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三十二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一百三十二

李颀

李颀东川人家於颍阳擢开元十三年进士第官新乡尉集一卷今编诗三卷

湘夫人

九嶷日巳暮三湘云复愁窅霭罗袂色潺湲江水流佳期来北渚捐佩【一作玦】在芳洲

塞下曲

黄云雁门郡日暮风沙里千骑黑貂裘皆称羽林子金笳吹朔雪铁马嘶云水帐下饮蒲萄平生寸心是

古塞下曲

行人朝走马直指蓟城傍蓟城通漠北万里别吾乡海上千烽火沙中百战场军书发上郡春色度河阳褭褭汉宫柳青青胡地桑琵琶出塞曲横笛断君肠

渔父歌

白首何老人蓑笠蔽其身避世长不仕钓鱼清江滨浦沙明濯足山月静垂纶寓宿湍与濑行歌秋复春持竿【一作桡】湘岸竹爇火芦洲薪緑水饭香稻青荷包紫鳞於中还自乐所欲全吾真而笑独醒者临流多苦辛

东京【一作郊】寄万楚

濩落久无用隐身甘采薇仍闻薄宦者还事田家衣颍水日夜流故人相见稀春山不可望黄鸟东南飞濯足岂长往一樽聊可依【一作持】了然潭上月适我胷中机在昔同门友如今出处非优游白虎殿偃息【一作出入】青琐闱且【一作日】有荐君表当看携手归寄书不待【一作代】面兰?空芳菲

寄焦链师

得道凡百岁烧丹惟一身悠悠孤峰顶日见三花春白鹤翠微里黄精幽涧滨始知世上客不及山中人仙境若在梦朝云如可亲何由覩顔色挥手谢风尘

望鸣臯山白云寄洛阳卢主簿

饮马伊水中白云鸣臯上氛氲山絶顶行子时一望照日龙虎姿攒空氷雪状嵡嵸殊未巳崚嶒忽相向皎皎横緑林霏霏澹青嶂远映村更失孤高鹤来傍胜气欣有逢仙游且难访故人吏京剧每事多闲放室画峨眉峯心格【一揺】作洞庭浪惜哉清兴里不见子所尚

寄万齐融

名高不择仕委世随虚舟小邑常叹屈故乡行可游青枫半村户香稻盈田畴为政日清净何人同海鸥揺巾北林夕把菊东山秋对酒池云【一作风】满向家湖水流岸隂止鸣鹄山色映潜虬靡靡俗中理萧萧川上幽昔年至吴【一作东】郡常隐临【一作忆卧】江楼我有一书札因之芳杜洲

赠张旭

张公性嗜酒豁达无所营皓首穷草隶时称太湖精露顶?胡牀长叫三五声兴来洒素壁挥笔如流星下舍风萧条寒草满户庭问家何所有生事如浮萍左手持蟹螯右手执丹经瞪目视霄汉不知醉与醒诸宾且方坐旭日临东城荷叶裹江鱼白瓯贮香秔微禄心不屑放神於八紘时人不识者即是安期生

赠苏明府

苏君年几许状貌如玉童采药傍梁宋共言随日翁常辞小县宰一往东山东不复有家室悠悠人世中子孙皆老死相识悲转蓬发白还更黑身轻行若风泛然无所系心与孤云同出入虽【一作唯】一杖【一作枝】安然知始终愿闻素女事去采山花丛诱我为弟子逍遥寻葛洪

登首阳山谒夷齐庙

古人已不见乔木竟谁过寂寞首阳山白云空复多苍苔归地骨皓首采薇歌毕命无怨色成仁其若何我来入遗庙时候微清【一作辨淳】和落日吊山鬼回风吹女萝石崖向【一作门正】西豁引领望黄河千里一飞鸟孤光东逝波驱车层城路惆怅此岩阿

谒张果先生

先生谷神者甲子焉能计自说轩辕师于今几千岁寓游城郭里浪迹希夷际应物云无心逢时舟不系餐霞断火粒野服兼荷制白雪净肌肤青松【一作春】养身世韬精殊豹隐链骨【一作质】同蝉蜕忽去不知谁偶来宁有契二仪齐夀考六合随【一作同】休憩彭聃犹婴孩松期且微细尝闻穆天子更忆汉皇帝亲屈万乘尊将穷四海裔车徒徧草木锦帛招谈说八骏空往还三山转亏蔽吾君感至德玄老欣来诣受籙金殿开清斋玉堂闭笙歌迎拜首羽帐崇严卫禁柳垂香鑪宫花拂仙袂祈年宝祚广致福苍生惠何必待龙髯鼎成方取济

光上座廊下衆山五韵

名岳在庑下【一作廊】吾师居一牀每闻楞伽经只对清翠光百谷聚雪色莓苔侵屋梁气盘古壁转势引幽堦长愿游薜叶下日见金鑪香

九月九日刘十八东堂集

风俗尚九日此情安可忘菊花辟恶酒汤饼茱茰香云入授衣假风吹闲宇凉主人尽欢意林景昼微茫清切晚砧动东西归鸟行淹留怅为别日醉秋云光

宋少府东谿泛舟

登岸还入舟水禽惊笑语晚叶低衆色湿云带残【一作繁】暑落日乘醉归溪流复几许

与诸公游济渎泛舟

济水出王屋其源来不穷洑泉数眼沸平地流清通皇帝崇祀典诏书视三公分官祷灵庙奠璧沈河宫神应每如荅松篁气葱茏苍螭送飞雨赤鲤喷回风洒酒布瑶席吹箫下玉童玄冥掌隂事祝史告年丰百谷趋潭底三光悬镜中浅深露沙石苹藻生虚空晚景临泛美亭臯轻霭红晴山傍舟楫白鹭惊丝桐我本家颍北开【一作出】门见维嵩焉知松峰外又【一作犹】有天坛东左手正接?浩歌眄青穹夷犹傲清吏偃仰狎渔翁对此川上闲非君谁与同霜凝远村渚月净蒹葭丛兹境信难遇为欢殊未终淹留怅言别烟屿夕微蒙

送綦母三谒房给事

夫子大名下家无锺石储惜哉湖海上曾校蓬莱书外物非本意此生空澹如所思但乘兴远适唯单车高道时坎坷故交愿吹嘘徒言青琐闼不爱承明庐百里人户满片言争讼疎手持莲花经目送飞鸟余晚景南路别炎云中伏初此行傥不遂归食芦洲鱼

送刘四

爱君少岐嶷高视白云乡九岁能属文谒帝游明光奉诏赤墀下拜为童子郎尔来屡迁易三度尉洛阳洛阳十二门官寺郁相望青槐罗四面渌水贯中央聼讼破秋毫应物利干将辞满如脱屣立言无否臧岁暮风雪暗秦中川路长行人饮腊酒立马带晨霜生事岂须问故园寒草荒从今署右职莫笑在农桑

送裵腾

养德为衆许森然此丈夫放情白云外爽气连虬须衡镜合知子公心谁谓无还令不得意单马遂长驱桑野蚕忙时怜君久踟蹰新晴荷卷叶孟夏雉将雏令弟为县尹高城汾水隅相将薄领闲倚望恒峰孤香露圑【一作】百草紫梨分万株归来授衣假莫使故园芜

送司农崔丞

黄鹂鸣官寺香草色未已同时皆省郎而我独留此维监太仓粟常对府小史清隂罗广庭政事如流水奉使往长安今承朝野欢宰臣应记识明主必迁官塞外貔将虎池中鸳与鸾词人洞箫赋公子鵕?冠邑里春方晚昆明花欲阑行行取高位当使路傍看

送崔侍御赴京

緑槐?长路骏马垂青丝柱史谒承明翩翩将有期千官大朝日奏事临赤墀肃肃仪仗里风生鹰隼姿一从登甲科三拜皆宪司按俗又如此为郎何太迟送君暮春月花落城南陲惜别醉芳草前山劳梦思

春送从叔游襄阳

言别恨非一弃置我宗英向用五经笥今为千里行裹粮顾庭草羸马诘朝鸣斗酒对寒食杂花宜晚晴春衣采洲路夜饮南阳城客梦岘山晓渔歌江水清楚俗少相知远游难称情同人应馆縠刺史在郊迎只合侍丹扆翻令辞上京时方春欲暮叹息向流莺

赠别高三十五

五十无产业心轻百万资屠酤亦与羣不问君是谁饮酒或垂钓狂歌兼咏诗焉知汉高士莫识越鸱夷寄迹栖霞山蓬头睢水湄忽然辟命下衆谓趋丹墀沐浴着赐衣西来马行迟能令相府重且有圅关期僶俛从寸禄旧游梁宋时皤皤邑中叟相候鬓如丝官舍柳林静河梁杏叶滋摘芳云景宴把手秋蝉悲小县情未惬折腰君莫辞吾观主【一作圣】人意不久召京师

崔五宅送刘跂入京

行人惜寸景系马暂留欢昨日辞小沛何时到长安乡中饮酒礼客里行路难清洛云鸿度故关风日寒维将道可乐不念身无官生事东山远田园芳岁阑东归余谢病西去子加餐宗伯非徒尔明时正可干躬耕守贫贱失计在林端宿昔奉顔色慙无双玉盘

送马録事赴永阳【一作嘉】

子为郡从事主印清淮边谈笑一州里从容羣吏先手持三尺令遣决如流泉太守既相许诸公谁不然孤城连海树万室带山烟春日谿湖净芳洲葭菼连炊秔蟹螯熟下筯鲈鱼鲜野鹤宿檐际楚云飞面前聼歌送离曲且驻木兰船赠尔八行字当闻佳政传

临别送张諲入蜀

出门便为客惘然悲徒御四海维一身茫茫欲何去经山复历水百恨将千虑劒阁望【一作送】梁州是君断肠处孤云伤客心落日感君深梦里蒹葭渚【一作慕江畔】天边橘柚林蜀江流不测蜀路险难寻木有相思号猿多愁苦音莫向愚山隐愚山地非近故乡可归来眼见芳菲尽

送王昌龄

漕水东去远送君多暮情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前望数千里中无蒲稗生夕阳满舟檝但爱微波清举酒林月上解衣沙鸟鸣夜来莲花界梦里金陵城叹息此离别悠悠江海行

留别王卢二拾遗

此别不可道此心当报谁春风灞水上饮马桃花时误作好文士只令游宦迟留书下朝客我有故山期

赠别穆元林

贰职久辞【一作九载】满藏名三十年丹墀策频献白首官不迁明主日徵士吏曹何忽贤空怀济世业欲棹沧浪船举酒洛门外送君春海边彼乡有令弟小邑试烹鲜转浦云壑媚涉江花岛连緑芳暗楚水白鸟飞吴烟赠赆亦奚贵流乱期早旋金闺会通籍生事岂徒然

不调归东川别业

寸禄言可取托身将见遗慙无匹夫志悔与名山辞绂冕谢知已林园多後时葛巾方濯足蔬食但垂帷十室对河岸渔樵祗在兹青郊香杜若白水映茅茨昼景彻云树夕隂澄古【一作石】逵渚花独开晚田鹤静飞迟且复乐生事前贤为我师清歌聊鼔楫永日望佳期

晚归东园

出郭喜见山东行亦未远夕阳带归路【一作鹭】霭霭秋稼晚樵者乘霁归野夫【一作人】及星饭请谢朱轮客垂竿不复返

龙门西峰晓望刘十八不至

春台临永路跂足望行子片片云触峯离离鸟渡水丛林远山上霁景【一作色】杂花里不见携手人下山采緑芷

裴尹东溪别业

公才【一作朝】廊庙器官亚河南守别墅临都门惊湍激前後旧交与羣从十日一携手幅巾望寒山长啸对高柳清欢信可尚散吏亦何有岸雪清城隂水光远【一作揺】林首闲观野人筏或饮川上酒幽云澹徘徊白鹭飞左右庭竹垂卧内村烟隔南阜始知物外情簪绂同刍狗

无尽上人东林禅居

草堂每多暇时谒山僧门所对但羣木终朝无一言我心爱流水此地临清源含吐山上日蔽亏松【一作云】外村孤峯隔身世百衲老寒暄禅户积朝雪花龛来暮猿顾余守耕稼十载隐田园萝筱慰舂汲岩潭恣讨论泄云岂知限至道莫探元且愿启关鎻【一作龠】於焉微尚存

题綦母校书别业

常称挂冠吏昨日归沧洲行客暮帆远主人庭树秋岂伊问【一作得】天命但欲为山游万物我何有白云空自幽萧条江海上日夕见丹丘生事非【一作本】渔钓赏心随去留惜哉旷微月欲济无轻舟倏忽令人老相思河水流

题卢道士房

秋砧响落木共坐茅君家惟见两童子林前汲井华空坛静白日神鼎飞丹砂麈尾拂霜草金铃揺霁霞上章人世隔看奕桐隂斜稽首问仙要黄精堪饵花

题神力师院

大师神杰貌五岳森禅房坚持日月珠豁见沧江长随病拔诸苦致身如法王阶庭药草徧饭食天花香树色向高阁昼隂横半墙每闻第一义心净琉璃光

题僧房双桐

青桐双拂日傍带凌霄花緑叶传僧磬清隂润井华谁能事音律焦尾蔡邕家

粲公院各赋一物得初荷

微风和衆草大【一作木】叶长圆隂晴露珠共【一作垂】合夕阳花映深从来不着水清净本因心

李兵曹壁画山水各赋得桂水帆

片帆浮【一作在】桂水落日天涯时飞鸟看共度闲云相与迟长波无晓夜泛泛欲何之

题合欢

开花复卷叶豓眼又惊心蝶遶西枝露风披东干隂黄衫漂细蘂时拂女郎砧

御定全唐诗卷一百三十二

猜你喜欢
  卷三·唐圭璋
  第十四出 剽劫·许自昌
  第四折·佚名
  马丹阳度脱刘行首·臧懋循
  罪与罚(一)·徐志摩
  长城下之哀歌·闻一多
  词余丛话序·杨恩寿
  拾得诗附·寒山
  黄庭坚诗全集十一·黄庭坚
  卷三十四·冯惟讷
  母的心·刘半农
  外集卷十·陈元龙
  卷二十五·陈元龙
  林逋词作鉴赏·佚名
  目录·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折·关汉卿

    (山神上,云)霹雳响亮震山川,苍生拱手告青天。有朝雨过云收敛,凶徒恶党又依然。吾神乃此处山神是也。此处洛阳有一人乃是裴度,此人满腹文章,争奈文齐福不至,每日晚间在此安歇。此人更兼寿夭,可怜裴度,-明日午前当死在此庙中砖瓦之

  • 年谱辨疑·黄希

    钦定四库全书补注杜诗       宋 黄希 原本黄鹤 补注年谱辨疑先生姓杜氏名甫字子美本襄阳人後徙河南巩县按唐宰相世系表襄阳杜氏出自晋当阳侯预少子尹字世甫晋弘农太守二子綝弼綝字弘固奉朝请生袭袭生标标生

  • 卷一百二十九·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卷一百二十九鸟兽燕赋           【晋】卢 诰爰集崇防依于其荣布窠巢之列列孕子鷇之嘤嘤铨先后而均哺迈尸鸠之能争于是族类偕长雄雌俱逝颉颃水湄下上云际嘲哳间关倏忽潎来如隼

  • 卷十四·本纪第十四·脱脱

        圣宗五   十六年春正月乙丑,如长泺。二月庚子,夏国遣使来贡。丙午,以监门卫上将军耶律喜罗为中台省左相。三月甲子,女直遣使来贡。乙亥,鼻骨德酋长来贡。夏四月癸卯,振崇德宫所隶州县民之被水者。丁未,罢民

  • 卷十·苏辙

    钦定四库全书古史卷十        宋 苏辙 撰鲁周公世家第三周公旦者周文王之子而武王之弟也武王同母兄弟十人母曰太姒文王之正妃也其长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发次曰管叔鲜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度次曰曹叔振铎次曰成

  • 卷三十六·宇文懋昭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重订大金国志卷三十六 皂隶 皂隶出身与?人等甚以为重如州郡都吏出职并补将仕郎授録事判官司候司判市丞至儒林亦?子部吏缺人令州县择人贡之十年无公私过犯补昭信校尉授下县令或録事渐亦可至知州同知

  • 历代名贤确论卷二十一·佚名

    成王令尹子文【老泉】子玉用兵【东坡】康王屈建不荐芰【东坡】昭王子西【颍滨】惠王叶公【颍滨】泰伯让国【东坡 颍滨】季札让国【萧定 独孤及 颍滨 东坡】令尹子文老泉曰楚人高令尹子文之行曰三以为令尹而不喜三

  • 萧陶隗传·脱脱

    萧陶隗,字乌古邻,宰相辖特六世孙。刚直,有威严、庄重之气度。咸雍初,任马群太保。他一向知道群牧是名存实亡,将旧簿册尽数翻过一遍,除去羸弱多病之人,改录实数,牧人敬服。陶隗上书说:“群牧以少充多,以无充有。上下互相蒙蔽,累积

  • 礼四七·徐松

    优礼大臣【宋会要】太祖受禅,降诏四方,时天维军节度、太尉、中书令、魏王符彦卿以累朝宿将,优其礼而不名。彦卿表乞呼名,诏答不允。 太祖建隆二年九月,江南李煜上表进贡,陈叙袭位之意。降诏答之,便呼国主而不名,因周朝待江南

  • 论语通卷五·胡炳文

    <经部,四书类,四书通__论语通>钦定四库全书论语通卷五      元 胡炳文 撰朱子集注子罕第九凡三十章子罕言利与命与仁罕少也程子曰计利则害义命之理防仁之道大皆夫子所罕言也【语録命有以理言者有以气言者天之

  • 土敝则草木不长(1)·戴圣

    ——淫乐如洪水猛兽【原文】土敝则草木不长(2),水烦则鱼鳖不大(3),气衰则生物不遂(4),世乱则礼慝而乐淫(5)。是故其声衰而不庄,乐而不安,慢易以犯节,流湎以忘本(6)。广则容奸(7),狄则思欲(8)。感条畅之气(9)

  • 卷十七·易祓

    钦定四库全书周官总义卷十七     宋 易袚 撰夏官司马第四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乃立夏官司马使帅其属而掌邦政以佐王平邦国政官之属大司马卿一人小司马中大夫二人军司马下大夫四人舆司马上

  • 卷第一·佚名

    陀罗尼杂集 失译 陀罗尼杂集卷第一 未详撰者今附梁录 七佛所说大陀罗尼神咒(并八菩萨所说神咒合十五首) 第一惟越佛说有一万八千病。以一咒悉已治之。此陀罗尼名苏卢都呵。晋言梵音决定。 支波昼支波昼 呼奴波昼

  • 第七 婆罗门相应·佚名

    第一 阿罗汉品[一]第一 陀然阇仁一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王舍城竹林栗鼠养饵所。二其时,有婆罗堕婆阇姓之婆罗门妻,名陀然阇仁,信乐佛、法、僧。三时,陀然阇仁,将近于运食与婆罗堕婆阇姓之婆罗门,发三次之欢喜语:&ldquo;归命

  • 诸家神品丹法·佚名

    诸家神品丹法,撰人不详。从内容看,似为唐宋间道士编集。六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此书辑录数种外丹黄白方术而成。前五卷主要摘录《抱朴子•黄白篇》、《金丹篇》、《孙真人丹经》、《葛仙翁紫霄丹经》等诸家丹

  •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脂砚斋

    指脂砚斋加有评语的《红楼梦》抄本,简称“脂评本”或“脂本”。脂砚斋为《红楼梦》最早评论者别号,真实姓名不详,观其评语,当与曹雪芹关系密切。但今称的“脂评”非皆脂砚斋一人所写,其他署名的评者尚有畸笏、绮园、鉴堂、

  • 程氏经说·佚名

    七卷。不着编辑者名氏。此书乃程颐解经之语。《书录解题》称《河南经说》,《二程全书》称《伊川经说》。内容包括《系辞》、《书》、《诗》、《春秋》、《论语》、《改定大学》。程颐之学,除《易传》另行于世外,其余全集

  • 华严经文义纲目·法藏

    全一卷。唐代贤首大师法藏撰。又称华严八会纲目章、大方广佛华严八会纲目章、华严经纲目、华严纲目。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五册。内容系开立十门以述说华严经之大要,即:(一)辨教起所因,(二)释经题目,(三)明经宗趣,(四)说经时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