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百四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五百四十四

刘得仁

刘得仁贵主之子长庆中即以诗名自开成至大中三朝昆弟皆历贵仕而得仁出入举塲三十年卒无成集一卷今编诗二卷

听歌

朱槛满明月美人歌落梅忽惊尘起处疑是有风【一作有凤飞】来一曲听初彻几年愁暂开东南正云雨不得见阳台

青龙寺僧院

常多簪组客非独看高松此地堪终日开门见数峰苔新禽迹少泉冷树隂重师意如山里空房晓暮钟

夏夜会同人

沈沈清暑夕星斗俨虚空?帻栖禽下烹茶玉漏中形骸忘已久【一作细故】偃仰【一作蹇】趣无穷【一作泰愚衷】日【一作自】汲泉

来漱微开密筱风

游崔监丞城南别业

门与青山近青山复几重雪融皇子?春浥【一作润】翠微峯地有经冬草林无未老松竹寒溪隔寺晴日直闻钟

答韦先辈春雨後见寄

风散五更雨鸟啼三月春轩窗透初日砚席絶纎尘帝里【一作个个】峰头出邻家【一作家家】树色新怜君高且静有句寄闲人

题吴先生山居

先生此幽隐便可谢人羣潭底见秋石树间飞霁云山居心已惯俗事耳憎闻念我要【一作自】多疾开炉药许分

晚游慈恩寺

寺去幽居近每来因采薇伴僧行不困临水语忘归磬动青林晚人惊白鹭飞堪嗟浮俗事皆与道相违

题王处士山居

茅堂入谷远林暗絶其邻终日有流水经年无到人溪云常欲雨山洞别开春自得仙家术栽松独养真

宿僧院

禅地【一作定又作寂】无尘夜【一作地】焚香话所归树揺幽鸟梦萤入定僧衣破月斜天半高河下露微翻令嫌白日动即与心违

晓别吕山人

疎钟兼漏尽曙色照青氛栖鹤出高树山人归白云月盈【一作明】期重宿丹?【一作就】约相分羡入秋风洞幽泉仔细闻

送知全【一作金】禅师南游

师誉振京城谈空万乘听北行山已雪南去木犹青夜岳禅销月秋潭汲动星回期不可定孤鹤在高冥

上张水部

出入门阑久儿童亦有情不须将姓字长说向公卿每许连牀坐时容并马行恩深转无语怀抱自分明

塞上行作

乡井从离别穷边触目愁生人居外地塞雪下中秋鴈举之衡翅河穿入虏流将军心莫苦向【一作到】此取封侯

赠江夏卢使君

诗人中最屈无与使君俦白髪虽求退明时合见收登山犹自健纵酒可多愁好是能骑马相逢见鄂州

冬夜寄白阁僧

营营不自息暌阔数年情林下期难遂人间事旋生鸟栖寒水迥月映积氷清石室焚香坐悬知不【一作笑】为名

送姚合郎中任杭州

水陆中分程看花一月行会稽山隔浪天竺树连城候吏齎鱼印迎船载斾旌渡江春始半列屿草初生

西园

夏圃秋【一作晚】凉入树低逢帻欹水声翻败堰山翠湿疎篱緑滑莎藏径红连【一作繁】果压枝幽人更何事旦夕与僧期

昊天观新栽竹

清风枝叶上山鸟已栖来根别古沟?影生秋观苔徧思诸草木惟此出尘埃恨为移君晚空庭更拟栽

晩步曲江因谒慈恩寺恭上人

岂曰趣名者年年待命通坐令青嶂上兴起白云中岸浸如天水林含似雨风南宗犹有碍西寺问恭公

送姚处士归亳州

白髪麻衣破还谯别弟回首垂聼乐泪花落待歌杯石路寻芝熟柴门有鹿来明王下徵诏应就碧峰开

寄楼子山云栖上人

一室凿崔嵬危梯叠藓苔永无尘事到时有至人来涧谷冬深静烟岚日午开修身知得地京寺未言回

秋夜喜友人宿

莫说春闱事清宵且共【一作但醉】吟频年遗我辈何【一作有】日遇知音【一作值公心】逼【一作通】曙天倾斗将寒叶坠林无将【一作为】簪绂意祗损壮夫心【一作从古贵知音】

秋日同僧宿西池

菡蓞遍秋水隔林香似焚僧同池上宿霞向月边分渚鸟【一作岸鹭一作峯鹤】栖蒲立城砧接曙闻来宵莫他约【一作宿】重此话孤云

宿韦津【一作律】山居

永夕见招宿诗书盈【一作满】草堂静吟倾美【一作药】酒高论出名场窗飒松篁韵庭兼雪月光心期身未老一去泛潇湘

夜携酒访崔正字

只应芸阁吏知我僻兼愚吟兴忘饥冻生涯任有无惨云埋远岫隂吹吼寒株忽起围炉思招携【一作携来】酒满壶

送蔡京东归迎侍

高堂惟两别此别是荣【一作有成】归薄俸迎亲远平时知巳【一作雄文解易】稀郓郊秋木见鲁寺夜钟微近腊西来日多逢霰雪飞

中秋

尘里兼尘外咸【一作皆】期此夕明一年惟一度【一作夕】长恐有云生露洗微埃尽光濡是物清朗吟看正好惆怅又西倾

池上宿

事事不求奢长吟省叹嗟无才堪世弃有句向谁夸老树呈秋色空池浸月华凉风白露夕此境属诗家

秋夕即事

永夕坐暝久萧萧【一作不闻】猨狖啼漏微砧韵隔月落斗杓低危叶无风坠幽禽并树栖自怜在岐路【一作无援者】不醉亦沉【一作甘与路岐】迷

晩夏

日夕是西风流光半巳空山光渐凝碧树叶即翻红学浅慙多士秋成羡老农谁怜信公道不泣路岐中

夏日即事

到晓改诗句四邻嫌苦吟中宵横北斗夏木隐栖禽天地先秋肃轩窗映月深幽庭多此景惟恐曙光侵

夏日通济里居酬诸先辈见访

君子远相寻聨镳到敝林有诗谁索【一作难疾】和无酒可赊【一作徐】斟门列【一作对】晴峰色堂开古木隂何因驻清听惟恐日西沈

寄姚谏议

鸣鞭静路尘籍籍谏垣臣函疏封还密炉香侍立亲箧多临水作窗宿卧云人危坐开寒纸灯前起草频

和厉玄侍御题户部相公庐山草堂

白云居创毕诏入凤池年林长双峰树潭分并寺泉石溪盘鹤外岳室闭猨前柱史题诗後松前更肃然

题山中故静禅师

寂?身何在门人隔此身影悬尘巳厚塔种柏初成溪院秋先雪山堂古有精当时挂锡处树老几枝倾

夏日游慈恩寺

何处消长日慈恩精舍频僧高容野客树密絶嚣尘闲上凌虚塔相逢避暑人却愁归去路马迹并车轮

题终南麻先生寂禅师石室

因【一作同】居石室贫五十二回春拥褐冥【一作忘】心客穷经暮齿人翠沈空水定雨絶片云新危细秋峯径相随到顶频

送灵武朱书记

灵帅与谁善得君宾幕中从容应尽礼赞画致元功连塞云长惨才秋树半空相如偏自惬掌记复乘骢

吊草堂禅师

杖履疑师在房关四壁蛩贮瓶经腊水响塔隔山钟乳鸽沿苔井【一作樵客收林果】斋猨散雪峰如何不相见【一作见性】倚徧寺前松【一作星下哭双松】

早春送湘潭李少府之任

柳新春水湄春岸草离离祖席觞云【一作酒忽】尽离【一作行】人泪各【一作自】垂业文传不朽【一作久】作尉岂多时公退琴堂上风吹【一作来】斑竹枝

送越客归

霜薄东南地江枫落未齐衆山离楚上孤棹宿吴西渚客留僧话笼【一作槛】猨失子啼到家冬即是荷尽若耶溪

送周钺往江夏

东西南北郡自说偏曾游人世终多故皇都不少留郢城帆过夜汉水月方秋此谒亲知去【一作後】闻猨岂解愁

送河池李明府之任

河池安所理种柳与弹琴自合清时化仍资白首吟程余行片月公退入遥林想得询【一作除】民瘼方称单父【一作长施父母】心

送蔡京侍御赴大梁幕

同城各多故会面亦稀疎及道须相别临岐恨有余梁园飞楚鸟汴水走淮鱼衆说裁军檄陈琳远不如

哭鲍溶【一作容】有感

寥落故人宅今来身已亡古苔封【一作浅】墨沼深竹映【一作旧】书堂秋色池馆【一作台】静雨声云水凉无因展交道日暮剖心肠

送僧归玉泉寺

玉泉归故刹【一作寺】便老是僧期乱木孤蝉後寒山絶鸟时若寻流水去转出白云迟见说千峯路溪深复顶【一作顶复】危

宣义池上

修篁夹緑池幽絮【一作鸟】此中飞何必青山远仍将白髪归鸟啼【一作当时】亦有恨鸥习【一作是日】总无机树起秋风细西林磬入微

囘中夜访独孤从事

满庭霜月魄【一作白】风静絶纎闻边境时无事【一作宼】州城夜访君拥裘听塞角酌醴话湘云赞佐元戎美恩齐十万军

宿宣义池亭

暮色遶柯亭南山幽竹青夜深斜舫月风定一池星岛屿无人迹菰蒲有鹤翎此中足吟眺【一作休便得】何用【一作必】泛沧溟

送智玄首座归蜀中旧山

像教得重兴因师说大乘从来悟明主今去证高僧蜀国烟霞异灵山水月澄乡闾诸善友喜似【一作似喜】见南能

贺顾非熊及【一作上】第其年内索文章

愚为童稚时巳解念君诗及【一作怪】得高科晩须逢圣主知花前翻有泪鬓上却无丝从此东归去休为坠叶期【一本截前半首作絶句】

冬日骆家亭子

亭台腊月时松竹见贞姿林积烟藏日风吹水合池恨无人此住静有鹤相窥是景吟诗徧【一作与秋景】真於野客【一作吟诗亦各】宜

题邵公禅院【一作冬日题邵公院】

无事门【一作关】多掩隂阶竹扫苔劲风吹雪聚渴鸟啄氷开树向寒山得人从瀑布来终期天目老擎锡逐云囬

忆鹤

自尔归仙後经秋又过春白云寻不得【一作见】紫府去无因此地空明月何山伴羽人终期华表上重见【一作瞻望】令威身

聼夜泉

静里层层石潺湲到鹤林流回出几洞源远历千岑寒助空山月清兼此夜心幽人聼逹曙相和【一作难罢】藓牀吟

乐游原春望

乐游原上望望尽帝都【一作城】春始觉繁华地应无不醉人云开双阙丽柳映九衢新爱此频来往【一作偏高野】多闲逐此身【一作闲来竟日频】

赠雍陶博士

腹是羣书笥官为六义师情高少尘事朝下足闲时有句同人伏无私胄子知汉庭公议在正与触邪宜

夏日感怀寄所知

了了见岐路欲行难负心趋时不圆转自古易湮沈日正林方合蜩鸣夏巳深中郎今远在谁识爨桐【一作中】音

陈情上知已

性与才俱拙名场迹甚微久居顔亦厚独立事多非刻骨搜新句无人悯白衣明时自堪恋不是不知【一作忘】机

秋夜寄友人二首

永夜无他虑长吟毕二更暗灯揺碧影滞雨滴阶声道进愁还浅年加睡自轻如何得深术相与舍浮名所思同海岱所梦亦烟波默坐看山久闲行值寺过独吟黄叶乱相去碧峰多我【一作幸】有归心在君行竟若何

寄春坊顾校书

寜因不得志寂寞本相宜冥【一作瞑】目冥心坐花开花落【一作叶合】时数畦蔬甲出半梦鸟声移只恐龙楼吏【一作晓】归山又见【一作更】违

寄雍陶先辈

久别青云士幽人分固然愁心不易去蹇步卒难前尽落经霜叶频隂欲雪天归山自有限岂待白头年

对月寄雍陶

圆明寒魄上天地一光中临水通宵坐知君此兴同华凝衣有露静极树无风若向湘江见湘江彻【一作见】底空

寄谢观

十五年余苦今朝始遇君无慙於白日不枉别孤云得失天难问称扬鬼亦闻此恩销镂骨吟坐叶纷纷

送鄂州崔大夫赴镇

亷问帝难人朝廷辍重臣入山初有雪登路正无尘去国鸣驺缓轻云住斾频千峯与万木清聼雨情新

送钱给事赴虢州

帝心忧虢俗暂辍掖【一作谏】垣臣疲瘵初承制乡闾似得春化成应有瑞位重转闻贫用作盐梅日争回卧辙人

送雍陶侍御赴兖州裵尚书命

纶阁知孤直翻论北巷贤且縻莲幕【一作府】里会致玉堦前洙泗秋微动龟蒙月正圆元戎军务息清句待君聨

送新罗人归本国

鸡林隔巨浸一住一年行日近国先曙风吹海不平眼穿乡井树头白渺弥程到彼星霜换【一作变】唐家语却生

送车涛【一作俦】罢举归山

朝是暮还非人情冷暖移浮生只如此强进欲何为要路知无援深山必遇师怜君明此【一作厥】理休去不迟疑

送王书记归邠州

陈琳轻一别马上意超然来日行烦暑归时聼早【一作早聼】蝉隂云翳城郭细雨紊山川从事公刘地元戎旧礼贤

送谢观之剑南从事

迢递从知巳他人敢更言离京虽未腊到府巳应暄飞急奔行鴈啼酸忆子猨江山无限思君拟共谁论

送顾非熊作尉盱眙

一名兼一尉未足是君伸历数为诗者多来作谏臣路翻平楚濶草带古淮新天下虽云大同声【一作人】有几人

送高湘及第後东归觐叔

此去几般荣登科鼎足名无慙入南巷高价耸东京窗对嵩山碧庭来洛水声门前桃李树一径已隂成

送友人下第归觐

君此卜行日高堂应梦归莫将和氏泪滴着老莱衣岳雨连河细田禽出麦飞到家调膳後吟苦落蝉【一作送斜】晖

送友人下第归扬州觐省

新柳间花垂东西京路岐园林知自到寝食计相思雨断淮山出帆扬楚树移晨昏心巳泰蝉发是回时

早行

万类半巳动此心寜自安月沈平野尽星隐曙空残马渡横流广人行湛露寒还思犹梦者不信早行难

通济里居酬卢肇见寻不遇

衡门掩緑苔树下絶尘埃偶赴高僧约旋知长者来云山堪眺望车马必裵囘问以何为待【一作何以为相得】慙无酒一杯

赠王尊师

为道常日损尊师修此心挂肩黄布被穿髪白蒿簪符札灵砂字弦弹古素琴囊中曾有药点土亦成金

冬夜与蔡校书宿无可上人院

儒释偶同宿夜窗寒更清忘机於世久晤语到天明月倒高松影风旋一磬声真门犹是幻不用觉浮生

冬日喜同志宿

相逢话清夜言实转相知共道名虽切唯论命不疑吟身坐霜石眠鸟握风枝别忆天台客烟霞昔有期

逢吕上山人【一本无上字】

尘里正愁老相逢眼益明从前枉多病此後鲜【一作解】疎名古柏今收子深山许事兄长生如有分愿逐到蓬瀛

春暮对雨

春暮雨微微翻疑坠叶时气蒙杨柳重寒勒牡丹迟未夕鸟先宿望晴人有期何当廓隂闭新暑竹风吹

长信宫

簟凉秋气初长信恨何如拂黛月生指解鬟云满梳一从悲画扇几度泣前鱼坐听南宫乐清风揺翠裾

初夏题段郎中修竹里南园

高人游息处与此曲池连密树才春後深山在目前远峰初絶雨片石欲生烟数有僧来宿应缘静好禅

题景玄禅师院

古僧精进者师复是谁流道贵【一作愧】行无我禅难说到头汲泉羸鹤立拥褐【一作毳】老猨愁曾住深山院何如此院幽

夏日樊川别业即事

无事称无才柴门亦罕开脱巾吟永日着屐步荒台风卷微尘上霆将暴雨来终南云渐合咫尺失崔嵬

寄无可上人

省学为诗日宵吟每达晨十年期是梦一事未成身枉别山中客殊非世上人今来已如此须得桂荣新

和范校书赠造微上人

得性见微公何曾执着空修心将佛并吐论与儒通晓漱松杉下宵禅雪月中他生有缘会君子亦应同

访曲江胡处士

何况归山後而今巳似仙卜居天苑畔闲步禁楼前落日平沙?微风上纸鸢静还林石下【一作畔】坐读养生篇

慈恩寺塔下避暑

古松凌巨塔修竹映空廊竟日闻虚籁深山只此凉僧真生我静【一作敬】水淡发茶香坐久东楼望【一作上】钟声振【一作送】夕阳

秋晚与友人游青龙寺

高【一作直】视终南秀西风度阁凉一生同隙影几处好山光暮鸟投嬴木寒钟送夕阳因居话心地川冥宿僧房

春日雨後作

朝来微有雨天地爽无尘北阙明如昼南山碧动人车舆终日别草树一城新枉是吾君戚何门谒紫宸

别王山人

旨甘虽自足未是禄荣亲尚逐趋时伴多离有道人山居衣以【一作似】草生寄药随【一作兼】身不食长无疾【一作病】年知出【一作过】十旬

赠陶山人

处士例营营惟君纵此生闲能资夀考健不换公卿药圃妻同耨山田子共耕定知丹熟後无姓亦无名

御定全唐诗卷五百四十四

猜你喜欢
  卷一百八十四·彭定求
  李天骥·唐圭璋
  ●第四十九出 合冢·孟称舜
  ◆天如禅师惟则(师子林别录)·顾嗣立
  ◆陈龙泉泰(所安遗集)·顾嗣立
  序·许南英
  第十七出 合围·洪昇
  鲍溶集外诗·鲍溶
  卷七·贯休
  荒村·闻一多
  三集卷四十四·乾隆
  卢溪集补钞·管庭芬
  卷四百四十六·陈廷敬
  卷四百五十二·佚名
  卷三百三十·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幕·老舍

    时间 北京解放后四个月左右,下午五时。地 点 方老板家中。人物 破风筝 方太太 方大凤 方珍珠 白花蛇孟小樵 王 力 向三元 公安部队同志二人——简称甲,乙〔幕启:屋中相当的乱,但乱成另个样子。在凌乱的器物中

  • 八月的忧愁·林徽因

    黄水塘里游着白鸭,高粱梗油青的刚高过头,这跳动的心怎样安插,羊跟着放羊的转进村庄,田里一窄条路,八月里这忧愁?照着太阳又留一片影;天是昨夜雨洗过的,山岗夏天过去了,也不到秋天。但我望着田垄,土墙上的瓜,从没有人说过八月什么

  • 卷三百五十 元豐七年(甲子,1084)·李焘

      起神宗元豐七年十一月盡是年十二月   十一月丁酉朔,詔築誠州上誠、天村、大由三寨,從湖北鈐轄運司請也。   涇原路經略使盧秉言西賊入靜邊寨,隊將借職白玉、蕃部落軍使李貴戰死。詔錄玉子一人、貴子二人。(新紀:夏

  • 读礼通考原序·徐乾学

    礼有五丧祭重矣曲台之记石渠之论议于丧礼尤详焉晋人崇尚荘老宜其自放礼法之外而于丧礼变除假寜之同异独龂龂辨难若杜预卫瓘袁准孔伦陈铨刘逵贺循环济蔡谟刘德明葛洪孔衍之徒均有撰述宋齐以降言凶礼者不乏自唐徙五礼之

  • 附录·陈蝶仙

    户部尚书臣阎敬铭跪奏,为已革道员侵取公私款项,请旨拿交刑部治罪,以正国法,而挽颓风,恭折仰祈圣鉴事。窃从前亏空各案在于官,官所侵者国帑,而不及民财。近来亏空流弊在子商充官,复以官经商,至举国帑民财皆为所侵吞,而风俗乃大坏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五十七·佚名

    弘治四年十一月癸酉朔钦天监进弘治五年大统历 上御 奉天殿受之赐给文武百官颁行天下○晋府革爵方山王钟铤奏乞复爵前后凡五十余疏不允至是复援赵府南乐王例以请礼部覆奏 上曰钟铤革爵为紊乱宗支重事与上王所犯不同难

  • 涌幢小品卷之二十五·朱国祯

    御药医御药烹二服为一服。候熟。分为二器。御医先尝。次院判。次内官。其一器以进御。戴元礼。国朝之圣医也。太祖临崩。召至榻前。曰。汝仁义人也。事无预汝。无恐。太孙即位。诛诸治疾无状者。拜元礼院使。诸王奔丧

  • 明实录闽海关系史料三·佚名

    神宗实录隆庆六年(七月、十一月、十二月)万历元年(五月、八月、九月)万历二年(二月、三月、四月、六月、七月、十月)万历三年(二月、十一月、十二月)万历四年(正月、二月、三月、九月、十月、十二月)万历六年(二月、九月、十一月

  • 卷七之三·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七之三 朱批孔毓珣奏摺 雍正五年二月十五日两广总督【臣】孔毓珣谨 奏为奏 闻事窃【臣】钦奉 谕旨先至河上详勘将通盘修理事宜细加商酌

  • 纲鉴易知录卷八九·吴楚材

    南宋纪恭宗皇帝纲 乙亥,帝显德祐元年,春正月,葬永绍陵。纲 以陈宜中同知枢密院事。纲 以吕师夔参赞都督府军事。师夔不受命,以江州叛降元。纲 元中书左丞刘整死于无为军。纲 知安庆府范文虎叛降元。目 文虎遣人以酒

  • 北山录卷第八·神清

      论业理第十三(三世行支曰业征索求理白论)  觉皇有业智力(佛有无漏净业。八识四智等。又示相门中有九业报。一梵志女孙陀利谤佛。二旃遮婆女系木杅谤佛怀姙。三提婆达多推山厌佛。四迸木枪刺佛足。五琉璃王害释

  • 人间苦海的回头是岸·太虚

    张金鉴君的民主主义在今日一文,谓‘追溯过去三百年之世界史,殆为一部争自由平等求解放的民主主义奋斗记’。而最近则以苏俄的无产阶级专政,及意、土、日、德、美之法西斯独裁,所谓自由平等之民主主义,已趋于崩溃不可收拾的

  •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佚名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毗耶离庵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二千。众所知识。大智本行皆悉成就。诸佛威神之所建立。为护法城受持正法。能师子吼名闻十方。众人不请友而安

  • 仁王护国般若经疏卷第一·智顗

    天台智者大师说 门人灌顶记大师于诸经。前例作五重玄义。一释名。二辨体。三明宗。四论用。五判教。此经以人法为名。实相为体。自行因果为宗。权实二智为用。大乘熟酥为教相。所言名者。有通有别。经之一字通诸部也

  • 卷第五·佚名

    阿毗达磨俱舍释论卷第五婆薮盘豆造陈天竺三藏真谛译释论中分别根品之四为不如此耶。是因于他生有分皆是无常。由此言此无为法唯不遮为能故立为因。此义已拨。于余经中说所缘境不说不能遮为因。于经中无为法因义不成。

  • 博山雪關智誾禪師傳·雪关智訚

    閩中西峰居士曹學佺撰師諱智誾,上饒傅氏子,八歲喪父,母鄭氏送依景德寺長老傳公為童子。傳公教令頂禮觀音大士,一夕夢大士手摩其頂,由是泛覽群書,奭然意解。一日見《壇經》「火燒海底」句,疑之,乃參禮博山來公,山令默究船子藏身

  • 野草·鲁迅

    散文诗集。鲁迅著。北平北新书局1927年出版。除《题辞》外,收《秋夜》、《影的告别》、《雪》、《好的故事》、《过客》等二十三篇散文诗,均作于1924年至1926年间。这些作品真实地表现了鲁迅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统一阵

  • 白云集·许谦

    四卷。元许谦(1270—1337)撰。一名《许白云先生文集》。许谦字益之,金华(今浙江)人。少孤,颖悟异常,稍长即力致于学,受业于金履祥。公卿累荐,不仕。暮年讲学从者千余人。晚年自号白云山人,世称白云先生。著有《白云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