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八十九

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文献通考卷八十九

职官考【十三】

品级

文职

【臣】等谨案

钦定吏部则例满汉官员品级各自分载以着铨除之法兹编满汉按品合辑以便稽考其满汉之品初异而後更定画一详为条注至旧设之官或裁或改者则加案声明凡满汉一体内外等差於厘列品级之中庶俱可见焉谨辑品级考

正一品

太师   太傅   太保

殿阁大学士【初定满洲一品汉人二品後俱改为正二品兼各部尚书衔今定正一品】从一品

少师   少傅   少保

太子太师 太子太傅 太子太保

各部院尚书【初定满洲一品汉人二品後俱改为二品康熙中复改满洲为一品後俱改为正二品今定从一品】

都察院左右都御史【初正二品今定从一品】

正二品

太子少师 太子少傅 太子少保

各省总督【加尚书衔者从一品】

各部院左右侍郎【初定满洲二品汉人三品後俱改为正三品今定正二品】内务府总管【初定三品今定正二品】

从二品

内阁学士【初定满洲汉军二品汉人三品後俱改为正五品以兼礼部侍郎衘从侍郎品级为正三品今定从二品】

翰林院掌院学士【正五品以兼礼部侍郎衔从侍郎品级为正三品今定从二品无专员以阁部大臣翰林出身者领之】

各省巡抚

布政使司布政使

正三品

都察院左右副都御史

宗人府府丞

通政使司通政使【满洲初系二品後改为三品复改为二品今定为正三品】大理寺卿【满洲初系二品後改为三品复改为二品今定为正三品】

詹事府詹事

太常寺卿

顺天府府尹

奉天府府尹

武备院卿

上驷院卿

奉宸苑卿

孔庙三品执事官

按察使司按察使

从三品

光禄寺卿

太仆寺卿

都转盐运使司运使

【臣】等谨案旧有苑马寺卿康熙二年裁又旧有布政使司参政乾隆十八年并正四品之按察使司副使从四品之布政使司参议正五品之按察使司佥事俱改为守道巡道列正四品

正四品

通政使司副使【满洲初系三品後改为正四品】

大理寺少卿【满洲初系三品後改为四品复改为三品今定为正四品】

詹事府少詹事

太常寺少卿

太仆寺少卿

鸿胪寺卿【满洲初系三品後定为正四品】

顺天府府丞

奉天府府丞

四品

太庙尉

陵寝掌关防官

陵寝尚茶正

陵寝尚膳正

孔庙四品执事官

各省守巡道

【臣】等谨案旧有督捕理事官康熙三十八年裁

盛京五部理事官六十年裁都察院佥都御史乾隆十三年裁

从四品

内阁侍读学士【初系三品後改为从五品兼太常寺卿衔寻停兼衔今定为从四品】翰林院侍读学士【初系从五品後定为从四品侍讲学士同】

翰林院侍讲学士

国子监祭酒【满洲初系三品後定为从四品兼太常寺少卿衘後停兼衘】都转盐运使司同知

各府知府

正五品

左右春坊左右庶子

通政使司参议【满洲初系四品後定为正五品】

光禄寺少卿【满洲汉军初系四品後定为正五品】

六科给事中【满洲初系四品後改为七品复改为四品复改为七品今定正五品】宗人府理事官【初系三品後改为四品今定为正五品】

各部院郎中【满洲初系三品後改五品复改为四品复改为三品今定为正五品】五品

坛尉

五品

太庙尉

顺天府治中

奉天府治中

钦天监监正【满洲初系四品後改为三品复定为五品】

太医院院使

陵寝副掌关防官

孔庙五品执事官

盛京凤凰城迎送官

各府同知

盐运监掣同知

各直隶州知州

【臣】等谨案旧有尚宝司卿顺治十五年裁大理寺寺丞康熙三十八年裁太常寺满所牧乾隆二十六年裁

从五品

翰林院侍读【初系六品後定为从五品侍讲同】

翰林院侍讲

司经局洗马

各道监察御史【满洲汉军初系三品後改为七品後改为四品後复改为七品今定为从五品】

鸿胪寺少卿

内阁侍读【初系四品今改为从五品】

宗人府副理事官【初系从四品今定为从五品】

各部院员外郎【满洲初系四品後改为五品复改为四品後定为从五品】盐运使司副使

盐课提举司提举

各州知州

臣等谨案旧有尚宝司少卿顺治十五年裁市舶提举司提举康熙五年裁右春坊右谕德五十二年裁左春坊左谕德乾隆十三年裁

正六品

左右春坊左右中允

国子监司业

各部院主事【满洲初系四品後改为六品复改为五品今定为正六品】

宗人府主事

宗人府经历【初系四品後改为五品今定为正六品】

起居注主事

理藩院主事

大理寺左右寺丞【满洲汉军初系四品後改为六品复改为五品今定为正】都察院都事

都察院经历

太常寺寺丞

内务府副内管领

内务府司俎官

武备院掌盖

武备院库掌

奉宸苑六品苑丞

奉宸苑六品库掌

六品

坛尉

钦天监监副【六品满洲初系三品後改为四品今定】

钦天监春夏中秋冬五官正

太医院院判

王府管领

孔庙六品执事官

京府通判

京县知县

兵马司指挥

神乐署署正

六品朝鲜通事

盛京管官屯六品官

盛京管千丁六品官

盛京管理琉璃窑官

各府通判

【臣】等谨案旧有尚宝司司丞顺治十五年裁太仆寺寺丞康熙二年裁理藩院院判三十年裁都司经历断事雍正二年裁

从六品

左右春坊左右赞善

翰林院修撰

大理寺寺丞

光禄寺署正【初系四品後改为六品复改为五品今定为从六品】

钦天监五官正

王府典膳

王府马羣牧长

布政使司经历

布政使司理问

盐运司运判

各州同知

【臣】等谨案旧有京府推官康熙六年裁光禄寺寺丞大理寺左右寺副俱於三十八年裁鸿胪寺寺丞五十二年裁

正七品

翰林院编修

通政使司知事【初系四品後定为正七品】

通政使司经历

大理寺左右评事【满洲汉军初系四品後改为七品复改为五品今定为正七品】内阁典籍【满洲汉军初系正五品後改为从八品今定为正七品】

皇史宬尉

太常寺博士

太常寺典簿

七品

堂子尉

国子监监丞

太仆寺满主簿

各部寺内务府司库

武备院司弓

武备院司幄

上驷院廏长

上驷院牧长

奉宸苑七品苑丞

奉宸苑七品苑副

奉宸苑七品库长

孔顔曾孟四氏儒学教授

孔庙七品执事官

孔庙司乐

孔庙管勾

孔庙典籍

京府儒学满汉教授

京府儒学满训导

兵马司副指挥

京县县丞

各部院衙门七品笔帖式

七品朝鲜通事

盛京管理驿站官

盛京管千丁七品官

按察使司经历

各县知县

各府儒学教授

【臣】等谨案旧有各府推官康熙六年裁上林苑监丞三十七年裁行人司司正乾隆十三年裁从七品

翰林院检讨

内阁撰文办事中书舍人

中书科中书舍人【满洲初系四品後改为从七品】

国子监助教

国子监博士

詹事府主簿

光禄寺典簿

光禄寺各署署丞【初系六品今定为从七品】

銮仪卫经历

顺天府经历

奉天府经历

京府儒学汉训导

太常寺各祠祭署奉祀

钦天监五官灵台郎

王府司库

布政使司都事

盐运司经历

各州州判

卫经历

【臣】等谨案旧有太仆寺汉主簿苑马寺主簿俱於康熙二年裁京卫经历二十六年裁布政使司副理问三十八年裁宣慰司经历招讨司经历雍正四年裁行人司副行人乾隆三年裁

正八品

翰林院五经博士

国子监学正

国子监学録

钦天监主簿

各部院衙门笔帖式

八品朝鲜通事

太常寺协律郎

太医院御医

八品

堂子尉

各部院司务

内务府司匠

武备院司矢

武备院司匠

奉宸苑八品苑丞

奉宸苑八品苑副

孔庙八品执事官

布政使司库大使

按察使司知事

各府经历

同知经历

各县县丞

各州儒学学正

各县儒学教谕

盐课司大使

盐运司批验所大使

【臣】等谨案旧有钦天监五官保章正後裁上林苑监署丞康熙三十七年裁理藩院知事三十八年裁

从八品

翰林院典簿

国子监典簿

鸿胪寺主簿

钦天监五官挈壶正

太常寺各祠祭署祀丞

神乐署署丞

太医院八品吏目

王府司匠

王府牛羣牧长

王府羊羣牧长

布政使司照磨

盐运司知事

各府州县儒学训导

正九品

礼部太常寺

盛京读祝官【初系五品後定为正九品】

内务府太常寺

盛京赞礼郎【满洲初系四品改为九品後改为六品复改为五品今定为正九品】各部院九品笔帖式

宝泉宝源局大使

会同馆大使

钦天监五官监候

钦天监五官司书

孔庙九品执事官

按察使司照磨

各府知事

茶马司大使

各县主簿

【臣】等谨案旧有各牧监监正康熙二年裁理藩院副使二十八年裁布政使司检校雍正二年裁营缮所所丞四年裁

从九品

翰林院待诏

国子监典籍

四译馆正教序班

太常寺司乐

鸿胪寺鸣赞

鸿胪寺序班

工部内务府制造库司匠【初系七品後定为从九品】

钦天监博士

钦天监五官司晨

刑部司狱

京府照磨

京府司狱

太医院九品吏目

府宣课司大使

布政司仓大使

按察司司狱

道库大使

各府照磨

同知照磨

各州吏目

府税课司大使

各府司狱

通判司狱

巡检司廵检

各府仓大使

【臣】等谨案旧有詹事府通事舍人顺治十五年裁市舶提举司吏目康熙五年裁兵部督捕司狱三十八年裁詹事府録事五十二年裁都司儒学教授雍正三年裁

未入流

翰林院孔目

内务府库掌

内务府署库掌

内务府监造

奉宸苑未入流苑丞

奉宸苑未入流苑副

礼部铸印局大使

兵马司吏目

长官司吏目

崇文门副使

各府检校

各县典史

府库大使

盐茶大使

驿丞

茶引批验所大使

盐运司库大使

州县税课司大使

牐官

递运所大使

河泊所所官

道仓大使

州库大使

州仓大使

县仓大使

营仓大使

【臣】等谨案旧有盐课司副使康熙五年裁各卫武学训导三十二年裁卫税课司大使雍正二年裁武职

【臣】等谨案我

朝揆文奋武丕饬官方伏查

钦定中枢政考仰见整肃班聨纪纲九灋至意於乾隆

五十一年七月钦奉

谕旨以向来文武官阶诸多未协武职为

国干城同膺心膂之寄其阶级自应与文职相埒方足以重阃寄而励戎行

特命军机大臣会同大学士吏兵二部详晰定议经核

定具奏後奉

旨遵行於是文职自正一品至从九品一十八阶武职亦定自正一品至从九品共一十八阶体统所垂昭然画一内外相制文武兼资并无畸重畸轻之流弊不独远轶前代实千古设官分职之极轨也谨依新增武职品级详列如左

正一品

领侍卫内大臣

从一品

内大臣

八旗满洲蒙古汉军都统

外省驻防将军

乌噜木齐都统【新增】

察哈尔都统

提督

正二品

左右翼前锋统领

八旗护军统领

提督九门巡捕五营步军统领

八旗满洲蒙古汉军副都统

銮仪使

外省驻防副都统

总兵

从二品

散秩大臣

副将

正三品

一等侍卫

冠军使

火器营翼长

健锐营翼长

步军翼尉

包衣护军统领

圆明园营总

鸟枪营总

前锋参领

护军参领

鸟枪护军参领

骁骑参领

陵寝总管

围塲总管

黑龙江总船礮水手总管

察哈尔总管

城守尉

王府长史

参将

从三品

圆明园包衣营总

包衣护军参领

包衣骁骑参领

吉林参领

黑龙江参领

察哈尔参领

驻防协领

一等护卫

游击

正四品

二等侍卫

云麾使

前锋侍卫

副护军参领

副鸟枪护军参领

副前锋参领

副骁骑参领

佐领

步军协尉

信礮总管

南苑总管

陵寝副总管

陵寝司工匠

围塲翼长

上都达布逊诺尔达里冈爱总管

太仆寺马厰驼厰总管

防守尉

黑龙江吉林等处管水手四品官

司仪长

都司

从四品

城门领

包衣副护军参领

包衣副骁骑参领

包衣佐领【旧列正四品查包衣副参领系从四品佐领与副参领体制相等今改入从四品】

察哈尔副参领【旧列正四品查察哈尔参领系从三品副参领亦应列入从四品今改入从四品】

察哈尔佐领【旧列正四品查察哈尔副参领今改入从四品其佐领与副参领体制相等亦改入从四品】

四品典仪

二等护卫

正五品

三等侍卫

治仪正

步军副尉

步军校监守信礮官

南苑门章京

陵寝防御

陵寝管理烧造砖瓦官

分管佐领

盖州牛庄二处满洲掌印防御

关口守御

黑龙江吉林等处管水手五品官

守备

从五品

四等侍卫

委署前锋参领

委署护军参领

委署鸟枪护军参领

委署前锋侍卫【新增】

下五旗包衣参领【新增】

五品典仪

三等护卫

守御所千总

正六品

蓝翎侍卫

整仪尉

亲军校

前锋校

护军校

鸟枪护军校

骁骑校

监造火药官

陵寝祭祀供应官

太仆寺马厰驼厰翼长

黑龙江吉林等处管水手六品官

门千总

营千总【旧列从六品查武举拣选定例一二等以营千总用三等以卫千总用营用较卫用为优不应在卫千总之下今改入正六品】

从六品

委署步军校【新增】

内务府六品翎长【新增】

六品典仪

卫千总【旧列正六品今以营千总改入正六品应将卫千总改入从六品】

正七品

城门吏

盛京游牧正尉

太仆寺马厰驼厰固山达

七品廕监生

把总

从七品

盛京游牧副尉

七品典仪

正八品

盛京养息牧左右翼长

八品廕监生

外委千总【新增】

从八品

八品典仪

委署亲军校【以下新增】

委署前锋校

委署护军校

委署骁骑校

副护军校

正九品

各营蓝翎长【以下新增】

外委把总

从九品

太仆寺委署固山达【以下新增】

额外外委

【臣】等谨案官名增补阶级改定俱依乾隆五十一年十一月议奏奉

钦定新例详加纂辑云

皇朝文献通考卷八十九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四·刘昫
  卷九·毕沅
  ●卷三十·徐梦莘
  关于《邵氏闻见录》·邵伯温
  附录·凌雪
  卷之九十八·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五十二·佚名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十五·佚名
  卷之一千十九·佚名
  卷之二百三十二·佚名
  卷二十六·陈均
  卷十一·陈均
  四一○ 江西巡抚海成奏遵旨陈明前进书籍应存应领情形折·佚名
  中州人物考卷三·孙奇逢
  五帝本纪第一·司马迁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百三十八·彭定求

        卷738_1 【陪游凤凰台献诗】宋齐丘   嵯峨压洪泉,岝峉撑碧落。宜哉秦始皇,不驱亦不凿。   上有布政台,八顾背城郭。山蹙龙虎健,水黑螭蜃作。   白虹欲吞人,赤骥相煿zh。画栋泥金碧,石路盘墝埆。   倒挂哭

  • 第二折·佚名

    (宋江同吴学究引小偻俫上,云)绿树重重映碧天,远溪一派水流寒。观看此景真堪羡,独占人间第一山。某乃宋江是也。三日前放众兄弟每下山去赏红叶黄花去了,今日是第三日也。小偻俫,聚将鼓响,众头领来时,报复我知道。(小偻俫云)得

  • 卷一百八十二·徐世昌

    周绍昌周绍昌,字霖叔,灵川人。光绪甲午进士,改庶吉士,历官大理院推丞。和郑斋同年落叶诗高柯交戛万年枝,无榭荒凉九曲池。满地月痕人去后,一天秋色雁来时。辞根蓬转真无奈,候管葭吹会有期。惆怅御沟流不尽,题

  • 卷五十六·陆游

    钦定四库全书 劎南诗稾卷五十六 宋 陆游 撰 道室杂咏 舄化双鳬杖化龙云山回首不知重药园夜啸丹台月酒市秋听紫阁锺岂但烟霄随步武故应氷雪换形容小童开户惊奇事野鹤来巢砌下松 又 莫怪先生閲事多人间何处不经过天

  • 前汉孝平皇帝纪卷第三十·荀悦

      皇帝壬寅即位。九岁。大司徒孔光为太傅。左将军甑丰为少傅。右将军冯宫为大司徒。太皇太后临朝。大司马王莽秉政。百官总己以听之。孝成赵皇后。孝哀傅皇后。皆以前骄恣废。自杀。莽以孔光名儒。历相三主。太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二十五·佚名

    万历四十二年十月庚辰朔时享太庙遣侯郭大诚恭代○钦天监进明年大统历颁赐群臣○改南京户部尚书卫承芳为南京吏部尚书○辛巳 孝洁肃皇后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官祭 永陵○ 上赐辅臣中历十本民历一百本○宴崇隆等进贡

  • 卷之二百五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三十五·佚名

    光绪二年。丙子。六月。乙巳。谕内阁。前因都察院奏、吉林贡生陈献廷、以恶绅刘鸿恩窝贼开赌肆扰等词具控。当谕令崇实、岐元、查明究办。兹据崇实等将刘鸿恩被控各节讯明。定拟具奏。此案都司刘鸿恩、被控窝藏马贼

  • 一一五九 闽浙总督常青等奏本年并无收缴《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佚名

    一一五九 闽浙总督常青等奏本年并无收缴《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乾隆五十一年十一月初二日闽浙总督臣常青、福建巡抚臣徐嗣曾跪奏,为遵旨查缴《通鉴纲目续编》,恭折奏闻事。案奉上谕:《御批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

  • 列传卷第二十二 高丽史一百九·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朴全之。○朴全之竹州人也父晖官至典法判书。 全之年未弱冠登第历史翰。 忠烈五年元世祖诏选衣冠子弟入侍全之与焉。 因留元与中原名士游商

  • 吴逵传·沈约

    吴逵,吴兴乌程人,经过荒年的饥荒加上瘟病流行,父母兄弟嫂和堂叔伯小宝内的亲戚,男女共死了一十三人。吴逵当时病得很历害,邻人用芦苇席子包裹好了他,准备埋在村子的头边,不久吴逵的病得以痊愈。亲属都死光了,只吴逵夫妻存在。

  • 244.徐霞客远游探险·林汉达

    当明王朝闹得乌烟瘴气的时候,在江阴地方有个青年,不满朝政腐败,不愿应科举考试、谋求做官,却立志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探索自然的奥秘。他就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地理学家徐霞客。徐霞客名叫徐弘祖,霞客是他的别号。他从小爱读

  • ●瀛海偕亡记卷上·洪弃生

    海东洪弃生纂清光绪二十有一年(日本明治二十八年,西历一八九五年)三月,遣李鸿章同五国西使航东洋议和,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畀日本,偿兵费二万万。先是我军败于朝鲜,退鸭绿江,丧九连城、凤凰城,西及营口,南及旅顺口,东南及威海卫

  • 卷十·晁迥

    合世态者由乎饰情感神道者由乎至诚有妄有真各以类应必然之理也君子时权以适变小人幸权而失正大智明照物无遁形予自引退就第乆于佚老阖扉宴息交游殆絶门闲室静身端心虚饵药扶衰读书广智味老庄之语体真素而不杂究宗雷之

  • 卷一·佚名

    教外别传卷一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贤劫第四尊)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岁四月八日生。至四十二年二月八日。年十九。欲求出家。而自念言。当复何遇。即于四门游观。见四等事。心有悲喜。而作思惟。

  • 卷第十一·佚名

    阿毗达磨发智论卷第十一尊者迦多衍尼子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业蕴第四中恶行纳息第一三行对三根  及对十业道三业对十道  九门业相摄身心受四句  三障体云何何大罪大果  此章愿具说三恶行。三不善根。为前摄

  • 妙吉祥平等秘密最上观门大教王经卷第三·佚名

        宋契丹国师中天竺摩竭陀国三藏法师慈贤译  尔时世尊告弥勒菩萨曰。  既系念已  再入观门  先想顶内  而作其坛  即想安置  顶内莲华  其华八叶  于莲华内  想金刚地  金刚地上  想日

  • 巴西集·邓文原

    元文别集。不分卷(或分为上、下两卷)。邓文原撰。《四库全书》曾据江西巡抚采进本编入别集类,总目著录为1卷,但实分为上、下两卷。卷首无序言,所收碑志记序等各体文章70余篇,未按文体类编。邓文原祖籍四川,随父亲流寓钱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