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十四章

或问所云“术数推验之烦”,正以破至诚之不以祥妖、蓍龟为知。其云“意想测度之私”,正以破至诚之不缘四体之动而知。子贡知二君之死亡,而夫子以为“不幸”,以其为测度也。 

小注所载朱子语录,是门人记成文字时下语不精通。其云“但人不能见”者,就理之形见而言,已撇开妖祥、蓍龟、四体等项上面说。彼亦皆是此理,而此理则非常人之所见,其所见必繇象数也。至其云“蓍龟所告之吉凶,非至诚人不能见”,此又就俗情中借一引证。所谓“至诚人”者,亦就其术中之笃信者言之耳,故加“人”字以别之。人者微词也。云峰不知此意,乃认定在象数上知吉凶,则甚矣其愚也。 

祯祥、妖孽之必有,蓍龟、四体之先见,此是鬼神之诚。鬼神体物而不可遗,无心于知,而昭察兆见者不诬,故人得凭之以前知,斯鬼神之明也。唯“诚则明”,鬼神之诚不可掩者也,是以不待至诚,而人得因以前知。 

天地闲只是理与气,气载理而理以秩叙乎气。理无形,气则有象,象则有数。此理或紊,则象不正而数不均,大而显著,细而微动。非至诚之实有其理,则据其显者以为征,迎其微者以为兆,象数之学所自兴也。 

至诚者理诚乎己,则“惠迪吉”,迪乎我而即吉也;“从逆凶”,逆乎我而即凶也。如会做文字人看人试闱文字,当于其心则知其售,不当于其心则知其不售,却与精于卜筮者一例取准。所以书云“唯先蔽志,昆命于元龟”,则固已先天而天不违矣。 

鬼神之为妖为祥,在蓍龟而见,在四体而动者,非有意想也,至诚之道也。在天之至诚。人之用此以知鬼神之所知者,则推测之小道也。“至诚如神”,与鬼神同以至诚之道而前知之。而善为术数、精于测度者,则藉鬼神之诚明以知之,是神自效也,非彼之能如神也。如董五经知程子之至,却云“声息甚大”,其所藉者声息也,非声息则彼且惘然矣。 

俗有本命元辰来告之说,亦是藉当体之鬼神。而程子所云“知不如不知之愈”,直以吾身之诚有不足,故藉乎神以为明,而非其明也。藉乎神,则己与神为二。令其知者一,因而知者又一,此二之说也。与神为二,则神固诚而己不诚。己既不诚,乃以笃信夫神之区区者为诚,其亦微矣。 

乃其大端之别,则至诚所知者,国家之兴亡也,善不善之祸福也。若今日晴,明日雨,程先生之来不来,此亦何烦屑屑然而知之哉?圣人所以须前知者,亦只为调燮补救,思患预防,与夫规恢法制,俟后圣而不惑耳;一切尖尖酸酸底人事家计,则直无心情到上面去。 

又如“亡秦者胡”,“点捡作天子”,既无可如何区处,亦不劳知得。如夫子说子路不得其死,亦须是警戒他,教涵养其行行之气。不成只似张憬藏一流,判断生死以炫其术?但国家之兴亡,夫人之祸福,徒以一端之理断之,则失者亦众。如孔子言卫灵公之不丧,即非季康子之所知。康子之言,非无理也。 

乃必如孔子,于善恶得失,如冷暖之喻于体,亦如王者之自操赏罚,酌量皆平,则轻重长短缓急宜称,在理上分得分数清切。而气之受成于理,为顺为逆,为舒为促,为有可变救,为无可变救,直似明医人又曾自疗过己身此病来,及看人此病,断不浪忧浪喜,而所以施之药石者,一无妄投,苟尝试焉,而未有不能生之者也。 

其在他人,则或以数测而反知之,以理度而反失之。唯其理之未实而不达乎神之所以诚也。以数测者,非其人之能知也,因其一念之笃信而神凭之也。鬼神之体乎诚而不可掩,其道可以前知也。以理知者,无待于鬼神,而与鬼神同其吉凶也。至诚之能体夫诚,而“诚则明”,其道可以前知也。其道同,故“至诚如神”;神可以知者,无不知矣。云峰无此境界,故信不能及,而谓必繇妖祥卜筮,亦其宜矣。 

章句云“无一毫私伪尽己则无私,以实则无伪。留于心目之闲”一句,是透彻重围语。私者私意也,伪者袭义也。 

以己之私意论顺逆,顺于己之私者则以为顺,逆于己之私者则以为逆。如子路言“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则亦不知为宰之足以贼子羔也。 

以口耳所得,袭义而取之,则所谓顺者必有其不顺,所谓逆者未必其果逆。如徒闻“ 丧欲速贫,死欲速朽”,非实得于己而见其必然,则速贫而无以仰事俯育,速朽而作不孝之俑矣。 

义理本自广大,容不得私;本自精微,非伪所及。而祸福兴亡,一受成于广大精微之天道,则必其广大无私、精微不伪者,然后可与鬼神合其吉凶而不爽。若此者,岂但如小注所云“能见蓍龟吉凶之至诚人”乎?故章句、或问而外,朱门诸子所记师言,过口成酸,读者当知节取。 

猜你喜欢
  我对于圣人之怀疑·李宗吾
  浮邱子卷九·汤鹏
  春秋辨义卷十二·卓尔康
  春秋大全卷八·胡广
  卷二十一·段昌武
  卷十·冯复京
  卷五·张自超
  卷五百二十七·佚名
  聚集品第二十九·佚名
  戒品第二十五·佚名
  慈氏菩萨所说大乘缘生稻秆喻经全文·佚名
  北山录卷第七·神清
  念佛往生的原理·太虚
  佛说十力经·佚名
  大般涅槃经 第五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百二十·彭定求

        卷620_1 【渔具诗·网】陆龟蒙   大罟纲目繁,空江波浪黑。沈沈到波底,恰共波同色。   牵时万鬐入,已有千钧力。尚悔不横流,恐他人更得。   卷620_2 【渔具诗·罩】陆龟蒙   左手揭圆罛,轻桡弄舟子。不知

  • 刘镇·唐圭璋

      镇字叔安,南海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学者称为随如先生。有随如百咏,今不传。   念奴娇   调冰弄雪,想花神清梦,徘徊南土。一夏天香收不起,付与蕊仙无语。秀入精神,凉生肌骨,销尽人间暑。稼轩愁绝,惜花还胜儿女。  

  • 唐诗拾遗目录·高棅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拾遗目録卷一五言古诗上太宗皇帝  许敬宗   虞世南魏澂    李百药   于志宁令狐德棻  杜正伦   陈子良任希古   刘孝孙   王易从卢照邻   刘庭芝   沈佺期宋之问   

  • 御选元诗卷五十一·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元诗卷五十一七言律诗九施钧白水山万壑归源防石湫洞天名不下瀛洲声闻大地玉龙吼势接碧空银汉流道院昼隂微雨集元坛秋冷湿云浮山翁指防青松外曾见仙人跨鹤游赠王隐君投老西湖作隐君凤来龙去絶无闻孤山

  • 第五回 合浦还珠三军奏凯 穹庐返幕各族投诚·蔡东藩

      却说帖木真闻帐外有变,料是歹人到来,忙令母亲兄弟等,暂行趋避。仓猝不及备装,大家牵了马匹,跨鞍便逃。诃额仑也抱了女儿,上马急行。帖木真又命妻室孛儿帖,与进报的老妇同乘一车,拟奔上不儿罕山。谁知一出帐外,那边来的敌

  • 名山藏卷之八十九·何乔远

    晋江何乔远譔列女记(一)◆列女记(一)范氏徐妙锦郭真顺高妙莹李氏宋氏韩氏女黄善聪陈氏妾林淑圆苏氏胡卢朱静庵李淑人黄氏戴纶妻张氏徐德英吴扶阳范氏徐妙锦郭真顺高妙莹李氏宋氏韩氏女黄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四·佚名

    正德十四年五月癸巳朔○甲午革福建沙县河泊所从巡按御史奏也○丙申 上之幸宣大也蜀府使人有见之者归以告王王遣指挥姜杰具疏问安兼献彩币 上嘉其诚意赐书褒答之○戊戌巡按浙江御史吴华疏荐浙江提学副使高友玑原任广东

  • 卷之四百九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附录一 年谱·林语堂

    北宋仁宗天圣元年至嘉祐八年(1023年—1063年)1036年 苏东坡降生(11月19日)1054年 娶王弗1057年 中“进士”;母丧;服孝(1057年4月—1059年7月)1059年 举家迁往京都(1060年2月抵达)1061年 任凤

  • 女将军·陶菊隐

    民国十六年,陕西军长郭坚好渔色,妾某氏有宠,财帛随所欲。郭死,氏哭之恸,慷慨告部众:“将军死矣,君等将焉往?如不以阿侬为不才,俾竟将军未竟之志,将军死亦瞑目。”众敫应曰:“愿以事将军者事夫人。”氏遂戎

  • 卷二百十四之五·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二百十四之五 朱批郝玉麟奏摺 雍正十年八月二十八日署福建緫督【臣】郝玉麟谨 奏为据报进剿番社情形恭摺奏 闻事窃照台湾北路土番自作歹以来

  • 158.马嵬驿兵变·林汉达

    潼关是京城长安的门户,那里形势险要,道路狭窄。唐玄宗派大将哥舒翰带领重兵把守。叛将崔乾祐在潼关外屯兵半年,没法打进去。潼关的守军每天晚上在烽火台烧起一把火,作为平安的信号。关里的烽火台接到信号,也一座接一座放“

  • 卷十二·惠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说卷十二翰林院侍读惠士奇撰隐公六年春郑人来渝平【吴志王朗遗孙策书曰常念渝平更成复践宿好】左传六年春郑人来渝平更成也公羊传输平者何【渝二传作输俱训为堕】输平犹堕成也何言乎堕成败其成也曰吾

  • 卷四·朱鹤龄

    钦定四库全书 诗经通义卷四      吴江朱鹤龄撰 魏 按魏为晋献公所灭诗皆未灭时作公行公路虽晋官或魏亦尝有之○俭太过则褊啬褊啬之流为好利好利之流为重敛魏风以葛屦始以硕鼠终亦势使然乎 纠纠【音九○郝敬曰

  • 卷第一百五十六·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五十六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根蕴第六中一心纳息第五之二诸法无学正见相应。彼法无学正思惟相应耶。答应作四句。此中无学正见一切地可得。非一切无漏心。无学正思惟一切无

  • 第六十二章 王子诞生·佚名

    其时此大地之主佳耶巴夫[王]并名密多王妃已殁。(一)然而西利瓦罗巴[王]之妃为须伽罗诞生玛那巴罗那伽[王]子并名利罗瓦提[王]女之二儿,(二)大地护者玛那巴罗那[王]之妃,罗多那瓦利亦又得密多、波巴瓦提二[王]女。(三)大阿提哈达[官]义罗巴夫

  • 权力意志·尼采

    德国哲学家尼采(1844~1900)著,1895年发表。《权力意志》是尼采的代表作。他的权力意志论,承袭了叔本华生存意志论的观点,并加以引申、扩张和改造而成的。他将叔本华无目的,无意义的单纯的生存意志赋予了“渴望统治”“

  • 庄子集释·郭庆藩

    清郭庆藩撰。前人注解 《庄子》者,多达数十家,各家注本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郭庆藩作 《庄子集释》,博采诸家之长。于正文之下,先引郭象注,次引成玄英疏,再用陆德明音义。而他自己的解释文句,则分别列于注疏音义之下。凡是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