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

<集部,别集类,汉至五代,王司马集>

钦定四库全书

王司马集卷三

唐 王建 撰

送人游塞

初晴天堕丝晚色上春枝城下路分处边头人去时停车数行日劝酒问回期亦是茫茫客还从此别离

塞上逢故人

百战一身在相逢白发生何时得乡信每日算归程走马登寒壠驱羊入废城羌笳三两曲人醉海西营

南中

天南多鸟声州县半无城野市依蛮姓山村逐水名瘴烟沙上起隂火雨中生独有求珠客年年入海行

汴路水驿

晚泊水边驿柳塘初起风蛙鸣蒲叶下鱼入稻花中去舍已云远问程犹向东近来多怨别不与少年同

淮南使回留别窦侍御

恋恋春恨结绵绵淮草深病身愁至夜远道畏逢隂忽逐酒盃会暂同风景心从今一分散还是绕枝禽

汴路即事

千里河烟直青槐夹岸长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回看故宫柳憔悴不成行

山居

屋在瀑泉西茅檐【一作屋】下有溪闭门留野鹿分食养山鸡桂熟长收子兰生不作畦初开洞中路深处转松梯

醉後忆山中故人

花开草复秋云水自悠悠因醉暂无事在山难免愁遇晴须看月闻健且登楼暗想山中伴如今尽白头

送流人

见说长沙去无亲亦共愁隂云鬼门夜寒雨瘴江秋水国山魈引蛮乡洞主留渐看归处远【一作阻】垂白住炎洲

贫居

眼底贫家计多时总莫嫌蠧生誊药纸字暗【一作脱】换书籖避雨湿黄叶遮风下黑帘近来身不健时就六壬占

过赵居士拟直草堂处所

休师竹林北空可两三间虽爱独居好终来相伴闲犹嫌近前树为碍看南山的有深耕处春初须早还

新开望山处

新开望山处今朝减病眠应移千里道犹自数峰偏故欲遮春巷还来遶暮天老夫行步弱免到寺门前

题东华观

路尽烟水外院门题上清鹤雏虚解语琼叶软无声白发道心熟黄衣仙骨轻寂寥虚境里何处觅长生

饭僧

别屋炊香饭薰辛不入家温泉调葛面净手摘藤花蒲鮓除青叶芹虀带紫芽愿师常伴食消气有姜茶

照镜

忽自见憔悴壮年人亦疑发缘多病落力为不行衰煖手揉双目看图引四肢老来真爱道所恨觅还迟

归昭应留别城中

喜得近京城官卑意亦荣并牀欢未定离室思还生计拙偷闲住经过买日行如无自来分一驿是遥程

荅寄芙蓉冠子

一学芙蓉叶初开映水幽虽经小【一作巧】儿手不称老夫头枕上眠常戴风前醉恐柔明年有闺阁此様必难求

长安春游

骑马傍闲坊新衣着雨香桃花红粉醉柳树【一作絮】白云狂不觉愁春去何曾得日长牡丹相次发城里又须忙

冬夜感怀

晚年恩爱少耳目静於僧一夜不闻语空房惟有灯气嘘寒被湿霜入破窗凝【一作月照冷阶凝】断得人间事长如此亦能

初到昭应呈同僚

白发初为吏有慙年少郎自知身上拙不称世间忙秋雨县墙緑暮山宫树黄同官若容许长借老僧房

县丞厅即事

宫殿半山上人家高下居古厅眠受魇老吏语多虚雨水洗荒竹溪沙填废渠圣朝收外府皆自九天除

闲居即事

老病贪光景寻常不下帘妻愁耽酒僻人怪考诗严小婢偷红纸娇儿弄白髯有时看旧卷未免意中嫌

林居

荒林四面通门在野田中顽仆长如客贫居未胜蓬旧绵衣不暖新草屋多风唯去山南近闲亲贩药翁

原上新居十三首

新占原头地本无山可归荒藤生叶晚老杏着花稀厨舍近泥竈家人初饱薇弟兄今四散何日更相依一家榆柳新四面远无隣人少愁闻病庄孤幸得贫耕牛长愿饱樵仆每怜勤终日忧衣食何由脱此身长安无旧识百里是生【一作天】涯寂寞思逢友荒凉喜见花访僧求贱药将马中豪家乍【一作作】得新蔬菜朝盘忽觉奢

鸡鸣村舍遥花发亦萧条野竹初生笋溪田未得苗家贫僮仆瘦春冷菜蔬焦甘分长如此无名在圣朝春来梨枣尽啼哭小儿饥隣富鸡长去庄贫客渐稀借牛耕地晚卖树纳钱迟墙下当官路依山补竹篱自扫一间房唯铺独卧牀野羮溪菜滑山纸水苔香陈药初和白【一作蜜】新经未入黄近来心力少休读养生方拟作读经人空房置净巾鎻茶藤箧密曝药竹牀新老病应随业因缘不离身焚香向居士无计出诸尘移家近住村贫苦自安存细问梨果植远求花药根倩人开废井趂犊入新园长爱当山立黄昏不闭门和煖遶林行新贫足喜声扫渠忧竹旱浇地引兰生山客凭栽树家僮使入城门前粉壁上书着县官名住处钟鼓外免争当路桥身闲时却困儿病可来娇鸡睡日阳暖蜂【一作蝶】狂花艶烧长安足门户叠叠看登朝近来年纪到世事总无心古鹤凭人榻闲诗任客吟送经还野院移石入幽林谷口春风恶梨花盖地深嬾更学诸余林中扫地居腻衣穿不洗白发短慵梳苦相常多泪劳生自悟虚闲行人事絶亲故亦无书住处去山近傍园麋鹿行野桑穿井长荒竹过墙生新识隣里面未谙村社情名田无力及贱赁与人耕

送李评事使蜀

劝酒不依廵明朝万里人转江云栈细近驿板桥新石冷啼猿影松昏戏鹿尘少年为客好况是益州春

新修道居

世间无所入学道处新成两面有山色六时闻磬声闲加经遍数老爱字分明若得离烦恼焚香过一生

赠洪哲师

老僧真古画闲座语中厅识病方书圣谙山草木灵人来多【一作还】施药愿满不持经相伴寻溪竹秋苔袜履青

题法云禅院僧

不剃头多日禅来白发长合村迎住寺同学乞修房觉少持经力忧无养病粮上山犹得在自解衲衣裳

赠溪翁

溪田借四隣不省解忧身看日和仙药书符救病人伴僧斋过夏中酒卧经旬应得丹砂【一作霜】力春来黑发新

谢李续主簿

馆舍幸相近因风及病身一官虽隔水四韵【一作五字】是同人衰卧朦胧晓贫居冷落春少年无不好莫恨满头尘

寒食

田舍清明日家家出火迟白衫眠古巷红【一作结】索搭高枝纱带生难结铜钗重欲垂斩新衣踏尽还似去年时

贻小尼师

新剃青头发生来未扫眉身轻礼拜稳心慢记经迟唤起犹侵晓催斋已过时春晴堦下立私地弄花枝

惜欢

当懽须且懽过後买应难岁去停灯守花开把火看狂来欺酒浅愁尽觉天寛次第头皆白齐年人已残

山中惜花

恕【一作愁】看花渐稀罪过酒醒时寻觅风来处惊张夜落时游丝纒【一作萦】故蘂宿叶守空枝开取当【一作溪】轩地年年树底期

和武门下伤韦令孔雀

孤号秋阁隂韦令在时禽觅伴海山黑思乡橘柚深举头闻旧曲顾尾惜残金顦顇不飞去重君池上心

题所赁宅牡丹花

赁宅得花饶初开恐是妖粉光深紫腻肉色退红娇且愿风留着惟愁日炙燋可怜零落蘂收取作香烧

隐者居

山人住【一作在】处高看日上蟠桃雪缕青山脉云生白鹤毛朱书护身咒水噀断邪刀何物中【一作堪】长食胡麻慢火熬

昭应官舍

绕厅春草合知道县家闲行见雨遮院卧看人上山避风新浴後请假未醒间朝客轻卑吏从他不往还

王司马集卷三

猜你喜欢
  卷六百零七·彭定求
  刘克庄·唐圭璋
  卷二·白居易
  卷六·侯克中
  卷三十 茕斋碑文七篇·李白
  卷之九·佚名
  卷二十四·陈焯
  原序·王安石
  卷四百二十六·佚名
  卷一百九十九·佚名
  御选元诗卷三十五·康熙
  86.章碣:诗三首·施蜇存
  续词余丛话卷二·杨恩寿
  游天台山赋原文·孙绰
  ●目录·沈行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回 奈何恋恋渭阳情 归去依依乡树色·萧晶玉

    却说杨老爷才要出房迎接甥婿,丫鬟说:“老爷且慢,奴婢听得进宝说,寇姑爷有事不曾同来。”杨公闻言,心中惊异,复又坐下,说:“快唤他二人进来。”使女答应,去不多时,唤进二人,与老爷夫人叩头未毕,老爷急忙就问寇公子不来

  • 杨巨源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755— ?)字景山。河中(治今山西永济)人。 贞元进士。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礼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除国子司业。第五卷。《全唐诗》存其诗一卷。 杨花落 杨巨源 北斗南回春物老, 红英落尽绿尚早。 韶风澹

  • 第四章 论音律·吴梅

    音者何?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也。律者何?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中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之十二律也。以七音乘十二律,则得八十四音。此八十四音,不名曰音,别名曰宫调。何谓宫调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四十九·徐乾学

    宋纪一百四十九【起昭阳作噩正月尽阏逄阉茂十二月凢二年】度宗端文明武景孝皇帝咸淳九年春正月乙丑樊城陷樊被围四年荆湖都统制范天顺及部将牛富力战不为衂冨又数射书襄阳城中期吕文焕相与固守为唇齿未几阿里哈雅以回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七 贰臣传二·纪昀

    贰臣传 【二】 五代○五代 张文蔚 杨涉张策赵光逢 薛贻矩 苏循【杜晓】段凝康延孝 冯道李 琪郑珏袁象先刘昫卢文纪 姚顗李鏻和凝张文蔚 杨涉 张策 赵光逢 薛贻矩 苏循 【杜晓】 段凝 康延孝 冯道 李琪 郑珏 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一 列传一百二十一·纪昀

    列传宋 【二十五】○宋二十五李沆【维】王旦 向敏中李沆 【利瓦伊】王旦向敏中△李沆 【利瓦伊】李沆字太初洺州肥乡人少好学器度宏远父炳尝语人曰此儿异日必至公辅太平兴国五年举进士甲科为将作监丞通判潭州迁右 赞

  • 钦定古今储贰金鉴卷二·佚名

    晋惠帝晋武帝泰始三年立子衷为皇太子衷武帝第二子也是为惠帝母杨后纳妃贾氏武帝初欲为太子娶卫瓘女贾充妻郭槐赂杨后左右使后说纳其女妬忌多权诈太子畏而惑之时朝臣咸知太子不堪亲政事瓘侍晏凌云台阳醉跪武帝前欲言而

  • 葛乾孙传·张廷玉

    葛乾孙,字可久,苏州府长洲县人。父亲葛应雷,以医术著名。当时北方刘守贞、张洁古之医学流行于南方。有个姓李的人,是中州名医,在苏州做官,与应雷谈论医术,大为惊奇,送他张、刘二人医书,从此江南医学有两派。乾孙体貌魁伟,好击剑

  • 卷五十五·宋敏求

    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五十五宋 宋敏求 编大臣宰相罢免上长孙无忌开府仪同三司制李靖特进制魏徵特进制王方庆麟台监修国史制姚元之相王府长史制张说停中书令制源乾曜停侍中制裴耀卿张九龄尚书左右丞相制陈希烈太

  • 秦淮画舫录(下)征题·捧花生

    醴陵倡妇,浔阳商女。缘情之言,写心而语。连犿奚伤,悱恻是与。香草美人,唯典可数。 倚云阁留赠金袖珠校书渔尊 曲廊回合掩棂纱,小驻斑骓带月挝。 二月春风凝豆蔻,十分幽思托枇杷。 梦醒天上红楼远,(姬熟红楼梦说部)约定桥边玉杵

  • 哀公·哀公二年·左丘明

    【经】二年春王二月,季孙斯、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帅师伐邾,取漷东田及沂西田。癸巳,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及邾子盟于句绎。夏四月丙子,卫侯元卒。滕子来朝。晋赵鞅帅师纳卫世子蒯聩于戚。秋八月甲戌,晋赵鞅帅师及郑罕达帅师战

  • 光绪彰武县乡土志·唐宗源

    地方志。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唐宗源修,无序文。依清末部颁乡土志例目编纂,内容简略。约四千二百字。分历史、政绩录、兵事录、耆旧录、人类、户口、氏族、宗教、实业、地理、 山、 水、 道路、物产、商务十五目。是

  • 天工开物·宋应星

    中国古代论述农工技术的一部百科全书。明末宋应星著。成于崇祯十年(1637)。次年刊行。宋应星(1587~?),字长庚。江西奉新人。他于1634年开始写作《天工开物》,1637年成书。这部书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生产实践经验作了

  • 王旭高临证医案·王泰林

    四卷,分26门。清·王泰林编,方耕霞整理。刊于1897年。本书收选王旭高多年来以内科杂病为主的内外妇儿各科临证医案。 充分反映出王氏的临证水平及学术特点。其中连续复诊医案颇多,可以前后推究,看出药效与病情的转变

  • 元曲选·臧懋循

    又名《元人百种曲》。是现存流布最广的一部元人杂剧总集。明代臧懋循辑。二十集,一百卷。懋循字晋叔,号顾渚,浙江长兴人。万历八年(1580)进士,曾任南京国子监博士。他博闻强识,精通音律,著有《负苞堂集》。在《元曲选序》中

  • 一髻尊陀罗尼经·佚名

    全一卷。唐朝不空译。略称一髻尊经。现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本经首述持诵真言之十种利益及四种果报,次说三种陀罗尼、七日作坛灌顶法、坛法、护摩、根本印等,并详载结界之法。

  • 圣无能胜金刚火陀罗尼经·佚名

    一卷,赵宋法天译。佛在妙高山,敕金刚手菩萨使说咒,以安慰天龙夜叉等。

  • 华严经持验记·佚名

    亦称《历朝华严经持验记》,简称《华严持验记》。佛教感应集。清周克复纂。一卷。收录自古印度龙树菩萨至明代谭贞默之母共四十九人传持《华严经》的神异事迹。大多数人物事迹后附有所引书名,多取材于唐慧英的《华严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