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三十一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一百三十一

祖咏

祖咏洛阳人登开元十二年进士第与王维友善诗一卷

古意二首

夫差日淫放举国求妃嫔自谓得王宠代间无美人碧罗象【一作蒙】天阁坐辇乘芳春宫女数千骑常游江水滨年深玉顔老时薄花妆新拭泪下金殿娇多不顾身生前妬歌舞死後同灰尘塜墓令人哀哀於铜雀台楚王竟何去独自留巫山偏使世人见迢迢江汉【一作水】间驻舟春谿【一作泽】里誓愿拜灵顔梦寤覩神女金沙鸣佩环闲豓絶世姿令人气力微含笑默【一作竟】不语化作朝云飞

渡淮河寄平一

天色混波涛岸隂匝村墅微微汉祖庙隐隐江陵渚云

树森巳重时明郁相拒

归汝坟山庄留别卢象

淹留岁将宴久废南山期旧业不见弃还山从此辞沤麻入南涧刈麦【一作越楚】向东菑对酒鸡黍熟闭门风雪时非君一延首谁慰遥相思【沤麻四句洪迈取为絶句】

夕次圃田店

前路【一作程】入郑郊尚经百余里马烦时欲歇客归程未已落日桑柘隂遥村【一作林】烟火起西还不遑宿中夜渡泾水

田家即事

旧居东臯上左右俯荒村樵路前傍岭田家遥对门欢娯始披拂惬意在郊原余霁荡川雾新秋仍昼昏攀条憩林麓引水开泉源稼穑岂云倦桑麻今正繁方求静者赏偶与潜夫论鸡黍何必具吾心知道尊

扈从御宿池【一本题作兰峯题张中丞九臯】

君王既廵狩辇道【一作路】入秦京远树低枪垒孤峯【一作山】入幔城寒疎清禁漏夜警羽林兵谁念迷方客长怀魏阙情

赠苗发员外【一作李端诗】

宿雨朝来歇空山天气清盘云双鹤下隔水一蝉鸣古道黄花落平芜赤烧生茂陵虽有病犹得伴君行

答王维留宿

四年不相见相见复何为握手言未毕却令伤别离升堂还驻马酌醴便呼儿语嘿自相对安用傍人知

长乐驿留别卢象裴总

朝来已握手宿别更伤心灞水行人渡【一作絶】商山驿路深故情君且足谪宦我难任直道皆如此谁能泪满襟【前四句洪迈取为絶句】

送刘高邮棁使入都

常闻积归思昨夜又兼秋乡路京华远王程江水流吴歌喧两岸楚客醉孤舟渐觉潮初上凄然多暮愁

宴吴王宅

吴王承国宠列第禁城东连夜徵词客当春试舞童砌分池水岸牕度竹林风更待西园月金尊乐未终

观华岳

西入秦关口南瞻驿路连彩云生阙下松树到祠边作镇当官道雄都俯【一作为雄控】大川莲【一作危】峯径上处彷佛有神仙

泗上冯使君南楼作

井邑连淮泗南楼向晚过望滩沙鹭起寻岸浴童歌近海云偏出兼秋雨更多明晨拟回棹乡【一作归】思恨风波

苏氏别业

别业居幽处到来生隐心南山当户牖沣水映园林屋【一作竹】覆经冬雪庭昏未夕隂寥寥人境外闲坐聼春禽

汝坟别业

失路农为业移家到汝坟独愁常废卷多病久离羣鸟雀垂牕柳虹霓出涧云山中无外事樵唱有时闻

陆浑水亭

昼眺伊川曲【一作水】岩间霁色明浅沙平【一作明】有路流水漫无声浴鸟沿波聚潜鱼触钓惊更怜春岸緑幽意【一作兴】满前楹

过郑曲

路向荣川谷【一作夕】晴来望尽通细烟生水上圆月在舟中岸势迷行客秋声乱草虫旅怀劳自慰淅淅有凉风

宿陈留李少府揆厅

相知有叔【一作李】卿讼简夜弥清旅泊【一作宿】倦愁卧堂空闻曙更风帘【一作檐】揺烛【一作竹】影秋雨带虫声归思那堪说悠悠限洛城【中四句洪迈作絶句】

题韩少府水亭

梅福幽栖处佳期不忘还鸟吟【一作啼】当户竹花绕傍池山水气侵堦冷松【一作藤】隂覆座闲宁知武陵趣宛在市朝间

题远公经台

兰若无人到真僧出复稀苔侵行道席云湿坐禅衣涧鼠缘香案山蝉噪竹扉世间长不见宁止暂忘归

中峯居喜见苗发【一作李端诗】

自得中峰住深林亦闭关经秋无客到入夜有僧还暗涧泉声小荒冈树影闲高牕不可望星月满空山

江南旅情

楚山不可极归路但【一作客自】萧条海色晴看雨江声夜聼潮劒留南斗近书寄北风遥为报空潭橘无媒寄【一作赠】洛桥

泊扬子津【一作岸】

才入维扬郡乡关【一作山】此路【一作地】遥林藏【一作残】初过【一作霁】雨风退欲归潮江火明沙岸云帆碍浦桥客衣今日【一作正】薄寒气【一作夜】近【一作昨】来饶

晚泊金陵水亭

江亭当废国秋景倍萧骚夕照明残垒寒潮涨古濠就田看鹤大隔水见僧高无限前朝事醒吟易觉劳

七夕

闺女求天女更阑意未阑玉庭开粉席罗袖捧金盘向月穿鍼易临风整线难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相看

望蓟门

燕台一望【一作去】客心惊箫鼔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一作行】旌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家园夜坐寄郭微

前堦微雨歇开户散窥林月出夜方浅水凉池更深余风生竹树清露薄衣襟遇物遂遥叹怀人滋远心依稀成梦想影响絶徽音谁念穷居者明时嗟陆沈

酬汴州李别驾赠

秋风多客思行旅厌艰辛自洛非才子游梁得主人文章参末议荣贱岂同伦叹逝逢三演【一作世同王衍】怀贤忆四【一作法】真情因恩旧好契托死生亲所媿能投赠清言益润身

清明宴司勲刘郎中别业

田家复近臣行乐不违【一作遗】亲霁日园林好清明烟火新以文长会友唯德自成邻池照牕隂晚杯香药味春檐前花覆地竹外鸟窥人何必桃源里深居作隐沦

汝坟秋同仙州王长史翰闻百舌鸟

秋天闻好鸟惊起出帘帷却念殊方月能鸣巳後时迁乔诚可早出谷此何迟顾影慙无对怀羣空【一作增】所思凄凉岁欲晚萧索燕【一作路】将辞留聼未终曲弥令心独悲高飞凭力致巧啭任天姿返覆知而静间关断若遗花繁上林【一作苑】路霜落汝川湄且长凌风翮乘春自有期

送丘为下第

沧江一身客献赋空十年明主岂能好今人谁举贤国门税征驾旅食谋归旋皦日媚春水緑苹香客船无媒既不达予亦思归田

赠苗发员外

朱户敞高扉青槐碍落晖八龙乘庆重三虎递【一作地】朝归坐竹人声絶横琴鸟语稀花慙潘岳貌年称老莱衣叶暗朱樱熟丝长粉蝶飞应怜鲁儒贱空与故山违

寄王长史

汝颍俱宿好往来托层峦终日何寂寞绕篱生蕙兰

别怨

送别到中流秋船倚渡头相看尚不远未可即回舟

终南望余雪【有司试此题咏赋四句即纳或诘之曰意尽】

终南隂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不知叠嶂夜来雨清晓石楠花乱流

御定全唐诗卷一百三十一

猜你喜欢
  卷七百三十二·彭定求
  卷四百六十·彭定求
  卷三百八十九·彭定求
  卷二百四十·彭定求
  卷一百七十五·彭定求
  卷六十二·彭定求
  卷一十四·彭定求
  苏琼·唐圭璋
  盼盼·唐圭璋
  卷之一六·魏庆之
  ◆煮石山农王冕(竹斋集)·顾嗣立
  卷首上·郭元釪
  卷二百七·陈廷敬
  ●午日吟·沈泰
  蔡松年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五出 画遇·李渔

    〖西地锦〗(外高冠、盛服,丑扮家僮,净扮船家随上)扪箧愁倾秋水,韬精怕起虹霓。唾壶铜铸敲还碎,只余铁笛堪吹。侠气何曾忤太和,心平不虑世偏颇。从来天坏须人补,莫道今时缺陷多。自家江秋明,字怀一,别号松溪道人。生来躯貌昂藏,襟

  • 序幕·老舍

    人物表 王利发——男.最初与我们见面,他才二十多岁.因父亲早死,他很年轻就作了裕泰茶馆的掌柜.精明、有些自私,而心眼不坏. 唐铁嘴——男.三十来岁.相面为生,吸鸦片. 松二爷——男.三十来岁.胆小而爱说话. 常四爷——男.

  • ●録鬼簿序·钟嗣成

    贤愚寿夭、死生祸福之理,固兼乎气数而言,圣贤未尝不论也。盖阴阳之屈伸,即人鬼之生死,人而知夫生死之道,顺受其正,又岂有岩墙桎梏之厄哉!虽然,人生斯世也,但以已死为鬼,而不知未死者亦为鬼也。酒罂饭囊、或醉或梦、块然泥土者,则

  • 卷三·仇兆鳌

    钦定四库全书杜诗详注卷三翰林院编修仇兆鳌撰奉陪郑驸马韦曲二首【杜臆韦曲在京城三十里贵家园亭侯王别墅多在于此乃行乐之胜地然此游必在天宝之季禄山未乱之先故花蕃盛如此编者误置在乾元初耳】韦曲花无赖家家恼杀人

  • 卷一百九十二·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九十二韦应物登高望洛城作高台造云端遐瞰周四垠雄都定鼎地势据万国尊河岳出云雨土圭酌乾坤舟通【一作盈】南越贡城背北邙原帝宅夹清洛丹霞捧朝暾葱茏瑶台榭?窱双

  • 御选明诗卷八十五·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八十五七言律诗十八王懋明同鸿山公游吴尚寳水云居【时吴复宦京师】公子高标抗俗氛翠微开馆坐氤氲回塘暗引荆溪水虚阁常蒸玉洞云花隠房栊春不去席依松竹画疑曛主人却有家山胜鹤怨空岩讵忍闻姚咨

  • 列传第六十三 尔朱兆 尔朱彦伯 尔朱度律 尔朱天光·魏收

    尔朱兆,字万仁,荣从子也。少骁猛,善骑射,手格猛兽,蹻捷过人。数从荣游猎,至于穷岩绝涧人所不能升降者,兆先之。荣以此特加赏爱,任为爪牙。荣曾送台使,见二鹿,乃命兆前,止授二箭,曰:“可取此鹿供今食也。”遂停马构火以待之。俄然兆

  • ●卷三·赵鼎

    ○绍兴七年丁巳岁 九月,自绍兴被召,是月十六日,入建康,对于便殿。叙志已,上曰:&ldquo;卿,人望所归,岂应久外。&rdquo;某辞以今日规模,与臣所见不同。上曰:&ldquo;将来别作措置。&rdquo;十七日,宣制:授左仆射。十八日,留身奏

  • 明熹宗哲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五(梁本)·佚名

    八月甲午左都御史孙玮卒玮渭南人万历丁丑进士遗疏荐刘一璟邹元标王纪孙慎行钟羽正曹于汴文震孟满朝荐等乞行录用赠太保谥时推杨涟署印不报御史李先春请总宪简推召望以给事中陈良训疏补总宪谕取在朝俸深者意户部尚书李

  • 卷之一千二百五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七十六卷 文苑 三·缪荃孙

    苏 州 府 一 周言 偃言偃,字子游,吴人。少孔子四十五岁。既已受业,为武城宰,习于文学。唐开元中,追封吴侯。宋政和中,封丹阳公;淳熙中,改封吴公。子恩,字永祥。清康熙五十一年,赐其七十三世孙德坚五经博士,世袭。(苏州府志

  • 七四 徐锡麟事件·周作人

    我们在伏见馆始终住的是第八号房间,后来对面的第六号空出来了,遂并借了这一间,因为仿佛是朝东的,所以在夏天比较要好一点。到了第二年的春天,忽然的来了新客,不得不让给他们住了,来客非别,乃是蔡谷卿君夫妇,蔡君名元康,是蔡鹤卿

  • 余佑传·张廷玉

    余佑,字子积,鄱阳人。十九岁拜胡居仁为师,居仁将女儿许配给他。..于弘治十二年(1499)中进士,授南京刑部员外郎,因得罪太监刘瑾而落职。刘瑾被诛后,又起任佑为福州知府。镇守太监购物不付钱,民众向余佑控告,佑安慰他们,答应将此

  • 胡宪生·周诒春

    胡宪生 字宪生。年二十七岁。生于江苏无锡。父雨人。本籍住址。江苏无锡堰桥。未婚。初学于东吴大学。南洋公学。及京师译学馆。宣统二年。以官费游美。入康奈尔大学。习森林科。民国三年。得学士学位。民国五年。得

  • 卷十五·曾国藩

    卷十五学养篇司马光说:学者,所以求治心也,学虽多而心不治,安以学为?曾国藩说:学习 是弘扬事业的载体,进德的极佳捷径,学业进一分,如家财增一分,德业长一分,日积月累,终成“巨富”。蒋介石说,曾国藩徒手搏天下,而士人影从,以学有根基,

  • 慈悲道场忏法 第六卷·佚名

    慈悲道场忏法 第六卷解怨结之余今日道场同业大众。先向四生六道忏身恶业。经言。有身则苦生。无身则苦灭。而此身者众苦之本。三途剧报皆由身得。未见他作我受我作他受。自作其因。自受其果。若一业成罪无边际

  • 卷第六·佚名

    嘉兴大藏经 自闲觉禅师语录自闲觉禅师语录卷第六住荆溪芙蓉寺嗣法门人 住古尧乾明寺嗣法门人洪暹 编书问复埽庵谭司成昔世尊以佛法付嘱宰官居士作吾门内外护者恐其波旬炽盛正法凋零所以历代王臣勇心墙堑尽力护持

  • 郴江百咏·阮阅

    诗别集。宋人阮阅撰。一卷。阅有《诗话总龟》已著录。此编为阮氏宣和中知郴州时所作,有宣和六年(1124)自序。作者“暇日时强作一二小诗,遂积至于百篇”,旨在“使未尝到湖湘者观之,亦可知郴在荆楚自是一佳郡也”。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