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百四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二百四十四

韩翃

赠别韦兵曹归池州

南陵八月天暮色远峰前楚竹青阳路吴江赤马船籝【一作腰】金诸【一作上】客贵佩玉主人贤终日应相逐归期【一作西归】定几年

寄武陵李少府

小县春山口【一作生日】公孙吏隐时楚歌催晚醉蛮语入新诗桂水遥相忆花源暗有期郢门千里外莫怪尺书迟

赠张建

结客平陵下当年倚侠游传看辘轳剑醉脱驌驦裘翠羽双鬟妾珠帘百尺楼春风坐相待晚【一作晓】日莫淹留

送监军李判官

上客佩双剑【一作吴钩】东城喜再游旧从张博望新事郑长秋踏水囘【一作过】金勒看【一作边】风试锦裘知君不久住汉

将扫旄头

送客归广平

家在赵邯郸归心辄自欢晚杯狐腋暖春雪马毛寒孟月途中破轻氷水上残到时杨柳色奈向故园看

送张儋水路归北海

千里东归客孤心忆旧游片帆依白水高枕卧青州柏寝寒芜变梧台宿雨【一作水】收知君心兴远每上海边楼

送故人归鲁

鲁客多归兴居【一作故】人怅【一作含】别情雨余衫袖冷风急马蹄轻秋草灵光殿寒云曲阜城知君拜亲【一作亲觐】後少妇下机迎

送故人归蜀

一骑西南远翩翩入剑门客衣筒布润山舍荔枝繁古庙祠金马春江带【一作抱一作钓】白鼋自应成旅逸爱客有王孙

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节候看应晩心期卧亦【一作正】賖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

送郭赞府归淮南

骏马淮南客归时引望新江声六合暮楚色万家春白苎歌西曲黄苞寄北人不知心赏後早晚见【一作促】行尘

题龙兴寺澹师房

双林彼上人诗兴转相亲竹里经声晚门前山色春卷帘苔点浄下筯药苖新记取无生理归来问此身

送客游江南

南使孤帆远东风任意吹楚云殊不断江鸟暂相随月浄鸳鸯水春生荳蔻枝赏称佳丽地君去莫应知

送高员外赴淄青使幕

远水流春色囘风送落晖人趋双节近马递百花归山驿尝官酒关城度客衣从来赤管笔提向幕中稀

寻胡处士不遇

到来心自足不见亦相亲说法思居士忘机忆丈人微风吹药案晴日照茶巾幽兴殊未尽东城飞暮尘

赠张道者

采药三山罢乘风五日归翦荷成旧屋剉蘖染新衣玉粒指【一作捐】应久丹砂验不微坐看青节引要【一作更】与白云飞

题苏许公林亭【一作钱起诗】

平津东阁在别是竹林期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门随深巷静窗过远钟迟客舍【一作位又作住】苔生处依依【一作然】又赋诗

送元诜还江东【一作送太常元博士归润州】

过【一作渡】江秋色在【一作里】诗兴与归心客路随【一作缘】枫岸人家扫橘林潮声当昼起山翠近南深几日华阳洞寒花引独【一作独自】寻

送【一作桂】客游江南

桂水随去远赏心知有余衣香楚山橘手鱠湘波鱼芳芷不共把浮云怅离居遥想汨罗上吊屈秋风初

送海州姚别驾

少年为长史东去事诸侯坐觉千闾静闲随五马游行人楚国道暮雪郁林州他日知相忆春风海上楼

送夏侯审

谢公邻里在日夕问【一作望】佳期春水人归後东田花尽时下楼闲待月行乐【一作药】笑题诗他日吴中路千山入梦思

送赵评事赴洪州使幕

孤舟行远近一路过湘东官属张廷尉身随杜幼公山河映湘竹水驿带青枫万里思君处秋江夜雨中

送李侍御赴徐州行营

少年兼柱史东至旧徐州远属平津阁前驱博望侯向营淮水【一作月】满吹角楚天秋客梦依依处寒山对白楼

送李秀才归江南【一作送孙革及第归江南】

过淮芳草歇千里又东归野水吴山出家林【一作村】越鸟飞荷香随去棹梅雨点行【一作湿征】衣无数沧【一作苍】江【一作洲】客如君达者稀

题僧房【一作题慈恩寺振上人院】

披衣闻客至关锁此时开鸣磬夕阳尽卷帘秋色【一作气】来名香连竹径清梵出花台身在心无住【一作事】他方【一作时】到几囘

送夀州陈録事

夀阳南渡口敛笏见诸侯五两【一作片雨】楚云暮千家淮水秋开帘对芳草送客上春洲请问山中桂王孙几度游

送赵陆司兵归使幕

客路青芜遍关城白日低身趋双节近名共五云【一作侯】齐远水公田上春山郡舍西无因得携手东望转凄凄

送蒋员外端公归淮南

淮南芳草色日夕引归船御史王元贶郎官顾彦先光风千日暖寒食百花燃惆怅佳期近澄江与暮天

题慈仁【一作恩】寺竹院

千峰对古寺何异到西林幽磬蝉声下闲窗竹翠隂诗人谢客兴法侣远公心寂寂炉烟里香花欲暮深

赠郓【一作邳】州马使君

东方千万骑出望使君时暮雪行看尽春城到莫迟路人趋墨帻官柳度青丝他日铃斋内知君亦赋诗

送张丞归使幕【一作张继诗】

独受主恩归当朝似者稀玉壶分御酒金殿赐春衣拂席流莺醉鸣鞭骏马肥满台簪白笔捧手恋清晖

赠长洲何主簿

挂席逐归流依依望虎丘残春过楚县夜雨宿吴洲【一作州】野寺吟诗入溪桥折笋游到官无一事清静有诸侯

送崔过【一作遇】归淄青幕府

平陵车马客海上见旌旗旧驿千山下残花一路时春衣过水冷暮雨出关迟莫道青州客迢迢在梦思

田仓曹东亭夏夜饮得春字

薛公门下人公子又相亲玉佩迎初夜金壶醉老春葛衣香有露罗幕静无尘更羡风流外文章是一秦

赠王逖

端笏事龙楼思闲辄告休新调赭白马暂试黑貂裘珠履迎佳客金钱与莫愁座中豪贵满谁道不风流

送深州吴司马归使幕

东门送远客车马正纷纷旧识张京兆新随刘领军行骢看暮雨归雁踏青云一去藂台北佳声几日闻

华亭【一作州】夜宴庾侍御宅【一作张继诗】

世故他年别心期此夜同千峰孤烛外片雨一更中酒客逢山简诗人得谢公自怜驱匹马拂曙向关东

送客之上谷

北客悲秋色田园忆去来披衣朝易水匹马夕燕台风翦荷花碎霜迎栗罅开赏心知不浅累月故人杯

同中书刘舍人题青龙上房

西掖归来後东林静者期远峰春雪里寒竹暮天时笑说【一作问】金人偈闲听宝月诗更怜茶兴在好出下方迟

宴吴王宅

玉管箫声合金盃【一作盆】酒色殷听歌吴季札纵饮汉中山称夀争离席留欢辄上关莫言辞客醉犹得曳裾还

题荐福寺衡岳暕【一作禅】师房

春城乞食还高论此中闲僧腊堦前树【一作草】禅心江上山疎帘看雪卷深户映花关晚送门人出【一作去】钟声杳【一作暝】霭间

送戴廸赴凤翔幕府

青春带文绶去事魏征西上路金羁出中人玉筯齐当歌酒万斛看猎马千蹄自有从军乐何须怨解携

送郢州郎使君

千人插羽迎知是范宣城暮雪楚山冷春江汉水清红鲜供客饭翠竹引舟行一别何时见相思芳草生

送李中丞赴辰州

白羽逐青丝翩翩南下【一作去】时巴人迎道路蛮帅【一作塞】引旌旗暮雨山开少秋江【一作风】叶落迟功成益【一作冀】地【一作他】日应见竹即祠

送刘侍御赴陕州

金羁映驌驦後骑佩干将把酒春城晚鸣鞭晓路长带氷新溜涩间雪早梅香明日怀贤处依依御史牀李中丞宅夜宴送丘侍御赴江东便往辰州

积雪临阶夜重裘对酒时中丞违沈约才子送丘迟一路三江上孤舟万里期辰州佳兴在他日寄新诗

送李侍御归宣州使幕

春草东江外翩翩北路归官齐魏公子身逐谢玄晖山色随行骑莺声傍客衣主人池上酌携手暮花飞

东城水亭宴李侍御副使

东门留客【一作别】处沽酒用钱刀秋水牀下急斜晖林外高金羁络騕褭玉匣闭豪曹去日随戎幕东风见伯劳

送秘书谢监赴江西使幕

谢监忆山程辞家万里行寒衣傍楚色孤枕宿潮【一作湖】声小寇不足问新诗应渐清府公相待日引斾出江城

送江陵元司録

新领州从事曾为朝大夫江城竹使待山路橘官扶片雨三江道残秋五叶湖能令诗思好楚色与寒芜

送李舍人擕家归江东觐省

二十青宫吏成名似者稀承顔陆郎去擕手谢娘归夜月囘孤烛秋风试夹衣扁舟楚水上来往速如飞

送刘侍御赴令公行营

东城跃紫骝西路大刀头上客刘公干元戎郭细侯一军偏许国百战又防秋请问萧关道胡尘早晩收【一作休】

送苏州姚长史

江城驿路长烟树过云阳舟领青丝缆人歌白玉郎葛衣行柳翠花簟宿荷香别有心期处湖光满讼堂

送金华王明府

县舍江云里心门境又偏家贫【一作资】陶令酒【一作菊】月俸沈郎钱黄蘖香山路青枫暮雨天时闻引车骑竹外到【一作向】铜泉

送田仓曹汴州觐省

拜庆承天宠朝来辞汉宫玉杯分湛露金勒借追风古驿秋山下平芜暮雨中翩翩魏公子人看渡关东

送张渚赴越州

白面谁家郎青骊照地光桃花开绶色苏合借衣香暮雪连峰近春江海市长风流似张绪别後见垂杨

奉和元相公家园即事寄王相公

共列中台贵能齐物外心囘车青阁晚解带碧茸深寒水分【一作随】畦入晴花度竹寻题诗更相忆一字重千金

送道士侄归池阳

银角桃枝杖东门赠别初幽州寻马客灞岸送驴车野饭秋山静行衣落照余燕南羣从少此去意何如

送刘长上归城南别业

数刻是归程花间落照明春衣香不散骏马汗犹轻南渡春流浅西风片雨晴朝还会相就饭尔五侯鲭

赠张五諲归濠州别业

常知罢官意果与世人疎复此凉风起仍闻濠上居故山期采菊秋水忆观鱼一去蓬蒿迳羡君闲有余

送营【一作管】城李少府

怀禄兼就养更怀【一作怜】趋府心晴山东里近春水北门深新绶映芳草旧家依【一作看】远林还乘郑小驷?蹀县城隂

鲁中送鲁使君归郑州

城中金络骑出饯沈东阳九月寒露白六关秋草黄齐讴听处妙鲁酒把来香醉後着鞭去梅山道路长

送夏侯校书归上都

後辈传佳句高流爱美名青春事贺监黄卷问张生暮雪重裘醉寒山匹马行此囘将诣阙几日谏书成

送李明府赴连州

万里向南湘孤舟入桂阳诸侯迎【一作近】上客小吏拜官郎春服橦花细初筵木槿芳看承雨露速不待荔枝香送卢大理赵侍御祭东岳兼寄孟兖州

东岳昔有事两臣朝望归驿亭开岁酒斋舍着新衣上客锺大理主人陶武威仍随御史马山路满光辉

送皇甫大夫赴浙东【第四句缺二字】

舟师分水国汉将领秦官麾下同心吏军中 端吴门秋露湿楚驿暮天寒豪贵东山去风流胜谢安

送韦秀才

东人相见罢秋草独归时几日孙弘阁当年谢朓诗寒山叶落早多雨路行迟好忆金门步功名自有期

御定全唐诗卷二百四十四

猜你喜欢
  卷三百九十七·彭定求
  五代诗话卷二·郑方坤
  秋星阁诗话 全文·李沂
  岭云海日楼诗钞卷十二·丘逢甲
  ◆张□□逊(溪云集)·顾嗣立
  第一折·乔吉
  声调谱卷一·赵执信
  ●卷二·蒋敦复
  卷383 ·佚名
  提要·郭谏臣
  窗纸·刘半农
  卷一百八·陈元龙
  卷六百六十五·佚名
  御选明诗卷五十·康熙
  诗女史纂卷之十四·田艺蘅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文选顔鲍谢诗评卷一·方回

    元 方回 撰述徳述祖徳诗二首谢灵运达人贵自我髙情属天云兼抱济物性而不缨垢氛段生蕃魏国展季救鲁人髙犒晋师仲连却秦军临组乍不緤对珪宁肯分恵物辞所赏励志故絶人苕苕歴千载遥遥播清尘清尘竟谁嗣明哲时经纶委讲缀

  • 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九·黄昇

    宋词禅林僧觉范名惠洪,许彦周称其善作小词,情思婉约,似秦少游云。凤栖梧梅花碧瓦笼晴香雾绕。水殿西偏,小驻闻啼鸟。风度女墙吹语笑。南枝破腊应开了。道骨不凡江瘴晓。春色通灵,医得花重少。爆暖酿寒春杳杳。江城画角留残

  • 卷四百三十四·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百三十四乌类【鸦同】五言古城上乌         【梁】吴 均呜呜城上乌翩翩尾毕逋凡生八九子夜夜啼相呼质微知虑少体贱毛衣麤陛下三万歳臣至执金吾城上乌         

  • 卷二十一 中宗伪周武氏附于内·王夫之

      〖一〗   中宗嗣位两月,失德未著,而武氏与裴炎亟废而幽之。三叶全盛之天子,如掇虚器于井竈之闲,任其所置,百官尸位,噤无敢言者,武氏何以得此于天下哉?国必有所恃以立,大臣者,所恃也。大臣秉道,而天子以不倾,即其怀奸,而犹依

  • 第八十七回 复河陇边民入觐 立郓夔内竖争权·蔡东藩

      却说太皇太后郭氏,入居兴庆宫,颐养多年,历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四朝,俱得嗣君敬礼,侍奉不衰。独宣宗即位,与太皇太后,乃是母子称呼,本应格外亲近,偏宣宗不甚孝敬,礼意濅薄,推究原因,却由生母郑氏而起。郑氏为李锜妾,前回已曾道及,

  •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五十八·乾隆

      唐  徳宗皇帝  【甲子】兴元元年春正月大赦  先是陆贽言于上曰昔成汤以罪己勃兴楚昭以善言复国【楚昭王遭阖闾之难出亡父老送之王曰父老反矣何患无君父老曰有君如是其贤也相与从之请救秦人遂走吴师复国详见

  • ●后鉴录中·谢蕡

    一名刘瑾,年六十岁,係陝西西安村兴平县人。原任司礼监,今降奉御。自幼淨身,景泰年间选入皇城乾清官答应。历陞内官监太监。正德元年十月内,蒙改司礼监办事,荷蒙委以腹心,整理庶务。瑾要得任意欺罔,专权纳贿,虑恐人心不服,难以行

  • ◎财政部·费行简

    前清户部之弊在吏胥,自改度支,少少清厘,民国成立,上下交征。财政一部,百弊丛集。视户曹为尤甚。陈锦涛以名人任总长,而以墨败为法吏所拘,他可想矣!总务厅外有赋税、会计、泉币、公债、库藏,五司。总长称为内阁台柱。周缉之当官

  • 七○七 谕校书错误之皇十一子永瑆等着分别罚俸·佚名

    七○七 谕校书错误之皇十一子永瑆等着分别罚俸乾隆四十五年九月初四日吏部议尚书 公福隆安等奏四库全书进过书籍,每三月查核一次,自四月至六月止所进全书,校书错误之皇十一子,总裁 大学士嵇璜、户部侍郎署吏部侍郎董诰、

  • 三国史记卷第二十三。·金富轼

    输忠定难靖国赞化同德功臣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守太保门下侍中判尙书吏礼部事集贤殿太学士监修国史上柱国致仕臣[金富轼]奉宣撰。二三卷百济本纪一零零零零百济本纪第一。始祖[温祚王][多娄王][己娄王][盖娄王][肖古

  • 偏安排日事迹卷十·佚名

    二月甲寅朔,赠刑死主事郑逢兰太仆寺卿,予祭;不准荫。命北京锦衣卫各官逃回求改南者曾否从贼?不得轻题。允内臣田成挑选淑女嘉兴、绍兴二府。乙卯,命改思宗庙号,并议东宫、二王谥。从工科都李清言也。疏言:『臣记泰昌初,曾拟神

  • 卷三·僧祐

    新集安公古异经录第一新集安公失译经录第二新集安公凉土异经录第三新集安公关中异经录第四新集律公分为五部记录第五新集律公为十八部记录第六新集律来汉地四部记录第七○新集安公古异经录第一古异经者,盖先出之遗文也

  • 中阿含经卷第二十五·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九九)因品苦阴经第三(第二小土城诵)我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尔时。诸比丘于中食后。少有所为。集坐讲堂。于是众多异学。中后仿佯往诣诸比丘所。共相问讯。却坐一面。

  • 可尊敬的锡兰佛教·太虚

    ──二十九年三月在科仑坡非的雅兰开僧学院讲──前月抵科仑坡,曾至贵院访问。今日又承开欢迎会,并赠送可纪念的礼物。锡兰佛教的地位,在世界上原是可尊崇的!我这次到锡兰,完全是为考察佛教。现在有三个中国青年僧在贵院修

  • 几点佛法的要义·太虚

      今日得与大家相聚一堂,真是一种难遇的因缘,不可把光阴空过了,因提出几点佛法的要义来供大家参考。  第一、佛法虽然是法门无量,广大如海,而主要的厥为业报。故学佛法以彻明业报,确信业报为最要紧!佛所说的一切经教皆不

  • 国清百录 第四卷·灌顶

    国清百录 第四卷隋沙门灌顶纂敕度四十九人法名第八十九皇帝敕。皇帝敬问括州国清寺沙门智越法师等。僧使智璪至得书具至怀。天台福地实为胜境。所以敬为智者建立伽蓝。法缘既深尊师义重。欲使宗匠遗范奉而弗坠

  • 萨朗波·福楼拜

    《萨朗波》是法国作家居斯塔夫·福楼拜的作品。作者试图通过现代小说的写法将源于古代的一个幻想永存。《萨朗波》的史诗特征十分明显。福楼拜选取了一场特殊的战争去再现古代迩太基社会矛盾达到白热化的一段历史。雇

  • 庄渠遗书·魏校

    文集。明魏校撰。十六卷。校字子才,昆山(今属江苏)人。其先祖本姓李,居苏州葑门之庄渠,因自号庄渠。弘治进士。曾官南京刑部主事、郎中、兵部郎、广东提学副使,太常寺卿。致仕卒。谥恭简。有《周礼沿革传》、《春秋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