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二十四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

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元年。丙辰。八月。壬戌朔。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加湖南粮道署辰沅靖道李珣、按察使衔。调补辰沅靖道。以总理军需、诸事妥协。沅州正需干员弹压也。  

○赈浙江兰溪、建德、等六县、水灾饥民。  

○癸亥。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户部议覆、两广总督鄂弥达酌议盐务。查粤东十府、除南雄、韶州、二府、地不产盐。琼州孤悬海岛、遍地生盐。向未立埠招商销引。惟就灶丁徵课。其居民皆就地买食。毋庸置议外。其广、肇、等七府属、乡村离州县甚远、贫难老少、报验非易。应如该督等所题、将贴近灶场之贫难老少男妇、于境内负卖者、照例免其禁捕。毋庸报验给卖。其各州县小贩、亦听民自便。如有借称贫难、私贩窝囤等弊、即行查拏、按律究治。至巡盐船役一项、亦应免裁革。仍饬各州县严查。令各商遴选守法之人充当。并将各巡丁姓名年貌籍贯、造册呈县。遇有更换、报明注册。其粤西一省、向行东盐。销盐各埠、既向设汛捕巡丁、稽查私盐。应一体准照旧存留。从之。  

○旌表守正捐躯之江苏某县民郭宗富妻、徐氏。河南某县民鲁暖儿妻、韩氏。  

○甲子。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召广西巡抚金鉷、来京陛见。命刑部左侍郎杨超曾、前往署理广西巡抚。  

○乙丑。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赐河南河工溥仁观御书扁曰惠应安澜。  

○是日起、上以祭社稷坛、斋戒三日。  

○总理事务王大臣议覆、将军阿里衮奏、德州驻防兵五百名、内有拴马三匹拴马一匹之马甲、共五十名。余俱系私养马一匹、并无喂养草料。兵丁等钱粮无多、又复拴养马匹、生计实属艰难。请照保定、太原、赏给拴马兵丁之例、将德州五百兵丁、现有马九十二匹外、再增添一百五十八匹、共拴养马二百五十匹。一并支给草料。应如所请。从之。  

○户部议准、两广总督鄂弥达议覆、粤东场羡加增灶晒盐价、一款。查盐有贵贱、自应随时增长、以养灶晒。乃竟以核定价值、出有羡余、以致灶晒苦累。从前办理、原未妥协。应如所请、将每年所获场羡银五万两、出示晓谕。自行销乾隆元年引盐为始、于通省各场、每年应收盐一百万余包内、每包加价银四分。共银四万余两。以裕灶晒养赡家口之资。从之。  

○署湖广总督史贻直奏、武昌城西南一带。江岸坍颓。应及时修筑。通计正护两岸、共二千余丈。估银十一万一千九百余两。于今冬动项修筑。限三年、次第修理。得旨允行。下部知之。  

○丙寅。上诣皇太后宫问安二次。  

○礼部左侍郎徐元梦、以年老乞解任。得旨。卿耆硕旧臣。简佐秩宗。正资料理。览奏、以年逾八旬、精力不逮、请解侍郎之任。朕念情词恳切。允从所请。着加恩赏给尚书职衔、食俸。在史馆内廷等处行走。该部知道。  

○丁卯。祭先师孔子。遣和亲王弘昼行礼。  

○兵部议准、大学士仍管川陕总督查郎阿奏、嗣后陕甘二省。遇有题补副参游都守各缺出。将出征多次、战阵有功之员。升用一缺。拣发委署试用之员、实授一缺。每缺各轮流间补。委署人员用完后、将存营之员、与出征之员、再为间补。从之。  

○命直隶提督德沛、仍管辖通省兵丁、节制各镇。  

○顺天乡试以顺天府府尹陈守创、为监临官。左都御史福敏、为正考官。吏部左侍郎邵基、为副考官。  

○命大学士张廷玉、暂管翰林院事务。  

○广西巡抚金珙疏报、各属官生俊秀、捐垦雍正十三年分荒田、一百七十二顷有奇。  

○戊辰。祭大社、大稷、上亲诣行礼。  

○诣皇太后宫问安。  

○谕、西陲自用兵以来。军需浩繁。有司承办匪易。其中实有浮冒情弊者。自应着落赔补。若事属办公、情有可原者。则当开恩宽免。在示体恤。朕闻甘省地方。前因岳钟琪檄令豫备喂养马驼草束。有司不得不遵照办理。后因买备多余、责令变价还项。而露积日久。草已霉烂。随经岳钟琪有请照烧柴变价之奏。又经许容有十分豁免三分之请。朕思草束岂能久留。事历多年、必至腐朽。州县实多赔累。着署总督刘于义、悉心确查。除从前已经完补外、其现在着追者、即全行豁免。又闻巴里坤驻兵时、岳钟琪檄令临、巩、甘、凉、等府、买驴三万头、以抵羊只之用。后因驴头不能远行、将各州县解过胪一万四千余头、止收六千余头。其余托言瘦小、退回变价。所有沿途餧养草束、俱不准开销。今价值尚未清结、州县实属赔累。此项亦着刘于义确查。将应行豁免者、全行宽免。俾州县等同受国恩、益得尽心于职守。以昭朕优恤甘省有司之至意。己巳。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诣雍和宫梓宫前供奠。  

○减江南昆山、新阳、浮粮、谕、任土作贡。按则科徵。赋税之重轻、惟视地亩之肥瘠。朕闻江南昆山、新阳、二县、有沿江滨湖地亩、虽不类于板荒坍没、而芦苇蓁芜、不堪树艺。或地处低洼、十载九荒。乃原编科则时、分晰未清、竟有以下产而供上赋者。以致小民输纳维艰。终归逋欠。曾经前任抚臣委员察勘、未曾上闻。着巡抚顾琮确查详核、将如何厘正科则、裁减浮粮、以纾民因。副朕爱养黎元之意。悉心妥议具奏。  

○命减台湾丁银。谕、朕爱养元元。凡内地百姓、与海外番民、皆一视同仁。轻徭薄赋。使之各得其所。闻福建台湾丁银一项、每丁徵银四钱七分。再加火耗、则至五钱有零矣。查内地每丁徵银一钱至二钱三钱不等、而台湾则加倍有余。民间未免竭蹷。着将台湾四县丁银、悉照内地之例、酌中减则。每丁徵银二钱、以纾民力。从乾隆元年为始、永着为例。该督抚可速行晓谕、实力奉行。若因地隔海洋、官吏等有多索滥徵等弊。着该督抚不时访察。严参治罪。  

○又谕、西部喀尔喀等、原在茂岱察罕廋尔、扎卜堪河等处游牧。因准噶尔厄鲁特等、久怀窥伺之意。我皇考圣虑周详。念喀尔喀等、若不豫令内徙、贼来侵犯伊等游牧处、不能一时就便迁移。则人畜受伤、而贼反获利。是以屡降谕旨、交大将军及喀尔喀副将军等、将喀尔喀游牧内徙之处、详查定议具奏。寻议、喀尔喀等、俱各向东移徙。外以杭爱之阴、塞楞额多欢、鄂尔昆之鄂圭淖尔为界。内以杭爱之阳翁金河、古尔班赛堪等处为界。去年喀尔喀扎萨克图汗格勒克雅木丕勒奏称、伊所住哈鲁纳地方、既无野兽。又牲畜不得孳生。乞移住于旧游牧推河、伊克鄂拉、翁金等处。经大将军议奏、准其外徙。现今噶尔丹策零遣使求和。我大兵以次彻回、止留兵驻防边境。念准噶尔素与喀尔喀为讐、宁保其不相侵犯。自宜豫为之备。喀尔喀等不知其故、以为既经和好。大兵全彻。思念原游牧处、渐欲向外迁移。但计地方辽阔、游牧从容。不思居可虞之地、被贼残害牲畜、掳掠子女之患。是见小利而不知大计者也。准噶尔定界之事、尚在未决。喀尔喀等之游牧、且令勿遽挪移。着额驸策凌等、戒谕喀尔喀扎萨克人众、仍驻原驻之地。禁其踰界游牧。此亦为喀尔喀起见、非欲竟弃其地也。俟数载后、准噶尔大定、绝无可虞。度量情形、必令伊等仍移本处。临时再降谕旨。  

○调原任广东按察使方愿瑛、来京引见。  

○准噶尔部人孟克来降。赏给安插如例。  

○庚午。太宗文皇帝忌辰。遣官祭昭陵。  

○上诣奉先殿行礼。  

○诣皇太后宫问安。  

○谕总理事务王大臣、朕前已降旨、三年之内、不行庆贺礼。今八月十三日、为朕诞辰。礼部循例奏请、已降旨停止行礼。并令朝臣勿穿蟒衣补服。所有外省庆贺本章、俱着内阁发还。是日、朕亲诣雍和宫行礼。  

○总理事务王大臣等奏、遵旨询问尚书傅鼐、向买卖人王慎德借银一事。傅鼐曾向王慎德借银、彼以无银回覆、因而中止。后王慎德又差人与伊家人说明、借银二千两是实、一摺。得旨、缓急借贷、人所时有。昨有人奏傅鼐向买卖人王慎德抑勒借银一事。朕以事涉微细、本不欲深究。将原摺发出、询问傅鼐。曾谕云、摺内人证确据。尔身为大臣、据实回奏则已。若非实有之事、亦不必引过。今览回奏之辞、显因确有凭据、不能推卸。而又不肯直行承认。据伊云、始向王慎德借银、彼云无而中止、后王慎德又差人向家人说明借给等语。夫王慎德既以无银回覆矣何必又自行借给、非抑勒而何。明系狡诈无耻。甚失大臣诚以事君、廉以律已之体。着交部严察议奏。寻议、傅鼐身为大臣、狡诈不实。应革职。余罪不准纳赎、照例枷号四十日、鞭一百。所借银给还原人。得旨、傅鼐着革职。从宽准其纳赎。余依议。  

○辛未。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遣官祭关帝庙。  

○谕总理事务王大臣、昨朕降旨、本月十三日、亲诣雍和宫行礼。今据礼部启奏仪注、照今年元旦之例、在雍和门行礼。朕思元旦乃天下臣民公共之大节、只得勉从所请。今朕一人诞辰、非元年岁朝可比。是日、朕仍诣梓宫前行礼。  

○除山东冲压地粮。谕、朕御极以来、仰体皇考爱养元元之至意。勤求民隐、加意抚绥。唯恐赋役不均、使闾阎有输将之苦。前访闻得山东郯城、兰山、等州县、自雍正八年大水淹浸之后、水退沙存。冲压地亩、不能树艺五谷。小民纳赋、甚属艰难。特降谕旨、令巡抚岳浚将此等地方、详悉查勘、奏闻请旨。顷据岳浚奏称、雍正八年被水之后、凡滨河傍山地亩、如历城等二十八州县、原报冲压地、共三千二百四十七顷零。经臣檄饬劝垦。内有曹州、曹县、莒州、沂水、四处、垦过地九百九十余顷。尚有二千二百五十顷、屡饬确查。今复遵旨勘明、郯城县实在冲压地一百四十七顷零。兰山县冲压地三百五顷。其余州县、如济南府属之历城、章邱、淄川、长清、长山等县。兖州府属之滋阳、宁阳、泗水、邹县、汶上等县。青州府属之益都、乐安、寿光、临胊、安邱、博山、临淄等县。莱州府属之昌邑县、潍县。武定府属之惠民县。沂州府属之莒州、沂水县。泰安府属之泰安、东平、肥城、新泰、等州县。共计州县二十八处。所有冲压地、共一千三百六十二顷九十八亩零。实系积年废弃、人力难施。应共免地丁银五千九十两零。米麦一百五十六石零等语。着照岳浚所查实数、造册报部。将地丁米麦、悉行豁免。以除民累。其雍正十三年应徵银米、除已经输纳外。若有未曾完纳者、亦着确查豁除。务使小民均沾实惠。毋使胥吏土棍、侵蚀中饱。  

○又谕、前据兵部奏、请将本年军营彻回官兵骑来马匹、补足八旗原拴官马额数。其余九千余匹、请送交太仆寺牧场牧放等语。业经允行矣。此项马匹、不必拨送牧场。即赏给军营彻回官兵、每人各一匹。其余马匹、着交八旗都统等、于前次军营彻回官兵内、量其劳绩、秉公拣选分赏。其现在未交者、着照前旨、免其赔交。此次所赏马匹、着开除家选兵丁、俟伊等前赴归化城驻防时、另行拨给。  

○又谕、朕阅侍郎纳延泰所奏、都统根敦等、向土默特官员兵丁、种种贪婪勒索。甚属卑鄙无耻。自应从重治罪。朕念根敦等、俱系蒙古。此次姑从宽宥。嗣后务须痛改前非、实心报效。倘再如是、必加倍治罪。断不轻恕。至根敦等应赔银两、着占岱等查明议奏。  

○壬申。太祖高皇帝忌辰。遣官祭福陵。  

○诣皇太后宫问安。  

○加上下江学政养廉。谕曰、各省学政、有衡文育材之责。关系綦重。从前各赏养廉、资其用度。俾得坚持操守。砥砺廉隅。衡鉴公明。共襄国家作人之钜典。天下人文繁盛、应试众多者、莫如江南。学政养廉、江苏二千两、安徽一千五百两、较他省为少。以此养赡家口、延致幕客、未免不敷。所当加恩体恤者。着从今秋为始、上下两江学政养廉、各赏银四千两。使伊等用度从容、益得尽心于职业。以副朕任官课士之至意。  

○除山东章邱县缺额粮银。谕、朕闻山东章邱县、有缺额粮银三千九百一十余两。因从前地方官捏报垦荒、以致粮无抵补。相沿已久。事难究追。其现在已摊入地亩者、虽每亩为数不多。而其实则在正供之外民力未免艰难其未摊入地亩者。更属虚悬无着。有司亦难赔垫。朕心轸念官民。着将已摊入地亩者。于乾隆元年查明开除。免其徵收。其未摊入地亩者。从雍正十三年起。悉行豁免。俾闾阎永无加派之苦。而有司亦无赔补之累。该抚可董率地方官、实力奉行。  

○癸酉。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甲戌。万寿节。停止朝贺筵宴。  

○上诣奉先殿、寿皇殿、行礼。  

○诣雍和宫梓宫前行礼。  

○遣官祭太庙后殿。  

○遣官祭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孝敬宪皇后。  

○遣官祭显佑宫、东岳庙、城隍庙、  

○诣皇太后宫行礼。  

○乙亥。转礼部右侍郎木和林、为左侍郎。以通政使满色、为右侍郎。  

○丙子。上诣皇太后宫问安。卷之二十四

猜你喜欢
  志第五 天文下·萧子显
  卷一百二十一·列传第八·宋濂
  卷之十八 余纪·计六奇
  第十一回 商垫款熊秉三受谤 拒副署唐少川失踪·蔡东藩
  卷八十·杨士奇
  卷之四十九·佚名
  卷之九·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五 元纪九·纪昀
  邵陵携王萧纶传·李延寿
  甄琛传·李延寿
  第十六章施侯租·佚名
  ●目录·周明泰
  卷十七·赵汝愚
  剧秦美新并序·扬雄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五十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折·关汉卿

    (李存孝领番卒子上,云)铁铠辉光紧束身,虎皮妆就锦袍新。临军决胜声名大,永镇邢州保万民。某乃十三太保李存孝是也。官封为前部先锋、破黄巢都总管、金吾上将军。自到邢州为理,操练军卒有法,抚安百姓无私;杀王彦章,不敢正眼视之

  • ●碧山新稿自叙·王九思

    溪田先生近辱赐予书曰乐府风情甚矣诗不云乎善戏谑兮不为虐兮公其裁之然予前此巳有反正之渐矣奉教以来每有述作辄加警惕语虽未工情则反诸正矣久而成帙题曰碧山新稿云不复分类惟以所得先后为次辛丑二月春分日识

  • 第六回 阬深谷诸儒毙命 得原璧暴主惊心·蔡东藩

      却说梁山下面,经过的大员,就是丞相李斯。当由始皇左右,据实陈明,始皇道:“丞相车骑,果如此威风么?”这句说话,明明是含有怒意。左右从旁窥透,便有人报知李斯。李斯听说,吃惊不小,嗣是有事出门,减损车从,不复如前,偏又被始皇看

  • 卷第二百二十五·胡三省

    唐纪四十一〔起阏逢摄提格(甲寅),尽屠维协洽(己未)七月,凡五年有奇。《代宗睿文孝武皇帝中之下》大历九年〔(甲寅、七七四)〕1春,正月,壬寅,田神功薨于京师。〔田神功入朝见上卷上年。〕2澧朗镇遏使杨猷自澧州沿江而下,擅出境至鄂

  • 卷十四·凌雪

    列传二十三 张国维、朱大典、孙嘉绩列传二十四 沈宸荃、陈函辉、余煌、高岱(附叶汝■〈艹恒〉)、董守谕、王正中、沈履祥列传二十三张国维、朱大典、孙嘉绩张国维,字玉笥,东阳人。朱大典,字未孩,金华人。两人皆起家进士。崇

  • 卷之一百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清波杂志卷十·周煇

    宋 周煇 撰中表张元友谓理减年赏于淛东盐司吏以赂不满欲实封奏状外封贴黄以谓为渭亟往易之度其中必不误书特以此一字见邀昔州郡桉酒官醖造违律不任沽卖吏受贿于任字上加一防遂免责罚岂刻木辈心此术以资弊幸唐史亦

  • 一 内务府总管嘎噜等奏覆校尉服色请照曹玺呈进缎样织造摺·佚名

    康熙十六年十月二十日 内务府总管嘎噜等谨奏:为遵旨合议事。 本年七月初七日,本府与工部合议具奏,奉员外郎佛保传旨:校尉衣服可否绣制,著查会典,由工部、内务府总管、内工部会议具奏。钦此。查会典并无校尉服色之规定,钦遵圣

  • 第八八出示光绪二十年三月十四日一一二一七-五·佚名

    新竹知县刘,因庄书郑镜清等三人承充,出示晓谕各庄补用直隶州、代理新竹县正堂刘为出示晓谕事。案奉宪饬,设立庄书额缺,以为稽查逃粮、匿契等弊,业经各前县,遵照定章,举充办理,分别示谕在案。嗣因庄书陈永

  • 卷之六十二  前聞記(明)祝允明 撰·邓士龙

    (前聞記,一卷,明祝允明撰。祝允明事迹見本書卷三一第四九二頁注釋。本卷後附明梁億所著尊聞錄。) 高皇帝敬天 正經傳 平吳仁言 制度 公宴節錢 給有司官錢 驛兒屬對 龍須 歐陽都尉 勤政 示儉 持志 天王堂土地

  • 谴非第六·桓谭

    王者初兴,皆先建根本,广立藩屏,以自树党,而强固国基焉。是以周武王克殷,未下舆而封黄帝、尧、舜、夏、殷之后,及同姓亲属、功臣、德行,以为羽翼,佐助鸿业,永垂流于后嗣。乃者强秦罢去诸侯,而独自恃,任一身,子弟无所封,孤弱无与,是以

  • 序·姚际恒

    春秋通论 清 姚际恒春秋通论序(前阙)书之旨亦隐而弗彰,不亦过与!妄夫目春秋为朝报,而春秋隐;愚夫尊之过高、求之过深,而春秋愈隐。然则春秋一经,有不亡于妄且愚之目者几希!故诸经之亡,皆亡于传注,而春秋为尤甚。何则?一经而有

  • 四念处卷第四·智顗

    隋天台山修禅寺智者大师说门人章安灌顶记第四圆教四念处者。为三。一大意。二停心。三念处。大意开四门(云云)。若说若行。多用非有非无门(云云)。余法易知。别圆须解。一明位有高下。二明法之偏圆。三明断不断。四明

  • 五百问论卷上(一百一十一问)·湛然

    毗陵沙门 湛然 述问释一经文前几门。答开为六门一叙经缘起之意二明宗旨三明经品得名四明品废立五彰品次第六释经本文今意谓之不然除释本文余之五门初文略明缘起可尔余三明品在无非经骨格第二宗旨未晓如何容子陈疑方

  • 哈姆雷特·莎士比亚

    英国剧作家、诗人沙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写于1601年。故事取材于十二世纪丹麦历史家萨克索的《丹麦史》中一个王子复仇记。主人公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在德国人文主义中心维登堡大学读书,他叔父克劳狄斯鸩兄娶嫂篡夺了王

  • 陈老四的故事·王实味

    王实味著,短篇小说。

  • 虎雏·沈从文

    短篇小说集。沈从文著。列入“新中国文艺丛书”。上海新中国图书局1932年1月初版。收1931年所写短篇小说5篇。其中《三三》的情节是:天真美丽的乡村姑娘三三见有个下乡养病的城市少爷喜欢她,便产生了种种对城里人生活

  • 曲律·王骥德

    曲论。明王骥德撰。四卷。骥德有《古杂剧》已著录。是书论作曲各法,从宫调音韵乃至于科诨部色,门类详备。见解多精湛独到,是一部有关南北曲作曲、戏剧创作以至散曲创作的重要论著。有天启四年原刻本,清康熙二十八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