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改版重印说明

  词在宋代发展成熟而成为一种新的诗体,出现了大量名家名作,前人曾称之为“一代之文学”。把赵宋一代的词汇为一编,是唐圭璋先生的创举。唐圭璋先生筚路蓝缕,雪纂风钞,于—九三七年编成《全宋词》一书,一九四○年由商务印书馆在长沙排印出版。这部书印数不多,而且由于时代和资料条件的限制,留下了不少遗憾。一九五七年,中华书局承担了古籍整理出版的任务之后,就约请唐先生对《全宋词》进行改编增补,并作校勘断句。经历了两年的修订工作,在一九五九年六月完稿,交给了中华书局。唐先生并点名推荐,可请对词学研究有素的王仲闻先生加以订补。

  王仲闻,名高明,以字行。一九○三年生人,著名学者王国维之次子。时因历史问题而赋闲。在中华书局总编辑金灿然和文学编辑组组长徐调孚先生的策划下,委任王仲闻先生为特约责任编辑,作了大量订补复核的工作,特别是利用北京所有的善本、孤本进行了全面认真的校勘,抽换底本,是正文字。从一九六○年七月至一九六二年底初步完成,再由唐先生通读定稿。在发稿之后,又反复校阅,除了在校样上作了必要的修改外,又写出了《订补附记》,为全书作了新的增订。王仲闻先生化了四年多的心血,倾其多年积累的心得,为《全宋词》的订补作出了很大贡献。唐先生曾主动提出,应由王仲闻先生共同署名,但为当时的历史情势所不许,始终未能实现。出书后不久,在一九六六年的一场政治风暴中,王仲闻先生被迫害致死,他的一部专著《读词识小》稿也与人俱毁。这是我们古籍整理事业的一大损失。这次改版重印《全宋词》,我们按照实际情况,恢复了王仲闻参订的署名,借以纪念他的劳绩。

  经过十年浩劫,唐圭璋先生仍不断搜集材料,对本书继续增补。一九七九年《全宋词》再次印行时,唐先生又提供了一份《订补续记》。由于不便改编正文,只能附于书后。

  本书重印后,孔凡礼先生根据《诗渊》等书,又辑录了四百三十馀首宋词,编为《全宋词补辑》,于一九八一年八月单行出版。

  这次改版重印,我们作了全面修订的工作。主要是:一、把原书附录的《订补附记》、《订补续记》中有关排印错误、标点错误、底本错误、失注出处及增补小传与新词等项的修订内容,纳入正编相应的位置。二、编辑部暨孔凡礼等先生阅读中发现的若干问题,经审核后,据以是正有关的讹误。三、孔凡礼先生辑《全宋词补辑》一书,这次经过本人重新加以订补,收入本书正编之后。四、为适应中青年读者的需要,这次改版重印用简体字横排。这样,经过全面修订的改版重印的《全宋词》,无论在整体质量,还是在网罗资料上,都有明显提高,版式也有了更新。希望它为学术界同仁及广大宋词爱好者提供更大的便利。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个别简体字用在《全宋词》中,往往引起对词义的误解,甚至造成难堪的重韵,如头发的“发”字,等等。对此我们采取慎重态度,根据具体情况,适当保留了某些繁体字形,如“髮”字,等等,尚希读者谅之。

  中华书局编辑部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

猜你喜欢
  ●卷上·由云龙
  卷二十五·陈廷敬
  卷八·丁绍仪
  ●卷六·宋三·王奕清
  ◆石湖禅师宗衍(碧山堂集)·顾嗣立
  第三十三出 鄢赵争宠·王世贞
  十六、余论·王国维
  卷十五·贯休
  三集卷十八·乾隆
  黄庭坚诗全集十二·黄庭坚
  七言卷四十五·洪迈
  卷十一·文洪
  总目·陈元龙
  兄嫂教妹·佚名
  王舎人诗集巻四·王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吴大有·唐圭璋

      在有字有大,号松壑,嵊人。宝祐间游太学,率诸生上书言贾似道奸状,不报退处林泉,与林昉、仇远、白珽等诗酒相娱。   点绛唇   送李琴泉   江上旗亭,送君还是逢君处。酒阑呼渡。云压沙鸥暮。   漠漠萧萧,香冻梨花雨

  • 卷二十二·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千叟宴诗【乾隆五十年】卷二十二预宴九十五人诗一百八首【编修】励守谦【年六十六】古稀天子垂衣裳功巍文焕超陶唐民生其间多寿耉涵濡圣泽偕乐康碧海恬波帖犀弩黄河底绩歌宣房休征傱萃介繁祉云礽五世

  • 卷三百四十九·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四十九山丹花类五言古次韵子由所居      【宋】苏 轼堂前种山丹错落马脑盘堂后种秋菊碎金收辟寒草木如有情慰此芳嵗阑幽人正独乐不知行路难山丹          【宋

  • 卷四·赵执信

    钦定四库全书因园集卷四左赞善赵执信撰观海集东向言怀秋草缀白露凄迷晓色寒怪余竟何事结束辞家山东去入溟渤天水相漫漫岂有古仙人引手许延缘男儿负奇志夙欲吞巨川转侧在世网焉能死草间长风倘可驾一上蓬莱颠安期何用见

  • 卷三十一 吴太伯世家第一·司马迁

    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馀

  • 四二五 浙江巡抚三宝奏续收应毁书籍缘由开单呈览折(附清单一)·佚名

    四二五 浙江巡抚三宝奏续收应毁书籍缘由开单呈览折(附清单一)乾隆四十二年九月初三日浙江巡抚臣三宝谨奏,为续收应毁各书,恭折奏闻事。窃照浙江省第十一次收缴应毁各书,经臣派员解送军机处进呈销毁,并将严饬各员再行上紧查

  • 卷四十八·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四十八 汉  太  史  令  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陈涉世家第十八 【索隐胜立数月而死无後亦称系家者以其

  • 卷十三上 尽心章句上(凡四十五章)·孙奭

    (尽心者,人之有心,为精气主,思虑可否,然后行之。犹人法天,天之执持纲维,以正二十八舍者,北辰也。《论语》曰:“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心者,人之北辰也。苟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故以“尽心”为篇题。)[疏]正义曰:前篇章首论告

  • 竹林第三·苏舆

      《春秋》之常辭也,不予夷狄而予中國為禮,到 之戰,偏然反之,何也?曰:《春秋》無通辭,從變而移。今晉變而為夷狄,楚變而為君子,故移其辭以從其事。夫莊王之舍鄭,有可貴之美,晉人不知其善,而欲擊之。所救已解,如挑與之戰,此無善善

  • 卷五·胡彦升

    <经部,乐类,乐律表微钦定四库全书乐律表防卷五原任知县胡彦升撰制调上礼记礼运五声六律十二管还相为宫也【五声宫商角征羽也其管阳曰律隂曰吕布十二辰始于黄钟管长九寸下生者三分去一上生者三分

  • 第四章 4·辜鸿铭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辜讲孔子说:“只有一心一意地专心于提高自己的品德,才会远离邪恶。”

  • 卷二百四十九·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二百四十九刑部尚书秦?田撰凶礼四荒礼周礼地官大司徒二曰薄征【注郑司农云薄征轻租税也】【高氏愈曰散利发已藏之公帑薄征减未输之民租宋制诸州嵗歉凡赋租未入入

  • (九)·钱穆

    朱子曰:“仁体刚而用柔,义体柔而用刚。盖仁有流动发越之意,而其用则慈柔。义有商量从宜之义,而其用则决裂也。”今按:仁义刚柔之辨,古已有之。朱子此条极允惬。《小戴礼》言,东方之人仁,西方之人义。今日中西文化正可以此说之

  • 卷四百九十九·佚名

    △第三分天帝品第四之二复次憍尸迦。若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作如是观。唯有诸法更相缘助。滋润增长展转周遍。其中都无我及我所。如实观察不可得故。复作是观。诸菩萨摩诃萨以所修集殊胜善根。与诸有情平等

  • 潮音草舍诗存(二)·太虚

    归甬送别刘骧逵道尹西风吹离梦,冰涕断纵横。逢我樱峤返,闻君瓜代成。  定知眠益稳,不厌食惟精。暖入春池水,应看绉更生。答陆和仲见赠原韵秋水为神玉立身,自宜潇洒出凡尘。联吟已过初阳节,修禊当期上已辰。  雪里梅花论

  • 卷之二十·即非如一

    嘉兴大藏经 即非禅师全录即非禅师全录卷之二十门人明洞性安性节明觉明幢同编诗偈(洛行草)岁癸卯八月初九日上京省师留别诸檀越檀那德泽比渊深肯负秋蟾一照心自笑岫云间未得从龙飞去勉为霖初十日自谏早渡江至神通院谢

  • 霉疠新书·片仓元周

    《霉疠新书》,2册,日本片仓元周撰于日本天明七年(1787)。该书原分乾坤二册:一为理疠,一为理霉。作者遵古法而增新意,故名《霉疠新书》。元周氏究心疠、霉二症,博取精研,时越二十余载,甚有心得,复获老医秘传,并取其父经验,详辨轻重

  • 老母经·佚名

    一卷,失译。老女人经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