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

钦定四库全书

姚少监诗集卷三

唐 姚合 撰

寄赠上四十七首

寄贾岛

漫【一作虽】向城中住儿童不识钱瓮头寒絶酒竈额晓【一作泠】无烟狂发吟如哭愁来坐似禅新诗有几首旋被世【一作衆】人传

寄王度居士

顦顇王居士颠狂不称时天公与贫病时辈复轻欺茅屋随年借【一作赁】盘飱逐日移弃嫌官似梦珍重酒如师无竹栽芦看思山叠石为静牕留客话古寺觅僧棊瘦马寒来死羸童饿得痴唯应寻阮籍心事远相知

寄杨茂卿校书

去年别君时同宿黎阳城黄河冻欲合船入氷罅行君为使滑州我来西入京丈夫不泣别旁人叹无情到京就省试落籍先有名慙辱乡荐书忽欲自受刑还家岂无路羞为路人轻决心住城中百败望一成腐草衆所弃犹能化为萤岂我愚暗身终久不发明所悲道路长亲爱难合并还如舟与车奔走各异程耳目甚短狭背面若聋盲安得学白日远见君仪形

寄杜师义

出处难相见同城似异乡点兵寻户籍烧药试仙方事校千般别心还一种忙黄金如化得相寄【一作分减】亦何妨

寄陆浑县尉李景先

微俸还同请唯君独自闲地偏无驿路药贱管仙山月色生松里泉声在石间吟诗复饮酒何事更相关

寄酬卢侍御

诗新得意恣狂疎挥手终朝力有余今到诗家浑手战欲题名字倩人书

寄主客张郎中

年长方慕道金丹事参差故园归未得秋风思难持蹇拙公府弃朴静高人知以我齐杖屦昏旭讵相离吟诗红叶寺对酒黄菊篱所赏未及毕後游良有期粲粲华省步屑屑旅客姿未同山中去固当殊路岐

寄鄠县尉李廓少府

岁满休为吏吟诗着白衣爱山闲卧久在世此心稀听鹤向风立捕鱼乘月归比君才不及谬得侍彤闱

寄紫阁隐者

自闻樵客说无计得相寻几世传高卧全家在一林养情书览苦【一作养生书最苦】采药路多【一作游】深愿得为邻异【一作里】谁能说此心

寄国子杨巨源祭酒

日日新诗出城中写不禁清高疑【一作宜】对竹闲雅胜闻琴门户饶秋景儿童解冷吟云山今【一作余】作主还借外人寻

寄永乐长官殷尧藩

故人为吏隐高卧簿书间遶院惟栽药逢僧只说山此宵欢不接穷岁信空还何计相寻去严风雪满关

冬夜书事寄两省阁老

天寒渐觉鴈声疎新月微微玉漏初海峤只宜今日去故乡已过十年余发稀岂易胜玄冕眼暗应难写谏书阁下羣公尽高思谁能携酒访贫居

寄灵一律师

梵书钞律千余纸净院焚香独受持童子病来烟火絶清泉漱口过斋时

郡中书事寄默然上人

郡中饶野兴过客亦淹留看月江楼晓寻山石径秋意归何处老谁免此生愁长爱东林子安禅百事休

寄张徯

幽处寻书坐朝朝闭竹扉山僧封茗寄野客乞诗归秋卷多唯好时名屈更肥明年取前字杯酒赛春辉

寄李频

闭门常不出惟觉长庭莎朋友来看少诗书卧读多命随才共薄愁与醉相和珍重君名字新登甲乙科

寄李羣玉

九衢名与利无计扰闲人道远期轻世才高贵重身石脂稀胜乳玉粉细於尘骨换肌肤腻心灵【一作虚】气色真嵩山高到日洛水煖如春居住应安隐【一作稳】黄金几竈新

病中书事寄友人

终日自纒绕此身无适缘万愁生雨夜百病凑衰年多睡憎明屋慵行待暖天疮头梳有蝨风耳乱无蝉换白方多错回金法不全家贫何所怨将在老僧边

九日寄钱可复

数盃黄菊酒千里白云天【一作仙】上国名方振戎州病未痊【一作绮陌人消得邻州客漫颠】静愁惟忆醉闲走【一作闷】不胜眠惆怅【一作应念】东门别相逢知【一作更】几年

春日早朝寄刘起居

九衢寒雾敛双阙曙光分彩仗迎春日香烟接瑞云佩声清漏间天语侍臣闻莫笑冯唐老还来谒圣君

秋日寄李支使

秋思朝来起侵人暑稍微晓眠离北户午饭尚生衣山静云初白枝高果渐稀闻君家海上莫与燕同归

寄汴州令狐楚相公

汴水从今不复浑秋风鼙鼓动城根梁园台馆关东少相府旌旗天下尊诗好四方谁敢和政成三郡自无寃几时诏下归丹阙还领千官入阁门

寄东都白宾客【居易】

阙下高眠过十旬南宫印绶乞离身诗中得意应千首海内嫌官只一人宾客分司真是隐山泉遶宅岂辞贫竹斋晩起多无事唯到龙门寺里频

寄裴起居

千官晓立鑪烟里立近丹墀是起居彩笔专书皇帝语书成几卷太平书

寄狄拾遗时为魏州从事

少在兵马间长还繋戎职鸡飞不得远岂要生羽翼三年城中游与君最相识应知我中肠不苟念衣食主人树勲名欲灭天下贼愚虽乏智谋愿陈一人力人生须气健饥冻缚不得睡当一席寛觉乃千里窄古人不惧死所惧死无益至交不可合一合难离坼君尝相劝勉苦语毒胸臆百年心知同谁限河南北

金州书事寄山中旧友

安康虽好郡刺史是憨翁买酒终朝饮吟诗一室空自知为政拙衆亦觉心公亲事星河在忧人骨肉同簿书岚色里鼓角水声中井邑神州接帆樯海路通野亭晴带雾竹寺夏多风溉稻长洲白烧林远岫红旧山期巳失【一作度】芳草思何穷林下无相笑男儿五马雄

寄紫阁无名头陀【自新罗来】

峭行得如如谁分圣与愚不眠知梦妄无号免人呼山海禅【一作法】皆遍华夷佛岂殊何因接师话清净在斯须

寄郁上人

此生修道浅愁见未来身谁为传真谛唯应是上人自悲年已长渐觉事难亲不向禅门去他门无了因

寄孙路秀才

幽居邻里少江际复山阿潮去【一作下】蝉声出天晴鹤语多老人能步蹇才子奈贫何曾见春官语年来虚甲科

寄安陆友人

别路在春色故人云梦中鸟啼三月雨蝶舞百花风烟束远山碧霞敧落照红想君登此兴回首念飘蓬

寄马戴

天府鹿鸣客幽山秋未归我知方甚爱衆说以为非隔屋闻泉细和云见鹤微新诗此处得清峭比应稀

寄贾岛时任普州司仓

长沙事可悲普掾罪谁知千载人空尽【一作老】一家寃不移吟寒应齿落才峭自名垂地远山重叠难传相忆词寄杨工部闻毗陵舍弟自罨溪入茶山

探茶溪路好花影半浮沈画舸僧同上春山客共寻芳新生石际幽嫩在山隂色是春光染香惊日气侵试尝应酒醒封进定恩深芳贻千里外怡怡太府吟

寄陕州王司马

家寄秦城非本心偶然头上有朝簪自当台直无因醉一别诗宗更懒吟世事每将愁见扰年光唯与老相侵欲知居处堪长久须向山中学煮金

寄贾岛

寂寞荒原下南山秪隔篱家贫唯我并诗好复谁知草色无穷处虫声少尽时朝昏鼓不到闲卧益相宜

寄崔之仁山人

百门坡上住石屋【一作室】两三间日月难教老妻儿乞与闲仙经?客问【一作仙方拣客示】药【一作酒】债【一作价】煮金还何计能相访【一作引】终身得在山

寄嵩岳程光范

相别何容易相逢便岁年客来嫌路远谁得到君边岳色鸟啼里钟声竹影前只应访支遁时得话诗篇

洛下夜会寄贾岛

洛下攻诗客相逢只是吟夜觞欢稍静寒屋坐多深乌府偶为吏沧江长在心怀【一作忆】君难就寝烛灭复星沈

寄华州李中丞

毛女峰前郡烟霞气转清庭分灵掌影牕度瀑泉声藓迳人稀到松斋药自生常飡亦芝术闲客是公卿看水逢仙鹤登楼见帝城养生非酒病难隐是诗名省署尝连步江臯欲独耕偶题无六义聊以达微诚

病中辱朱谏议惠甘菊药苗因以诗赠

萧萧一亩宫种菊十余丛采摘和芳露封题寄病翁熟宜茶鼎里飡称石瓯中香洁将何比从来味不同

舟行书事寄杭州崔员外

张颐任酒浇开眼信花烧旧国归何滞新知别又遥夜行篙触石晩泊缆依桥若未重相见无门解寂寥

寄元绪上人

石牕紫藓墙此世此清凉研露题诗洁消冰煮茗香闲云春影薄孤磬夜声长何计休为吏从师老草堂

寄白阁默然

白阁峯头雪城中望亦寒高僧多默坐清夜到明看世上无诸苦林间只一餐尝闻南北敎所得比师难

夏日书事寄丘亢处士

暑天难可度岂复更持觞树里鸣蝉咽宫中午漏长病夫心益躁静者室应凉几欲相寻去红尘满路旁

秋中寄崔道士

贫居雀喧噪况乃静巷陌夜眠睡不成空庭闻露滴旁有一盃酒欢然如对客月光久逾明照得笔墨白平生志舒豁难可似兹夕四肢得自便虽劳不为役故人山中住善治活身策五谷口不尝比僧更闲寂我今暂得安自谓脱幽戚君身长逍遥日月争老得

寄华州崔中丞

莲华峰下郡仙洞亦难胜闾里苍苔水虚空瀑布氷酒香和药熟山峭过云登清净黎人泰唯忧急诏徵

秋日书事寄秘书窦少监

秋气日骚骚星星双鬓毛凉天吟自远清夜梦还高林下期同去人间共是劳头巾何所直且漉瓮头糟

姚少监诗集卷三

猜你喜欢
  赵鼎臣·唐圭璋
  第三十回 诉委曲堂上拜高公·佚名
  ●邯郸记目录·汤显祖
  第二十四出 渝盟·周履靖
  第一折·佚名
  第一折·关汉卿
  吕祖师度何仙姑因果卷(下卷)·佚名
  初集卷六·乾隆
  卷396 ·佚名
  卷二百四十六·陈思
  卷四十三·陈焯
  卷一百九十七·陈廷敬
  卷一百五十五·陈廷敬
  青村遗稿·金涓
  卷十六·查慎行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提要·吕诚

    来鹤亭诗 元 吕诚钦定四库全书集部五来鹤亭诗别集类四元提要(臣)等谨案来鹤亭诗九卷补遗一卷元吕诚撰诚字敬夫崑山人工於吟咏诗格清丽与同里郭翼陆仁袁华相唱和尝於园林蓄一鹤後有鹤自来为伍因筑来鹤亭并以名其诗集考集

  • 御选宋诗卷十六·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宋诗卷十六五言古诗七韩驹淮上书事平楚尽积水长淮多奇峯萧条月曜夜浩荡风鸣冬客行未可归敝裘那得重寒气瘦病骨清潭见衰容逺游有滞念将老无欢悰故国万里去此嗟谁从西山梅花空山有佳人寒林弄孤芳晓分

  • 译文及注释·林则徐

    译文我离家外出去远行,无论到哪里,都会敞开宽阔的胸怀。我们要乐观旷达,心里不要难受悲哀。世上的大事、国家的大事,是很难从没有过错中成功的,就连高官达贵也不是天生得来。回想广东那轰轰烈烈的禁烟抗英,我蔑视英国侵略者

  • 后汉孝献皇帝纪三卷第二十八·袁宏

      二年(乙亥、一九五)  春正月癸酉〔一〕,大赦天下。 〔一〕 按范书献帝纪作“正月癸丑 ”。正月癸卯朔,无癸酉,袁纪误。   即拜袁绍为后将军〔一〕,使持节冀州牧,封邧乡侯。 〔一〕 范书袁绍传作“

  • 第七十一回 攻濮阳曹操败还 失幽州刘虞絷戮·蔡东藩

      却说曹操为父复仇,亲督全队人马,直入徐州。徐州自陶谦就任后,扫平贼寇,抚辑人民,百姓方得休息,耕稼自安。不意曹兵大至,乱杀乱掠,连破十余城,不问男女老小,一律屠戮,可怜数十万生灵,望风奔窜,尚难逃生;结果是同入泗水,积尸盈渠

  • ◎帝系二·徐天麟

    ○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杂录附)汉兴,因秦之称号,帝母称皇太后,祖母称太皇太后,适称皇后,妾皆称夫人。(外戚传。)昭灵后,高祖母媪也,尝息太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交龙于上,已而有娠,遂产高祖,高祖即位,追尊母媪为昭灵

  • 窥天外乘·王世懋

    古称久安长治,亡逾唐虞三代。周历八百,国祚最长,其间兴衰之迹可考镜也。所云一统之盛,穆王而后,昭王没于楚水,夷王降为侯礼。暨东迁洛邑,徒寄空名耳。安在其为真主乎?三代而后,汉唐为盛。汉祚三百移于新莽,光武中兴,事同别构,而百

  • 卷之一千四百九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二十七卷 仕绩 一 八·缪荃孙

    常 州 府 五 清(下)刘纶 刘图南 刘跃云 刘召扬刘纶,字绳庵,武进人。乾隆元年,举博学鸿词第一,授编修,历官文渊阁大学士。十六年,奉旨前赴土默特清查蒙古地亩。时议勒限迁徙流民,撤还所典旗地。纶至,以出口人民积

  • 三八一 浙江巡抚三宝奏查明《经义考》书板现存杭州并据情转谢天恩折·佚名

    三八一 浙江巡抚三宝奏查明《经义考》书板现存杭州并据情转谢天恩折乾隆四十二年五月初四日浙江巡抚臣三宝谨奏,为据情转奏恭谢天恩事。乾隆四十二年四月二十日承准大学士舒赫德、于敏中字寄内开,本年四月初六日奉上谕

  • ·报厂港竣工书·丁曰健

    前详拟将台湾船厂移建南势以就港道各缘由,奉批:“据详台厂移建地方以就港道,系为速济船工,所办极妥;应即如详办理。并经藩司于议覆清厘积压船工案内,咨请船厂未经移建以前,仍将旧厂港道淤塞之处,设法疏通&r

  • 第四章 兵家之李鸿章·梁启超

    李鸿章之崛起与淮军之成立  当时官军之弱及饷源之竭江浙两省得失之关系  常胜军之起  李鸿章与李秀成之劲敌淮军平吴之功  江苏军与金陵军浙江军之关系  金陵之克复秦末之乱,天下纷扰,豪杰云起,及项羽定霸后,而韩信

  • 懿宗本纪·欧阳修

    懿宗,名誛,宣宗的长子。母亲是元昭皇太后晁氏。起初被封为郓王。宣宗钟爱夔王李滋,想立李滋为皇太子,但李誛是长子,因而久悬未决。大中十三年(859)八月,宣宗病危,将立李滋为皇太子的事托付给内枢密使王归长、马公儒,宣徽南院

  • 天志上第二十六·墨子

    子墨子言曰:今天下之士君子,知小而不知大。何以知之?以其处家者知之。若处家得罪于家长,犹有邻家所避逃之。然且亲戚、兄弟、所知识,共相儆戒,皆曰:“不可不戒矣!不可不慎矣!恶有处家而得罪于家长而可为也?”非独处家者为然,虽处

  • 卷十一·严粲

    <经部,诗类,诗缉> 钦定四库全书 诗缉卷十一 宋 严粲 撰 唐    国风 【谱曰唐者帝尧旧都之地今曰太原晋阳是尧始居此後乃迁河东平阳成王封母弟叔虞於尧之故墟曰唐侯南冇晋水至子爕改为晋侯其封域在禹贡冀州太行

  • 刺权第九·桓宽

    【题解】刺,讥刺的意思。权,权贵。本篇文学对权贵进行指责,而大夫则加以辩护。大夫曰:今夫越之具区(1),楚之云梦(2),宋之钜野(3),齐之孟诸(4),有国之富而霸王之资也。人君统而守之则强,不禁则亡。齐以其肠胃予人(5),家强而不制,枝大而折干,

  • 父子合集经卷第二·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 诏译   净饭王始发信心品第一之余   时尊者优陀夷。知净饭王心生感悟。说偈赞已。白言大王。今佛世尊出兴于世为大法王。具足成就诸善功德。于

  • 月光童子经·佚名

    佛说月光童子经,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与佛说德护长者经同本异译,稍略。其他,申日儿本经,佛说申日经同本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