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时未弱冠,先君子筠坡翁授以《论语》及《中庸》、《大学》,且曰只会得“学而时习之”一句,余书不解自通。属遭多难,虽崎岖颠顿万状,服膺斯训,未尝庋置。然不过寻,绎先儒文义,助之演说。年逾四十,忽自警省,始大悟旧学之非。于是取三书读之,洒然如脱缠蔓矣。间因讲习,积而成编。后获从慈湖先师游,竟椟藏弗果出,迨今十有三载。春二月,儿辈请观,乃稍稍删润,附以音训,并述《古文孝经》二十二章,题曰《四书管见》。呜呼!非敢为它人道也,传之家塾,庶几先君子之志云。绍定己丑四月二十日,蜀阜钱时书。

猜你喜欢
  节用上第二十·墨子
  君道篇第十二·荀况
  东宫备览卷四·陈模
  榕村语录卷三·李光地
  卷三十七·陆陇其
  卷一·刘逢禄
  提要·高士奇
  五行第四十一·管仲
  提要·黄度
  第15章 子罕篇第九(1)·孔子
  卷四·吕祖谦
  成公·成公十三年·左丘明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第十四·圆悟克勤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第四·圆仁
  复甘立仁居士书·太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陈衍

    一、旧岁冬月,秋岳有《感事诗一百十韵》云:“天女威灵替,黄神统绪彰。过秦余贾谊,兴汉起张良。薄雪消寒会,残灯独夜房。孤吟劳踯躅,长句著兴亡。势转擒胡月,歌成破虏章。握乾临夏宇,出震溯东方。女直山长白,曼珠气内黄。

  • 水心诗钞·吴之振

    叶适冯公岭冯公此山民。昔开此山居。屈盘五十里,陟降皆林庐。公今去不存,耕凿自有馀。风篁生谷隧,雨旆来岩虚。人随乱云入,咫尺声相呼。四时草木香,异类果蔌腴。采薪得崖花,结缀成襟裾。此亦佳窟宅,可对幽人娱。何必种桃源,始

  • 卷三百二十二·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二十二夜合花类五言古合欢          【晋】杨 方南邻有奇树承春挺素华丰翘被长条绿叶蔽朱柯因风吐微音芳气入紫霞我心羡此木愿徙着余家夕得游其下朝得弄其葩尔根深且

  • 小栖霞说稗提要·平步青

    《小栖霞说稗》一卷,清平步青着。步青一名庸,字景孙,号栋山,又号侣霞,别署三壶佚史。浙江山阴人。一八六二年(同治元年)进士,一八六七年授江西督粮道,一八六八年署布政使;一八七二年署按察使,后引疾归隐,以读书终老。一八九五年(光

  • 卷一百十八 景祐三年(丙子,1036)·李焘

      起仁宗景祐三年正月盡是年六月   春正月丙戌,詔刑部,自今臣僚雪罪經它司覆視而不當者,其元奏斷及檢書官毋得以赦原。   戊子,命知樞密院事李諮、參知政事蔡齊、三司使程琳、御史中丞杜衍、知制誥丁度同議茶法。諮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二十二·徐乾学

    宋纪一百二十二【起阏逢涒滩十月尽着雍困敦九月凡四年】孝宗绍统同道冠徳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隆兴二年冬十月丁夘知枢密院事贺允中致仕 庚午诏曰朕每聴朝议政顷刻之际意有未尽自今执政大臣或有奏陈宜于申未间入

  • 资治通鉴后编卷九十七·徐乾学

    宋纪九十七【起彊圉大渊献正月尽上章摄提格十二月凡四年】徽宗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大观元年春正月戊子朔赦天下 甲子中太一宫使魏国公蔡京复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 戊戌幸兴德禅院 庚子置礼仪局

  • 提要·陈厚耀

    【臣】等谨案春秋战国异辞五十五卷通表二卷国朝陈厚耀撰厚耀字泗源泰州人康熙丙戌进士官苏州教授以通算术入直内廷改授检讨官至右谕徳是编采羣书所载与春秋三传国语战国防异同者分国编次以备考证又取史记十二诸侯表六

  • ◎许江被捕时之波折·佚名

    前任伪财政部蚕丝特捐处长及上海市伪经济局长之许江,字藻庭,杭州人。为许宝蘅(民初曾任内务部次长,以嗜赌被捕于某私娼处,哄传一时。伪满洲国成立后,渠亦为登场傀儡之一,卒郁郁不得志而归)之犹子,久居海上,宦游南北,乃久历官场之

  • ●南疆绎史勘本卷六·温睿临

    霅川温氏原本古高阳氏勘定目录纪略六鲁监国右浙东纪略第六。○当时义旗初建,使鲁藩肯受约束,渡钱塘而来,三吴豪杰闻声相附,未必不可以为计也。其如畏葸自守,以蕞尔两府供十万之众,即王师不发一矢,一年之后亦涤地无遗类已。及

  • 内令·朱元璋

    自后妃以下,一应大小妇女及各位下使数人等,凡衣食、金银、钱帛并诸项物件,尚宫先行奏知,然后发遣内官监官。监官覆奏,方许赴库关支。尚宫若不奏知,朦胧发遣,内官亦不覆奏,辄擅关支,皆处以死。凡私写文帖于外,写者接者皆斩。知情

  • 中庸章句序·赵顺孙

    中庸章句序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朱子文集曰曾子学于孔子而得其传子思又学于曽子而得其所传于孔子者既而惧夫传之久逺而或失其眞也于是推本所传之意质以所闻之言更相反覆作为此书】盖自上古神

  • 第五篇 生活的准则 第四十五章 清正·林语堂

    大成若缺 ,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语译最完满的东西,因物而成,看起来好像有欠缺的样子,但是它的作用却永不会停竭;最充实的东西,因物而有,看起来好像虚空的样子,但

  • 四分律卷第五十(第四分之一)·佚名

    姚秦罽宾三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译房舍揵度初尔时世尊在波罗㮈。时五人从坐起,偏露右肩、右膝着地,合掌白言:“世尊!我等当住何等房舍卧具?”佛言:“听在阿兰若处树下、若空房、若山谷窟中、若露地、若草?、草?边、若林间、

  • 卷第十三·宗密

    圆觉道场修证广礼赞文卷第十三 终南山草堂寺沙门 宗密 述 第十九上 叹佛 如来应正等觉身。作无上医王。於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却。炼治法药。已得成就修学一切方便善巧大明咒力。皆到彼岸。善能除灭一切众生诸烦恼

  • 畏斋集·程端礼

    元代诗文别集。6卷。程端礼撰。《畏斋集》原本久佚,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程端礼诗文百余篇,重新类编为《畏斋集》6卷。卷首无序言。卷1为五言古诗、七言古诗,卷2为五言律诗、五言排律、七言

  • 金圣叹批评本水浒传·施耐庵

    作者施耐庵、金圣叹,成书于元明之际的《水浒传》,进入明中期以后开始在社会上风行,胡应麟、沈德符、李赞、叶画等人对此书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并进行了研究。而金圣叹评点的七十回本《水浒传》,以其精细的艺术分析和优美的文

  • 佛心经品亦通大随求陀罗尼·佚名

    凡二卷。唐代菩提流志译。略称佛心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本经属密教之随求咒法,主要阐释大随求陀罗尼之‘心中心咒’之功力广大,并揭示此咒及诸印契所具之不可思议力。上卷叙述一切佛心中心大陀罗尼、菩提心成就、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