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八折 戮义

[付扮刽子持刀上]寻常结果千条命,本分生涯一把刀。自家苏州府吴县刽子的便是,祖传行业,官役行刑。红罩甲,火焰浑身;绿飘巾,威风出众。一条青索子,时挂腰间;三尺雪霜刀,常拿手内。入监门,吆喝几声,无数囚徒都丧胆。唤出阱,精光跣剥,饶伊好汉也消魂。两手反张,捆麻绳,好似夜叉凶狠;蓬松鬓发,插招旗,浑如罗刹狰狞。街坊行走,一记锣,一记鼓,声声霹雳交加;押到法场,站的站,跪的跪,个个鬼门先去。流星起处,惟闻官府先奔;劈颈刀挥,但见血光一片。正是:人生到此实伤心,撞着咱时真悔气。昨日奉本县出牌,今日要杀打校尉的这班人。我想他们也是为好,一时高兴,谁知今日到这个田地!毛都爷主意,道是校尉在西察院打杀的,要绑在西察院前枭首示众。闻说监斩官是苏松道张老爷。上司监斩,不比寻常,差不得时刻的。怎幺众兄弟还不见来?[向内叫介]众伙计快来![内应介]来了。[外、小生扮刽子上]哥阿!又不是抢头刀,为什幺这般要紧?[付]道爷监斩,恐怕误了时刻。[外、小生]既如此,快去!快去![杂]还有几个呢?[外、小生]先到司门首去了。[众]走!走!走![合]一群催命鬼,几个杀人星。[共奔下][生,帽、青衣上行介]【滴溜子】心忙乱,心忙乱,奔驰卤莽。行急遽,行急遽,神魂惚恍。爹行情关疴痒,死生顷刻间,言难尽讲。永诀生离,趋赴法场。自家杨英甫便是。爹爹杨念如,与颜佩韦等,只因周吏部无辜被逮,一时仗义,同众百姓打死官旗。那日整千整万人,一齐动手,不想官府竟将爹爹等五人,扭作乱民,开在本上,旨意倒转,今日将来处决。你道可不是极大的冤枉幺?[老在内哭介]我那儿呵![生]那边号哭之声,想是颜婆婆来了。[老哭上]昏天黑地阴风惨,有屈无伸怨气冲。[生]婆婆来了幺。[老]孩儿今日行刑。老身一则去别他一别;二则去收他骸骨。你道惨也不惨?[生]我亦为送爹爹而来,不知那三家怎幺不来?[老]自然来的,我和你先去罢![生]竟到司前去便了。[共行介]【泣颜回】[合]痛哭断人肠,无罪轻罹法网,哀哀死别,那堪死别云阳。君门万里,呼冤叫屈难稽颡。[内鸣锣击鼓介][生]你听锣鼓之声,一定绑赴市曹来也![急奔介][合]霎时间,天日为昏,百万姓,暗中称枉。[下][净、末、丑、旦、贴绑缚招旗,付、小生、外扮刽子押上]

【前腔】[五合]刚强,仗义久名扬,说甚身遭无妄。权肆虐,堪嗟毒流天壤。[刽]自己惹出来的祸,说他怎幺?[末]呸!我杨念如是怕死的幺![净]我颜佩韦打死校尉,万民称快,死也瞑目了。[合]锄奸击贼,五人儿也不愧东林党。只可惜救不得周吏部,死有余恨。痛孤忠万里俘囚,枉吾侪一朝倾丧。[老、生奔上]

【千秋岁】[老、生]意慌忙,寸步难移上。一霎里,神魂惊荡。[老]我儿在那里?[生]爹爹在那里?[各抱哭介]饮血餐刀,饮血餐刀,早难道是伊前生孽障?[净]孩儿不孝,不能奉养母亲终身,真罪人也。[刽]闲人闪开些![老、生]生离别,难轻放;亲骨肉,难抛向;怨气高千丈,定三年不雨,六月飞霜。[刽]奉旨典刑,这些狗男女不知死活,还不快走![打开老、生介]时辰已到,众犯人快些走动![拉净、众下][老、生]我们如今快赶到西察院去。[急奔介]【越恁好】[合]市曹忙赴,市曹忙赴!急煎煎,苦怎当!听神号鬼哭添痛伤,倍凄怆。[老跌介][生扶起急行介]苦颠连体僵,苦颠连体僵!见乱纷纷万千人,流涕道傍。扑簌簌泪抛,扑簌簌泪抛,痛杀杀一会儿割断寸肠。[内鸣锣,刽提五人头绕场。老、生夺抱哭,刽推倒老、生,提头下][老、生哭起后倒地介]

【红绣鞋】[合]头囊三木,悲伤!悲伤!血流一派,汪洋!汪洋!魂缥缈,魄飞翔,情惨切,恨绵长。兄撇弟,子抛娘。[生]婆婆,事已如此,哭亦无益,待我扶你前去,急急顾人到法场上收领尸骸,再作道理。[扶老旦行介]【意不尽】[合]侠肠一片知何向?热血淋漓恨满腔,一时卤莽,博得个义风千古人钦仰。[共下]

比较前折,本折写颜佩韦等五人就义,未免平了些,特别是没有写出他们的牺牲在群众中引起的反应。

原注:“五人之中惟杨念如有神力,斩首时大怒震呼,绳索俱绝,将刽子毒打几死,众复絷之,将石曳其手,乃就刑,犹骂不绝口,惟颜杨为最者。”

 

猜你喜欢
  卷七百二十三·彭定求
  胡浩然·唐圭璋
  刘之才·唐圭璋
  程师孟·唐圭璋
  第三折·佚名
  苕溪渔隐词话卷一·胡仔
  唐储光羲诗集卷五·储光羲
  卷三十八·陆游
  蓝山集巻三·蓝仁
  卷一百六十三·陈思
  卷三十三·曹庭栋
  卷七十七·吴之振
  卷八百十五·佚名
  秋夜陪张丞相赵侍御游灉湖一·张说
  明诗平论二集卷三·朱隗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之仪·唐圭璋

      之仪字端叔,沧州无棣人。登进士。苏轼帅中山,辟掌机宜文字。后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徽宗朝,提举河东常平。坐草范纯仁遗表,编管太平州。政和三年(1113),除名勒停。政和七年(1117)终朝请大夫。年七十

  • 杜诗补注卷下·仇兆鳌

    钦定四库全书杜诗补注卷下翰林院编修仇兆鳌撰一卷临邑舎弟书至 碣石小秋毫【阎若璩曰王氏通鉴地理通释碣石有三处驺衍如燕昭王筑碣石宫身亲往师之此碣石特宫名耳在幽州蓟县西三十里宁台之东非山也秦筑长城起自碣石此

  • 卷一通论·郑观应

    道器《易。系》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盖道自虚无,始生一气,凝成太极。太极判而阴阳分。天包地外,地处天中。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者,是也。由是,二生三,三生万物,宇宙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序·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九十三·佚名

    万历四十八年四月戊申朔孟夏享太庙遣遂安伯陈伟代○大学士方从哲奏昨接辽东塘报达贼犯抢辽阳决在旦夕 皇上未肯临朝召群臣面商备御倘辽阳一失则广宁以西处处皆危而京师随之彼时 宗庙 社稷及 祖宗陵寝将何如安置无

  • 卷之一千三百七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一千一百四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二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二十一 汉世系表畧 刘姓出自唐帝尧後有刘累能扰龙事夏王孔甲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封於蓟为杜伯其子隰叔奔晋为士师至孙成伯缺生士会奔秦归晋有子留秦自为刘氏生明明生远远生阳士

  • 评鉴阐要卷八·乾隆

    宋神宗邵雍散步天津桥上闻杜鹃声因言天下将治地气自北而南将乱自南而北注史防所纪宰臣北人南人皆互有贤否岂独一王安石古称立贤无方顾所以用之耳至地气北南迁移谓有闗治乱尤不足信果如所云未闻郅治之世南方皆坚氷沍寒

  • 十、关于《无所不谈合集》①·林语堂

    ①此为《无所不谈合集》序,有删节。一九四六年冬,马星野先生来美,约我为中央社专栏撰稿人之一。我自一九三六年辞去《论语》半月刊、《人间世》、《宇宙风》的编辑责任,赴美专著英文书籍,中文写作此调不弹已三十年。马先生

  • 陈继儒传·张廷玉

    陈继儒,字仲醇,松江府华亭人。自幼即聪明异常,能写文章,同郡徐阶特别器重他。长大成人为生员,与董其昌齐名。太仓王锡爵延请继儒去与其子王衡共读书于支硎山。王世贞也非常重视继儒,三吴名士都争着与他结为师友。继儒刚二十

  • 卷一百八十九·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遗卷一百八十九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孟子第三公孙丑问曰至惟此时为然【公孙丑上】考异古本注谓不率齐桓公行王道率作帅 尚不可以为邪无以字 何谓若易然也谓下有王字 运之掌言其易也无其字

  • 卷八·魏了翁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要义卷八宋 魏了翁 撰乡饮酒一郑以此乡饮为诸侯之乡大夫献贤能乡饮酒礼第四 郑目録云诸侯之乡大夫三年大比云云 释曰郑知此乡饮酒是诸侯之乡大夫献贤能法者案春官小胥掌乐县之法而云凡县钟磬半为

  • 序·佚名

    夫三业之兴以禅智为宗。虽精粗异分而阶籍有方。是故发轸分逵途无乱■。革俗成务。功不待积。静复所由,则幽诣造微。渊博难究。然理不云昧。庶旨统可寻。试略而言:禅非智无以穷其寂。智非禅无以深其照。然则禅智之要。照

  • 第十七 第二伽陀集·佚名

    几种罪是身罪?几种是语罪?覆藏者有几种罪?几种缘相触耶?六种罪是身罪,六种为语罪,覆藏者有三种罪,五种是缘相触。于日出有几种罪耶?几种至三次成罪耶?于此几种为八事罪耶?依几种而被一切[学处]摄聚耶?于日出有三种罪,二种至三次成罪

  • 杜征南集·杜预

    文集。西晋杜预(222—284)撰。一卷。预字元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著作家。司马懿之婿,仕魏历相府参军、镇西长史。入晋累官河南尹、秦州刺史、度支尚书,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镇襄阳,灭吴有功,封当阳侯,死

  • 南华真经余事杂录·陈景元

    宋陈景元撰。本书现存诸本中,以《道藏》本早出。本书也是《南华真经章句音义》的副产品。其上卷抄录《公孙龙子》中《白马论》、《指物论》二篇及谢希深注,下卷载唐杨嗣复《九证心戒》,是九种察言观色的方法。

  • 元音遗响·佚名

    十卷。未著编辑者名氏。前八卷为胡布诗,又名《崆峒樵音》;后二卷为张达、刘绍诗。三人都是元朝遗民,很少在书中见到有关他们的诗与人的资料,故其爵里、仕履均不详。从本书考知:胡布字子申,张达字秀充,刘绍字子宪。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