆三十九年七月十八日大学士于<敏中>、领侍卫内大臣 和硕额驸 衔书 公福<隆安>字寄四库全书处总裁,乾隆三十九年七月十八日奉上谕:据英廉奏,所有黄寿

  • 绎史卷四十一·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王子克子頽之乱诗丘中有麻彼防子嗟彼防子嗟将其来施施丘中有麦彼防子国彼防子国将其来食丘中有李彼防之子彼防之子贻我佩玖【诗序丘中有麻思贤也荘王不明贤人放逐国人思之而作是诗也】左传【桓公十八

  • 皇甫谧传·房玄龄

    皇甫谧,字士安,幼名皇甫静,是安定朝冉阝人,汉代太尉皇甫嵩的曾孙。过继跟着后叔父,迁居到新安。二十岁还不好学,东游西荡没有节度,或认为他是白痴。曾经得到瓜果,便送给后叔母任氏。任氏说:“《孝经》上说:‘虽用三牲奉养,如果让

  • 扶南传·欧阳修

    扶南,在日南之南七千里,地势低洼。与环王同习俗,有城郭宫室。君王姓古龙。居于楼观内,竖栅为城,用木若叶盖屋顶。君王出来乘象,人民肤色黑、发卷曲,裸体。没有人当盗贼。田地种一年可收获三年。国内产刚金,有点像紫石英,生在水

  • 卷二百十五之二·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二百十五之二 朱批鄂弥达奏摺 雍正十年正月十六日广东廵抚【臣】鄂弥达谨 奏为奏 闻事窃照陈美伦曾合二犯散劄聚衆谋为不法业经 拏获讯供经【臣】等两次会 奏在案所有陈美伦供出之夥党罗京相

  • 卷一百二十八·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二十八兵考郡国兵【乡兵】元制各路立万户府各县立千户所其所部之军每岁第迁口粮府县关支而各道以宣慰司元帅总之【臣】等谨按元代以万户统军旅

  • 二十一·沈从文

    《北斗》产生与它此后的发展是截然不同的。这刊物若在北平出版,这刊物或可望于最初计划的形式,对于女作家一方面或者逼得出一些好成绩来。但这刊物却在卜海出版,距离她所需要合作的几个人那么远,并且我不久又离开了北京,故

  • 卷十三 事谱十一(下)·孙星衍

    《韩诗外传》五孔子抱圣人之心,彷徨乎道德之域,逍遥乎无形之乡,倚天理,观人情,明终始,知得失。故兴仁义,厌势利,以持养之。于时周室微,王道绝,诸侯力政,强劫弱,众暴寡,百姓靡安,莫之纪纲,礼仪废坏,人伦不理。于是孔子自东自西,自南自北

  • 滅國下第八·苏舆

      紀侯之所以滅者,乃九世之仇也。一旦之言,危百世之嗣,故曰大去。衛人侵成,鄭入成,及齊師圍成,三被大兵,終滅,莫之救,所恃者安在?齊桓公欲行霸道,譚遂違命,故滅而奔莒。不事大而事小,曹伯之所以戰死於位。諸侯莫助憂者。幽之會,齊

  • 杨子折衷卷之五·湛若水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圣人于此无以形容其妙唯曰知者所乐者水托象以示学者惟觉者自觉夫水流行汨汨不息至虗而无实体至动而非思虑如此解释亦未足以尽水之妙亦莫能言知者之乐又继之以动之一

  • 卷四十一·江永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卷四十一     婺源江永撰少牢饋食禮下   吉禮八經【舊篇名有司徹鄭目録云少牢之下篇也大夫既祭儐尸於堂之禮祭畢禮尸於室中天子諸侯之祭明日而繹有司徹於五禮屬吉】有司徹【徹室中之饋及

  • 蒲犁厅乡土志·佚名

    江文波修。蒲犁,原称色勒库 尔,即今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是志系奉饬编辑之小 学教材,成书于清光绪末。列14目,约2000余字,概述该 地历史、政治、经济、地理、民族等。所载民族、户口、物产、 商务,对研究该地民族史、经

  • 游美同学录·周诒春

    同学录,周诒春选编,周诒春(1883年-1958年),字寄梅,祖籍安徽休宁,生于湖北汉口,青年时期曾留学美国学习教育学。1913年至1918年,他出任北京清华学校第二任校长,为清华大学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抗战爆发后,周诒春仍心系

  • 六道集·弘赞

    佛教论集。清康熙十八年(1679)弘赞辑。五卷。是一部有关佛经中“六道”内容的资料汇编。全书分七门:一天道、二人道、三阿修罗道、四鬼神道(亦称“饿鬼道”)、五畜牲道、六地狱道、七地狱道之馀。其中每一道的解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