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梦观集卷三

(元)释大圭 撰

○五言律诗

重五日吊古

楚国大夫去彭咸从所居秪今浮水马何处问江鱼异俗悲遗事离骚读旧书一觞川上酒斜日雨踈踈

世故

世故占星变吾生共月孤此时无梦寐长恐渉艰虞山色宜茅屋松花落饭盂素心将独往及早谢人徒

万国

万国销兵器天戈落彗星苖民思帝力千羽舞王庭大漠秋无战穷阎夜不扄屡闻寛大诏风浪静南溟

左公督捕归

南来持斧使骑气满丹霞貔虎收寒幙豺狼失暮沙清风开瘴疠裔壤挹光华翼翼勲劳大桓圭立帝家

寇平詶诸友相问

邻州传警急病客慰亲归海上初闻信天南已解围弄兵民亦细临阵将能飞好在诸君子吾生幸有依

云榭

陈王成霸业故国独斯台寂莫千年恨传呼五马来秋风樟树老残照石碑頺旧事今谁说天晴海色开

送宏上人宁亲

新知得之子归梦忽丹霞一棹清江曲相看白日斜庭闱多寿色甘旨及秋瓜頼有诸兄在重依古佛家

道邉古井

坏甃没荒草寒泉如许深何年有此井过客叹无禽素绠断新汲青松落晚阴极怜抱清洌照影独沉吟

壮岁

壮岁不自食有怀成著书从来生计拙天意果何如树近秋声早苔深辙迹踈知音人岂少顾已媿空虚

对梅思逺

梅华开满树谁与共襟期有客犹千里无人寄一枝江南天欲雪岁晚子何之愁杀黄昏月孤唫立水湄

病不能寐作

长身一病后生意苦无多相对孤灯在不眠清夜过向来殊可笑后日竟如何黙定行藏计余生委薜萝

窻曙来禽语庭寒独树青物华犹婉娩吾道已伶俜白日荒人事残年对佛经古来豪杰者多少老沉冥

正月游片瓦岩道人留竟日适兴成诗

片石成岩屋高扉寂莫濵雪晴来野客春早见幽人烟火寒山近盘蔬午甑新留连爱林麓城郭有嚣尘

送义讲师北上

清凉余韵在敷唱得斯人白日天花雨玄谭麈尾春乡书稀到蜀蛮语渐通闽去去金台上经筵宠渥新

黄仁山挽诗

阅代衣冠古黄公孰与侪时清成大隐头白尚长斋天意来多福人生竟有涯相从悲剑化鸡岭暮云薶

詶王生留别

相对谭玄久依依别古皇夕阳幽寺好人事蚤春忙门掩香仍在山空草自长兴来云榻近杖履更何方

送齐上人之浙

相从久寂莫此别竟何如暮雨劳行李秋灯忆读书枕清吴地狖舟乱淛河鱼适逺多幽思吾生媿独居

何生

南国有君子阴阳家者流下帘白日晏沽酒玉林秋欲去问八字知余老一丘谭天对豪杰蹑屩入神州

客中简知已者

天意妨吾道生涯滞客乡风高林影乱山近雨声长慷慨君相识飘零我自伤山中半间在屋债倩谁偿

顾熊父挽词二首

故国咸淳老余生济世心药能全万命家自致千金杯酒清谭足华堂戏彩深一朝成古昔埋玉上乡岑

卖药全高节勤家有令妻相从就窀穸不自试刀圭后福延苖裔平生絶町畦江侯五色笔空复照黄泥

挽黄郎

堂堂江夏士意气复谁如一笑囷倾粟长歌客有鱼高名传异域晚节在吾庐旧接清欢极秋风祖輤车

善叔死母哭之哀

藉甚吾宗彦天乎不永年高堂生白髪老涙到黄泉乌鸟无归日松林有暝烟一生辛苦志身后几人怜

陈南山挽诗

元龙湖海士老大阅艰难子舍传家政僧斋话岁寒长归新宅兆不见古衣冠尚想平生事临风独永叹

次韵相待山行

山北寻云去城南觅伴来相期曽宿昔一笑出尘埃市酒逢人劝春阴近午开深知凝望久携手蹑崔嵬

曹吉

君今浮舶去因识逺游心衣食天涯得艰难客里禁春帆连海市暮鼓起香林一笑归来好高堂寿百金

送逺

秋色连平海悠悠送逺心征人辞夕照孤客倚寒林北去舟多雪西游橐有金何当一回首旧隐白云深

赠徐山人别

相看初下榻余子漫如林人物南州士梅花岁晚心政须同煮茗何事即分襟后日千峯里无从听鼔琴

过必上人

君居高树下六月得清风世事不复问心期谁与同日长泉自汲邻曲径纔通爱我重留话深秋月满空

陶生

陶生真我友生恨不同今清节照当世黄花知此心衣冠思典午诗酒寄东林寂莫将千载无人归去唫

唁许生

幽明分伉俪朞月废游歌畴昔期偕老于今奈若何春魂来梦寐秋序感蹉跎一击庄生缶忧端未觉多

苏氏

嫠居三十载将母育孤儿之子有如此他人谁过之素尘生晓镜凉月入秋帷贞节磨千古茫茫独尔思

黄山长内子挽诗

阀阅锺醇懿来嫔江夏黄同心空自结异路竟相望环佩归何处铭旌带夕阳十年今得葬无憾即玄堂

和孙公子游南山

帝里归来日胸怀尚昔年人材今可数公子独无前大斾光南寺清唫到暝烟功名方鼎鼎未许傍云眠

晚过许生遂相携至蔡家新亭

落日淮桥上因君得胜游花蹊入流水林院近清秋抚景方成玩题诗更少留悠然心迹静新月照归休

次韵星夕

中年亲旧逺寂莫歳时过有客山南集开尊月下歌三更来白露一水静银河不得同清赏因诗感慨多

院檄归田于我贺主者

使院来新檄莲宫复旧田顿除经歳患应为主人贤合浦收膏壤同袍仰食天汶阳归鲁后麟笔动千年

云上人

上人善医且相以游四方余固知其寓于技者也因赠之言

藻鉴高双眼刀圭活万人多材能济世行橐自生春谈笑诸侯客鉼盂释氏身识真今已少谁信混光尘

送嘉惠师祷雨归

郡以旱致嘉惠师祷雨未足沃村民告以师归禳疠听之偃松诸上人作送归诗亦谓余作

幢葢来嘉惠汤年待捄焚衣冠趋梵刹风雨起炉熏井有回泉脉田无补地文尚何怀故里逺近一慈云

访东寺不在

东郭寻幽事高人适出游不成相问讯欲去复淹留湖近荷香入亭空树影浮更须乘月夜行徧竹林秋

送知藏者归山

君探龙藏徧犹有去来心久客流年易故山归梦深林泉成独往风月废同吟别后多春咔嘤嘤听好音

晚凉知许生独在小楼寄赠

落日见山色小楼初罢书晚凉成独立幽兴在高居皓月僧钟逺微云鹤树踈极怜登眺好诗律近何如

简魏文宪二首

南国征兵赋中军重掾曹塞氛方不靖王事敢云劳匹马秋风晚朋尊海月高澄清天下志余事及诗骚

林居长闭戸无意傍青云此客人间少杯茶松下分神山夸独步连率借多闻岁晚来同社匡时早策勋

送竒上人迎师榇京师

讣告南天晚趋奔朔雪寒帝乡非故土人物已新棺哭位颜如对归丧魄亦安师门诸子在生死一心难

孙母颜氏挽词二首

五鼎侯家食伊人独饭蔬磬声诸佛近经卷一灯初南野空陈迹西方有浄居长归秖遗蜕万古閟幽墟

当时禆内治懿德玉无瑕夙夜忧宗祀勤劳在主家新阡成马鬛旧社有莲花万里专城使哀哀哭海涯

颍川安人挽词二章

事嫂犹姑氏从夫若大宾多仪皆妇道百歳但情亲云暗鱼轩逺天寒马鬛新归寻泉下女曽忆鼓盆人

颍水成东逝僊山正夕佳得男非我腹有后慰中懐大易家人馈周诗季女齐伤心无复见丹旐已天涯

送詹海沤清溪游

溪水如蓝緑幽人一叶舟夕阳成独酌山色在中流清兴今谁及长吟不自休归来期扫榻相对话良游

赠孟伯眞宪郎别因谢墨竹

养亲须薄禄作吏本无心霜雪知清节乾坤付漫吟旧游南国满新梦北堂深老我云林下凭谁豁素襟

墙阴数藂玉笔底有清风留赠非无意相期逈与同岁寒犹特立心事一玲珑何以酬知已猗猗在眼中

题五峰岩

一寻五峰老孤塔在云端铁树已古色石房空昼寒风流无后辈山水入多盘见说潜公隐天华雨满坛

东济上作

大江日东去吾道竟悠悠一世几同志百年空白头青山犹入俗皓月不随流安得长风便孤舟万里浮

唁基道人丧弟

只谓百年内脊令相近飞急难长在眼风雨一同归死别惊心早情亲举世稀断云秋日暮念尔独何依

次韵詹生怀陈众中阮信道

旧游陈与阮不见独成吟无复此聨璧为谁重鼓琴朔方文字老南国酒杯深今日风流逺令人恨满襟

南国

南国地皆赤吾生亦有穷丰年何日是菜色万人同海上舟频入民间楮已空犹闻榖价涌开籴若为功

馈饟

馈饟资边阃南军万灶寒断粮今絫月为变岂无端夜戍留文吏秋兵■〈郄,几代阝〉武官到头就诛戮饿死固应难

桑城

桑城连盗贼国楮断新颁只少材充制非闗上有悭人情无用旧世事渐成囏陛下明如日更张一铸山

有懐

不知经此乱犹及见吾亲归去嗟无路淹留媿有身孤城闭白日四野起黄尘我里今何似区区欲问人

哀郑亢宗

毎侍尊公侧颜开白玉温相期成远器何事作归魂舐犊能无泪瞻乌尚有恩苍天不可问端遣几人存

病甚廓上人能来

卧病百余日拥衾山雨寒世人不我爱之子独相看市药能盈裹春蔬得满盘一闻此问讯吾道媿艰难

乱余饥又甚云散我庐空时运方如此人心莫与同病身须一壑天下付诸公为报平生友途今处处穷

次韵詹生因所见有感

四门磔羣贼饿者竞趋之顾此果何物犹能疗汝饥虎今生角翼民已竭膏脂无怪人相食干戈正此时

梦观集卷三

猜你喜欢
  卷七百三十六·彭定求
  申国章·唐圭璋
  李甲·唐圭璋
  ●卷一三·陈衍
  金粟词话·彭孙遹
  岁寒居词话·胡薇元
  国秀集原序·芮挺章
  天台续集别编巻一·李庚
  御选元诗卷四十一·康熙
  御选元诗卷六·康熙
  投江得救·佚名
  卷八·施元之
  洪皓词作鉴赏·佚名
  严维诗鉴赏·佚名
  倚松诗集巻一·饶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九出 吿奠·姚茂良

    〔施全上〕奸臣施巧计。酷意害忠良。我今行刺去。便死有何妨。自家乃岳少保帐下副将施全是也。俺主人赤心报国。立意复仇。不料奸臣秦桧。背国忘君。专主和议。将俺主人父子屈陷。死于非命。吾思昔日豫让与智伯报仇

  • 第二十二出 廷献·叶宪祖

    【出队子】〔生上〕久离乡井。久离乡井。游学留连在帝京。三年大比集羣英。思际扶摇万里程。同赴春闱。颙望转深。 小生杜羔。来赴科场。你看贡院门尙未开。不免在此等候。那壁厢有个朋友来了。〔小生上〕 【前腔】风

  • 卷二十一·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卷二十一地理霍山赋【有序        唐】皮日休臣日休以文为命士所至州县山川未尝不求其风謡以颂其文幸上发輶轩使得采以闻六年至夀之骑邑曰霍山山故岳也邑赘于阯至之二日离邑一舍望乎

  • 序·佚名

    作诗为难校正尤难作而不知蹊径刻鹄犹可冀其类于骛校而不知诗之高下清浊鄙雅精粗何足为校正哉校而不能探作者之指意而妄去取之焉何益故曰校正尤难邑人张君中达学愽见高凡有前辈述作一经于目若贾者之市物自能识其贵贱而

  • 提要·陈景云

    【臣】等谨案纲目订误四巻国朝陈景云撰初尹起莘作通鉴纲目发明凡有疑义委曲以通其説至周密作癸辛杂识始辨其中宗武后并书年号一条然其説不甚确后作齐东野语又辨纲中北齐髙纬杀从官六十人一条郭威弑隠帝书杀弑湘阴王书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六十一·佚名

    嘉靖二十九年六月甲午朔升大理寺卿许辉为工部右侍郎○戊戌○先是周沈二府及靖江王府诸宗室将军同铣等越关赴京十余辈皆得重谴以去而来者不止礼科都给事中杨思忠等言此实无藉小人怂恿其中事成则自为利触禁伏法则不与其

  • 卷之五百四·佚名

    光绪二十八年。壬寅。八月。戊子朔。上诣颐年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乙未皆如之。  ○御紫光阁。阅视侍<目辟>行<匧心>口<韦未><夗贝>等步射。  ○予故大学士李鸿章、在上海县建立

  • 卷一·陈继儒

    黄石公、庞德公,老子之徒也。子房,人杰也,黄石公以进履折之,曰:“孺子可教”。孔明卧龙也,每见庞德公,拜于床下,初不令止;仲尼圣人也,老子曰:“子去子之骄气,与子淫态。”黄石公降一子房而隐谷城,庞德公降一孔

  • 第一章 10·辜鸿铭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辜讲有人(子禽,姓陈,名亢,字子禽。可能是孔子的学生)曾经问孔子的一位学生(子贡,姓端木

  • 卷十三·傅逊

    <经部,春秋类,春秋左传属事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属事卷十三  明 傅逊 撰襄公灭纪隠公元年八月纪人伐夷夷不告故不书【纪汉晋为剧县旧有纪亭后废夷汉晋为庄武县后废俱在今青莱二府境】二年九月纪裂繻来逆女卿

  • 阿毗達磨品類足論卷第十二·欧阳竟无

      尊者世友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辯千問品第七之三   [一]四念住者.謂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身念住云何.謂[二]緣身善有漏無漏慧。受念   住云何.謂緣受善有漏無漏慧。心念住云何.謂緣心善

  • 佛说佛名经卷第八·佚名

      南无自在疾住持威德佛 南无善光明胜佛 南无善色王佛 南无成就义佛 南无师子仙佛 南无天王佛 南无施德佛 南无快藏佛 南无福德光明佛 南无净行佛 南无然灯王佛 南无智生佛 南无妙天佛 南无地天佛 南

  • 月灯三昧经卷第十·佚名

    高齐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  童子。是故菩萨应当具足修学身戒。云何菩萨具足身戒。若菩萨具足身戒。于一切法得无碍智。谓身善修行。若身善修行者。于一切法得无碍智。是名菩萨具足身戒。  复次童子。若具足身戒菩

  • 小奢摩馆脞录·何秋涛

    《小奢摩馆脞录》,民国著名笔记小说,作者佚名。

  • 金箓斋启坛仪·杜光庭

    唐末五代杜光庭集。述科仪。金箓斋为皇帝而建,此为正式行道前夕启坛之仪。

  • 太清真人络命诀·佚名

    《太清真人络命诀》,撰人不详,从内容看当出于六朝。南宋《秘目》着录作「《络命》一卷」。《宋史‧艺文志》亦着录一卷。今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内言拘守魂魄身神之法。谓人之五脏四肢皆有神真,魂魄形体与天地

  • 醒梦骈言·守朴翁

    又名《醒世奇言》,全书十二回,有清代刊本。书署“守朴翁编次”,然其真实姓名与生平事迹皆无可考。书中每回演写一个故事,这些故事均可在《聊斋志异》中找到对应篇目。可以说本书是一部根据《聊斋志异》原本改写的《白话聊

  • 归戒要集·弘赞

    律学著述。清康熙二年(1663)弘赞辑。三卷。卷上述“受三归法”,卷中述“受五戒法”,卷下述“受八戒斋法”。见载于《嘉兴藏·又续藏》及日本《续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