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十八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万寿盛典初集

  钦定四库全书

万夀盛典初集卷六十八

歌颂八【南书房诸臣】

万夀无疆诗【有总序】

日讲官起居注翰林院侍讲学士【臣】励廷仪日讲官起居注翰林院侍讲【臣】蒋廷锡

日讲官起居注司经局洗马掌局事兼翰林院修撰【臣】张廷玉左春坊左中允兼翰林院编修【臣】陈邦彦日讲官起居注翰林院修撰【臣】赵熊诏翰 林  院 庶 吉  士 【臣】王图炳

【臣】闻膺图受籙大德有禄夀之符介祉凝祥至圣着久长之效诗称嘉乐命自天申书纪休徵福由皇建华封献三多之祝豳土进七月之觥卷阿矢咏於凤鸣江汉扬休於虎拜虽如天帱覆莫罄形容而率土讴吟聊伸扬颂钦惟

皇上

执中表正

得一居贞

心传溯无极之先

治行合太和之本

初登宝历即以民胞物与为心

广运旋枢遂臻久道化成之业朝咨夕儆勤宵旰於五十二年北燮南谐奏昇平於千八百国兹当三月中旬恭遇

六旬万夀历周花甲时际阳春柳拂桃迎拥千官之剑佩霞明风暖集万里之共球番发龎眉扶鸠筇而拜

阙山农泽贾颂燕喜以呼嵩含生禀气之伦无远弗届出日无雷之域不召而来壤击衢歌钧天竝奏仙音佛号匝地同声【臣】等职在文章分宜扬扦身依

禁近谊得赓歌窃见乾行不息

皇上体之以自强坤合无疆

皇上法之以厚载固天亶之独异尤

圣学之加崇探精一於唐虞啓苞符於河洛圜丘仰荅

诚格而

上帝居歆淮浦遥临

时迈而川灵效顺规模宏远遵

祖宪以贻谋寝膳周详永

孝思而锡类祀先农於泰畤朱火升中进田畯於春畴青旗行野寛文解网人乐尧天复赋蠲租民安禹甸

恩覃一十五省

德垂千万亿年底定三方鲸鲵尽扫会同重译鸡鹿咸

志在安绥故有征而无战师行仁义故近悦而远来握成算於帷幄之中播

神威於寰宇之内止戈为武夀考作人璧水芹宫勒千

秋之

宝训桂林杏苑开

万夀之恩科振鹭充庭罗来逸凤雾鱼腾水搜及雕虫

凡兹多士之造德成材悉由

圣主之尊经稽古曲阜修九拜之礼朱子跻十哲之班振玉摐金直接尼山统绪参天两地深探羲画渊源理得而数兼该乘除参九九之秘气和而声始达律吕调六六之元既

德性之内充自英华之外焕典谟浑噩与云汉昭回诗易奇葩竝日星辉映龙骞凤翥备八法於锺王露润珠圆得三昧於虞褚

勅几稍暇肆力五车

廵幸偶闲游心四库雕镌琰琬禹山金碧之藏勘校虫

鱼蓬阙琳琅之府渊深

帝学莫殚名言洵乃武而乃文亦可大而可久

皇上虽虚怀若谷而谦尊弥光苍穹之景命方新黎庶之歌謡倍切【臣】等身値昌期生逢夀世光辉南极中天之

甲子初周环拱北辰元会之干支复始重城不夜烛照

无边四海皆春太平有象敬承

五夜维祺之愿共抒

万年祝嘏之心

春秋远过八千复纪天皇之岁

历数比隆三五重开轩后之图窃效风人载赓周雅

各成七律六章拜手稽首以

日讲官起居注翰林院侍讲学士【臣】励廷仪

祥开

圣节庆昌辰巷舞衢歌率土滨运纪上元方复始年周

甲子又重新太平有象人多夀

大造无私物自春德教覃敷宏锡类由来至治在尊

亲【其一】

南极常同北极光珠聨璧合灿云章

天心只若羲爻着

祖训凝承

帝道昌仁夀亿龄开景运韶华三月正当阳维皇定叶

蒸民愿永锡繁禧

主万方【其二】

天南漠北振琱戈六合俱安保太和格被总由

尧德峻平成共识

禹功多时丰更免三年税化洽重开

万夀科旷典古今真极盛词臣书颂细编摩【其三】

文修武偃洽神功

圣治光昌本

圣躬履盛鸣谦辞

显号居丰示俭喜卑宫

万几总摄精神里八表都归度量中久道化成臻上理

时勤宵旰仰

宸衷【其四】

芹献葵诚徧九垓梯航迢逓到蓬莱争传鹤髪呼嵩侣许觐

龙顔进夀杯人庆三多归

帝德户增万亿乐春台共言四海昇平福都自

尧咨舜儆来【其五】

垂恩锡嘏庆成时敛福

皇躬百事宜嘉谷瑞徵三秀草芳兰丛绕万年枝无疆圣夀便蕃颂有喜

天顔远近知孰罄涓埃禆海岳转因华祝溥

鸿慈【其六】

日讲官起居注翰林院侍讲【臣】蒋廷锡

卿云五色护

皇居花下千官颂九如南斗正中三月节海筹方揽一廵初瑶池紫气浮松牖金阙祥光接玉除荡荡无名难载笔勲华二典纪虞书【其一】

圣文圣武贯三才宇宙中间

德泽该日月星辰随律转东西南朔验风来九州全赋

周轮免两榜恩科次第开天锡太平

仁夀主欢呼岁岁颂台莱【其二】

天纵犹勤翫韦编健行

圣德日乾乾

心通律吕隂阳内道契图书象数先周礼三千条实政虞廷十六字真传庶民敷锡归皇极凿井耕田乐万年【其三】

至治神功古莫如应从泰岱勒璠璵玉函不受登封颂金镜常繙治世书有识羣生皆踊跃无私大造本谦虚试听五岳齐呼处苍翠山光望

属车【其四】

膏泽涵濡八表同百年乐育太和中鸾书宣布开黄道鸠杖扶擕拜

紫宫入昴游河呈洛瑞跻堂称兕继豳风一人一岁增君夀万老春秋集

圣躬【其五】

【小臣】滥直近

枫宸蠡管粗能仰

帝钧敬止功夫随处见光明德业与时新姚虚虹绕年当甲华渚星辉月値辰拜手幸随鵷鹭後遥瞻蓬阁祝松椿【其六】

日讲官起居注司经局洗马掌局事兼翰林院修撰【臣】张廷玉欣逢

圣节共呼嵩瑞霭青阳淑景融六合梯航重译贡两阶

干羽万年功

乾行不息天同健泰运方隆日正中咸仰

垂衣臻上理四时洋溢太和风【其一】

化成久道治功深

帝德巍巍冠古今海晏河清

天子泽宵衣旰食

圣人心好生频见恢汤网解愠时听鼓舜琴屏谢虚文

崇实政谦光中外仰

宸襟【其二】

睿虑周详徧八区恩膏何地不沾濡已看荒徼皆登谷更喜丰年屡赐租域外山川归禹服田间耕凿尽尧衢诸蕃络绎

彤墀下王会图成自古无【其三】

圣学渊微逹性天犹勤探索向芸编图书道阐千秋上象数心通一画前至治雍熙金石播鸿章璀璨日星悬廷臣拜手赓

仙藻尽是箕畴锡福篇【其四】

华渚流虹瑞应开星明南极亘昭回绦霄歌吹千门晓白叟欢呼万里来湛露无边滋草木卿云有象绕蓬莱羣生共荷

君王赐仁夀休风徧九垓【其二】

薄海车书奉

紫宸衢歌巷舞庆昌辰普天共乐舒长日大地都成浩

荡春

帝夀万龄周甲始韶华三月逐年新【微臣】珥笔沾恩渥愿效华封祝

圣人【其六】

左春坊左中允兼翰林院编修【臣】陈邦彦

阊阖晨趋拜舞同昇平嘉庆记流虹天开

宝历羲轩上人在春台位育中蓂吐尧阶迎瑞日筹

添海屋祝

乔松万方共慰称觥愿近覩祥云一朶红【其一】重巽温纶取次宣茅檐蔀屋总熙然体元

圣化三光应图治

宸衷五夜传浩荡恩波沦大地舒长化日乐中天歌衢

击壤喧童叟漫说陶唐癸巳年【其二】

欣从歌叙庆功成甲子重开乐太平景福多随仙籙永岁星遥拱

帝垣明陈诗拜表千官颂就日瞻云九土情谁识大君宵旰意本来乾健协天行【其三】

金爵觚棱晓露漙日华浮动五云端花隂转午彤墀丽麦浪摇春绣壤寛谱叶虞弦宣玉轸图成禹会写冰纨八方共乐

皇猷远雁塞鲸波久奠安【其四】

西山翠色俨蓬莱豫顺真同出地雷泽物瀛波通灌注作人云汉仰昭回蟠桃初结三春实仙醖同斟

万岁杯薮凤郊麟胥应瑞菶萋随处沐

恩栽【其五】

露濡雨润普

皇慈天上恩波动植知社鼔村觞人尽夀嵩呼华祝庆相随翻阶翠草金芝长捧日彤云玉叶垂累世滋培难报称抽毫先诵九如诗【其六】

日讲官起居注翰林院修撰【臣】赵熊诏云开阊阖日中天臣庶嵩呼

玉陛前三月三春方履泰六旬六甲正乘乾轩皇历算周初度夏后书畴锡大年盛事直超千代史拜扬敢进九如篇【其一】

天经地义藴

皇衷六十年来孺慕同

手定鸿图兼创守

心承家法每谦冲

三朝谟烈光千载万国尊亲奉

两宫大孝德隆膺上夀虞琴长是播薰风【其二】

五纪垂衣化日长太和元气本无疆蠲租分岁周星野解网囘春满棘廊天自好生

君合德

帝惟仁夀历增祥龎眉白叟沾恩久传语云孙戴圣皇【其三】

至治光华与日新健行不息体天真勅几陶铸唐虞典

游艺穷探河洛津旰食宵衣时儆惕

龙顔凤表倍精神由来夀考惟无逸喜卜吾

皇亿万春【其四】

物阜民丰久化成

深宫保泰更持盈尚衣浣濯频供御玉食珍奇尽却

呈只为

圣心常惜福可知俭德是长生海筹添値归余岁余庆

年年介夀觥【其五】

昇平典礼焕丹霄

手诏重颁戒百僚爱

日但将忠孝尽祈天惟在雨阳调

君王不贵陈谀颂草野何能祝

圣朝听取同声呼

万岁【微臣】珥笔采衢謡【其六】

翰 林 院 庶 吉 士【臣】王图炳

华甲星周祝

圣君彤庭

玉座气氤氲西池算永添双荚南极祥开匝五云畴纪

洛书尊

禹锡壤歌衢野戴

尧勲三春上夀觥觩洽霭作阳和万象欣【其一】

旰食宵衣

讲幄开羲爻精奥阐兰台乾坤动静涵

心学元会纲维揭

睿才藻火文章腾碧汉松云户牖俨蓬莱

圣人自有长生诀金监千秋介玉杯【其二】

垂裳端拱仰挥弦瑞玉真应泰岱镌朝野请求章屡上

庙堂谦让

诏频宣三才治法参天地二典勲华足信传

峻德崇功书不尽赓扬拜手万斯年【其三】

庆善宫中七德陈万方送喜萃昌辰层城锦绣铺瑶席重译梯航贡瑞珍百福贞恒归

黼扆亿龄仁夀育蒸民卷阿齐进昇平颂梧?深沾侍

从臣【其四】

六十年来

化泽濡华胥风俗极欢娱士邀

特典重升俊民被

洪恩尽赐租海表山川开夀域寰中日月照仙都诚孚

苍昊方储祉天姥来庭早授图【其五】

滥随芸局捧龙编笔纪流虹贯昴年揆览

九重星拱极乾行

五位日中天薄材总荷洪炉铸

宝籙绵垂象鼎传欲罄葵忱歌在藻宫花岁岁傍琼筵

【其六】

万夀盛典初集卷六十八

猜你喜欢
  卷五十二 齐悼惠王世家第二十二·司马迁
  列传一 后妃·薛居正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李心传
  ◎裁镇将·陈贞慧
  卷二 惠帝·王夫之
  第三十回 争和约折服契丹 除敌臣收降元昊·蔡东藩
  读礼通考卷二十一·徐乾学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一百九十一·佚名
  卷之四十一·佚名
  卷之二百四十·佚名
  九三四 署直隶总督英廉奏运往盛京文溯阁头拨全书已送至山海关交奉尹接运折·佚名
  魏纪七 邵陵厉公中正始七年(丙寅、246)·司马光
  卷一百四十二·赵汝愚
  卷六十五、疆域之丧失及军港租借条约·黄鸿寿
  卷第五·太安万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朱敦复·唐圭璋

      敦复字无悔,洛阳人。希真兄。   双雁儿   尚志服事跛神仙。   辛勤了、万千般。   一朝身死入黄泉。   至诚地、哭皇天。   旁人苦苦叩玄言。   不免得、告诸贤。   禁法蝎儿不曾传。   吃畜生

  • 卷三·范梈

      五言絶句  题张果老骑驴图  细柳官桥路,骑驴不用鞭。先生诚有道,此去亦千年。  题竹树图  老树半垂叶,疎篁斜露根。若无烟雾隔,应见石西村。  秋江  秋生洲渚静,露下蒲荷晚。忽忆钓鱼时,人家楚乡远。  建

  • 卷134 ·佚名

    黄庭坚 次韵寅庵四首 四时说尽庵前事,寄远如开水墨图。 略有生涯如谷口,非无卜肆在成都。 旁篱榛栗供宾客,满眼云山奉燕居。 闲与老农歌帝力,年丰村落罢追胥。 黄庭坚 次韵寅庵四首 兄作新庵

  • 御选明诗卷五十·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五十五言律诗一刘基丙戌嵗将赴京师途中送徐明德归镇江疲马懐空枥征衣怯路尘那堪逺游子复送欲归人月满西津夜花明北固春论文应有日话别莫悲辛过南望时守闸不得行客路三千里舟行二月余壮顔随日减

  • 綦毋潜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綦毋潜(生卒年不详):字孝通(一作季通)荆南(今湖北西南部)人。开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 一度弃官还江东,后复任宜寿县尉,入为集贤院待制,迁右拾遗,复授校书,终著作郎。晚年退隐江南。他与王维、王昌龄、李欣,储光羲等人有

  • 第四十三回 悼贵妃促疾亡身 审聂女秉公遭谴·蔡东藩

      却说宪宗闻空中有声,疑是雷震,亟出宫门瞻望,只见天空有白气一道,曲折上腾,复有赤星如碗,从东向西,轰然作响,不禁为之悚惧。是夜心神不安,越宿临朝,即诏群臣详陈阙失。吏部给事中李俊,应诏陈言,略云:  今之弊政最大且急者,日

  • 纲目分注补遗原序·芮长恤

    愚读子朱子通鉴纲目于其书法义理之有疑者既别录一册以识之矣至于分注之类文繁事杂疑殆尤多间尝合温公朱子两书互相质对而较其同异之致审其去取之宜始知修饰之功等于创造固非防常涉猎记识之学所能胜其任而无弊也王文宪

  • 太极·周绍良

    №太极001【盖】大唐故于府君墓志铭【志文】大唐故朝散大夫泽州晋城县令上柱国于府君墓志铭并序君讳思□,字惟敬,河南洛阳人也。原夫维城表固,导灵派於东周,高门贻荣,翊元功於西汉。问望光乎史诰,勋德昭於锺鼎

  • 薛孤延传·李延寿

    薛孤延,代地人,少小骁勇果敢,跟随神武帝高欢起兵,因建立军功多次受封,位至仪同三司。跟随高欢西征,到达蒲津。当时窦泰与宇文泰交战失利,高欢率军撤退。薛孤延断后,且战且退,一天砍断了十五把刀。高欢曾在北边的草原检阅骑兵,路

  • 樊山政书卷十·樊增祥

    恩施樊增祥嘉父批雒南县禀批西安府禀批华阴县举人李兆鹏等禀词批澄城县禀批蒲城县禀批雒南县禀批西安府详批纪典史景星禀批大荔县禀批同官县陈令丕业禀批丁守念敟等禀批咸阳县成令禀批商州杨牧宜瀚禀批咸宁县禀札官报

  • 李灿基·周诒春

    李灿基 字伯曜。年四十岁。生于上海。叔福畴。未婚。初学于香港拔萃书室。皇仁书院。毕业于天津北洋大学。任广州英文学校英文教员。三水凤冈高等小学数学教员。粤汉铁路副工程师。光緖三十年。以官费游美。入麻省工

  • 卷三·范家相

    钦定四库全书三家诗拾遗卷三栁州府知府范家相撰国风关雎鲁诗司马迁曰周道缺诗人本之袵席关雎作又曰周室衰而关雎作 刘向曰周之康王夫人晏而出朝关雎起兴思得淑女以配君子夫雎鸠之鸟未尝见其乗居而匹处也【列女传】杜

  • 三种人生态度——逐求、厌离、郑重·梁漱溟

    &ldquo;人生态度&rdquo;是指人日常生活的倾向而言,向深里讲,即入了哲学范围;向粗浅里说,也不难明白。依中国分法,将人生态度分为&ldquo;出世&rdquo;与&ldquo;入世&rdquo;两种,但我嫌其笼统,不如三分法较为详尽适中。我们仔细

  • 佛说华手经卷第八·佚名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奉 诏译  众杂品第二十七  佛告舍利弗。有四救法。何谓为四。怖畏众生如来能救。入邪径者圣道能救。诸恶业者念处能救。在八难者菩萨能救。是名为四。舍利弗。有四安法。何谓为四。生得值

  • 俱舍论疏 第二十二卷·法宝

    俱舍论疏 第二十二卷沙门法宝撰分别贤圣品第六之一云贤圣者。说文云。有多才行。谓之为贤。桂苑珠丛云。无事不通。谓之为圣。依仁王经。地前为贤。地上名圣。经云三贤.十圣故。依此论云。圣谓已得无漏道生。远

  • 外科大成·祁坤

    《外科大成》系外科专书。4卷。清·祁坤(广生)撰。刊于1665年(康熙4年)。祁氏世代医家,自幼聪颖好学,更热衷于岐黄之术,对外科造诣较深。曾任太医院御医。他鉴于当时习外科者,临症时多以外治法为主,甚而轻视脉理,忽视

  • 扬鞭集·刘半农

    诗集。刘半农著。1926年10月北新书局出版。分为上、中二卷,其中1917年至1920年的诗作编入上卷,1921年至1925年的诗作编入中卷。刘半农是“五四”新诗坛上破旧立新的一位拓荒者。他提出“将古人作文之死格式推翻”、“

  • 双论·佚名

    音译《那摩迦》。南传佛教论典。为南传上座部根本七论之一。“双论”,是说本论由十双相对的问答组成,故名。全论共十品:第一根本品,为总纲;第二蕴品,说三科中的五蕴;第三处品,谈三科中的十二处;第四界品,阐述三科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