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杜安世词作鉴赏

生平简介

「杜安世」京兆(今陕西西安)人。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一载《杜寿域词》一卷,谓“京兆杜安世撰,未详其人,词亦不工”;列于张先后、欧阳修前。黄昇《花庵词选》云:字安世,名寿域。有陆贻典校本《杜寿域词》。与《四库总目提要》卷二OO谓其词“往往失之浅俗,字句尤多凑泊”。

●菩萨蛮

杜安世

游丝欲堕还重上,春残日永人相望。

花共燕争飞,青梅细雨枝。

离愁终未解,忘了依前。

拟待不寻思,则眠梦见伊。

杜安世词作鉴赏

这首闺怨词抓住具有特征性的事物,含蓄委婉,独具特色。

起笔“游丝欲堕还重上”,词人就抓住空中飘摇不定的“游丝”来大做文章,是颇具匠心的。“游丝”,也就是“睛丝”、“飞丝”、“烟丝”,是一种虫类吐出的极细的丝缕,飘浮空气之中,如果天气睛朗,阳光璀灿,有时还可发现这种“游丝”空中闪着水晶般透明的耀眼的光泽。作者通过这一细微的事物反映出痴情少女内心的微妙的波动,反映出这位少女对春天、对青春和对生活的热爱。此词“游丝”一句,含蓄曲折,一语双关。它表面上似写景,实际却写少女的心境,用的是“谐音隐语”手法。词里“游丝”,正是有意与“相思”的“思”字双关。这一句形象地说明,少女的相思之情跟天上飘飞不定的“游丝”一样,一忽儿,象是要坠落下来;一忽儿,又扶摇直上。刚刚平静下来的内心,也因此卷起了感情的涟漪。这不仅增强了词的韵味,同时它还把词中的景、事、情串接一起,使全词意境和谐完整。

第二句:“春残日永人相望”。说此情况下,“相望”的时间也随之增长了。“春残”,点明季节,春归而人未归。“日永”,白昼廷长。“花共燕争飞,青梅细雨枝”二句是对“春残”的补充,同时,它又是“人相望”的必然结果。虽然这位少女“相望”的是“人”,但因“人”千里之外,可望而不可及,她所能见到的便只能是落红伴着双飞的紫燕纷纷飘坠,是被雨滋润过的梅枝上的青青梅子。这两句还兼有映衬与象征作用。花落春归,燕已飞回,而人却杳无归期。

过片“离愁”二字,很自然地成为上下片转折过渡的关键,并具有画龙点睛的妙用。“离愁”与“游丝”上下呼应。“离愁”因有“游丝”的映衬而显得鲜明具体,“游丝”以“离愁”为内涵愈加显得充实。因之,即使相望很久,都未能冲淡她的“离愁”,故曰“终未解”。不仅如此,词人还补足一句:“忘了依前。”“忘了”二字之下省略了一个宾语,即末句的“伊”。即使你想方设法去忘却他,可他还是跟从前一样,清清楚楚地再现于你的眼前,再现于你的心头。

接着又写了两句:“拟待不寻思,刚眠梦见伊。”以申明此意。“不寻思”即“忘了”,“梦见伊”即“依前”。作者不是正面表达她渴望与所思之人梦中相会,而是以“拟待不寻思”先跌一笔,再以“刚眠梦见伊”点出正意,来一个否定之否定,运笔新奇,因而就更引人入胜。

这首词格调清新自然,情真意切,运思手法颇得民歌风韵,有语浅而意深之妙。

●卜算子

杜安世

樽前一曲歌,歌里千重意。

才欲歌时泪已流,恨应更、多于泪。

试问缘何事?

不语如痴醉。

我亦情多不忍闻。

怕和我、成憔悴。

杜安世词作鉴赏

这首词类白居易之《琵琶行》,写的是作者闻歌伤怀之感。

上片写歌女的演唱,相当于白诗对琵琶女演奏的叙写。“樽前一曲歌,歌里千重意”,一曲歌而能具千重意,想必亦能说尽胸中无限事;而这“无限事”又必非乐事,当是平生种种不得意之恨事。这是从后二句中“恨”“泪”等字可得而知的。首二句巧妙地运用了对仗加顶真的修辞,比较一般的“流水对”更见跌宕多姿,对于歌唱本身亦有模似效用。“才欲歌时泪已流”一句乃倒折一笔,意即“未成曲调先有情”。

“恨应更、多于泪”,又翻进一笔,突出歌中苦恨之多。白居易诗对音乐本身的高低、疾徐、滑涩、断连等等,有极为详尽的描摹形容。而此词抓住歌者形态特点层层推进,启发读者去想象那歌声的悲苦与宛转。

“试问缘何事?不语如痴醉”,对歌女的悲凄身世作了暗示,相当于琵琶女放拨沉吟、自道辛酸的大段文字。但白诗中的详尽的直白,此完全作了暗示的处理。当听者为动听的演唱感染,希望进一步了解歌者身世时,她却“不语如痴醉”。这样写大有“此时无声胜有声”之妙。

末三句写词人由此产生同情并勾起自我感伤,相当于白居易对琵琶女的自我表白。但此词却只说“我亦情多不忍闻”,好象是说歌女不语也罢,只怕我还受不了呢。由此可知,这里亦有一种同病相怜、物伤其类的感情,因此以至于“怕和我、成憔悴”。

和白居易《琵琶行》不同的是,这首词善抒情,妙悬念的设置,化实为虚,得其空灵。同时,此词运笔颇饶顿挫,上片用递进写法,下片则一波三折,读来引人入胜。

●鹤冲天

杜安世

清明天气,永日愁如醉。

台榭绿阴浓,薰风细。

燕子巢方就,盆池小,新荷蔽。

恰是逍遥际。

单夹衣裳,半笼软玉肌体。

石榴美艳,一撮红绡比。

窗外数修篁,寒相倚。

有个关心处,难相见,空凝睇。

行坐深闺里,懒更妆梳,自知新来憔悴。

杜安世词作鉴赏

这首词是北宋前期词人杜安世的作品,词风与柳永相近,长铺叙,少粉饰,是一首典型的闺怨词。

上片重点铺叙居住的环境和时序景致,也写出了环境中的人物。“清明天气,永日愁如醉”,点出人物清明天气中的感受。清明是春分之后的一个节令,此时已入暮春,梅、杏、桃等花相继调谢,最容易引起思妇离人的愁怀。“愁如醉”,兼状愁人的内心感受和外表现。愁绪袭来,内心模模糊糊,外表则显现为表情呆滞。愁人是容易感到日长的,何况清明之后,白昼又确实是逐渐地长了起来,故曰“永日愁如醉”。

接着,作者笔锋一转,描写闺人所居住的环境。“台榭绿阴浓”至“新荷蔽”数句,活画出一幅春末夏初的园林美景。暖风轻拂;台榭的周围,绿树成荫;归来的燕子,新巢已经筑成;小小的池塘,长满了青青的荷叶。如此美景,“恰是逍遥际”,作者认为正是优游自地赏玩景物的好时光!但是却只“单夹衣裳,半笼软玉肌体。”词的抒情女主人公,一位肌肤柔软洁白的佳人披着件薄薄的夹衣,呆呆地站立那里。“半笼”两字,见出她披衣时的漫不经心;而开头“永日愁如醉”句已作了提示,这里作一呼应,写出她神情呆滞之状。另外,此处作者把写人和写景的关系处理得很好。优美的环境,衬托着美丽的闺人,恍如绿叶丛中簇拥着牡丹,相得益彰;同时环境和人物又构成了反衬:景物自佳而人物自愁,节奏并不协调,于是更显出了人物的愁绪之重。

下片着重写闺人的幽怨情怀和憔悴情态,但却从景物写起:“石榴美艳,一撮红绡比。”这是以“红绡”比石榴花之红以状其美。石榴夏季开花,花常呈橙红色,故白居易《题孤山寺山石榴花示诸僧众》诗云:“石榴花似结红巾,容艳新妍占断春。”以红色的织物比石榴花,大概就从这里开始,作者看来是受到过白诗的启发的;其后苏东坡也有“石榴半吐红巾蹙”(《虞美人》)之句。文学上的继承借鉴而又有所变化,就是如此。这两句是继续写园林美景,词意更见错综。

“窗外数修篁”两句,是实写,也是虚写。实写就是女主人公的窗外大概真的有几竿修竹;因为中国的园林中,竹子是必不可少的。虚写就是她并不一定真的去相倚;这里用了杜甫《佳人》诗中的意境:“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说明她也具有自怜幽独的怀抱而已。这两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人,其作用是从写景过渡到写人,而且本身已具有丰富的幽怨内涵。

紧接着上面两句,作者揭示了女主人公心灵幽怨满怀、行动呆滞,是因为“有个关心处,难相见,空凝睇。”意即有一个她关心的人,却难以相见,只能白白地盼望。这行文上是水到渠成的一笔,对女主人公的情怀、表现那么多,其原因也该有一个交代了。

结语三句:“行坐深闺里,懒更妆梳,自知新来憔悴。”是对女主人公情态的进一步刻画,也是对这个人物形象的补足性刻画。她深闺里行坐不安,形容憔悴,没有什么心思去梳妆打扮。经过了最后这几句的进一步刻画,一位因怀念远人而憔悴幽怨的闺中少妇的形象,呼之欲出了。

这首词,前片着重写景,后片着重写人,但又紧紧围绕着一个中心,即闺怨。这样,词的气脉就一气贯串,不枝不蔓,人物形象也渐趋完满。

猜你喜欢
  陈师道·唐圭璋
  环溪诗话 全文·吴沆
  登徒子好色赋原文·宋玉
  卷十二·邵雍
  ◆野航老人姚文奂(野航亭稿)·顾嗣立
  ◆参政孛朮鲁翀(菊潭集)·顾嗣立
  卷508 ·佚名
  卷三百四·陈思
  卷四十一·吴之振
  补遗卷二十·陈元龙
  卷十八·陈廷敬
  总目七·佚名
  忠义集卷三·赵景良
  葛立方词作鉴赏·佚名
  卷二 词籍卷·施蛰存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七言巻七十一·洪迈

      七言  狱中闻驾幸长安二首   沈佺期  传闻圣㫖向神京谁念羁囚滞洛城扈从由来是方朔为申冤气在长平  无事今朝来下狱谁期十月见横河君看鹰隼俱罢击为报蜘蛛收网罗  奉和幸韦嗣立庄  东山朝日翠屏开北

  • 卷十·张宪

    钦定四库全书玉笥集卷十       元 张宪 撰絶句【五言】次韵虞阁老题柯丹邱画夜雨幽篁密晨霜落未多月明商女恨江冷越人歌天马二首蕃方皆贡马圣意本求书纵使行千里终当驾鼔车今代佛郎国龙媒进上都徯斯能作颂周

  • 卷二百四十一 列传二十八·赵尔巽

      科尔昆觉善甘都谭拜法谭席特库蓝拜鄂硕   伊拜弟库尔阐阿哈尼堪星讷褚库   科尔昆,阿颜觉罗氏,满洲正蓝旗人,世居瓦瑚木。祖翰,太祖时来归。父硕色,官牛录额真。   科尔昆初为贝勒阿巴泰护卫。事太宗,未冠,从伐察

  • ●卷一(辑自《太平御览》)·丘悦

      一、梁元帝在江陵即位,欲还都建康。领军将军胡僧祐、太府卿黄罗汉、吏部尚书宗懔、御史中丞刘谏等曰:“建业王气已尽,与虏止隔一江,若有不虞,悔无及也。且渚宫洲数满百,当出天子。陛下龙飞,是其应乎?”梁主令朝

  • 卷之一百四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六 列传七十六·纪昀

    列传唐 【七十六】○唐七十六 藩镇魏博(臣)等谨按藩镇关唐室盛衰新书特为别传深合史法郑志于列史别传标目相沿者如忠义循吏之类俱从汇编其一代特见他史 所无者如后汉书党锢则仍编入列传中存其名次藩镇一传独采李唐今依

  • 卷之三十八·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三十八传第二十二阿巴哈纳尔部总传阿巴哈纳尔部在张家口外至京师千五十里东西距百八十里南北距四百三十六里东界浩齐特西界阿巴噶南界察哈尔正蓝旗牧厰北界瀚海元太祖弟布格

  • 于忠传·魏收

    于祚之弟于忠,字思贤,本来字千年。年轻时被授予侍御中散之职。文明太后临朝执政,刑政颇为严峻,其左右侍臣,不少人由于对她稍有指责而被治罪。于忠为人朴直少言,所以始终没有犯什么过失。太和年间,被授予武骑侍郎之职,因此赐名

  • 建昌土司传·张廷玉

    建昌卫,是原来的邛都。汉朝武帝时期,此地设置了越..郡。隋唐两朝此地都称为..州。唐朝至德初年,该地被吐番所吞没,贞元中年才收复回来。唐朝懿宗统治时期,该地被蒙诏所占据,改成建昌府,把乌、白二个蛮族的人口充实到该地。元

  • 卷十五上·沈枢

    钦定四库全书 通监总类卷十五上    宋 沈枢 撰忠义门 齐王蠋谢乐毅之请 周赧王三十一年乐毅闻昼邑人王蠋贤令军中环昼邑三十里无入使人请蠋蠋谢不往燕人曰不来吾且屠昼邑蠋曰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齐王不用

  • 卷七十六·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七十六雍正六年十二月上谕二十八道初三日江苏廵抚尹继善题参前任吴县知县蔡益仁贪婪不法奉上谕蔡益仁着革职其贪赃各欵及本内有名犯证该督一并严审究拟具奏蔡益仁系陈时夏奏请带往苏

  • 杨少川·佚名

    杨少川先生小传杨先生晟字少川广东东莞人童年即具大志旋赴日本留学未几回国入北京同文馆肄业在校勤奋向学每试辄冠其侪为校师所器重毕业后任农工商部侨务专员旋奉命派赴德国学习法政及陆军光绪二十年回国任京师大学堂

  • 景公问天下有极大极细晏子对第十四·晏婴

    景公问晏子曰:“天下有极大乎?”晏子对曰:“有。足游浮云,背凌苍天,尾偃天间,跃啄北海,颈尾咳于天地乎!然而漻漻不知六翮之所在。”公曰:“天下有极细乎?”晏子对曰:“有。东海有蛊,巢于蚊睫,再乳再飞,而蚊不为惊。臣婴不知其名,而东

  • 弱民第二十·商鞅

    民弱国彊,民彊国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 朴则彊,淫则弱;弱则轨,淫则越志;弱则有用,越志则彊。故曰: “以彊去弱者弱,以弱去彊者彊。”民善之则和,利之则用;用则有任,和则匮;有任乃富于政。上舍法,任民之所善,故奸多。民贫则 力富,民

  • 卷六十六·顺治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六十六天子之孝优大臣【臣】按经言敬亲者不敢慢于人人者众词也西铭曰大君者乃天之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盖公孤卿贰老臣夙德简畀自天培植自祖宗嗣天子尊为师傅示不敢専敬之所尤属者也述优大

  • 佛说古来世时经·佚名

        失译人名附东晋录闻如是。一时佛游波罗奈仙人鹿处。尔时诸比丘饭食已后。会于讲堂而共讲议。设有长者所行平等。有净戒比丘奉行真戒。来入其舍从受分卫。若复曰获致百斤金。何所胜乎。或有比丘报之曰。百斤千

  • 华严七字经题法界观三十门颂卷下·本嵩

        夷门山广智大师本嵩述  空即一切总莫动著 动著头角生。落在第二念。今不动著。妙解前生。  阿谁无作用 便是死了底汉。犹棺椁中瞠眼。此颂人人分上活泼泼地皆有作用。是显解也。  作用复由谁 看他家

  • 石雨禪師法檀卷第十九·石雨明方

    嗣法小師淨柱編佛事雪峰,掛鐘板。擊板一下,曰:「八百年中祇是者個,千五百人向甚麼處去也?若論兵隨將印、馬聽鑼聲,也須各各有出身之路始得。出不得,山僧為你出去也。」乃擊鐘一下。寶壽,挂鐘板。「舊日規模,一任梅花連夜發;斬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