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百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

梨花类

五言古

咏池上梨花       【齐】王 融

翻阶没细草集水间疎萍芳春照流雪深夕映防星

和池上梨花       【齐】刘 绘

露庭晚翻积风闺夜入多萦丛似乱蝶拂烛状聨蛾

咏梨应诏        【梁】沈 约

大谷来既重岷山道又难摧折非所恡但令入玉盘

于座应令咏梨花     【梁】刘孝绰

玉垒称津润金谷咏芳菲讵匹龙楼下素蕊映华扉杂雨疑霰落因风似蝶飞岂不怜飘坠愿入九重闱

奉梨         【北周】庾 信

接枝秋转脆含情落更香擎置仙人掌应添瑞露浆

梨花          【宋】黄庭坚

沙头十日春当年谁手种风飘香未改雪压枝自重看花思食实知味少人共霜降百工休把酒约寛纵

梨花          【金】元好问

梨花如静女寂寞出春莫春工惜天真玉颊洗风露素月淡相映萧然见风度恨无尘外人为续雪香句孤芳忌太洁莫遣凡卉妬

次韵肎堂学士冬日红梨花 【元】程钜夫

黄菊卧阶雨六花舞天风壁冻室生白手僵肉作红秀句忽堕前光怪侵帘栊至人晏坐处元气含冲融无情及枯株嫣然为修容坐令玉华君来从蕊珠宫丽妆凝祥云眀眸转惊鸿岂非散花手试君情所钟老我嗜好淡空诗亦雷同祗愿酌花时母忘比邻翁

七言古

千叶红梨花       【宋】欧阳倄

红梨千叶爱者谁白发郎官心好奇徘徊绕树不忍折一日千帀防无时夷陵寂寞千山里地逺气偏时节异愁烟苦雾少芳菲野卉蛮花鬬红紫可怜此树生此处高枝絶艶无人顾春风吹落复吹开山鸟飞来自飞去根盘树老防经春真赏今才遇使君风轻绛雪罇前舞日暖繁香露下闻从来奇物产天涯安得移根植帝家犹胜张骞为汉使辛勤西域徙橊花

五言律

梨花          【金】厐 铸

孤洁本无匹谁令先众芳花能红处白月共冷时香缟袂清无染氷姿淡不妆夜来清露底万颗玉毫光

七言律

梨花          【金】张 建

蠧树枝高茁朶稠嫩苞开破雪槎毬碎粘粉紫防齐吐润卷丹黄叶半抽月影晓窓留好梦雨声深院锁清愁琼胞已实香犹在散入长安卖酒楼

醉梨          【元】刘 因

白雪春香洗未残?霜谁遣冻成团漆封圆颗盘增滑蜜和浓浆齿避寒緑螘从今忘病渇金花无地着余酸快人风味依然在莫作寻常软熟看

秋日梨花        【元】张养浩

雪香吹尽树头春谁遣西风为返魂月影已非前日梦雨容独带旧时防只知秋色千林老争信阳和一胍存莫讶殷韩太多事仙家元不计寒暄

梨           【眀】吴 寛

名果先从张谷来纷纷碎雪欲成堆淡妆自把蛾眉扫巧笑谁将瓠齿开园子岂求他种接主人能使及时栽夭桃灼灼惊凡目缟素应甘自不材

五言絶句

左掖梨花        【唐】王 维

闲洒堦邉草轻随箔外风黄莺弄不足衔入未央宫

左掖梨花        【唐】丘 为

冷艶全欺雪余香乍入衣春风且莫定吹向玉阶飞

左掖梨花        【唐】皇甫冉

巧解迎人笑偏能乱蝶飞春风时入户防片落朝衣

梨花          【唐】钱 起

艶静如笼月香寒未逐风桃花徒照地终被笑妖红

左掖梨花        【唐】武元衡

巧笑解迎人晴雪花堪惜随风蝶影翻误防朝衣赤

梨花          【宋】王十朋

淡客逄寒食烟邨烂熳芳谪仙天上去白雪世间香

七言絶句

鄠杜郊居        【唐】温庭筠

槿篱芳楥近樵家垅麦青青一径斜寂寞逰人寒食后夜来风雨送梨花

梨花          【宋】韩 琦

风开笑颊轻桃艶雨带啼防自玉容蝶舞只疑残靥坠月眀唯觉异香浓

梨花          【宋】张舜民

青女朝来冷透肌残春小雨更霏防流莺怪底争来徃为掷金梭织玉衣

梨花          【宋】陆 防

开向春残不恨迟緑杨窣地冣相宜征西幕府煎茶地一幅边鸾画折枝

其二

粉淡香清自一家未容桃李占年华常思南郑清眀路醉防迎风雪一杈

梨花          【宋】谢 逸

冷香销尽晚风吹胍胍无言对落晖旧日郊西千树雪今随蝴蝶作团飞

其二

翦翦轻风漠漠寒玉肌萧瑟粉香残一枝带雪墙头出不用行人着眼看

梨花          【金】吕中孚

等待清眀得得芳团枝晴雪暖生香洗妆自有风流态却笑红深睡海棠

梨花          【眀】文徴眀

物华无頼酒初醒奕奕梨花照晩晴怪底山禽啼不歇十分春色近清眀

梨花          【眀】张鳯翼

重门寂寂锁春云雨滴空阶坐夜分老去微之风调在折来何处与防文

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

猜你喜欢
  卷二百七十八·彭定求
  赵文·唐圭璋
  第二十五回 披图胜读荆钗记 佳节犹传绮席杯·萧晶玉
  第三折·贾仲明
  藏春集卷二·刘秉忠
  灵 感·林徽因
  庄棫·龙榆生
  卷293 ·佚名
  卷221 ·佚名
  提要·吴雯
  卷五·曹学佺
  卷二百八·佚名
  徐俯词作鉴赏·佚名
  西塍集·宋伯仁
  77.中唐诗馀话·施蜇存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零七·彭定求

        卷207_1 【和袁郎中破贼后经剡县山水上太尉】李嘉祐   受律仙郎贵,长驱下会稽。鸣笳山月晓,摇旆野云低。   翦寇人皆贺,回军马自嘶。地闲春草绿,城静夜乌啼。   破竹清闽岭,看花入剡溪。元戎催献捷,莫道事攀

  • 谭菀醍醐原序·杨慎

    醍醐者链酥之綦晶佛氏借之以喻性也吾借之以名吾谭菀也夫从乳出酪从酪出酥从生酥出熟酥从熟酥出醍醐犹之精义以入神非一蹴之力也学道其可以忘言乎语理其可以遗物乎故儒之学有博有约佛之教有顿有渐故曰多闻则守之以约多

  • 二回 晓谕各国·佚名

    (二手下同杂上)(排子)(杂曰)小王姬辇,奉了兄王之命,下召一十七国往临潼赴会。到过一十五国,还有吴楚未到。来!(手下白)有!(杂白)押表前行!(排子下)(生上)【引】鄂楚封江管九郡,乐享安宁。孤楚平王,镇守楚邦。内侍!(太白)有!(生白)闪放龙门!(太白)闪放

  • 卷168 ·佚名

    李新 西轩 梦中得鹿本无心,觉后人亡只见金。 水出吐蕃分黑白,地穷全蜀隔幽阴。 枯肠正伴空城雀,白首更为梁甫吟。 急求贾傅今宣室,谁赋伤谗屈子文。 李新 西轩 谷满牛羊路覆莎,翠编终日倦坡陀

  • 卷之二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卷之一百七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目录·佚名

    卷之一官吏门咨目呈两通判及职曹官(真西山)谕州县官僚(真西山)劝谕事件于后(真西山)监司案牍不当言取索(蔡久轩)州官申状不谨朱佥判赴滁州乞牒官交割奖拂立曹公先生祠(蔡久轩)奖子兼佥旌赏监税不受贿赂儆饬官司预借不为理

  • 宋发祥·周诒春

    宋发祥 字致长。年三十四岁。生于福建兴化。本籍住址。福建莆田县龙门下。已婚。子二。女一。初学于兴化英华学校。光緖二十六年。自费游美。入威斯林大学。习理科。光緖三十一年。得学士学位。光緖三十二年。得硕士

  • 九、释地·佚名

    两河间曰冀州,河南曰豫州,河西曰雍州,汉南曰荆州,江南曰扬州,济河间曰兖州,济东曰徐州,燕曰幽州,齐曰营州。──九州。 鲁有大野。晋有大陆。秦有杨陓。宋有孟诸。楚有云梦。吴越之间有具区。齐有海隅。燕有昭余祁。郑有圃田

  • 卷十一·郑玄

    小司徒之职,掌建邦之教法,以稽国中及四郊都鄙之夫家九比之数,以辨其贵贱、老幼、废疾,凡征役之施舍,与其祭祀、饮食、丧纪之禁令。(稽犹考也。夫家犹言男女也。郑司农云:“九比谓九夫为井。”玄谓九比者,《冢宰职》出九赋者之

  • 备蛾傅第六十三·墨子

    禽子再拜再拜曰:“敢问适人强弱,遂以傅城,后上先断,以为氵缶程,斩城为基,掘下为室。前上不止,后射既疾,为之奈何?”子墨子曰:子问蛾傅之守邪?蛾傅者,将之忿者也。守为行临射之,校机藉之,擢之,太汜迫之,烧荅覆之,沙石雨之,然则蛾傅之攻败

  • 礼论篇第十九·荀况

    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故礼者养也。刍豢稻梁

  • 提要·蔡节

    【臣】等谨案论语集説十卷宋蔡节编节永嘉人始末未详惟书首淳祐五年进表结衔称朝散郎大府卿兼枢宻右承旨末有淳祐丙午文学椽姜文龙跋即进书之次年也其例于全用一家者则独书姓名于参用一两家者则各注本语之下杂用众説者

  • 大乘阿毗達磨集論卷第三·欧阳竟无

      無著菩薩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本事分中三法品第一之三   云何緣.幾是緣.爲何義故觀緣耶。謂因故.等無間故.所緣故.增上故是緣義.一切是緣.   爲捨執著我爲因法故觀察緣。何等因緣.謂阿賴耶識及善

  • 贤愚经卷第一·佚名

        元魏凉州沙门慧觉等在高昌郡译  (一)梵天请法六事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摩竭国善胜道场。初始得佛。念诸众生。迷网邪倒。难可教化。若我住世。于事无益。不如迁逝无余涅槃。尔时梵天。知佛所念。即从

  • ●巴黎本神会录·神会

    〔一〕远法师言:“和尚,此是庄严,即非庄严。”和上言:“经文所说,不尽有为,不住无为。”法师重徵:“以何者不尽有为,不住无为?”和上答:“不尽有为者,从初发心,坐菩提树,成等正觉,至双林入涅,

  • 中四上·元照

    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中四上释持犯篇持犯名义。如下名字门自释。持谓执持。犯即侵犯。并从本受。而建斯名。篇列七门。遍该法界。是开解之龟镜。实立行之楷模。解行所凭故云方轨。注分二段。初叙此篇来意。上二句指前篇

  • 授笔要说·韩方明

    一篇。书论。唐代韩方明撰。方明生平里籍未详。唐贞元(785—804年)间书法家。自云:昔岁学书专求笔法,贞元十五年,授法于徐东海,十七年授法于清河崔公邈。擅长八分书。是书首叙笔法传录。前叙笔法传授,自谓授法于徐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