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

钦定四库全书

香山集卷七      宋 喻良能 撰五言律诗

次韵李大着春日杂诗十首

春晩饶芳景官闲得细看隔窗黄鸟并开卷壁鱼乾过雨苍苔湿迎风翠竹寒髪华搔更短斗酒自相寛漫仕叹迟暮卜居城北偏已教山白石秖欠沼清泉帘透一檐月窗横数尺天杂花还映竹故故自芳妍贱子知何幸莱衣老更斑白头居杜曲清梦到香山【余所居山名】琢句愁雕肾衔盃喜渥顔此身惭暮翼飞倦未知还

偏亲须寸禄匠院敢辞留颇媿花经眼还应草唤愁身唯亲布被交已絶牙筹诗兴抽毫足无劳入海求花日浅明牖竹风低度墙举头空弱絮转盼堕危芳兴遣凭毛頴愁消赖羽觞隂隂繁夏木故里耿难忘借居仍种菊往往似天随日味三春酒灯明午夜棋闲临永和帖细诵建安诗潦倒同中散欢欣似启期帝里春仍好风和昼漏迟但怀三釡乐遑恤北山移老大谙斑戏空疎媿色丝平生杜陵老耿耿寸心知屯云初解驳晓日有晶辉城郭红尘软江湖春水肥小舟浮緑浄芳径步熹微起我故山思多惭未拂衣素发已垂领故园犹未归鸟声思磴道柳色忆荆扉嫩緑枝边暗残红叶底稀几多新乳燕一一出巢飞二载违枌社全家客帝都浊醪充上顿清俸付中厨亲老唯须养皇恩讵敢孤逍遥处山泽未忍学仙臞

次韵王龟龄春日湖上

春老花茵积云开天镜磨暖风今日好细雨向来多柳?青丝障湖明金叵罗何时成醉倒烟草藉晴坡

罗春伯以吕居仁集寄似作诗为谢

平生子吕子妙语总关心忽得诗三百端胜书万金愔愔醒睡眼炯炯浄烦襟何以报嘉惠空惭緑绮琴

六月二十二日夜省宿一首

省庐频宿直何异在承明地峻江声近风轻荷气清鬓毛真骑省诗思小隂铿记得山村日驰情向玉京

印印诗【有序】

予在工部常兼屯虞水三印去岁八月一日暂摄奉常三日复暂权礼部又兼二印为五信宿乃生印印故以命之生八月余而卒今岁仲秋五日盖其周晬忆而成诗

印印秀而好明眸氷雪肤逢人赏岐嶷问宇识之无若有万金药真成千里驹空花今已矣晬日一长吁十一月二日与陆明府陈广文黄使君吴都曹江广文同饮於闳中堂修年契也酒後耳热因得小诗呈似

菊色犹黄处梅花未发天三山千里客一笑六同年公等多朱绂予方乏坐氊清谈仍痛饮应作画图传

同德坊寓居

天地方揺落江湖入梦思三为京辇客十见岁华移亹亹金闺直萧萧素髪垂残年饱吃饭细诵少陵诗检书偶见故王侍郎嘉叟旧与余倡和之什良用慨然因题四韵

文字名三世精神运五兵徒看遗墨在却叹曲池平浙右频犀麈江东几兕觥倡酬今已矣抚卷泪纵横

挽高宗皇帝词

扈从浮江日忧勤立极初八年躬甲胄万国混车书治定端无竞功成自不居休明嫓虞舜逸乐梦华胥天地重开辟民人拱德馨奎文赞元圣宸翰列羣经礼乐盈三纪光华亚九龄龙髯攀莫及臣子涕交零

入局言怀

学省清秋好无尘意趣长讲余帘影静坐久彩衣凉未有禆王族真成耗太仓顾惭麋鹿质亦许玷朝行

寄宋子渊运使

对阁思槐市成规媿奉常六年谈笑阻千里梦魂长将漕衣仍绣空餐鬓已苍何当奉犀麈风月要平章

判院蔡文和予五诗次韵一篇奉酬

病起惊华发官闲觉素餐文章惭李益名誉羡苏端老去观书嬾愁来避酒难非关作诗苦自尔带围寛黄讲书太器见和五诗次韵一篇奉酬

客氊寒莫致官舍总萧然睡思茶甘外穷愁酒力边未成投辖饮时作拨书眠野鹤如双鬓衰迟秪自怜献之大着得予喜赋以诗来谢次韵奉酬

夺袍吟处笔垫角雨余巾黄绢才无敌青藜杖有神将乘桓典马肯受庾公尘老我知何幸穷涂获卜邻

茂林见访有诗次韵奉酬

解鞍挥玉麈亹亹笑谈清昨夜灯花喜今朝乾鹊声兴同狂秘监诗似老弥明忆昔南台北相逢盖始倾

陈彦山寄示新诗次韵奉酬

山园宁厌小闲地只如馨木落长天碧云飞远岫青故人应见忆新咏许时听句好何劳琢虽搜不用冥

题周希稷清閟轩

之子藴琅玕幽轩足考盘茏葱烟翠湿琐碎日光寒似向兰亭见全胜墨本看是中虽信美未可懒弹冠

喜雪

同云生旧腊积雪入新春野色连沧海驩声动紫宸峰峦朝掩映楼阁夜精神莫展山隂画虽工不是真

赠陈宣干

嗜古心仍切寻诗句益工十年江左别一笑日边同补外吾天幸怀归子道东好为旬朔欵解榻待春风

侍亲由三山还东阳

南雪不到地玄冬偏满山春风仍料峭彩袂正斓斑广厦千间静虚空一宿闲此身如羽翼飞倦始知还文举仙尉以诗寄似兼惠新安纸乳洞茶次韵奉酬

闭户莺声老开缄鲤素新多惭青眼旧远寄白头人佳楮氷天茧芳芽雪洞春着书兼破睡勒谢敢辞频

题云黄山宝林寺

弥勒下生地溪山秀且长萧萧双树碧冉冉片云黄晓日觚棱浄西风松桂香十年疎杖屦玉石耿难忘

锦园

孟夏锦园好山花高下开风欹红芍药雨重紫徘徊衣染香边蘂鞵粘緑处苔莺歌兼蝶拍时送掌中杯山园多胜践缭绕磬湖滨畦药青生甲湖波緑动鳞鹁鸪知欲雨鸦舅报将晨却忆京华日长怀浩荡春

题何茂宏茂恭林堂

华堂閟林樾林秀水泉甘野色袁家渇秋声钴鉧潭二难今有此四者许谁参他日承明直悬知忆翠岚

月桂堂

月桂堂何有池清桂影横画图宁辨此玉斧巧修成入夜境逾妙才秋风又生饶阳岩石下隐约欠分明【上饶有岩如月岩中一树如桂名曰月岩】

廿五兄宣义见招偕诸弟赴新亭宴集即席有作

潇洒新亭好松长桂亦稠清秋集鸿鴈暇日劝觥筹既远含香直何辞秉烛游主人情义重终宴不知休锦园双桂植之二十八年未尝着花今忽盛开紫趺黄蘂所未曾见喜而赋诗

畴昔栽双桂于今四七秋紫趺香冉冉金蘂色浮浮标致殊他桂风流最蓐收无才强摹写着语故难遒

八月十三夜仲季二弟弄月亭对饮

今宵端正月故故向湖山玉兎窥杯凸氷娥怪鬓斑诗情甪里逸酒胆夏黄悭兴罢度桥处天风松桂间

次韵程观过夜饮灵济祠下

松月泻清影炉烟凝宿云檠灯寒照席樽酒细论文清漏转三鼓芳杯釂十分絶胜银烛里妙舞看榴裙

送朱师古少卿归蜀

西蜀多贤士于今见奉常十年方出守万里好还乡峡水冬无险河图晩有光临歧分手处政尔不能忘

丞相王公挽词

炎统中兴日淳熙翊赞功宪邦同吉甫待旦类周公一品恩荣重三朝礼貌隆欲知勲业盛请眎鼎彞中维岳锺英粹兴王有俊良文章周卫武书考郭汾阳调爕民庸茂弥缝主道昌中台一宵坼四海泪滂滂畴昔翘材馆疎庸获屡游衮衣无傲色吐握有勤求辅弼十年久雍容片善收至今天下士语及泪交流

丞相大资叶公挽词

双谿锺地?一相破天荒道至黄扉重勲由紫府昌堤成欢百辟台坼泣羣方盛烈铭钟鼎千秋耿不忘德望堂堂重威名凛凛寒三年衮衣粲四海寸心丹緑野悲裴度苍生忆谢安白头宾客在惭痛泪阑干

挽商元鼎

举世方贪禄斯人秪自怡一官如涕唾半世足遨嬉心地陂千顷生涯酒一巵唯应郭有道吾不媿为碑

挽黄泰之

汉世无双价皇朝第一流文章惊北阙名誉满中州槐市师模邃兰台史笔遒所嗟时未合不作济川舟

挽楼士特

平生易诸子向我独拳拳雪屋倾银斚春风并锦鞯笑谈多竟夕契濶未经年来作生刍奠凄凉涕泫然

挽唐立夫舍人

才名振西蜀老气益中州草制追盘诰筹边动冕旒已令荣压角复遣饮遨头千古九江恨长随逝水流

挽石似之郎中

几作儒林冠亲承帝渥隆双旌大江左一节古吴中列宿英声在浮云旧事空无从挂吾剑老泪湿西风

挽国史侍读李公仁父

大名垂宇宙秀气发岷峨学比渊云赡才方贾马过九朝资直笔二子振贤科已矣流芳在千秋保不磨

挽处士陈容

乾坤身老大邱壑迹委蛇不枉安车召谁为荐鹗词平生五千卷身後宁馨儿他日编遗藁应多感遇诗历数乡闾老谁知德齿尊无心游魏阙有意乐丘园漫不沾三釡真堪映九原涕洟歌楚些已矣莫招魂

挽李靖少傅夫人

九月秋光急山川苦雾迷卜邙新隧启度巩短箫齐宝剑知终合灵蟾已陨西松门来会葬车马几千蹄板舆曾至郑灵輤此归周霭霭云将夕亭亭月正秋九原开祔穴故土覆新丘岁晏寒松下茅苫孝子留

挽汤丞相汉国夫人

七秩芳名盛于今等逝波承天登宰辅看子掌编摩凤去青春独鸾回紫诰多他年彤管史兼述采蘩歌

猜你喜欢
  韩玉·唐圭璋
  全闽诗话卷六·郑方坤
  ●全史宫词卷六 汉·史梦兰
  三·郁达夫
  ●録鬼簿卷下·钟嗣成
  甲集第二十一·钱谦益
  地中海中梦埃及魂入梦·徐志摩
  诗人·闻一多
  卷422 ·佚名
  卷159 ·佚名
  卷一百七十五·陈思
  卷六十七·郭元釪
  卷一百九十六·佚名
  卷一百五十二·佚名
  巻二·童轩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六出 香咏·李渔

    (老旦上)扫径开轩拂坐床,为传闺客到禅房。欲辞世上缠绵苦,翻惹山中应接忙。贫尼静观是也。前日寓下那位曹小姐,与贫尼相得甚欢。不知为着甚么,又要搬到学里去。今日范介夫的新人满月,闻得要来烧香,我且扫径相候。〖双调引子&m

  • 卷八·张元凯

    七言律诗长安春望二首芝房桂殿暮氤氲,霄汉归来鹓鹭群。月出修眉悬碧树,露擎高掌拂朱云。宫莺入柳飞难见,厩马迷花嘶不闻。尽说宸游多睿藻,远臣唯有诵横汾。幽燕今是汉西京,宫阙参差入太清。紫禁铜龙闲夕照,绿杨缇骑散春明。

  • 卷四·曹庭栋

    钦定四库全书宋百家诗存卷四嘉善曹庭栋编伐檀集黄庶字亚父号青社分宁人少嗜学有大志庆厯二年时年二十五以诗赋登进士厯佐一府三州皆为从事逾十年郡之政巨细无不与大抵止于簿书讼狱而已生平抱负奇伟卒未一展皇祐五年自

  • 通志卷九十八下·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郞 郑 樵 渔 仲 撰列传第十一下司马相如字长卿蜀郡成都人也少时好读书学击劒其亲名之曰犬子相如既学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以赀为郎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防景帝不好辞赋是时梁孝王来朝从

  • 辛彦之传·魏徵

    辛彦之是陇西狄道人。 祖父辛世叙,西魏凉州刺史。 父亲辛灵辅,北周渭州刺史。 辛彦之九岁时父亲去世,他不与不三不四的人交往,广泛涉猎经史之书,与天水的牛弘志同道合,爱好学习。 后进入关内,在京兆定居。 周太祖器重他,召引

  • 萧渊明传·李延寿

    萧渊朗的弟弟萧渊明,字靖通。从小便受梁武帝的喜爱,被封为贞陽侯。太清元年(547),他任豫州刺史,百姓们到朝廷上表,陈叙了他的德政,将碑树立在州门内。当石匠从肥陵采来做碑的石头时,萧渊明请厨夫设帐,召集了很多人,亲自领人将

  • 孙威、孙拱传·宋濂

    孙威,浑源人。年幼时沉着勇猛,思想敏锐。金朝贞..年间,应募为兵,以骁勇闻名。及自云中归附蒙古,蒙古守帅表授孙威为义军千户,随军攻潞州,破凤翔,皆有战功。威又善于制护身之甲,曾精心用蹄筋和鸟毛的根制成铠甲献给太宗。太宗亲

  • ●皇朝通典卷九十五·佚名

    州郡六 ○州郡六 廣東省 廣西省 △廣東省 【 東西距二千五百里南北距一千八十里東至福建漳州府詔安縣界一千里西至廣西南寧府界一千五百里南至海三百里北至湖南郴州桂陽縣界七百八十里東南至海二百八十里西南至崖州海

  • 卷五十五·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五十五雍正五年闰三月上谕三十一道初一日奉上谕朕日理万几惟欲周知庶务通达下情是以广开言路令人条奏事件冀於政治有所裨益近见条陈人员内颇有能据实陈奏不避嫌怨切中情弊者朕思此等

  • 宪问篇·孔子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

  • 桓公问第五十六·管仲

    齐桓公问管子曰:“吾念有而勿失,得而勿忘,为之有道乎?”对曰:“勿创勿作,时至而随。毋以私好恶害公正,察民所恶,以自为戒。黄帝立明台之议者,上观于贤也;尧有衢室之问者,下听于人也;舜有告善之旌,而主不蔽也;禹立谏

  • 持信品第二·佚名

    於是世尊说此偈已,贤者阿难前问佛言:唯然大圣。文殊师利今问如来不退转轮乎。告曰如是,乃当讲说不退转轮耶。佛言:阿难。诸佛世尊因不退转为应说法。阿难又问。最胜何缘转持笃信至於缘觉。如来惟显菩萨法乎。答曰:如此阿难

  • 中佛会实有健全组织之必要·太虚

    ──二十四年十一月在镇江江苏省县佛教会联席会讲──太虚此次因镇江缁素发起讲演会,应请由丹阳来镇,昨晚遇到主席仁山法师及诸山长老,谈起今天贵会开会,再三要太虚来参加,本来是来随喜参观的。仁法师说欢迎,太虚实不敢当!我

  • 第八則  翠巖眉毛·胡兰成

    第八則翠巖眉毛舉:翠巖禪師夏末示眾云:一夏以來,為兄弟說話,看翠巖眉毛在麼?保福云:作賊人心虛。長慶云:生也。雲門云:關。三姊從日本回來,我們天天玩。她見我桌上攤著日本大正版美濃紙大字印碧巖錄,問我寫到第幾則了。我就來考

  • 卷第十六·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十六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第三会忉利天宫 法慧菩萨为会主。说十住等法门。已信者令解。自十六卷起至十八卷止。共六品

  • 高老头·巴尔扎克

    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的长篇小说。1834年发表。收入《风俗研究》中的《私人生活场景》部分(先收入《巴黎生活场景》部分)。作品由两条主要情节线索结构而成。第一条线索是高老头隐秘的痛史。商人高里奥在法国大革命中发

  • 文编·唐顺之

    文集。明唐顺之辑。六十四卷。顺之有《荆川先生文集》已著录。是集嘉靖三十五年(1556)成书,收辑由周至宋之文,分体排纂,以论文为主,全集凡八十三万六千余字,卷首有唐顺之原序及目录,正文含制策、对、谏疏、论疏、疏、疏请、

  • 法句经·佚名

    又名《法句集经》、《法句集》、《昙钵经》、《昙钵集》、《法集要颂经》等。佛教经典。古印度法救撰,1卷。中译本有古代葛氏、竺得炎、支谦、法炬、法立、僧伽跋澄、佛念,天息灾等人古汉语译本,现代有法舫、了参等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