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父子合集经卷第二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 诏译

 

  净饭王始发信心品第一之余

 

  时尊者优陀夷。知净饭王心生感悟。说偈赞已。白言大王。今佛世尊出兴于世为大法王。具足成就诸善功德。于彼沙门大众之中。犹如满月众星围绕。世尊光明复过于彼。大王。如来出世。如秋空日无云覆蔽其光特盛。佛于沙门大众之中。光明照耀复过于彼。又如海中有光明山。其光赫奕出于众山。佛处沙门大众之中。光明照耀复过于彼。又如帝释处善法堂。天众围绕身光炽盛异诸天子。佛于沙门大众之中。光明照耀复过于彼。又如大梵天王百千俱胝梵众围绕。一切身光无与等者。佛于沙门大众之中。光明照耀复过于彼。时净饭王。闻说世尊如是最胜光明威神。复自忆念。往昔太子初降生时。地六震动。所谓动遍动极遍动。起遍起极遍起。涌遍涌极遍涌。震遍震极遍震。击遍击极遍击。吼遍吼极遍吼。光照天地无与等者。即行七步不假扶掖。是时空中澍二种水。一者温暖。二者清冷。用为灌浴太子之身。地中自然涌出宝座。殊妙伞盖悬处虚空。有诸天子恭敬尊重。手执白拂侍立左右。乃至菩萨长年舍家厌五欲乐。常住正念说诚实语。令诸有情不相损害。所作决定勇猛坚固。愿成无上正等菩提。未得度者皆令得度。渐次至于究竟彼岸。于是净饭王为优陀夷。而说偈言。

  若人初生时  言说唯决定

  彼具寂静慧  智者何不信

  太子初生时  世间无与等

  为世所尊重  智者何不信

  乃至于梦中  曾无虚妄说

  如说而修行  智者何不信

  于境不生贪  不为贪所缚

  不顾金宝聚  智者何不信

  嗔如利刀剑  忿怒令他怖

  善离彼过失  智者何不信

  胜慧常相应  惊怖不能动

  由离痴过失  智者何不信

  受用五欲乐  不为彼缠缚

  胜慧善决择  智者何不信

  百千种幻术  无少分真实

  善人非所乐  智者何不信

  无数巧妙言  毕竟为戏论

  于缚不能脱  智者何不信

  若爱乐法乐  相应诸义利

  决定能离缚  彼言何不信

  离垢方便力  人孰能防御

  逾城出释宫  彼言何不信

  弃舍五欲乐  栖山若麋鹿

  志乐求菩提  彼言何不信

  六年修苦行  为度诸众生

  求最上菩提  彼言何不信

  六年食麻麦  不思诸美膳

  求最上菩提  彼言何不信

  六年处谷山  众魔来伺隙

  不能见少过  彼言何不信

  何人不求利  独无少希望

  善离贪过患  彼言何不信

  无上正等觉  若他未曾闻

  难信复难解  彼言何不信

  若梵天请转  或世尊自说

  如是微妙法  彼言何不信

  怜愍释种故  示生于王宫

  皆令脱苦缚  彼言何不信

  未登彼岸者  教诏令得度

  常发如是愿  彼言何不信

  世尊于往昔  尝如是劝化

  当知今亦然  彼言何不信

  是故我今者  求见法中王

  如是谛观察  得身心清净

 

  时净饭王说是偈已。复更思惟。谓尊者曰。是身何久。乃发道意。时优陀夷为净饭王。而说偈言。

  大王今作人中主  应当修习诸义利

  如来称赞发心因  常得生于尊胜处

  若能发生清净意  往诣牟尼大仙所

  所获功德难可量  增长人天诸善种

  如来昔为王太子  大悲愍念诸群萌

  广行平等无量心  犹若莲华不著水

  一切有情没瀑流  佛能救拔令出离

  是名无上两足尊  王发净心善调伏

  佛智最上最第一  善拔众生疑惑箭

  永离众苦得安乐  王发净心善调伏

  太子永断三有缚  降伏四种魔军众

  得成无上大菩提  王发净心善调伏

  开示解脱甘露法  帝释人王咸劝请

  利乐三界诸有情  王发净心善调伏

  能转最胜妙法轮  摄化一切诸外道

  其数俱胝那臾多  王发净心善调伏

  如来慧眼极清净  众生无明之所覆

  说法能除彼痴暗  王发净心善调伏

  众生老死所逼迫  如来说法除忧怖

  方便令登常乐门  王发净心善调伏

  如来出现于世间  如空四澍大云雨

  能灭炽然三毒火  王发净心善调伏

  牟尼十力智光明  销灭众生三世罪

  毕竟远离诸过咎  王发净心善调伏

  如来常以大悲心  爱念众生如赤子

  皆令离苦得解脱  王发净心善调伏

  难化刚强诸众生  如来方便能摄受

  令除掉举与憍慢  王发净心善调伏

  众生没于贪欲海  诸天著乐亦复然

  佛垂十力能拯接  王发净心善调伏

  如来大悲无与等  无量功德所庄严

  能救众生长夜苦  王发净心善调伏

  如来大悲方便力  若摩尼珠能莹水

  善除斗诤垢浊因  王发净心善调伏

  如摩尼宝本性净  众生见已咸欢喜

  牟尼永离烦恼因  王发净心善调伏

  人天多受别离苦  佛令获得寂静乐

  出离轮回生死因  王发净心善调伏

  牟尼成就功德海  我今略说一少分

  譬如虚空无有边  王发净心善调伏

 

  时净饭王闻偈赞已。即自忆念。向者菩萨未出家时。我曾亲见作胜事业。正念相应发决定愿。我当舍家誓成佛道。度诸众生令至彼岸。乃谓尊者优陀夷曰。汝今即是如来之子。自食讫已别赍供养。然后我当诣世尊所。时优陀夷生大欢喜。即持香饭奉上如来。佛受供已。召诸比丘而告之曰。彼优陀夷。我遣往化净饭父王。今已信解。佛即赞彼优陀夷言。善哉善哉。汝今获得无量福蕴。令诸世间诸天及人。闻是事已增长善根。有诸比丘。白言世尊。彼优陀夷得几所福。佛言。假使十方殑伽河中所有沙数无量无边不可称量。是优陀夷所得福报。与彼沙数正等无异。于是世尊食已收钵。安住威仪加趺而坐。入定观察。父王将至。即召北方多闻天王。与其眷属百千俱胝那臾多大药叉将。于自宫出从空而来。屈伸臂顷到于佛所。合掌作礼。供养世尊及比丘众。住立一面。

  复次东方持国天王。与其眷属百千俱胝那臾多乾闼婆众。从空而来到于佛所。合掌作礼供养世尊及比丘众。住立一面。

  复次南方增长天王。与其眷属百千俱胝那臾多矩畔拏众。从空而来到于佛所。合掌作礼供养世尊及比丘众。住立一面。

  复次西方广目天王。与其眷属百千俱胝那臾多诸大龙众。从空而来到于佛所。合掌作礼供养世尊及比丘众。住立一面。

  复次帝释天主。与三十三天无数天子。来至佛所作礼供养。如是焰摩天睹史多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大梵王天光音天广果天净居天。此诸天子。各与百千俱胝那臾多天子眷属。来诣佛所头面作礼。供养恭敬及比丘僧。住立一面。

  复次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与六十那臾多眷属。著新净衣次第装束。从空而来到于佛所。头面作礼供养世尊及比丘众。在一面住。

  复次迦娄罗王。与其眷属八万六千眷属俱。从空而来到于佛所。合掌作礼供养世尊及比丘众。住立一面。

  复有外道大仙婆罗门等八十俱胝。从于诸方来诣佛所。亲近供养。譬若满月丽于空中。威德光明隐蔽宿曜。时彼众中天龙鬼神摩睺罗伽等。一心同声。以偈赞曰。

  佛具智光明  最胜无伦匹

  降伏阿修罗  灭三毒痴暗

  佛面犹满月  众相悉庄严

  具最上辩才  能破诸异论

  百福妙严身  天人无与等

  开导诸声闻  如莲出浊水

  如帝释天主  天子常围绕

  威德胜诸天  身光亦复尔

  如来二足尊  法子常围绕

  善说诸法要  令众生开悟

  如焰摩天主  眷属常围绕

  安坐大众中  诸天咸尊重

  佛身无边光  照险难恶道

  堕落诸众生  蒙光皆离苦

  睹史多天主  天众常围绕

  由昔福报故  身光独为胜

  天与阿修罗  及余龙神众

  释师子光明  清净超于彼

  乐变化天主  皆来至佛所

  为佛光所蔽  令知先福业

  如是佛光明  最上无能比

  能化未调伏  令生净信解

  他化自在主  天众常围绕

  由宿善业故  身光独为胜

  如来十力尊  正行皆圆满

  于诸天人中  光明极炽盛

  色界大梵王  身光超梵众

  八种妙音声  诸天无与等

  如来大法王  八部常恭敬

  演四谛法音  光照三千界

  诸天龙神等  咸来至佛所

  希闻梵音声  愿佛开未悟

  大海深可量  虚空可知际

  须弥尚可称  佛功德无极

 

    父子合集经王诣佛所品第二

 

  时净饭王前已。谓尊者优陀夷言。不久我当躬诣佛所。谅惟世尊。他心先鉴。即召释种择吉祥日。于日天子初出之时。我当严驾决定往矣。时诸释种闻王教敕咸生忻庆。各作是言。善哉大王。愿当侍从。时净梵王敕令排备象马车乘宝饰辇舆。以净黄土遍覆道路。驾青色车青宝装铰。于其车上悬青伞盖。宝网交络宝铃和鸣奏妙音乐作众歌舞。有百勇士擐青甲胄著青革屣。周匝围绕。无数翊从服青色衣。各各执持青色幢幡。及青色拂。复以众宝而饰其柄。种种庄严青色鲜洁。次第行列安徐前进。驾黄色车黄金装铰。于其车上张黄伞盖。宝网交络宝铃和鸣奏妙音乐作众歌舞。有百勇士擐黄甲胄著黄革屣。周匝围绕。无数翊从服黄色衣。各各执持黄色幢幡及黄色拂。复以众宝而饰其柄。种种庄严黄色鲜洁。次第行列安徐前进。驾红色车红宝装铰。于其车上张红伞盖。宝网交络宝铃和鸣奏妙音乐作众歌舞。有百勇士擐红甲胄著红革屣。周匝围绕。无数翊从服红色衣。各各执持红色幢幡及红色拂。复以众宝而饰其柄。种种庄严红色鲜洁。次第行列安徐前进。驾白色车白银装铰。于其车上张白伞盖。宝网交络宝铃和鸣奏妙音乐作众歌舞。有百勇士擐白甲胄著白革屣。周匝围绕。无数翊从服白色衣。各各执持白色幢幡及白色拂。复以众宝而饰其柄。种种庄严白色鲜洁。次第行列安徐前进。驾彩画车众宝装铰。于其车上张彩画盖。宝网交络宝铃和鸣奏妙音乐作众歌舞。有百勇士擐彩画甲著彩画履周匝围绕。无数翊从服彩画衣。各各执持彩画幢幡及杂色拂。复以众宝而饰其柄。种种庄严杂色鲜洁。次第行列安徐前进。于众车后有八万象。一一象上皆有七宝所成楼阁。金幢间列甚可爱乐。复于象后有八万马。亦以金宝而铰饰之。时净饭王乘最胜象。从自宫中出迦毗罗城。诣尼拘律陀林。诸释种等肃恭随从。是时世尊。遥见父王将诸臣佐释种眷属城中人民渐次来至。召诸比丘出林观瞩。比丘见已深生随喜。叹未曾有。初睹咸谓三十三天帝释天主而来至此。王所行路净治平坦。散五色华烧众名香。于虚空中悬众缯鬘。种种伎艺诸妙音乐行列道侧。一时俱作。王意熙怡前诣佛所。

猜你喜欢
  瑜伽师地论略纂卷第十四(论本第五十四五)·窥基
  卷第八·佚名
  弘戒法仪上卷·法藏
  妙法莲华经见宝塔品第十一·佚名
  卷第三十四·佚名
  因缘所生法义·太虚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二十六卷·宝亮
  佛说净饭王般涅槃经·佚名
  四念处品第六·佚名
  佛说大摩里支菩萨经卷第七·佚名
  第二十三章 战士获得·佚名
  夹注辅教编序·朱时恩
  卷九·佚名
  卷第十·佚名
  蟠龙山玉泉其白富禅师语录叙·其白德富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古今风谣·杨慎

    ○尧时康衢童谣(《列子》)立我蒸民,莫非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之则。○中侯稷起谣(《诗纬》)苍耀稷,生感迹。○昌握契谣(《诗纬》)元鸟翔水,遗卵流,简狄吞之生契封。○包山谚杨方《吴越春秋》、沈怀园《南越志》曰:“牛女之

  • 卷二十九·佚名

    全唐诗续拾卷二十九王起答广宣上人延英面奉入春闱,亦选功夫亦选奇。在治只求金不耗,用心空学秤无私。龙门变化人皆望,莺谷飞鸣自有时。独喜向公谁是证?弥天大士与新诗。 【见《唐摭言》卷三、《唐诗纪事》卷七二。】杨汉

  • 卷二百七十三·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七十三戴叔伦戴叔伦字幼公润州金坛人刘晏管盐铁表主运湖南嗣曹王臯领湖南江西表佐幕府臯讨李希烈留叔伦领府事试守抚州刺史俄即真迁容管经略使绥徕蛮落威名流闻

  • 卷三·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唐诗卷三五言古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少有逸才志气宏放初隠岷山天寳初至长安贺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明皇召见奏颂一篇有诏供奉翰林不为亲近所容恳求还山浪迹江湖终日沈饮永王璘辟为僚佐璘败

  • 卷四百四十五·列传第二百四·文苑七·脱脱

        ◎文苑七   ○陈与义 汪藻 叶梦得 程俱张嵲 韩驹 朱敦儒 葛胜仲 熊克 张即之   陈与义,字去非,其先居京兆,自曾祖希亮始迁洛。故为洛人。与义天资卓伟,为儿时已能作文,致名誉,流辈敛衽,莫敢与抗。登政和

  • 国朝名臣事略卷第十四·苏天爵

    ○左丞董忠献公(文炳) 左丞董忠献公 卷十四之一 公名文炳,字彦明,真定藁城人。少为藁城令,入事潜邸。中统元年,宣慰燕南诸道。二年,授山东东路宣抚使,未至,召为侍卫亲军都指挥使。 【召为侍卫亲军都指挥使 「卫」原作「御」,据

  • 石匮书后集卷第三十一·张岱

    吴三桂列传(阙)

  • 卷十七·叶盛

    ●水东日记卷十七释清浚广舆疆里图都御史题名御史迁谪两广地图两广方岳郡守题名○释清浚广舆疆里图袁伯长谓唐僧一行陋周畿汉志之陿,始定南北两戒,而山川之肇源止伏,一览可尽。且言其身至开平,见所谓

  • ◎胎产志异·李定夷

    广西上思县属罗乌村妇黄李氏,于阴历去年二月,丧其所天。李向无生育,仅一夫弟,年二十余,与李同居。夫弟因家贫未娶,故叔嫂之外,别无第三人同室。不意李忽于去年四五月间,肢体疲惫,形容消瘦,继复腹部骤硕,俨如孕妇,亲属见之,咸相诧异

  • 二百四十五 内务府奏请将曹(兆页)等售参银两拨交内库摺·佚名

    康熙五十七年十二月十一日 总管内务府谨奏:为请旨事。 康熙五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奏事六品官双全等交出李煦等为售人参事具奏汉文摺一件,人参列等摺价单一件,传旨:著交内务府总管。钦此。 据李煦等所奏汉文摺内称:奴才李

  • 五六 武人的总办·周作人

    在学堂方面这时也有了一个变更,这事大约是在乙巳年三月以后,因为日记上没有记载。所谓变更乃是又换了总办,总办换人也是常事,但是这回换的不是候补道,不是文人而是武人,是一位水师的老军官。这或者可以说是破天荒的事,因为无

  • 太祖后孛儿台旭真传·宋濂

    太祖光献翼圣皇后,名孛儿台,姓弘吉剌氏,特薛禅之女。特薛禅与其子按陈随太祖征讨有功,赐号国舅,封王爵,仍统领其部族。太祖有旨:“生女为皇后,生男为公主驸马,世代如此。”世祖至元二年(1265)十二月追谥“光献翼圣皇后”。册文

  • 卷八十六·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八十六职官考【十】武职领侍卫府国朝以八旗将士平定海?镶黄正黄正白三旗皆天子所自将爰选子弟命曰侍卫用备周庐环卫之列统以勲戚大臣视周官虎贲旅

  • 六经奥论总文·郑樵

    夫子作六经【天生夫子正为六经设】【夫子修六经明礼习乐删诗定书赞易修春秋未尝作六经今谓之作者循习先儒之言以六经成于夫子故谓之作】天不生尧舜百世无治功天不生夫子万世如长夜尧舜治功显设一时夫子六经照耀万古是

  • 左传折诸卷二十八·张尚瑗

    <经部,春秋类,三传折诸__左传折诸钦定四库全书左传折诸卷二十八 兴国县知县张尚瑗 撰哀公齐国书高无防帅师伐我及清越絶书陈成恒相齐简公欲为乱惮鲍晏徙其兵而伐鲁子贡之齐见陈恒曰君破鲁以广齐而君之功不与焉是君

  • 序·莲花生

    中阴救度密法序(序一)佛法之在西藏,自我宗喀巴大士降生以来,重整法幢,中兴显密,若事若理,性相互融,信解行证,次第不紊。说者谓整个佛法,皆萃于西藏,非无故也。吾华为佛教先进国,显法且不论;密法自唐时善无畏,金刚智,不空三藏诸大

  • 大唐内典录卷第八·道宣

    京师西明寺释氏撰历代众经见入藏录第三序曰。自初录已来。帝年显矣。至于条例杂丛交加。固难料简。良由随译人代所出论经注解撰述不局伦次。所以依之编录无得分衢。今则随乘大小据译单重。经律论传条然取别。犹依旧例

  • 有闲阶级论·凡勃伦

    《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是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仑创作的经济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899年。全书共分十四章,其基本内容是通过社会制度的分析说明“有闲阶级”的产生和发展。这种理论主要是为了解释在资本主义社会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