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陈伯之传

陈伯之,济陰睢陵人。年幼时有体力。十三、四岁时,喜欢戴着獭皮帽子,佩带刺刀,窥伺邻居的稻子熟了,就偷偷地去割。曾经被稻田的主人发现,斥责他说:“小孩子不要动我的稻子!”陈伯之对稻田的主人说:“你的稻子这么多,割一担有什么要紧?”稻田的主人准备捉住他,陈伯之就执着刀上前,准备刺杀稻田的主人,说:“小孩子就是这样!”稻田的主人都回身走了,陈伯之慢慢挑着稻谷回家。到长大之后,在钟离境内多次抢劫盗窃,曾经当面窥看人家的船,船上的人用刀砍他,割下他的左耳。后来跟着同乡车骑将军王广之,王广之喜爱他的勇敢,每天晚上让他睡在下铺,征讨时经常让他跟随着一道。

齐安陆王子敬任南兖州刺史,拥兵自卫。明帝派王广之讨伐子敬,王广之到达欧陽,派陈伯之作先锋,乘着城门开着,陈伯之单独入城斩杀了子敬。又多次立下战功,因功多次升迁冠军将军、骠骑司马,被封为鱼复县伯,食邑五百户。

义师举事,东昏借给陈伯之符节、督前驱诸军事、豫州刺史,将军如同从前。不久迁调到江州,凭依寻陽抗拒义军。郢城平定之后,高祖得陈伯之车主苏隆之,让他劝说陈伯之,就委任陈伯之为安东将军、江州刺史。陈伯之尽避接受了任命,但还怀有贰心,假称“大军不须便下”。高祖对众将领说:“陈伯之这种答复,他的心尚未安定,还在犹豫,应当逼迫他。”众军于是驻扎在寻陽,陈伯之退而保守南湖,然后归附高祖。晋号镇南将军,与众军都退去。陈伯之停留在篱门,不久进驻西明门。建康城还未平定,每有投降的人出城门,陈伯之就唤来同他耳语一番。高祖担心他又怀变异之心,私下里对陈伯之说:“听说城中人很忿恨你举江州投降,打算派刺客来行刺你,你应引以为忧。”陈伯之不相信这件事。恰逢东昏将领郑伯伦投降,高祖让他捎话给伯之,郑伯伦对陈伯之说:“城中人很忿恨你,打算送信引诱你以讨封赏。等待你再次投降,当即割去你的手和脚;你若不投降,又打算派刺客来杀你。你应作好充分防备。”陈伯之害怕了,从这之后对高祖再无异心。奋力作战立下战功。建康城平定之后,晋号征南将军,封丰城县公,食邑二千户,派他回到江州。

陈伯之不识字,到他回到江州,得公文诉讼,只作大诺而已。有事情,由典..传他的话,取舍由主事的人决定。

陈伯之与豫章人邓缮、永兴人戴永忠两人有交情,邓缮曾经隐藏陈伯之在英地停息以免除灾祸,陈伯之尤其感恩于他。到陈伯之任江州刺史时,任用邓缮为别驾,戴永忠为记室参军。河南人褚绢,京城的一个品行不端的人,齐朝末年任扬州西曹,动乱期间居住在闾里;轻薄的人都能求得一官半职,只有褚绢没能显达。高祖即位,褚绢多次拜访尚书范云,范云不喜欢褚绢,坚决拒绝他。褚绢更加忿怒,私下里对他的知己说:“建武以后,民间普通的人都变成贵人,我犯了什么罪而被遗弃。现今国家刚刚建立,人民饥饿不已,动乱尚不可知。陈伯之拥强兵在江州,责怪魏国派来的使臣,有自我疑惑之意;况且迷惑守斗宿,难道不是我出入的地方吗?现今我去那里,事情如果不能成功,到魏国,何必惶恐减作河南郡守呢。”于是褚绢便投奔陈伯之书佐王思穆事奉他,大被亲近。到陈伯之同乡人朱龙符任长流参军,一同乘陈伯之愚笨昏暗,恣意妄为邪恶险毒,刑罚政令滞塞,一切事都由他俩独断专行。

陈伯之的儿子虎牙,当时任直..将军,高祖亲自分条陈述朱龙符的罪状,亲自交给虎牙,虎牙将它给陈伯之看;高祖又派人取代江州别驾邓缮,陈伯之并不接受命令,答复高祖说:“朱龙符是勇猛健儿,邓缮主事有成绩有功效,朝廷所派的别驾,请求委任为治中。”邓缮于是不断地劝说陈伯之说:“官署府库空竭,又没有军器,三仓没有粮米,东部郡境饥民流浪,这是万载难逢的好时机,好时机不可失去。”褚绢、戴永忠等人都赞成。陈伯之对邓缮说:“这一段起用你,如果还是不行,便与你同下属一起谋反。”高祖下令在江州的一郡安排邓缮。陈伯之于是召集府州佐史对他们说:“奉齐朝建安王令,率领江北义勇十万,已经驻扎在六合,奉命以江州之力运粮速往。我承蒙明帝厚恩,誓死报恩,现在便紧急夺取预备治理。”派褚绢假写萧宝夤信,把它给同僚看。在厅事前筑坛,杀牲宣誓,陈伯之先饮,长史以下挨次饮血宣誓,褚绢对陈伯之说:“现在举大事,应该招致众望。程元冲不与我们同心;临川内史王观是王僧粲的孙子,人不坏,便可召他任长史,以取代程元冲。”陈伯之听从了他的意见,于是便委任褚绢为寻陽太守,加封讨逆将军;戴永忠为辅义将军;朱龙符为豫州刺史,率领五百人坚守大雷。沈慧休任大雷戍主,李延伯任镇南将军。又派同乡人孙邻、李景接受朱龙符的调遣,孙邻任徐州刺史,李景任郢州刺史。豫章太守郑伯伦起用郡兵拒守。程元冲已经失去官职,在家里集中数百人,派陈伯之的典..吕孝通、戴元则做内应。陈伯之每天早上常作歌舞之乐,日落就睡,左右伺候的人都去休息。程元冲乘着陈伯之松懈,从北门进去,径直来到厅事前。陈伯之听到叫喊声,亲自率兵冲杀出来,程元冲抵挡不住,逃至庐山。

起初,程元冲起兵,相约寻陽张孝季,张孝季接受了程元冲的建议。不久被打败,陈伯之追拿张孝季不成,拿得孝季的母亲郎氏,以灌蜡烛的方式杀了张孝季的母亲。陈伯之送信到京都告之虎牙兄弟,虎牙等人逃至盱眙,盱眙人徐安、壮兴绍、张显明中途截击,不能制止,反而被虎牙兄弟所杀。高祖派王茂攻打陈伯之。陈伯之听说王茂前来,对褚绢等人说:“王观既然不接受任命,郑伯伦又不肯响应,就必然空手受围。现在首先平定豫章,开通南路,更多地征发人丁,增加军粮的运输,然后席卷北去,以进击饥饿疲乏的大军,不愁不成功。”于是留下同乡唐盖人守城,都相继领兵奔赴豫章。豫章太守郑伯伦坚守城池,陈伯之不能攻下豫章。王茂前军已经到达,陈伯之腹背受敌,便败走,从小路逃出江北,同儿子虎牙及褚绢都进入魏国。魏国封陈伯之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淮南诸军事、平南将军、光禄大夫、曲江县侯。

天监四年(505),诏令太尉、临川王宏率众军向北讨伐,宏命记室丘迟私下里写信给陈伯之。

陈伯之便在寿陽拥兵八千归附高祖。虎牙被魏人所杀害。

陈伯之已经到达,封使持节称号、都督西豫州诸军事、平北将军、西豫州刺史、永新县侯,食邑一千户。未到任,又委任陈伯之为通直散骑常侍、骁骑将军,又任太中大夫。过了一段时间,死在家里。他的儿子还有在魏国的。

褚绢在魏国,魏国人打算提拔任用他。魏国民众聚会,褚绢嘲弄地赋诗说:“帽上戴着龙冠,礻夸上穿着朱衣,不知是今日的是,不知非昔日的非。”魏人忿怒,出封褚绢为始平太守。每天打猎,坠马而死。

猜你喜欢
  卷四百八 列传一百九十五·赵尔巽
  大事记续编卷十九·王祎
  读礼通考卷一百十三·徐乾学
  卷之一百九十八·佚名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三·佚名
  卷之一百四十九·佚名
  卷之七百三十七·佚名
  卷之五百四十一·佚名
  卷之一百四十一·佚名
  第四五三谕光绪十二年五月二十日一二二三○--三·佚名
  卷十二·张守节
  王廷相传·张廷玉
  第四章 孔子之中年期·钱穆
  卷二十四·雍正
  光緒十一年·曾纪泽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诗本音卷九·顾炎武

    昆山顾炎武撰大雅荡荡上帝【十二霁】下民之辟【二十二昔】疾威上帝【见上】其命多辟【见上】天生烝民其命匪谌【二十一侵】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一东説见七月 此章以去入通为一韵】文王曰咨咨女殷商曾是彊御曽是掊克【

  • 第三折·秦简夫

    (扬州奴同旦儿携薄篮上)(扬州奴云)不成器的看样也!自家扬州奴的便是。不信好人言,果有忄西惶事。我信着柳隆卿、胡子传,把那房廊屋舍,家缘过活,都弄得无了。如今可在城南破瓦窑中居住。吃了早起的,无晚夕的。每日家烧地眠。

  • 卷五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十一宋之问宋之问一名少连字延清虢州弘农人弱冠知名初徵令与杨炯分直内教俄授雒州参军累转尚方监丞预修三教珠英後坐附张易之左迁泷州参军武三思用事起为鸿胪丞景龙中再转考功员外郎时中宗

  • 卷一百八十三·列传第七十一·张廷玉

        何乔新 彭韶 周经 耿裕 倪岳 闵珪 戴珊   何乔新,字廷秀,江西广昌人。   父文渊,永乐十六年进士。授御史,历按山东、四川。乌蒙奸民什伽私其知府禄昭妻,惧诛,诬昭反。诏发军讨。文渊檄止所调军,而白其诬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一·佚名

    嘉靖三十二年八月乙亥朔 虏分兵东犯蔚州西闯平刑关入掠代州繁峙县等处 升湖广道监察御史鄢懋卿为太仆寺少卿 升云南右布政使王钫为广东左布政使湖广按察使陶钦夔为河南右布政使 陕西兵出坞虏巢于牛儿营斩首一百一十六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十四·佚名

    万历元年六月己酉朔命尚书陆树声宴待朝鲜国进献陪臣○以阅视纪录宣大山西副总兵麻贵麻锦参将贾国忠李如槚李国珍杨尔干王国勋薛邦奇赵崇璧葛臣凡十员革参将徐行提问仍更置参将及游击奚元张元宝濮东阳吴昆任秉公补于汉

  • 第十八卷 明贡生 (三)·缪荃孙

    江宁府 童廷观 江宁人,崇祯三年。 陈 台 江宁人,崇祯三年。官训导。 杨启东 江宁人,崇祯四年。 陈于极 江宁人,崇祯四年。 陈 汴 江宁人,崇祯四年。

  • 第七十五册 众臣发誓书(无年月)·佚名

    第七十五册 众臣发誓书(无年月)蒙汗之委任,今後我卓礼克图定将忠勤效力。在军旅,则严加管束号令而行。居乡村,则不为贼盗,忠正为生。蒙汗之委任,我苏巴海必竭尽所能,忠心效力。蒙汗思养,我乌尔古岱虽不胜任,亦必竭尽忠勤,征战时,

  • 第十二章修正案之方法·孙中山

    九十七节修正之三法修正有三法:一、加入字句,二、删除字句,三、删除一分而加入他分以代之。(演明式)其一、加入式:“本会设一图书杂志库为会员之用”之动议,正在讨论中,酉君动议修正加入“轮贷”二字于&l

  • 卷七十三·赵汝愚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宋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七十三宋 赵汝愚 编百官门重外任上真宗论重内轻外    张知白臣窃覧方册见唐虞之制立四岳十二牧百工允厘百揆时叙又曰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汉史载

  • 程材篇第三四·王充

    【题解】本篇主要谈了怎样来衡量儒生与文吏才能的高下,故篇名称之为“程材”。儒生,是指研习五经的读书人;文吏,是指熟习政务的一般官吏。当时的人看见文吏处境顺利,飞黄腾达,儒生沉沦,不得志,就诋毁儒生才能

  • 商书·汤誓·佚名

    伊尹相汤伐桀,升自陑,遂与桀战于鸣条之野,作《汤誓》。王曰:「格尔众庶,悉听朕言,非台小子,敢行称乱!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今尔有众,汝曰:『我后不恤我众,舍我穑事而割正夏?』予惟闻汝众言,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今汝其曰:『夏罪

  • 楚国白公之乱(哀公十六年)·佚名

    ——宫廷之争难说清 【原文】 楚太子建之遇谗也,自城父奔宋;又辟华氏之乱于郑(1)。郑人甚善也。又适晋,与晋人谋袭郑,乃求复焉。郑人复之如初。晋人使谍于子木(2),请行而期焉(3)。子木暴虐于其私邑,邑人诉之。郑人省之(4),得

  • 卷四·佚名

    △欲品第二欲我知汝本,意以思想生。我不思想汝,则汝而不有。昔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并侍者阿难。着衣持钵入舍卫城中。乞食已周还出城外。有一妇人抱儿持瓶诣井汲水。有一男子颜貌端正座井右边弹瑟自娱。时

  • 黔南会灯补续录·善一如纯

    圣可玉禅师法嗣都匀续灯寂常禅师楚鄂蒲邑王氏子。母岑氏。适乱入黔始生。年十三。闻母诵金刚经。动出尘念。从本庵巨彻芟染。依贵筑东山梅溪和尚具足。参四川华岩圣可和尚印证。示众。真空本湛然。幻翳从何起。佛祖假

  • 我怎样飞向了自由的天地·丁玲

    我出生的家庭,是一个没落的望族,这种家庭对于人一点好处没有。好容易我母亲冲到社会上来而且成为一个小学校长。我也完全由我母亲的教育而做一个女子师范学校的预科生。但我的母亲由于环境和时代的限制,她的思想也不过是

  • 御选明臣奏议·佚名

    清蔡新等奉敕辑。四十卷,无序。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敕辑,乾隆年间朱丝栏抄本。清乾隆年间奉勅选编的明代奏议集。约成书于乾隆四十七年。不仅是研究明朝历史的重要文献,而且可以从侧面反映清朝统治者乾隆皇帝对前朝

  • 管子补注·刘绩

    注释书。明刘绩撰。全书24卷。今传世。此书主要是对《管子》旧注(房玄龄注或称尹知章注)本的校补。刘氏的补注既有解词、解句,也有以反切方式注音,对旧注补充刊谬,以“绩按”附于旧注之后与之区别。其“补注”推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