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帝主于神民主于佛之据根

──十六年秋在闽南佛学院讲──

一 神为万有之创造者及主宰者故为不平等因及不自由因

神有一神、多神之别;奉多神者,为多神教,奉一神者,为一神教。今只讲一神;如天主、婆罗门、耶稣、回教等,均以一特定之神为独一无二之大神,说宇宙万有都是他创造的,如中国所谓造物者是也。万有为所造,彼为能造,彼是无始无终、全知全能的,万有皆是少知少能、有始有终的,故彼为主宰治理一切,而我们人等万有则非依靠他不行。所以、回教及耶教之上帝,乃至婆罗门之大梵等,皆是他们指定为能创造及主宰之神,永为我们万有的父母,且完全的管理我们。所以、我们永不能自由,尤永不能与之平等。因为、我们既为其所生,就当为他所制,他教我们如何就该如何,专向其尽义务而不能有丝毫自由权利之可言。虽小有知能,然永不能完全,所以一定须彼管理,由彼为因。人间种种不自由、不平等之事,乃皆因之而产生。如以前之国家所有不平等之专制制度,皆以天神为根据而建立,故神实为不平等、不自由之因。

二 帝王专制皆根据于神而立

譬如欧洲中世纪之教皇,自称为上帝之代表,要管理世界上各国的人。后来各国的帝王,亦模仿教皇,而各于其国内以神的代表自居。彼教皇及国王,但对神负其义务,其对人民但享权利而无义务。至人民对彼等,则只有尽义务而无权利。以当时基督教所讲的神,很显明的说:万物皆为所造所主的,故依之而产生为上帝代表的教皇、国王等,其一种的专制权,差不多对于其人民的事,他亦都管全了。但如中国古帝王之称天而治、天命所在等,虽亦同为根据天神而设施,然较欧洲中世纪专制高压的显明样子,要差得多了。高压专制不如他们的利害,故要求自由平等之近代文明,亦不从此而发生。然古时必须天子方可祭天,百姓则不能,亦仿彿只有他系天之代表,不与别人相干似的。所以、古来帝王的专制,皆系根据于天神而立。如欧洲中世纪、天主教下之教皇、国王,专制尤甚。由是人民不服,澈起反抗之运动,于是有美国革命、美国独立、法国革命等发生,以要求人类的自由平等焉。

三 近代文明皆求自由平等而出发

人类欲求自由平等,遂不承认独为创造主宰之神的权力,既不承认神权,其代表神的帝王,不用说也要推翻了。由是改立人权的政治,以期达到自由平等之目的。近今各国的文明,差不多都是由此而产出。澈底的、则成民主立宪,其不澈底的、则成君主立宪。由是于经济等上,皆显得人力很大,神教完全像已死的人,虽有尸骸,己无力用。所留君主及所举大总统等,都是代表人民的,不复是代表神的。故政治等与神教分离,无复关系。

讲至此,当将近代之政治、经济、道德等略为说明。政治、则初为人权主义的,但争国家之元首等是代表人民,而非代表天神耳。进为民治主义,以人民皆能管治其代表为要义,然再进则当为代表之自治主义也。经济、则初由各人自由竞争而成为资本主义的。继以资本主义完全是个人主义的,虽发达了近代的科学及工业,但为少数人之所垄断,于是近来渐渐顾到众人利益,主张种种职业皆当有其团体,以为其生产及消费之支配,所谓基尔特主义是。但从公有公享上言,则当更进为社会主义。至于道德这一方面,当以政治、经济、合拢来讲。人权的政治与资本的经济,是个人主义的;民治的政治与职团的经济,是国民主义的;自治的政治与社会的经济,是无政府主义的。现时的重心,在民治、职团的国民主义,或落伍在后面的资本主义上,或突出在前进的社会主义上。翻来覆去,虽都求自由平等而出发,然二三百年来,究竟尚无完善的途径及成效。

四 以未得真信仰为根据故尚无完善之成效

昔帝王专制之社会,虽不合人性,然以能得人心上决定无疑所信仰之一神为根据,故能历千百年而不变,其间且有极治平繁盛时代的经过;而近代从要求自由平等而出发的政治、经济等,虽合乎人性,然二三百年犹在纷扰不定之中者,则以一神的旧信仰打破以后,徒凭一时一处民众之情意迁流变动,未有一达到真正自由平等的真信仰以为根据。故近代的社会,时现飘摇不稳之状。而一神的旧迷信,且时为变相的根据,出来作祟。故帝国主义、阶级专政等,反闹得民不聊生;而共产主义等,虽亦在试为新信仰的宗教之创立,然未能正觉宇宙人生的真相,而确立自由平等的根据,且时或违反自由平等的精神,倒行逆施以求达,致愈趋而愈远。故于今日实有求得一真信仰、为近代文明根据之必要。

五 佛有正觉万有真相而真得平等自由者故近代文明当以佛法为根据

平常一般人以为佛与神是差不多的,而不晓得佛与神是完全相反的。神是阶级专制的,佛则是平等自由的。如基督教所奉之上帝,其信徒要说我是上帝,我将来有成上帝的希望,这完全是不敢的,而且是不应该,是叛道离经的。如君主的国家,有人说我是皇帝,我有做皇帝的希望,这就是造反了。佛是说人人皆有成佛之可能性的,你若能依适当方法而得到正遍知觉的时候,你就是佛。并不是说万有是由佛创造,而一定要受他管理的。佛但将自己正觉到的真相,教人亦同觉到这样境界而已。所以、称呼上只说佛为天人师,并未说为天人父、或天人主能生宇宙间的万有、都是佛造的话。不过、佛已将万有真相完全觉悟,又欲叫人尽皆觉悟成佛而已。然吾人欲觉悟成佛,必须有其觉悟的方法,这种方法,就叫佛法。比方佛说人人可以成佛,这就是自由平等的理性;但事实犹有五趣、三界、四果、十地的不平等,而其自由亦有大小之限度。然此等阶级的不平等,与限度的不自由,乃因程度之差,非阶级之别;并非一定不易的。若依适当方法而进化,皆可达到无限自由究竟平等之佛地。如民主国人民,个个都有被选作大总统之希望,不过须由适当方法而有大总统之相当程度而已。佛所正觉的万有真相,并不是宇宙万有之外有别一独能创造且主宰的怪物,而万有中的有情,各各皆有相当能创造万有且主宰万有的权力,其各各的相当程度,又皆可进化而至完全自由平等的极诣。故从要求自由平等而出发的近代文明,当依佛法为根据。

六 达自由平等之路在行六度

上已说理性是本来平等自由,但事实是未能完全平等自由的;此因觉悟未觉悟的关系,不是终不可达到完全平等自由的。所以、就要扩充我们自由平等的方法,方法云何?就是佛法中之六度。今谈六度,略作三重:

一、檀那与尸罗:合言之,即牺牲己有而为众、为正法。己有二字,应作我、我所有解释。檀那、就是舍弃我我所有而为大众;以世间本无一定的自体,皆是众缘所成的,我由大众而成,大众即真我,真我即众缘,故我就当为大众用。局之为家、为国,扩之即当为全世界乃至全宇宙,既无分别,亦无人我。所以、菩萨摄持身命者,无非为利大众。尸罗、就是牺牲己有而为正法,此正法即系自他大众和合均等的公法,亦即民主社会的轨范。故要得真正自由平等,须除私意而奉公守法。

二、羼提与毗离耶:合言之,即修持万行而护生进化。修持万行,就是凡可达到我们平等自由的种种事业,我们就去修持之,而修持之法,须忍耐、精进。然忍耐在于护生,以不忍耐而浮躁,则恼害群生,诸事阻碍难成。而精进在于进化,若不精进,则懈怠退堕,种种事业不能增益。

三、禅那与般若:合言之,即净明心境而成事证真。以上二种,尚属表面,今从深的地方看起来,则非由净明心境不可。心系能知,境系所知,能知所知不出心境。心境若不清净光明,则以上二种皆不能得完全的效果。而净明心境,必修定慧,以有定则天眼、他心等神通可就,有慧则可达到漏尽。即如研究科学的,亦必持冷静态度,由心静定,种种察验方可真确。

如是六度实为达到自由平等的路径,若能实行修学,自可成就正遍知觉、而实现完全自由平等。以此为要求自由平等的近代文明之信仰根据,然后神权及根据神权的专制可完全消灭,而真正自由平等的社会乃可以成立。如是则人人自由,人人平等,乃至人人是佛。(志融记)(见海刊八卷十二期)

  


猜你喜欢
  五千五百佛名神咒除障灭罪经卷第四·佚名
  卷六十一·佚名
  天台智者大师传论·白马昙照
  卷五十三·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皮革事卷下·佚名
  大唐内典录卷第一·道宣
  猘狗经全文·佚名
  俱舍论记 第十七卷·普光
  卷七·佚名
  卷第五十三·佚名
  缁门警训卷第三·如卺
  第四十二章 略究四部义·多罗那他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三·佚名
  为 续 明 书·太虚
  辩正论卷第二·法琳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曹良史·唐圭璋

      良史字之才,号梅南,钱塘人。有诗词三摘。卒于元至大元年以前。   江城子   夜香烧了夜寒生。掩银屏。理银筝。一曲春风,都是断肠声。杜宇欲啼杨柳外,愁似海,思如云。   背灯暗卸乳鹅裙。酒初酲。梦初醒。兰炷香

  • 卷八十四·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録卷八十四李羣玉羣玉字文山澧州人性旷逸赴举一上而止惟以吟咏自适裴休亷察湖南厚延致之及为相以诗论荐授?文馆校书郎未几乞假归羣玉才健迈诗笔妍丽好吹笙常使家僮奏之又善急就章性喜养白鵞卢

  • 李清照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李清照(1081—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为元祐后四学士之一,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崇宁元年(1102),徽宗以绍述神宗为名,任蔡京、赵挺之为左右相,立元祐党人碑,以司马光等百二十人为“奸党”,其父列名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十·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四年九月丁未朔直徽猷阁主管临安府洞霄宫李谟为江南西路转运副使应副岳飞大军钱粮先是转运副使曾纾除司农少卿而殿中侍御史张致远论纾媚附中人自绝清议遂罢去乃改命谟纾以八月己亥除少农壬寅别与差遣

  • 第四十七回 拓边防谋定制胜 窃后位喜极生悲·蔡东藩

      却说章惇、蔡卞等,欲诬宣仁太后,遂与邢恕、郝随等定谋,只说司马光,刘挚、梁焘、刘大防等,曾勾通崇庆宫内侍陈衍,密谋废立。崇庆宫系宣仁太后所居,陈衍为宫中干役,时已得罪,发配朱崖。尚有内侍张士良,从前亦与衍同职,外调郴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四十一·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二·佚名

    正统十年八月壬寅朔遣道士赍祝币往命所在守臣祭历代帝王陵寝○敕谕董卜韩胡宣慰使司都指挥同知克罗俄监粲等曰近淂四川三司巡按御史奏送尔克罗俄监粲文书到京备称别思寨安抚司安抚饶蛤父兀惹朵儿只监系尔父喃葛分与地

  • 自序·包天笑

    距今二十余年前,清夜梦回,思潮起伏,因想到年逾七十,蹉跎一生,试把这个在前半生所经历的事,写些出来,也足以自娱,且足以自警。先从儿童时代,写了家庭间事,成数万字。既而兴之所至,从青年时代到中年时代,断断续续,一直写下去,又成了

  • 三国史记卷第十二。·金富轼

    输忠定难靖国赞化同德功臣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守太保门下侍中判尙书吏礼部事集贤殿太学士监修国史上柱国致仕臣[金富轼]奉宣撰。一二卷新罗本纪一二零零零零新罗本纪第十二。[孝恭王][神德王][景明王][景哀王][敬顺

  • 卷二十六·鄂尔泰

    钦定四库全书国朝宫史卷二十六书籍五典则幸鲁盛典一部康熙二十三年圣祖仁皇帝躬诣阙里亲行释奠衍圣公孔毓圻请修幸鲁盛典首冠御制次胪典礼并纪恩遇末附艺文康熙四十年校刋圣祖仁皇帝御制序 朕惟自古帝王声教翔洽风俗

  • 卷十六·徐自明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宋宰辅编年录  钦定四库全书宋宰辅编年録卷十六 宋 徐自明 着高宗绍兴十一年【辛酉】四月己卯孙近罢参知政事【资政殿学士提举洞霄宫】近自绍兴八年十一月除参知政事至是年四月罢执政二年

  • 十三年·佚名

    (戊寅)十三年大明正德十三年春正月1月1日○辛丑朔,上率百官,行望闕禮,仍賀大妃殿。○上御勤政殿,受百官賀,進豊呈于大妃殿。○餉宗宰二品以上及入直諸將、臺諫、弘文館、承旨、史官等于勤政殿庭。1月2日○壬寅,臺諫啓元彭祖、

  • 卷五十四·佚名

    △优波离因缘品中尔时彼等亲友二人。见辟支佛飞腾虚空游行无碍。心大欢喜。遍身踊跃不能自胜。合十指掌。敬礼尊者辟支佛足。乞如是愿。愿令我等。於未来世。恒常值遇如是教师。或更胜者,彼所说法。我等闻已,速即知解。

  •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三十六卷·宝亮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三十六卷(梵行品第二十)释七善法为梵行谓知法知义等 释十二部经 广辨四无量心 辨爱行人多集喜舍见行人多修慈悲 广释四无量定数 广释怨亲中人有九品义梵行品第二十案。僧亮曰。以四等为

  • 自序·正果法师

    一九八○年夏天,福州鼓山涌泉寺约我为该寺僧伽培训班作短期讲学。预定内容讲完之后,学员们要求我讲讲禅宗,我高兴地答应了。当时手边没有参考书,只好凭记忆及随身带去的一本禅学笔记,写出一份禅宗提纲的讲稿,大约四五千字,学

  • 卷四·正觉

    嘉兴大藏经 明州天童景德禅寺宏智觉禅师语录明州天童景德禅寺宏智觉禅师语录卷四武林苕溪凤山后学净启重编机缘僧问一丝不着时如何师曰合同船子并头行曰其中事作么生师曰快刀快斧斫不入问布袋头开时如何师曰一任填沟

  • 三洞众戒文·张万福

    三洞众戒文,唐道士张万福编撰。原书二卷,《正统道藏》本合为一卷,收入洞真部戒律类。卷首有作者自序,内称:学道求真,莫不先持斋戒;三洞诸经说戒多矣,难以具详。因此作者从诸经中录出戒文,辑为一编,旨在方便道士诵习持守,戒除恶行

  • 江苏省通志稿邮传志·缪荃孙

    宣统元年(1909)始修,由江苏通志局主持,缪荃孙任总纂。邮传志。路航邮电及旧驿铺,历代史志会典,多以驿站附于兵类。自清末铁路邮电创兴,皆视驿站至为便捷。但自春秋以来二三千年,传送文报,支递舟车,皆赖于驿,宋元铺递尤多。今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