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百七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五百七

蒋防

蒋防义兴人官右拾遗元和中李绅荐为司封郎中知制诰进翰林学士李逢吉逐绅因出防为汀州刺史集一卷今存诗十二首

题杜宾客新丰里幽居

退迹依三径辞荣继二疏圣情容解印帝里许悬车巳去龙楼籍犹分御廪储风泉输耳目松竹助玄虚调护心常在山林意【一作思】有余应嗤紫芝客远就白云居

望禁院祥光

嘉瑞生天色葱茏几效祥树揺三殿侧日映九城傍仙雾今同色卿云未可章拱汾疑鼎气临渭比荣光岂并春风旧俄同圣夀长微臣时一望短羽欲翺翔

冬至日祥风应候【一作穆寂诗】

节逢清景空气占二仪中独喜登高日先知应候风瑞

呈光舜化庆表盛尧聪况与承时叶还将入律同微微万井逼习习九门通遶殿炉烟起殷勤报岁功

春风扇微和

丽日催迟景和风扇早春暖浮丹凤阙韶媚黑龙津澹荡迎仙仗霏微送画轮緑揺官柳散红待禁花新舞席皆回雪歌筵暗送尘幸当阳律候惟愿及佳辰

日暖万年枝

新阳归上苑嘉树独含妍散漫添和气曈曨卷曙烟流辉宜圣日接影贵芳年自与恩光近那関煦妪偏结根诚得地表夀欲符天谁道?寒质从兹不暧然

秋月悬清辉

秋月沿霄汉亭亭委素辉山明桂花发池满夜珠归入牖人偏揽临枝鹊正飞影连平野净轮度晓云微晶晃浮轻露裵回映薄帷此时千里道延望独依依

八风从律

制律窥元化因声感八风还从万籁起更与五音同习习芦灰上冷冷玉管中气随时物好响彻霁天空自得隂阳顺能令惠泽通愿吹寒谷里从此逹前蒙

藩臣恋魏阙

剖竹随皇命分忧镇大藩恩波怀魏阙献纳望天阍政奉南风顺心依北极尊梦魂通玉陛动息寄朱轩直以蒸黎念思陈政化源如何子牟意今古道斯存

秋稼如云

肆目如云处三田大有秋葱茏初蔽野散漫正盈畴稍混从龙势寜同触石幽紫芒分羃羃青颖澹油油始惬仓箱望终无灭裂忧西成知不远雨露复何酬

玉巵无当

美玉常为器兹焉变漏巵酒浆悲莫挹樽俎念空施符彩功难补盈虚数已亏岂惟孤玩好抑亦类瑕疵清越音虽在操持意渐隳赋形期大匠良璞勿同斯

至人无梦

巳赜希微理知将静默邻坐忘寜有梦迹灭示凝神化蝶诚知【一作知成】幻徵兰匪契真抱玄虽解带守一自离尘寥朗壶中晓虚明洞里春翛然碧霞客那比漆园人

玄都楼桃

旧传天上千年熟今日人间五日香红软满枝须作意莫交方朔施偷将

李虞

李虞绅之族子隐华阳後为拾遗诗一首

题李宾客旧居

逢时不得致升平岂是明君忘姓名眼暗髪枯缘世事今来无泪哭先生

裵潾

裵潾闻喜人元和初以?仕累擢起居舍人开成中终兵部侍郎诗十五首

前相国赞皇公早葺平泉山居蹔还憩旋起赴诏命作镇浙右辄抒怀赋四言诗十四首奉寄

动复有原进退有期用在得正明以知微夫惟哲人会且有归静固胜热安每虑危将憩於盘止亦先机植爱在根锺福有兆珠潜巨海玉藴崑峤披室生白照夜成昼挥翰飞文入侍左右出纳帝命弘兹在宥?难求试执宪成风四镇咸乂三阶以融捧日柱天造膝纳忠建储固本树屏息戎彼狐彼鼠窒穴扫踪我力或屈我躬莫汚三黜如饴三起唯惧再宾为宠一麾为饫昔在治繁常思归去今则合契行斯中虑有凤自南亦翽其羽好姱佳丽于伊之浒五彩含章九苞合矩佩仁服义鸣中律吕我来思卷薄言遵渚凿龙中辟伊原古奔下有秘洞豁起石门竹涧水横松架雪屯岫环如璧岩虚若轩朝昏含景夏凊冬温南溪回舟西岭望竦水远如空山微似二室峰连四山骈耸五女乍欹玉华独踊云翔日耀如戴如拱飞泉挂空如决天浔万仭悬注直贯潭心月正中央洞见浅深羣山无影孤鹤时吟我啸我歌或眺或临鸟之在巢风起林揺退翔城颠翠虬扪天雨止雪【一作云】旋亦息于渊人皆知进我独止焉人皆务明我独晦焉邈矣其山默矣其泉

寝丘之田土山之上孙既贻谋谢亦遐想俭则为福华固难长寜若我心一泉一壤造适为足超然孤赏其风自西言发帝庭飘彼黄素堕於山楹公拜稽首靡敢受荣宸严再临俾抚百城恋此莫处星言其征公昔南迈我不及覩言旋旧观莫获安语今则不遑载骞载举离忧莫写欢好曷叙怆矣东望泣涕如雨山嵇之旧刘卢之恩举世莫尚惟公是敦哀我蠢蠢念我谆谆振此铩翮扇之腾翻斯德未报祗誓子孙迢迢秦塞南望吴门对酒不饮设琴不援何以代面寄之濡翰何以写怀诗以足言无密玉音以慰我魂【开成九年九月相公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九月十九日逹洛下安居於平泉别墅潾辄述公素尚赋四言诗兼述山泉之美未及刻石其年十一月二十一日除浙西观察使宠兼八座亚相之重十二月四日发赴任开成二年潾自兵部侍郎除河南尹乃於河南廨中自书於石立於平泉之山居开成二年九月二十五日河南尹裵潾题】

白牡丹【一作长安牡丹】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赏先开紫牡丹别有玉杯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刘三复

刘三复润州句容人以文章见知于李德裕自浙西迄淮甸常在宾幕後遣诣阙求试登第会昌时历刑部侍郎弘文馆学士集十三卷今存诗一首

送黄明府晔赴岳州湘隂任

拟占名场第一科龙门十上困风波三年护塞从戎远万里投荒失意多花县到时铜墨贵叶舟行处水云和遥知布惠苏民後应向祠堂吊汨罗

韦瓘

韦瓘字茂弘京兆万年人登进士第累擢中书舍人贬明州刺史会昌末累迁楚州刺史终桂管观察使诗一首

留题桂州碧浔亭

半年领郡固无劳一日为心素所操轮奂未成绳墨在规模已壮闶闳高理人虽切才常短薄宦都缘命不遭从此归耕洛川上大千江路任风涛

崔郾

崔郾字广略邠之弟中进士补集贤校书郎累迁吏部员外三升谏议大夫敬宗即位进中书舍人迁礼部侍郎出为虢州观察使历鄂岳浙西观察终检校礼部尚书诗一首

赠毛仙翁

存亡去住一壶中兄事安期弟葛洪甲子已过千岁鹤仪容方称十年童心灵暗合行人数药力潜均造化功终待此身无繋累武陵山下等黄公

御定全唐诗卷五百七

猜你喜欢
  卷五百二十七·彭定求
  卷四百一十四·彭定求
  改版重印说明·唐圭璋
  论须读书第十三·王骥德
  第三折·佚名
  第二折·李文蔚
  卷二·叶昌炽
  卷六十二·陈起
  卷四百九十八·曹学佺
  跋·杨允孚
  卷四百八十三·陈廷敬
  卷九十八·佚名
  目录·陈衍
  山谷内集诗注卷十五·黄庭坚
  提要·洪炎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叶巽斋·唐圭璋

      感皇恩   寿王簿   冬岭秀乔松,江南飞雪。数朵梅花弄春色。玉颜苍鬓,人似松梅标格。岁寒长不老,人奇绝。   簿领馀间,长生有道,福寿从今更千百。孙枝浸盛,万卷家传方册。樽前频醉,此宵风月。

  • 琴操·唐圭璋

      琴操,杭(今杭州)妓,后为尼。   满庭芳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斜阳。暂停征辔,聊共饮离觞。多少蓬莱旧侣,频回首、烟霭茫茫。孤村里,寒鸦万点,流水绕红墙。   魂伤。当此际,轻分罗带,暗解香囊。谩赢得,青楼薄幸名

  • 卷十七·佚名

    台湾诗钞卷十七苏镜潭庄棣荫吴锺善施景琛林崧祁沈翊清王贻瑄苏镜潭镜潭,字菱槎;福建晋江人。民国间,曾数度东来,寓居台北。与林健人(少眉)各有「东宁杂咏」百首,多属台湾史事地志之作。答林小眉表弟金人十二祖龙死,竖儒无用坑

  • 东都事略卷一百八·王称

    列传九十一  唐恪字钦叟钱塘人也四歳而孤举进士调郴县尉移零陵令知榆次县有爱在民召对为提举河东常平徙江东转运判官防防牁献地命以屯田贠外郎往抚谕夷人始自疑衷甲以迎之恪尽撤兵衞独将驺卒数十人往夷人望见欢呼投

  • 卷十二·王夫之

    ◎王、杨、皮列传 王祥者,故大学士王应熊之苍头也。弘光元年,诏应熊出督蜀师,开藩遵义,以御张献忠。祥干敏有机智,应熊宠任之,假以威福,札授至副总兵。 永历元年,应熊病没,祥素得其军要领,遂统有部曲,益收诸溃军,至数万。已而

  • 卷之一百十三·佚名

    光绪六年。庚辰。五月。戊辰朔。上诣钟粹宫问慈安端裕康庆昭和庄敬皇太后安。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丙申皆如之。内起居○谕军机大臣等。左宗棠奏覆陈新疆宜开设行省、请先<闲>督抚一摺。所拟

  • 提要·汪越

    【臣】等谨案读史记十表十卷国朝汪越撰徐克范补越字师退康熙乙酉举人克范字尧民皆南阳人是书有后记一篇记越初作此书成以书抵克范曰有读史记十表一帙徧求友人商防殊无一人按定子长原表通首讫尾印证鄙説之是非者不解何

  • 潘埙传·张廷玉

    潘埙,字伯和,山阳人。正德三年(1508)进士。授官工科给事中。性格刚决,弹劾无所回避。论判诸大僚王鼎、刘机、宁杲、陈天祥等人,多被皇上采纳。乾清宫遭火灾,潘埙向皇帝上疏说:“陛下登位九年,治理效果未实现,灾祥迭相出现。我

  • 秦淮画舫录跋题·捧花生

    捧花生别三年矣。顷附邮筒,缄其近辑《秦淮画舫录》二册视余。余维秦淮佳丽,甲于虎疁萤苑、金牛湖诸胜。历朝以来,屡见名人诗咏,闻者莫不神移。降自胜国末年,尤为极盛。当四方兵戈纷扰,告警之书,日不暇给,而河上笙歌,尚复喧阗竟

  • 序卦卷十·孔颖达

    《周易·序卦》第十[疏]正义曰:《序卦》者,文王既繇六十四卦,分为上下二篇。其先后之次,其理不见,故孔子就上下二《经》,各序其相次之义,故谓之《序卦》焉。其周氏就《序卦》以六门往摄,第一天道门,第二人事门,第三相因门,第四相

  • 卷四十四·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四十四日本山井鼎物 观 撰毛诗注疏第十二【十二之一】存旧毛诗卷第十二节南山之什诂训传第十九毛诗小雅郑氏笺节南山考异古本经姻亚作璅注同如相醻矣醻作酬注高峻貌下积石貌下

  • 卷一百六十一·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六十一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三十四射礼蕙田案孔氏頴达曰射礼有三一为大射是将祭择士之射二为宾射是诸侯来朝而天子与之射或诸侯相朝而与之射三为燕射谓燕息而

  • 佛说无上依经卷上·佚名

    梁天竺三藏真谛译  校量功德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婆伽婆。住王舍城迦兰陀竹林。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悉是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办。舍诸重担获得己利。尽诸有结其心善得解脱善得自在。善通奢摩他毗钵舍

  • 卷第五·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第五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第一门第六子摄颂之余缘在室罗伐城。时有苾刍多得毡褥。便作是念。如世尊说。应持割截衣。即持褥并刀。向一树下欲为割截。世尊因至其所问曰。汝何所作。即白佛言

  • 吴氏中馈录·佚名

    宋代浦江 (今浙江义乌) 吴氏撰 (佚名)。全书内容分脯鲊 (以动物为主的菜肴)、制蔬(素食)、甜食 (面点和小吃) 3类,共70多个品种。对每个品种的选料、加工、调味、火候等具体操作程序均有详细记叙,通俗易懂。该书涉及

  • 战地莺花录·李涵秋

    近代白话章回小说。24回。李涵秋著。书叙清末福州公子林赛姑出生后,因为林家人丁不旺,其祖母命他男扮女装,以期长命百岁,并命家人绝对保密,以致长大后闹出一连串阴错阳差的故事。先是使多少媒婆徒劳往返,使多少男家大失所望

  • 满文老档·佚名

    清初官修满文编年体史书。额尔德尼、达海、库尔缠等奉敕撰。凡180册。起清太祖努尔哈赤丁未年(1607),迄清太宗皇太极崇德元年(1636),依年、月、日顺序编写。此版本内缺天命七年(1622)七月至十二月,天聪七、八、九年(1633

  • 梵网经菩萨戒本疏·法藏

    凡六卷或三卷。唐贤首大师法藏撰。又称梵网戒本疏、梵网戒疏、梵网法藏疏。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册。详解梵网经卷下菩萨戒本,总立教起所因、诸藏所摄、摄教分齐、显所为机、能诠教体、所诠宗趣、释经题目、教起本末、部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