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序一

京华为四方辐辏之区,凡玩意适观者,皆於是乎聚,曲部其一也,妙选优童,延老技师为之教授,一曲中之声情度态,口传手画,必极妍尽丽而後出而夸客,故凡乘坚策肥而至者,呼名按节,俾解缠头,红氍匝地,灯回歌扇之光,采袖迎人,声送明眸之睐,朱缨白纻,与晓风残月争妍,亦所以点染风光,为太平之景色也,其曲词或从诸传奇拆出,或撰自名公钜卿,逮诸骚客,下至衢巷之语,市井之谣,靡不毕具,以徵歌者,不尽文,诸师皆以口相授,相沿既久,或习其调而忘其辞,或习其词而讹其字,或调与词并失传,许多名曲,困无蓝本,渐归湮淹,诸部甚憾之,三和堂颜曲师者,津门人也,幼工音律,强记博闻,凡其所习,俱觅人写入本头,今年已七十余,检其箧中,共得若干本,不自秘惜,公之同好,诸部遂醵金谋付剞劂,名曰霓裳续谱,因多舛误,请订於余,余窃惟汉魏以来,由乐府变为歌行,由歌行变为词曲,欧苏辛柳而外,花间得其韵,实甫得其情,竹坞得其清华,草堂得其朴茂,逮近代之临川、文长、云亭、天石笠翁、悔庵诸公,缘情刻羽,皆足鬯其喜怒哀乐之怀,其词精警,其趣悠长,余之所醉心者,不一而是,每当触景萦情之会,拈毫吮墨,偶一效颦,颇不至遗讥大雅,至於是编,特优伶口技之余,其足供讽咏者,仅十之二三,虽强从友人之命,不过正其亥豕之讹,至鄙俚纰缪之处,固未尝改订,题签以後,心甚不安,然词由彼制,美不能增我之妍,恶亦不能益吾之丑,骚坛诸友,想有以谅之矣,至其中佳制,或潇洒梨花,荡扬春日,或凄凉河满,寂寞秋帏,或金谷芙蓉,跌宕红儿玉板,或小蛮杨柳,激扬白傅铜琶,当红豆花开之下,绿窗人静之余,手把是编,旋呼名部,循声核字,鬯我天怀,欲为顾曲之风流,固不必还向江南访龟年与李謩矣,是为序,乾隆六十年岁次乙卯春二月上浣,秣陵楷堂王延绍撰。

猜你喜欢
  续诗品全文·袁枚
  卷十一·何汶
  自序·王骥德
  卷四十四·董康
  伊川击壤集卷之十七·邵雍
  第二十四回 受真传能飞宝剑·陈端生
  第二折·高文秀
  卷三·周权
  卷十九·曹学佺
  凡例·杨士弘
  梦观集卷二·大圭
  卷九十七·佚名
  内篇(上)·叶燮
  剧说卷二·焦循
  ●玉井樵唱卷中·尹廷高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六·袁枚

      徐朗斋嵩曰:“有数人论诗,争唐、宋为优劣者,几至攘臂。乃授嵩以定其说。嵩乃仰天而叹,良久不言。众问何叹。曰:‘吾恨李氏不及姬家耳!倘唐朝亦如周家八百年,则宋、元、明三朝诗,俱号称唐诗,诸公何用争哉?须知论诗只论工拙

  • 五代诗话卷七·郑方坤

      楚 荆南  廖圗  廖圗字赞禹防州人文学博赡为时辈所服湖南马氏辟幕下奏天防府学士与刘昭禹李臯徐仲雅蔡毘韦鼎释虚中齐已俱以文藻知名更唱迭和今有集行于世赠上人云暂把枯藤倚壁根禅堂初剏楚江濆直疑松小难

  • 第二十四出 错获·李渔

    (丑扮地方,持画并告示上)一件新闻活笑死,请君但看这张纸;皇帝家中走了人,教我百姓替他贴招子。自家非别,乃是饶州府城里面,一个当官值役的地方是也。近日有桩异事,北京皇帝老官结识一个表子,不知为甚么缘故,忽然走了。如今发下几

  • 古今滑稽联话八·范左青

    “日晒雪消,檐滴无云之水;风吹尘起,地生不火之烟。”“新月带星,银弹弓加金弹子;长虹贯日,绣球绦系锦球儿。”“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绣鞋低罩绿罗裙,鸳

  • 第卅七折 存殁恩光·冯梦龙

    【南吕引临江仙】【临江仙头】[老旦扮黄门上]宝鼎香烟携满袖,红云对映丹楼。【一剪梅尾】钧天先奏太平讴。东阁春留,北阙光浮。皎洁明星高,苍茫远天曙,槐雾暗不开,城鸦鸣稍去。始闻高阁声,莫辨更衣处。银烛已成行,金门俨驺驭

  • 卷六·曹庭栋

    钦定四库全书宋百家诗存卷六嘉善曹庭栋编文潞公集文彦博字宽夫介休人少从颍昌史炤学炤母异之曰贵人也仁宗时及进士第知翼城县判绛州除监察御史进龙图阁直学士封潞国公以太师致仕元祐初司马光荐复命平章军国重事六日一

  • 卷一百五·陈邦彦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一百五目録兽类跋徽宗画马图【元王恽】徽宗临张萱宫骑图【元王恽二首】宣和画马【元程钜夫】宣和御马图【明王禕】徽宗马图【明王世贞】题显宗承华殿墨戏【元王恽】承华殿墨戏图【元王

  • 卷八十六·志第三十九·地理二·脱脱

        ◎地理二   ○河北路 河东路   河北路。旧分东、西两路,后并为一路。熙宁六年,再分为两路。   东路。府三:大名,开德,河间。州十一:沧,冀,博,棣,莫,雄,霸,德,滨,恩,清。军五:德清,保顺,永静,信安,保定。县五十七。  

  • 卷四 仁宗·王夫之

      〖一〗  曹魏严母后临朝之禁,君子深有取焉,以为万世法。唐不监而召武、韦之祸,玄宗既靖内难,而后为之衰止。不期宋之方盛而急裂其防也。   仁宗立,刘后以小有才而垂帘听政,乃至服衮冕以庙见,乱男女之别,而辱宗庙。方

  • 卷之一百九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卷八·杨大雅

    <史部,史钞类,两汉博闻钦定四库全书两汉博闻卷八宋 杨侃 辑大驾 法驾 小驾【舆服志二十九】胡广汉制度曰天子出有大驾法驾小驾大驾则公卿奉引大将军参乗太仆御属车八十一乗备千乗万骑法驾八卿不在卤簿唯河南尹执

  • 卷二十·郭良翰

    钦定四库全书明谥纪彚编卷二十明 郭良翰 撰臣谥夫人淑人【普天率土皆王臣也故并列之臣】惠靖卫圣保母尹氏【宣德】恭靖佑圣保母张氏【正统】恭和辅圣夫人魏氏【成化】恭慎夫人韩氏【成化】庄懿辅圣夫人蔺氏【天顺】

  • 卷四·杂述·李贽

    〔凡三十八篇,附周思敬文两篇〕  ● 解经题  《大佛顶》者,至大而无外,故曰大;至高而莫能上,故曰顶。至大至高,唯佛为然,故曰《大佛顶》也。夫自古自今,谁不从是《大佛顶》如如而来乎?但鲜有知其因者耳。能知其因,如是至大,

  • 卷一百九十三·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九十三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六十六观象授时东方苍龙七宿角宿二星角两星南北正直着【今测角一星黄经九宫一十九度二十六分纬南一度五十九分赤经九宫一十七度一

  • 卷二百五十一·佚名

    △初分难信解品第三十四之七十善现,一切智智清净故地界清净。地界清净故有为空清净。何以故?若一切智智清净。若地界清净。若有为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一切智智清净故水火风空识界清净。水火风空识界清净故有

  • 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卷下·佚名

    □□释迦牟尼佛因信相菩萨。为一切众生及自己身问诸佛名。佛说十方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大菩萨僧已复欲大师子吼。师子吼者名决定说。决定说者。明知如来常住不灭。□说众生尽有佛□□魔怖畏外道归伏故□□□□□□□□

  • 吴子白话译文·吴起

    中国战国时期吴起著。作者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曾先后在鲁、魏、楚国任职,以敢于改革、善于用兵著称。本书相传是吴起与魏文侯、魏武侯论兵言论的辑录,传世本仅存6篇,分上下两卷,是一部与《孙子兵法》齐名

  • 广大宝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佚名

    三卷,唐菩提流志译。宝楼阁经三译之一。广大宝楼阁善住者,陀罗尼名。说其缘起及功德。示其修法。序品第一,佛初成道,华说神咒。秘密主欢喜请问咒所从来?佛与大众同往东方宝灯世界,妙种种色宝善住清净佛处,普集一切诸佛,现宝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