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附录

苑雌黄十卷(江苏巡怃采进本)

旧本题宋严有翼撰案有翼建安人尝为泉荆二郡教官其所著艺苑雌黄见于宋史艺文志者二十卷入集部文史类陈振孙书录解题则入于子部杂家类称其书大抵辨正讹谬其目子史传注诗词时序名数声画器用地理动植神怪杂事卷为二十条凡四百砚冈居士唐稷序之洪迈容斋随笔又记其中有辨坡篇皆诋諆苏轼之语今考此本止有十卷而无序及标目与宋人所言俱不合又宋时说部诸家如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蔡梦弼草堂诗话魏庆之诗人玉屑之类多有征引艺苑雌黄之文今以此本参互检勘前三卷内虽大槩符合而与渔隐丛话所录卢橘朝云秋千琼花等十余条草堂诗话所录古人用韵重复一条此本皆不载又如中兴条末东坡诗云云牵牛织女条末文选注云云俱胡仔驳辨之语而亦槩行阑入舛错特甚至其第四卷以后则全录葛立方韵语阳秋而顚倒其次序其中如东坡在儋耳一条立方原文有三从兄讳延之云云此本改作葛延之以隐其迹而其所称先文康公者乃立方父胜仲之谥则又沿用其文不知刋削盖有翼原书巳亡好事者摭拾渔隐丛话所引以伪托旧本而不能取足卷数则别攘韵语阳秋以附益之又故变乱篇第以欺一时之耳目颇足疑误后学今特为纠正以祛后来之惑焉(四库全书总目集部诗文评类存目)

猜你喜欢
  萧东父·唐圭璋
  第十八章 公子寻亲·屠隆
  △第二折·康海
  第三折·武汉臣
  侯正卿·隋树森
  明纪弹词注卷之下·杨慎
  城楼上·林徽因
  金台集题词·迺贤
  卷四十·查慎行
  卷三百十五·曹学佺
  卷十二·胡文学
  卷一百七十四·陈廷敬
  卷六十八·佚名
  舒亶词作鉴赏·佚名
  于鹄诗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楔子·杨显之

    (冲末扮李府尹引张千上,诗云)寒蛩秋夜忙催织,戴胜春朝苦劝耕。若道官民无统属,不知虫鸟有何情?小官李公弼是也,官拜郑州府尹之职。今日升厅,坐起早衙。张千,说与那六房司吏,有事禀复,无事转厅。(张千云)理会的。六房司吏,老爷分

  • 原序·杨基

    眉庵集原序予布衣时雅闻杨孟载先生盛名及入翰林为史官奉勅纂修大明一统志考先生先世予蜀嘉州人因大父仕江左而生吴中遂家焉又诵先生诗云我家岷山更西住正见岷山发源处於是乎益知先生虽生吴中实蜀人也先生生於元末仕於

  • 國語卷第一·韦昭

      周語上   1 穆王將征犬戎〔一〕,祭公謀父諫曰:「不可〔二〕。先王耀德不觀兵〔三〕。夫兵戢而時動,動則威〔四〕,觀則玩,玩則無震〔五〕。是故周文公之頌曰〔六〕:『載戢干戈,載櫜弓矢〔七〕。我求懿德,肆于時夏〔八〕,

  • 明熹宗哲皇帝实录卷之二·佚名

    泰昌元年十月甲辰朔祭享 太庙以 梓官在殡遣宁晋伯刘天锡代○神宗显皇帝 孝端显皇后梓宫次两水河○谕吏部朕承嗣大统加恩元辅方从哲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进建极殿大学士荫一子尚宝司司丞次辅刘一燝韩爌各加升太子

  • 卷之五百四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七七八 军机大臣奏查核正月至三月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请将总裁等交部察议片·佚名

    七七八 军机大臣奏查核正月至三月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请将总裁等交部察议片乾隆四十六年四月十五日*查四库全书馆进过书籍,前经奉旨:将指出错误记过之处,每三月查核一次,其总裁错至三次,分校、覆校错至两次者,均着交部察议;其

  • 七七七 两淮盐政图明阿奏恭录勘办《金雀记》等剧本进呈折·佚名

    七七七 两淮盐政图明阿奏恭录勘办《金雀记》等剧本进呈折乾隆四十六年四月初九日奴才图明阿跪奏,为恭录勘办剧本,进呈御览事。窃照查办戏曲,昨奴才拟请凡有关涉本朝字句及宋金剧本扮演失实者,皆应遵旨删改抽掣,另缮清本同

  • 金佗稡编卷十三·岳珂

    钦定四库全书金佗稡编卷十三宋 岳珂 撰家集四奏议中辞镇南军承宣使第三奏中卫大夫武安军承宣使神武副军都统制臣岳飞状奏臣今月十五日准枢密院劄子奉圣旨除臣正任承宣使充江南西路沿江制置使臣已两具辞免伏蒙圣慈降

  • 叙近溪罗先生明道录 胡僖·罗汝芳

    往岁以督楚漕艘赴淮徐,解后(原字如此--通“邂逅”--标点者注)近溪罗先生于真州。时舟次,语间见先生之襟次洒落,心体平易,而举中和之说为余告尚在耳也。别后参商,无从缉晤。万历己卯,予叨役滇之金沧,则先生已还盱江。然先

  • 第二章 4·辜鸿铭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辜讲孔子说:“十五岁时,我决心全心全意严谨治学;三十岁时,我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和判断标准;四十岁时,我已经没有任何疑问;五十岁时,

  • 卷八十二·卫湜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八十二    宋 卫湜 撰庶子不祭殇与无後者殇与无後者从祖祔食郑氏曰不祭殇者父之庶也不祭无後者祖之庶也此二者当从祖祔食而已不祭祖无所食之也共其牲物而宗子主其礼焉祖庶之殇则自祭之凡

  • 卷二十三·佚名

    △劝受世利品中尔时菩萨。过是夜已,於晨朝时。正著衣服。从般茶山。安庠而行。至王舍城。为乞食故。观诸阴等苦空无常。欲求无馀大涅槃故。视地一寻。调伏诸根。所染著处。皆悉除断。不令点污。复作是念。我今乞食。无

  • 续高僧传卷第十五·道宣

      义解篇十一 正纪十五 附见四。   唐越州静林寺释法敏传一。   唐襄州光福寺释慧璇传二。   唐襄州神足寺释慧眺传三。   唐绵州隆寂寺释灵睿传四。   唐京师弘福寺释僧辩传五。   唐京师普光寺释法

  • 维摩诘经卷上·佚名

    亦名不思议法门之称佛国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游于维耶离奈氏树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八千。菩萨三万二千。皆神通菩萨。一切大圣能随俗化。佛所住者皆已得住。为法城堑护持正法。为师子吼十方闻声。众人不请祐而

  •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十·佚名

    后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一二)第二分三聚经第八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与汝等说微妙法。义味清净。梵行具足。谓三聚法。汝等谛听。思惟念之

  • 帝主于神民主于佛之据根·太虚

    ──十六年秋在闽南佛学院讲──一 神为万有之创造者及主宰者故为不平等因及不自由因神有一神、多神之别;奉多神者,为多神教,奉一神者,为一神教。今只讲一神;如天主、婆罗门、耶稣、回教等,均以一特定之神为独一无二之大神

  • 菩萨五法忏悔文·佚名

    失译人名今附梁录十方三世佛。五眼照世间。三大无不知。明见罪福相。弟子某甲等。从无数劫来。不遇善知识。造作一切罪。破戒犯四重。六重及八重。谤法断善根。具足一阐提。幸遇诸如来。经法贤圣众。能除众罪者。弟子

  • 白沙语录·陈献章

    白沙在《论前辈言铢视轩冕尘视金玉》中或曰,道可状乎?曰,不可。此理妙不可言,道至于可言,则已涉乎粗迹矣。何以知之?曰,以吾知之。吾或有得焉,心得而存之,口不得而言之,比试言之,则已非吾所存矣。故凡有得而可言,皆不足以得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