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百七十一

 

  卷471_1 【五杂组】雍裕之

  五杂组,刺绣窠。往复还,织锦梭。不得已,戍交河。

  卷471_2 【剪彩花】雍裕之

  敢竞桃李色,自呈刀尺功。蝶犹迷剪翠,人岂辨裁红。

  卷471_3 【春晦送客(一作三月晦日郊外送客)】雍裕之

  野酌乱无巡,送君兼送春。明年春色至,莫作未归人。

  卷471_4 【自君之出矣】雍裕之

  自君之出矣,宝镜为谁明。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

  卷471_5 【四气】雍裕之

  春禽犹竞啭,夏木忽交阴。稍觉秋山远,俄惊冬霰深。

  卷471_6 【四色】雍裕之

  壶中冰始结,盘上露初圆。何意瑶池雪,欲夺鹤毛鲜。

  道士牛已至,仙家鸟亦来。骨为神不朽,眼向故人开。

  劳鲂莲渚内,汗马火旂间。平生血诚尽,不独左轮殷。

  已见池尽墨,谁言突不黔。漆身恩未报,貂裘弊岂嫌。

  卷471_7 【大言】雍裕之

  四溟杯渌醑,五岳髻青螺。挥汗曾成雨,画地亦成河。

  卷471_8 【细言】雍裕之

  蚊眉自可托,蜗角岂劳争。欲效丝毫力,谁知蝼蚁诚。

  卷471_9 【山中桂】雍裕之

  八树拂丹霄,四时青不凋。秋风何处起,先袅最长条。

  卷471_10 【芦花】雍裕之

  夹岸复连沙,枝枝摇浪花。月明浑似雪,无处认渔家。

  卷471_11 【江边柳】雍裕之

  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

  卷471_12 【江上山】雍裕之

  绮霞明赤岸,锦缆绕丹枝。楚客正愁绝,西风且莫吹。

  卷471_13 【游丝】雍裕之

  游丝何所似,应最似春心。一向风前乱,千条不可寻。

  卷471_14 【柳絮】雍裕之

  无风才到地,有风还满空。缘渠偏似雪,莫近鬓毛生。

  卷471_15 【残莺】雍裕之

  花阑莺亦懒,不语似含情。何言百啭舌,唯馀一两声。

  卷471_16 【早蝉】雍裕之

  一声清溽暑,几处促流年。志士心偏苦,初闻独泫然。

  卷471_17 【秋蛩】雍裕之

  雨绝苍苔地,月斜青草阶。蛩鸣谁不怨,况是正离怀。

  卷471_18 【江上闻猿】雍裕之

  枫岸月斜明,猿啼旅梦惊。愁多肠易断,不待第三声。

  卷471_19 【折柳赠行人】雍裕之

  那言柳乱垂,尽日任风吹。欲识千条恨,和烟折一枝。

  卷471_20 【题蒲葵扇】雍裕之

  倾心曾向日,在手幸摇风。羡尔逢提握,知名自谢公。

  卷471_21 【赠苦行僧】雍裕之

  幽深红叶寺,清净白毫僧。古殿长鸣磬,低头礼昼灯。

  卷471_22 【两头纤纤】雍裕之

  两头纤纤八字眉,半白半黑灯影帷。

  腷腷膊膊晓禽飞,磊磊落落秋果垂。

  卷471_23 【了语】雍裕之

  扫却烟尘寇初剿,深水高林放鱼鸟。

  鸡人唱绝残漏晓,仙乐拍终天悄悄。

  卷471_24 【不了语】雍裕之

  浮名世利知多少,朝市喧喧尘扰扰。

  车马交驰往复来,钟鼓相催天又晓。

  卷471_25 【听弹沈湘】雍裕之

  贾谊投文吊屈平,瑶琴能写此时情。

  秋风一奏沈湘曲,流水千年作恨声。

  卷471_26 【豪家夏冰咏】雍裕之

  金错银盘贮赐冰,清光如耸玉山棱。

  无论尘客闲停扇,直到消时不见蝇。

  卷471_27 【宿棣华馆闻雁】雍裕之

  不堪旅宿棣花馆,况有离群鸿雁声。

  一点秋灯残影下,不知寒梦几回惊。

  卷471_28 【农家望晴】雍裕之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卷471_29 【宫人斜】雍裕之

  几多红粉委黄泥,野鸟如歌又似啼。

  应有春魂化为燕,年来飞入未央栖。

  卷471_30 【曲江池上】雍裕之

  殷勤春在曲江头,全藉群仙占胜游。

  何必三山待鸾鹤,年年此地是瀛洲。

  

猜你喜欢
  丁宥·唐圭璋
  方君遇·唐圭璋
  朱敦复·唐圭璋
  ◆揭经历佑民(旴里子集)·顾嗣立
  方泉诗集巻四·周文璞
  卷四·徐世昌
  四集卷七十四·乾隆
  卷九十·冯惟讷
  卷十·陈起
  卷三百十四·陈思
  卷之十一·佚名
  卷五百七·佚名
  卷三百八十五·佚名
  卷一·佚名
  卷九·范成大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三十九·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三十九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十六 苏舜钦 永叔月石砚屏歌 日月行上天下照万物根向之生荣背则死故为万物生死门东西两交征昼夜不暂停胡为号山石留此皎月痕常存桂树散疎隂有若图画成永

  • 卷七十·吴之振

    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七十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陈傅良止斋诗钞陈傅良字君举居温州瑞安县之帆游乡学於永嘉薛氏得伊洛之旨又从南轩东莱闻爲学大要其名益高爲太学录累迁至嘉王府赞读龙楼阁问寝不时独切谏每以天性感悟孝

  • 薜亚萝之鬼·田汉

    人物 竹君——某资产家的大小姐,二十七岁。  兰君——竹君的长妹,二十四岁。  梅君——竹君的稚妹,十八岁。 

  • 卷六十九·志第二十·礼乐三·宋濂

        ◎礼乐三   ○郊祀乐章   成宗大德六年,合祭天地五方帝乐章:   降神,奏《乾宁之曲》,六成:   圜钟宫三成   惟皇上帝,监德昭明。祀考承天,治底隆平。孝思维则,禋祀荐诚。神其降格,万福来并。   黄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二十八·佚名

    弘治二年七月丁巳朔孟秋享 太庙告 宪宗纯皇帝几筵请 神诣庙享祀○遣内官祭司门之神○戊午命守密云署都指挥佥事张琼都知监左少监杨友俱赎徒还职坐虏入小石门剽掠杀逻卒失于防御也○巳未 万寿圣节遣驸马都尉蔡震游泰告

  • 圣祖仁皇帝御制亲征朔漠纪略·温达

    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御制亲征朔漠纪畧三十四年八月噶尔丹至克鲁伦河掠纳木扎尔陀音后竟于克鲁伦土喇相近处居住自秋徂冬将朕三次使臣甚加侮辱朕因是深知此人力强志大必将窥伺中原不至殒命不止岂容泛视寘诸度外若听

  • 卷一百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一百三礼部六十二精膳清吏司诸司职掌郎中员外郎主事掌邦国牲豆酒膳办其品数膳羞一诸司职掌一凡遇正旦圣节冬至或吉庆筵宴所用诸品膳羞酒醴并须提调光禄司供办若管待诸番国朝贡等使客并外夷来降土

  • 卷三十七 乐记第十九·郑玄

    (陆曰:“郑云:名《乐记》者,以其记乐之义。”)[疏]正义曰:按郑《目录》云:“名曰《乐记》者,以其记乐之义。此于《别录》属《乐记》。”盖十一篇合为一篇,谓有《乐本》、有《乐论》、有《乐施》、有《乐言》、有《乐礼》、有《

  • 刘子遗书卷二·刘宗周

    (明)刘宗周撰○学言一只此一心自然能方能员能平能直员者中规方者中矩平者中衡直者中绳四者立而天下之道冒是矣际而为天蟠而为地运而不已是为四气处而不坏是为四方生而不穷是为万类建而有常是为五常革而不悖是为三统治而

  • 伐柯·佚名

    ——遵守规则【原文】伐柯如何①?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伐柯伐柯,其则不远②。我觏之子③,笾豆有践④。【注释】①柯:斧头的柄。②则;法则。③觏(gou)遇见。(4)笾(bian):古时竹制的盛果物的器具。豆:古时

  • 卷六·敖继公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集说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说卷六     元 敖继公 撰燕礼第六注曰诸侯与羣臣燕饮之礼也于五礼属嘉礼燕礼小臣戒与者【与音预】小臣于天子太仆之属也与者羣臣之与此燕者也君所主与之燕

  • 贤护分观察品第六之一·佚名

    尔时世尊复告贤护菩萨言:贤护。若诸菩萨摩诃萨即欲思惟此三昧者,当云何思。贤护。彼诸菩萨欲思惟者,即应当作如是思惟。如我世尊今者现在天人众中宣说法要。贤护。菩萨如是一心思惟。诸佛如来坐师子座宣说正法。具足成就

  • 卷第十一·佚名

    祖堂集 祖堂集卷十一 祖堂卷十一 保福 保福和尚嗣雪峰,在漳州。师讳从展,姓陈,福州福唐县人也。年十五便投雪峰出家,十八于本州大中寺受戒。既师子之乳育,乃檀树之抽芽。片月新生,孤云出岫。海鹏成羽,望霄汉以胜身;善友临溟

  • 三法度论卷下·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依品第三  问已说德及恶。云何为依。答依者阴界入。阴界入者此三是依。可依故说依。可依者是立义。众生于阴界入作依行德及恶。是故当知此是德恶所依。问云何为阴。答阴者色

  • 摄大乘论释 第二卷·无性

    摄大乘论释 第二卷无性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所知依分第二之二论曰。复次声闻乘中。亦以异门密意。已说阿赖耶识。如彼增壹阿笈摩说。世间众生爱阿赖耶。乐阿赖耶。欣阿赖耶。憙阿赖耶。为断如是阿赖耶故

  • 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佚名

    简称《三洞奉道科戒营始》。道教书名。六卷。本书出隋以前,为道教较早之戒律仪范。前一部分为《指修时要》,列出戒律规范五百二十条。旨在宣扬善恶报应之说,凡道士女冠违犯经戒者,皆得受报。对于建造道观、塑神像、写道经

  • 经验丹方汇编·钱峻

    又名 《经验单方汇编》。方书。清钱峻撰,俞晓园等增补。不分卷。峻字青伦,吴兴 (今属浙江) 人。因病弃举子业,习岐黄之术。好辑方书,历十余年,积方八百余首,汇编成帙,约九万五千字。成书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凡六篇

  • 上清金匮玉镜修真指玄妙经·佚名

    太上道君劝人静观守道、去欲养心、为善保真、养气养形、泰定成性、诵经持号、荐亡祝生,以获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