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

題《秋原放牛卷》二首

圈角常懸一縹壺,花村草市酒堪沽。

每思細雨溟濛裏,寫作騎牛第二圖。

最憶秋田粳稻香,催租吏不到村莊。

閒跨烏牸尋鄰叟,橫笛歸來已夕陽。

七月十四夜立秋二首

我本悲秋客,天涯怯素秋。

吳根縈夢寐,海角又勾留。

暗砌風梧脫,涼蟲露草幽。

一丸明月上,隔座好探鉤。

未得消摩力,俄驚節序催。

涼蟾明夕滿,新雁一繩來。

促織繅愁緒,流螢撲老苔。

不須燒樺燭,共倒白瓷杯。

題《天女散花圖》

尺三汙腳踏紅埃,夢裏難逢優缽開。

我亦年時頻示疾,只無天女散花來。

題《水墨羅漢卷》

龍眠遺跡總茫然,意態看來似老蓮。

如此阿羅生面好,擬礬東絹乞君傳。

題《四時寫生折枝圖》四首

嫩蕊繁香煙霧團,黃蜂白蝶繞雕闌。

自憐一別三三徑,花朵經年畫裏看。

嶺外常留倦客居,海花蠻草最愁予。

筆頭能帶江南色,大小三黃也未如。

折枝叢豔寫新圖,試看南唐有此無。

勾染盡教誇院體,懶勻朱粉再三塗。

小白長紅風露零,好呼花匠蒔閑庭。

何時一縷茶煙外,拗取鮮枝插膽瓶。

閏七夕

又趁秋宵月一弦,停梭搖珮踏涼煙。

新愁暗數三千刻,良會難逢十九年。

莫管黃楊經厄減,盡教烏鵲把河填。

曆家七夕如頻閏,

猜你喜欢
  卷四百二十三·彭定求
  卷一百八十五·彭定求
  韩淲·唐圭璋
  太学诸生·唐圭璋
  第二折·王实甫
  序·杨慎
  卷一百五十三·徐世昌
  曾氏跋·汪精卫
  卷四十七·唐圭璋
  卷四十·冯惟讷
  卷六十二·郭元釪
  卷二百十五·陈廷敬
  卷五百四十四·佚名
  云林集巻上·危素
  ●目录·王国维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叶清臣·唐圭璋

      清臣字道卿,乌程(今吴兴)人。咸平六年(1003)生。天圣二年(1024)进士。六年(1028)召试,授光禄寺丞,充集贤校理。历官翰林学士、权三司使,罢为侍读学士、知河阳。皇祐元年(1049)卒,赠左谏议大夫。   江南好   丞相有才裨造化,圣

  • 第一出 造端·李渔

    (末上)〔蝶恋花〕年少填词填到老,好看词多,耐看词偏少。只为笔端尘未扫,于今始梦江花绕。这种情文差觉好,可惜元人,个个都亡了。若使至今还寿考,过予定不题凡鸟。〔庆清朝慢〕华子中郎,遨游吴地,亲贤匪觅良姻。百计辞娇避艳,怕起

  • 卷八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十四陈子昂度荆门望楚遥遥去巫峡望望下章台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城分苍野外树断白云隈今日狂歌客谁知入楚来晩次乐乡县故乡杳无际日暮且孤征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如何

  • 卷二百七十一 列传五十八·赵尔巽

      徐乾学翁叔元 王鸿绪 高士奇   徐乾学,字原一,江南昆山人。幼慧,八岁能文。康熙九年,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十一年,副蔡启僔主顺天乡试,拔韩菼于遗卷中,明年魁天下,文体一变。坐副榜未取汉军卷,与启僔并镌秩调用。寻复故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二十一·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皇王大纪卷二十三·胡宏

    宋 胡宏 撰三王纪康王学校曰陶唐氏始建大学曰成均有虞氏曰庠曰米廪夏后氏曰序曰校商曰学曰瞽宗周曰胶曰庠此五代之学也若夫天子曰辟雍诸侯曰頖宫则汉儒之乱名也凡始立学者既衅器用币然后释菜不舞不授器乃退傧于东序

  • 三○一 暂署贵州巡抚袁守侗奏据呈代陈韦谦恒办理禁书错缪缘由折·佚名

    三○一 暂署贵州巡抚袁守侗奏据呈代陈韦谦恒办理禁书错缪缘由折乾隆四十年闰十月二十九日臣袁守侗谨奏,为据呈代奏事。据韦谦恒呈称:乾隆四十年闰十月十四日奉上谕,韦谦恒奏查缴违禁书籍,云云。钦此。跪读之下,惭悚交集。

  • 人生之最后(1)·李叔同

    原第205页图放14页晚年的弘一大师(之一)岁次壬申十二月,厦门妙释寺念佛会请余讲演,录写此稿。于时了识律师卧病不起,日夜愁苦。见此讲稿,悲欣交集,遂放下身心,屏弃医药,努力念佛。并扶病起,礼大悲忏,吭声唱诵,长跽经时,勇猛精进,超胜常

  • 第十三章 晚清的政局·吕思勉

    中国地域广大,组织未密,要彻底改变,是很不容易的。所以一朝中衰之后,很难于重振。何况清朝,从道光以来,所遭遇的,是千古未有的变局。然而这时候,清朝还能削平内难,号称中兴,这是什么理由呢?这都是汉人帮他的忙。清朝人满、汉之见

  • 卷十九·王溥

    晋天福七年九月敕:“留守之任,委寄非轻,凡降丝纶,宜同将相。今后除留守,宜降麻制。”〈留守降麻自安彦威始也。〉梁开平元年四月二十三日敕:“升汴州为东京,置开封府,以开封、浚仪两县为赤县,其馀属县为畿县。”是月敕:“东京诸

  • 赵恩赐·周诒春

    赵恩赐 年二十七岁。生于广州。已婚。初学于香港。毕业于拔萃书馆。光緖三十四年。自费游美。入文华大学预科。宣统二年。入加利佛尼大学。习化学。民国二年。得学士学位。民国三年。入哥仑比亚大学。习化学及教育。

  • 卷五二·邱濬

    ▲家乡之礼(中) 《曲礼》曰: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 臣按:古者宗庙,大夫三、士二、庶人祭于寝,然今世大夫、士无世官不得立庙,宜如《家礼》立为祠堂。凡家造,祭器为先。郑玄曰:“家造,谓大夫始造家事也。”

  • (古今图书集成)释教部汇考卷第六·陈梦雷

    明太祖洪武四年。诏征高僧广荐佛会 按宋濂蒋山寺广荐佛会记。洪武四年。冬十有二月。诏征江南高僧十人。钦天监择日。於蒋山太平兴国禅寺。建荐法会。上宿斋室。却荤肉弗御者一月。复勅中书右丞相汪广洋。左丞相胡惟

  • 教 观 诠 要·太虚

      ──宣统二年在广州作── 一 绪言   二 八教    甲 化仪四教    乙 化法四教     1 藏教     2 通教     3 别教     4 圆教   三 结论一 绪言教为佛圣下被之言,观为

  • 佛说诸法本经(出中阿含别翻)·佚名

    吴月支国居士支谦译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听吾说诸法本。对曰唯然。世尊曰。若有外道异学有来问者。何谓法本。当答言。欲为诸法本。何谓习。更为习。何谓同趣。痛为同趣。何谓致有。念为

  • 卷第七十六·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七十六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临济宗南岳下三十五世随录苏州秀峰岫云玮禅师长洲顾氏子。年十二。白父求出家。投虎丘西隐房本如披剃。取名法恒

  • 卷七·佚名

    嘉兴大藏经 古雪哲禅师语录古雪哲禅师语录卷七嗣法门人传我等编住建宁府黄岩寺语录山门。还乡尽是儿孙事。祖父从来不出门。且道那个是不出门底祖父。拽拄杖便入。佛殿。家中原有佛。毋劳向外求。一番亲见面。顿破古

  • 略释新华严经修行次第决疑论·李通玄

    简称《华严经决疑论》、《决疑论》。佛教著述。唐李通玄撰。四卷。据序称,李通玄撰《新华严经论》四十卷后,“犹虑时俗机浅”,故又作此书及《华严经大意》、《释华严经十明论》。认为《华严经》是“一乘圆教佛果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