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

钦定四库全书

午溪集卷一

元 陈镒 撰

五言古诗

古诗二首

深谷有幽兰独抱林下姿濯濯见贞性不受蒿艾欺凄凉风露晨花叶两葳蕤孤洁羞自献深晦乃若遗岂无采芳者悠然寄所思

峄阳有孤桐岂愿材中琴岁月倏以迈坐閲霜雪深一朝偶制用中存太古音临风试新奏妙协鸾凤吟但为以心听何事铸黄金

呈黄晋卿学士二首

龙媒出渥洼万里卷沙砾未习和鸾鸣早困盐车厄槽?少刍豆奴隶竞鞭策偶然逢一顾骊牝有高识鲲鱼在北溟虾蛭混其侧一朝化为鹏独去六月息鹪鹩与斥鷃小知非所测於焉得培风垂天起云翼

题徐氏贫乐亭

人人慕富贵富贵多危机不如贫乐者自得道所资卓哉南州士澹然岩壑姿洁身事高蹈心与千载期蟾峰飞白云蟾溪涣清漪世虑日以淡道味日以滋壶觞自酬献文字相娯嬉放怀山水间此乐知者谁

题汤景山畊乐亭

我耨日以毕我苗日以稠顾望浮云隂巾车且经丘青山在原野白水满瓯窭浮生已粗足外物吾何求更欣桑麻成岁晚完衣裘作劳聊自慰山中酒新篘

次韵题周可翁清修亭

达人屏外慕处静得自安筑亭苍翠林心境清且寛凉风四面起戞戞鸣琅玕此时坐其下快瀹双月团我亦爱竹者寄兴同萧闲素交日已非托尔盟岁寒

过子陵滩

潮来沙浦深潦积流波悍舟行钓台下老石在天半江山领吴越树木记炎汉当时罗英雄高见独殊散所幸无缁磷千载同一旦区区往来者几閲洪涛乱清风不可攀搔首复三叹

武陵饯别刘元朗府推

河水日下流客子倦行役东西南北间飘荡无终极君候我邦来万里问乡国放舟桐江瀬系马虎林驿讵意天一陬邂逅得良觌江山几席间把酒连日夕春光倏云晚梨花已飘白况此覉旅中别离转凄恻穷通虽异途出处宜努力相思有好音愿寄南飞翼

呈张仲举博士二首

长松生涧壑千丈高崔巍苍然岁寒姿不受霜雪催深根踞厚地直干排风雷明庭要结构大用须宏才愿言庇震凌下慰寒士怀

良马出宛城羸垂在平陆踠迹鴑骀群弥年困覊束圉养无深知蒭粟不满腹逸志忘腾骧枥下成久伏一经伯乐顾终然致天育

次韵题冷泉亭

我游灵隐山木落素秋景廓然得遐观万象分驰逞古石啮水痕寒山荡云影投果拈白猿扪萝陟苍岭回憇泉上亭载瀹山中茗浊根已疏雪至味方隽永不知尘世中有此清凉境缅怀白使君千载名不冷摩挲石上诗岁月发深省

次韵季山父山长月夜见怀二首

衡门临清漪盥沐便畸人况无势利牵得与渔樵邻修竹閟户牖幽苔谢车轮故人不我过忽复徂冬春风尘未宁肃世德潜凤麟所忧吾道衰益见白髪新升堂俱拜母夀酒得相因菽水可以养且用奉晨昏

浮云翳凉月大风哆南箕人生良鲜欢汲汲亦何为缅怀金石友素志当自持邈然阻良晤罹此世故危移家寄云壑采蕨以充饥辟地诚未深可复畏奔驰艰难庶相顾念子如连枝何由对牀夜尽和山中诗

次韵题庄云卿竹崕诗卷

种竹已成林森森列苍玉扶疎古崖隂清风满山谷若人心境空藉此伴幽独老气不可干廪廪生意足载歌淇奥诗远胜十年读何时造其所相傍秋云宿

饯别李仲正府推二首

栝山峻而高栝水清且漪睠此山水郡民俗易保厘府君来司刑明清如伯尼坐使狱讼空青草满圜扉棠隂亦蔽芾载歌南国诗

泥泥白露凉丛丛青桂发时物一以变况复怀远别鸿翼起高逝万里霄汉阔鷽鸠在榆枋铩羽何由刷悠悠碧云思伫立溪上月

次韵程渠南过访

长松有高人旷视天壤隘读书闤闠中一室乐清快轩轩野鹤姿迥出云霄外孤妍出衆丑大雅息羣籁偶来午溪滨一笑展良会终宵坐谈文往往发奇怪芳畦蔬可撷清池鱼可鱛相看任真率白酒倾沆瀣结交幸忘年俛首东野拜何时寻旧盟风雨连牀话

次韵道元上人晚步

上人悟觉空久已遗世虑清吟唘玄机妙语发新晤孤鸿忘远翔疲马怀蹇步偶濯涧底泉暂憇云边树山空锡长随溪远杯可渡旷怀谅自如抚景乐真趣矫望东西岩白云自来去

春日偕杨震卿山长城东散步

今晨薄雾散远峤晴光开驾言城东游杖屦相追陪花事在桃李日气浮蒿莱适与景物会熙熙在春台大哉天地德万彚出雕裁玄功不自有妙化付一杯而我与数子雅好无相猜及时此行乐且复寄尊罍

次韵程渠南岁晚见寄

栝苍有佳士磊落去崖岸高唫如涌泉涤尽绮语砚读书北山下矻矻穷岁晏平生无媚容岂复事膏面散策松迳风欹枕竹窗霰惭我江湖间避迹同燕雁居然成落拓涉世寄忧患何当共尊酒晤语一萧散

赠杨贯道文学

昔尔先君子卓荦有清识芳怀薄兰茝高谊重金石赋命何蹇屯乃为屡空廹一官在庠序老大亦无益今春我西来相见叙畴昔共游西湖滨竟日随杖策晓云楚山青夜月吴水白重来今始秋乃有死生隔子幸继高风深慰我凄恻云胡谈论间亦复叹穷塞怀哉骐骥姿万里汗方赤终当踏康衢未必困衘勒愿子加自修文业嗣前德

寄松雪上人

忆昔游招提适喜尘事屏高堂坐清昼日映松雪炯上人一单外渊默守诸静了然尘幻空独以诗自警童子为烧香汲泉煮春茗留客听疎钟声闻发深省归来忽三年寤寐鹊山境何时复相从踏月度修岭

题刘平妻杀虎图

役车在中野月落沙河濆此行亦良苦四望天无隣荒林风惨慽猛虎出咬人仓忙不相保杀气横妖氛伟哉结髪妇为义亡其身提刀直刺虎虎死不敢嗔有此孱弱躯一勇冠三军精诚照白日英风振苍旻缅怀古冯媛当熊义则均永激壮士胆殆非儿女闻

夏日幽居効建除体呈友人

建溪粒粟芽中山千日醇除忧与破睡二物可策勲满堂风月佳足慰闲散人平湖深且緑况乃清无尘定盟得高友共守寂寞滨执礼虽雅道拘拘诚苦辛破帽与短衣且用完吾身危机陷富贵不如安贱贫成亏亦何有抱朴皆天真收歛贵深密用舍随诎伸开帘对青山朝夕烟光新闭息观其生堦篁緑初匀

题松阳项氏瑞芝诗卷

和气致祥瑞在草惟灵芝造化之所锺人力讵可为松阳有隐者结庐马湖湄德润日已广枯朽生神奇三秀同英华五色耀陆离睠兹生意深见者但嗟咨惟昔商顔翁采之以疗饥宜尔孙与子食德无休期松山翠绵邈松水清逶迤流芳暨千载永言着声诗

自题緑猗亭

森森苍玉林寒光眩晴色萧然尘表姿雅有君子德虚隂閟夏凉一枕寄闲寂睡觉闻秋声清风度窗碧世间儿女花红紫衒顔色我独爱此君种之如种德筑亭苍翠中啸歌慰幽寂岂待摇落余始识千云碧谡谡含风清娟娟净秋色怀哉七贤趣遗此千载德窗虚月未来林静夜还寂危梢拂溪云倒影澄波碧清风动竹声明月映竹色风月本无心於竹乃同德外直凛贞劲中洞含虚寂作诗为写神浓墨洒寒碧

次韵程渠南

岁月已云暮霜降林壑清吟轩忽我过乐此讙讌并舂容接晤语豁达倾真情汲泉煮山茗冻绠引孤缾

次韵卲本初题东岩

兹岩何穹窿屹立亘终古崖厂削剑痕石髄滴山雨天开一罅峡风响答人语行登最高处逸兴眇天柱

出□

端居久无聊出郭顿清目烟光动墟里日影散林陆活水明浅沙疎花傍修竹地胜如桃源何必隐山谷

南泉岭

朝登南泉岭午过南泉坂始辞山木隂已觉川原晚篮舆颇轻安风袂自萧散行道虽逶迟遇物足延翫修篁净娟娟寒水清练练因之怀故园秋花露初泫

病起

今日天无风肺气稍平和起行庭户外好鸟鸣修柯园花忽烂漫林笋出已多物情各向荣余亦散沈疴虽当兵戈际幸此居山阿有子识生理解种桑与禾但知田园乐禄仕夫如何

乙未秋九月十五偕季山长登东岩分韵得妙字

盘盘上青空落落展遐眺秋高羣木变丹碧眩晴照东西两岩起云谷通?窱天风忽来喁可以发余啸人生尘世中千忧逢一笑宁将胜士槩下混俗子调夜投元公房菊泉试茶铫相从扣圆觉庶以达微妙

客中移居

为客栖未安地卑苦炎溽移此江上居山光醒心目囬环青竹林凉飈动相续寓情一尊酒放歌慰幽独

秋夜感怀

夜凉疎雨过草木含幽滋素魄晦未明隂虫韵何悲独惊节序改遽觉鬓发衰离愁满中抱念此当自知

过洪崕峡

山长足力蹇计行无常程礨礨石齿乱十步九折萦崖泉变为雨白日成晦冥孤猿啸云裂幽鸟呼风生出峡渐夷旷清溪忽然横

雅山分韵得开字

雅山昔已到暇日还重来从游总闲逸杖策聊徘徊擕尊翫松竹褰衣坐莓苔心舒野夷旷目纵山崔巍适此象外趣涤我区中埃晤言若有得冲襟豁然开

午溪集卷一

猜你喜欢
  朱涣·唐圭璋
  蠲戏斋诗话(八)·马一浮
  卷之六·高启
  ◆龚提举璛(存悔斋稿)·顾嗣立
  第四折·佚名
  第三折·石子章
  声调谱卷二·赵执信
  四集卷十六·乾隆
  卷八十·曹学佺
  西溪集补钞·管庭芬
  御选宋诗卷三十七·康熙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明僮合録》·张次溪
  卷十二·施元之
  石屏诗集巻六·戴复古
  陈人杰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洪瑹·唐圭璋

      瑹字叔玙,自号空同词客。有词一卷。   月华清   春夜对月   花影摇春,虫声吟暮,九霄云幕初卷。谁驾冰蟾,拥出桂轮天半。素魄映、青琐窗前,皓彩散、画阑干畔。凝眄。见金波滉漾,分辉鹊殿。   况是风柔夜暖。正燕

  • 卷一百十三·王奕清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一百十三司经局洗马掌局事兼翰林院修撰加二级【臣】王奕清奉旨校刋词话【五代十国】一叶落阳台梦皆後唐庄宗所制一叶落云一叶落褰珠箔此时景物正萧索画楼月影寒西风吹罗幙吹罗幙往事思量着

  • 卷之七百·佚名

    乾隆二十八年癸未十二月祭未朔定边左副将军成衮所布等奏科布多修城前定于屯田之暇举行兹据参赞大臣扎拉丰阿咨称种地之绿旗兵四百名尚有余力请酌派八十名赶筑。委员监视等语。原为约束兵民起见。应如所咨办理。从之

  • 尚史卷九十四·李锴

    志二天文志日有中道中道者黄道一曰光道光道北至东井去北极近南至牵牛去北极远东至角西至娄去极中夏至至于东井北近极故晷短立八尺之表而晷景长尺五寸八分冬至至于牵牛远极故晷长立八尺之表而晷景长丈三尺一寸四分春

  • 一二七五 河南巡抚毕沅奏本年并无抽改《通鉴纲目续编》折·佚名

    一二七五 河南巡抚毕沅奏本年并无抽改《通鉴纲目续编》折乾隆五十二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河南巡抚臣毕沅跪奏,为遵例汇奏事。窃照乾隆四十八年三月二十四日奉上谕:前因披阅《御批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义》各条,于

  • 计偕记 光绪十二年丙戌·恽毓鼎

    离别园林甫三月,往来河海万千程。婆娑春梦真堪笑,徒把芜辞累管城。不辞握笔写深更,无巨无纤尽显呈。为怕家人询旅况,好将此籍看分明。浣红生自题光绪十有二年,岁躔柔兆阉茂。正月初一日,乙未,立春节阴,午后雨雪冰珠交作。晨起

  • 二二 县考的杂碎续·周作人

    说到考场中的吃食,这一天的食粮原应由本人自备,有的只带些干粮就满足了,如松子糕枣子糕红绫饼等,也有半湿的茯苓糕,还有咸的茶叶鸡子,也有带些年糕薄片,到那里用开水一泡,就可以吃了,水果则甘蔗桔子也可以多少带得。不过开水在

  • 李子通传·欧阳修

    李子通是沂州丞乡里县人。少时贫贱,靠渔猎为生。居其乡里时,见头发花白的老人提携重物,必定代为效劳,家有余财,则周济别人,但性喜报仇。隋朝大业末年,长白山贼寇左才相自称为博山公,子通依附他,凭其武力称雄其间。乡人有陷入贼

  • 魏校、王应电、王敬臣传·张廷玉

    魏校,字子才,昆山人。先祖本姓李,居住在苏州葑门之庄渠,自号“庄渠”。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担任过南京刑部郎中。守备太监刘琅凭藉刘瑾之势,甚为猖狂,竟自行审案送司法惩治,谁都不敢阻抗。魏校按法办事,不徇私情。改任兵部郎

  • 卷二十四 澶渊之盟·李有棠

    圣宗统和十七年,宋真宗咸平二年也。秋九月庚辰朔,圣宗幸南京。己亥,南侵宋。冬十月癸酉,攻遂城,不克。遣萧继远攻狼山镇石砦,破之。次瀛州,与宋军战,擒其将康昭裔、宋顺,获兵仗器甲无算。进攻乐寿县,拔之。次遂城,敌众临水以拒,纵

  • 卷八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八十九职官考【十三】品级文职【臣】等谨案钦定吏部则例满汉官员品级各自分载以着铨除之法兹编满汉按品合辑以便稽考其满汉之品初异而後更定画一详为条注至旧设之官或裁或改者则加案声明凡

  • 附录二·史洁珵

    立命说明.袁黄(了凡)余童年丧父,老母命弃儒而学医。谓可以养生,可以济人,且习一艺以成名,尔父夙心也。后余在慈云寺,遇一老,修髯伟貌,飘飘若仙。语余曰:「子仕路中人也,明年即进学矣,何不读书?」予告以故。曰:「吾姓孔,云南人也。得邵

  • 卷十一 聘礼第八之一·李如圭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集释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释卷十一    宋 李如圭 聘礼第八郑目録云大问曰聘诸侯相于久无事使卿相问之礼也【案今注疏本脱也字】小聘使大夫周礼曰凡诸侯之交嵗相问也殷相聘也世相朝也

  • 想象的孔老会谈·林语堂

    这是庄子虚构的故事,他本人也承认自己的作品中,十之八九都是寓言。他详述哲学思想的方法,往往是以历史上、传说中,或自己虚构的人物为主,不时为这些主角安插谈话的机会。因此,在他的作品里,充满了无法逐字记载的会话。只要看

  • 无想品第十一·佚名

    佛告跋陀和菩萨。若有菩萨。欲学是三昧疾得是。当先断色思想。当弃自贡高。已断思想。已不自贡高。已卻当学是三昧。不当诤。何等为诤。诽谤於空是故不当共诤。不当诽谤空。卻诵是三昧。佛告跋陀和。若有菩萨学诵是三

  • 为东亚佛教大会答记者问·太虚

    各国佛教大会,原由太虚于去岁在世界佛教联合会发起,议定每年开会一次,首次已于去岁六月在庐山大林寺开过。第二次会地,议决在日本举行,由日本代表定名为东亚佛教大会。此次赴日之代表,即根据去岁大林寺之议决案。至此行责任

  • 太上上清禳灾延寿宝忏·佚名

    太上上清禳灾延寿宝忏,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应为唐宋道士所作。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威仪类。忏文乃太上所说,用于消灾延寿。内载五十一位上清天尊名号及忏悔文式。宣称凡清信男女,若遇灾病,当于本命日、甲子日、

  • 见闻录·智旭

    佛教著述。明智旭撰。一卷。约撰于清顺治三年至十一年(1646—1654)间。是宣扬佛教善恶报应说为主要内容的著作,共收录以明代末年为背景的故事七十九则,其中善报事例三十条。多为作者本人搜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