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十八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六十八

崔融

崔融字安成齐州全节人擢八科高第补宫门丞迁崇文馆学士中宗为太子时融为侍读典东朝章疏长安中授着作佐郎迁右史进凤阁舍人坐附张易之兄弟贬袁州刺史寻召拜国子司业融为文华婉典丽朝廷诸大手笔多手敕委之卒谥曰文集六十卷今编诗一卷

关山月

月生西海上气逐边风壮万里度【一作照】关山苍茫非一状汉兵开郡国胡马窥亭障夜夜闻悲笳征人起南望

拟古

饮马临浊河浊河深不测河水日东注河源乃西极思君正如此谁为生羽翼日夕大川隂云霞千里色所思在何处宛在机中织离梦当有魂愁容定无力夙龄负

奇志中夜三【一作多】叹息拔劔斩长榆弯弓射小棘班张固非拟卫霍行可即寄谢闺中人努力加飱食

西征军行遇风

北风卷尘沙左右不相识飒飒吹万里昬昬同一色马烦莫敢进人急【一作怠】未遑食草木春更悲天景昼相匿夙龄慕忠义【一作勇】雅尚存孤直览史怀浸骄读诗叹孔棘及兹戎旅地忝从书记职兵气腾北荒军声振【一作重】西极坐觉威灵远行看氛祲息愚臣何以报倚马申微力

塞垣行【一作崔湜诗】

疾风卷溟海万里扬沙砾仰望不见天昬昬竟朝夕是时军两进东拒复西敌蔽山张旗鼓间道潜锋镝精骑突晓围奇兵袭暗壁十月边塞寒四山沍隂积雨雪鴈南飞风尘景西廹昔我事讨论未尝怠经籍一朝弃笔砚十年操矛戟岂要黄河誓须勒燕山石可嗟牧羊臣海外久为客

登东阳沈隐侯八咏楼【第三句缺一字】

旦登西北楼楼峻石墉厚宛生长定 俯压三江口排阶衔鸟衡交疏过牛斗左右会稽镇出入具区薮越岩森其前浙江漫其後此地实东阳由来山水乡隐侯有遗咏落简尚余芳具物昔未改斯人今已亡粤余忝藩左束髪事文塲怅不见夫子神期遥相望

从军行

穹庐杂种乱金方武将神兵下玉堂天子旌旗过细柳匈奴运数尽枯杨关头落月横西岭塞下凝云断北荒漠漠边尘飞衆鸟昬昬朔气聚羣羊依稀蜀杖迷新竹髣髴胡牀识故桑临海旧来闻骠骑寻河本自有中郎坐看战壁为平土近待军营作破羌

和宋之问寒食题黄梅临江驿

春分自淮北寒食渡江南忽见浔阳水疑是宋家潭明主阍难叫孤臣逐未堪遥思故园陌桃李正酣酣

留别杜审言并呈洛中旧游

斑鬓今为别红顔昨共游年年春不待处处酒相留驻马西桥上囘车南陌头故人从此隔风月坐悠悠

咏宝劔

宝劔出昆吾龟龙夹采珠五精初献术千户竞沦【一作论】都匣气冲牛斗山形转辘轳欲知天下贵持此问【一作谢】风胡

吴中好风景

洛渚问吴潮吴门想洛桥夕烟杨柳岸春水木兰桡城邑高楼近星辰北斗遥无因生羽翼轻举托还飇

则天皇后挽歌二首

宵陈虚禁夜夕临空山隂日月昬尺景天地惨何心紫殿金铺涩黄陵玉座深镜奁长不启圣主泪沾巾前殿临朝罢长陵合葬归山川不可望文物尽成非隂月霾中道轩星落太微空余天子孝松上景云飞

户部尚书崔公挽歌

八座图书委三台章奏盈举杯常有劝曳履忽无声市若荆州罢池如薛县平空余济南【一作南斗】劔天子署高名

韦长史挽词

日落桑榆下寒生松柏中冥冥多苦雾切切有悲风京兆新阡辟【一作濶一作合】扶阳甲第空郭门从此去荆棘渐蒙笼

和梁王衆传张光禄是王子晋後身

闻有冲天客披云下帝畿三年上宾去千载忽来归昔偶【一作遇】浮丘伯今同丁令威中郎才貌是柱【一作藏】史姓名非只召趋龙阙承恩拜虎闱丹成金鼎献酒至玉杯挥天仗分旄节朝容间雨衣旧坛【一作宫】何处所新庙坐光辉汉主存仙要淮南爱道机朝朝缑氏鹤长向洛城飞

哭蒋詹事俨

江上有长离从容盛羽仪一鸣百兽舞一举羣【一作衆】鸟随应我圣明代巢君阿阁垂钩陈侍帷扆环卫奉旌麾雅量沧海纳完才庙廊施养亲光孝道事主竭忠规贞节既已固殊荣良不訾朝游云汉省夕宴芙蓉池汲黯言当直陈平智本奇功成喜身退时往惜年驰镇国山基毁中天柱石颓将军空有颂刺史独留碑芜漫藏书壁荒凉悬劔枝昔余参下位数载忝牵羇置榻恩逾重迎门礼自卑竹林常接兴黍谷每逢吹逸翰金相发清谈玉柄挥不轻文举少深叹子云疲遗爱犹如在残编尚可窥即今流水曲何处俗人知

嵩山石淙侍宴应制

洞口仙岩类削成泉香石冷昼含清龙旗画月中天下凤管披云此地迎树作帷屏阳景翳芝如宫阙夏凉生今朝出豫临悬圃明日陪游向赤城

塞上【一作北】寄内

旅魂惊塞北归望断河西春风若可寄暂为遶兰闺

御定全唐诗卷六十八

猜你喜欢
  卷六百四十·彭定求
  萧廷之·唐圭璋
  马子严·唐圭璋
  卷二·王灼
  第十三出 哭主·孔尚任
  宜秋山赵礼让肥·臧懋循
  卷八十八·徐世昌
  五集卷十六·乾隆
  四集卷六十二·乾隆
  卷四十五·梅鼎祚
  卷一百五十五·陈思
  李白之死·闻一多
  卷五十六·佚名
  王昌龄诗中密旨·佚名
  四集 二卷·钱德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十八·毕沅

      ◎宋纪八十八 ∷起玄黓敦牂七月,尽阏逢涒滩四月,凡一年有奇。   ○徽宗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   崇宁元年辽乾统二年   秋,七月,甲申朔,建长生宫以祠荧惑。   丙戌,诏:“省、台、寺、监及监司、

  • ◎民政一·徐天麟

    ○户口自高祖讫于孝平,民户千二百二十三万三千六十二,口五千九百五十九万四千九百七十八,汉极盛矣。(地理志,师古曰,汉之户口,当元始二年最为殷盛,故志举之以为数。)京兆尹,(元始二年,户十九万五千七百二,口六十八万二千四百六十八

  • 卷之一百十二·佚名

      顺治十四年。丁酉。冬十月。庚午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  ○遣官祭四祖陵、福陵、昭陵。  ○颁顺治十五年时宪历。  ○谕吏部。钱粮系军国重务。有司考成、自不容宽。但近来参处拖欠。降调纷纭。新旧交代

  • 第三卷 田赋考·缪荃孙

    建康府田赋田 数乾道旧志,通管田七百七十七万二千八百六十三亩;景定辛酉,五县俱到,挨究实数,见管田实计四百三十四万一千六百四十三亩三角二十六步。上元县山田四十一万五千九百二十一亩一角四十七步。圩田二十万三千九百

  • 吕陶传·脱脱

    吕陶字元均,成都人。蒋堂镇守蜀州,延纳很多士人入学,亲自考核他们的文章,曾得到吕陶的论文,集中学生朗读,说:“这是贾谊的文章。”吕陶当时年纪十三岁,在座的人都感到吃惊。由于这样礼之于宾筵。一天,与蒋堂同游僧舍,一起读寺碑

  • 达礼麻识理传·宋濂

    达礼麻识理,字遵道,姓怯烈台。其先祖为北方大族,自六世祖始居开平。父名阿剌不花,曾任江西行省参知政事,追封赵国公,谥襄惠。达礼麻识理自幼聪敏,从师学经史,过目即能理解。至正五年(1345)经筛选为译史,更加勤奋学习,士大夫们对

  • 徐良·周诒春

    徐良 字善伯。年二十五岁。生于广东三水。父勤。已婚。本籍通信处。广州永汉直街治安纸铺。初学于广东高等学堂。又留学日本。光緖三十一年。自费游美。入京都大学。及哥仑比亚大学。习普通文科。民国二年。得学士学

  • 卷六 檀弓上第三·郑玄

    (陆曰:“檀弓,鲁人。檀,大丹反,姓也。弓,名。以其善于礼,故以名篇。”)[疏]正义曰:案郑《目录》云:“名曰《檀弓》者,以其记人善于礼,故着姓名以显之。姓檀名弓,今山阳有檀氏。此于《别录》属《通论》。”此《檀弓》在六国之时,知者

  • 准斋杂说卷下·吴如愚

    ○忍说忍之字一也。而有二义焉。有不仁之忍。有能容之忍。孟子曰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是以不忍为仁也。齐宣不忍牛之觳觫。孟子以为仁术。夫既以不忍为仁。则忍为不仁也明矣。故知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

  • 第二十四章·王夫之

    一或问所云&ldquo;术数推验之烦&rdquo;,正以破至诚之不以祥妖、蓍龟为知。其云&ldquo;意想测度之私&rdquo;,正以破至诚之不缘四体之动而知。子贡知二君之死亡,而夫子以为&ldquo;不幸&rdquo;,以其为测度也。 小注所载朱子

  • 尚书考异原序·梅鷟

    尚书二十八篇并序一篇共二十九篇秦博士伏生所传乃圣经之夲真也因暴秦焚书蔵于壁中遭乱遗失所存者止有此耳伏生即以教于齐鲁之间因为大传三篇汉文时求治尚书者无过于伏生使太常掌故晁错徃受传之盖传其文义讲说以发明正

  • 卷八·苏辙

    钦定四库全书 诗集传卷八       宋 苏辙 撰 豳         国风 豳邠之栒邑也昔公刘自邰出居於豳修后稷之业勤恤爱民民咸归之周之王迹实始於此故周公遭二叔之难而作七月之诗言后稷公刘勤劳民事致王业

  • 第十六章 知常道·林语堂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 (8 )。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 (9 ),全乃天 (10 ),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语译]若是致虚、宁静的功夫达到极致,以去知

  • 顺中论义入大般若波罗蜜经初品法门卷上·龙树

        龙胜菩萨造 无着菩萨释    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  归命一切智。  不灭亦不生  不断亦不常  不一不异义  不来亦不去  佛已说因缘  断诸戏论法  故我稽首礼  说法师中胜  如是论

  • 锦江禅灯目录·丈雪通醉

    续藏经 锦江禅灯目录清 通醉辑锦江禅灯目录卷一  卷首 序 辩讹 凡例  后跋  初祖菩提达磨大师 二祖慧可大祖禅师  三祖僧灿鉴智禅师 四祖道信大医禅师  五祖弘忍禅师 六祖大鉴慧能禅师 四祖下第三

  • 御选语录卷十八·雍正

      卷十八御制后序朕少年时喜阅内典。惟慕有为佛事。于诸公案。总以解路推求。心轻禅宗。谓如来正教。不应如是。圣祖敕封灌顶普慧广慈大国师章嘉呼土克图剌麻。乃真再来人。实大善知识也。梵行精纯。圆通无碍。西藏

  • 纸醉金迷·张恨水

    现代长篇小说。张恨水著。广州国光书局1949年4月初版。原载1946年上海《新闻报》。这是一部社会讽刺小说。作品以抗战胜利前夕的重庆为背景,描写了一幅物价飞涨,聚赌成风,官吏大发“国难财”,商人大做“黄金梦”,小市民“

  • 补续高僧传·佚名

    佛教史书。明河明撰。二十六卷。书首有范景文等序四篇,书末有毛晋跋等三篇。此书由河明弟子道开整理,毛晋佐助刊行。体例依《宋高僧传》,按僧人“德业”分为十科(其中“读诵”改为“赞诵”),即:(1)译经篇(卷一),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