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59章

【原文】

治人事天,莫若啬(1)。夫唯啬,是以早服(2)。早服是谓重积德(3)。

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4)。莫知其极,可以有国(5)。

有国之母,可以长久(6)。深其根,固其柢,长生久视文道也(7)。

【题解】

张松如说:“老子认为大而维持国家的统治,小而维持生命的长久,都离不开‘啬’这条原则,都要从‘啬’这条原则做起。”

注释:

(1)马王堆本乙本如此,甲本损掩。王、傅、景龙诸本同。韩非《解老》所引及严遵、《释文》诸本,“若”作“如”。龙兴碑、赵至坚,“啬”作“式”。“式”盖“啬”之借字。韩非《解老》:“书之所谓治人者,适动静之节,省思虑之费也。所谓事天者,不极聪明之力,不尽知识之任。苟极尽则费神多,费神多则盲聋悖狂之祸至,是以啬之。啬之者,爱其精神,啬其智识也。故曰:‘治人事天莫如啬。’”《说文》:“啬,爱濇也。从来声。来者而藏之,故田夫谓之啬夫。”高亨说:“啬,从来从。来,麦也。即收麦而藏于中之象也,是啬夫收藏之义,衍而为爱而不用之义。此啬字谓收藏其神形而不用,以归于无为也。”任继愈说:“啬,吝啬,应当用的财物舍不得用。‘啬’是老子思想中的重要概念,它有爱惜精神、积蓄力量的意义,与六十七章‘俭’的意义相近。”

(2)马王堆本乙本如此,甲本损掩。韩非《解老》所引及河上、傅、范、敦煌同。

他唐本及王弼“是以”作“是谓”。范应元说:“王弼、孙登及世本作‘早复’。”宋徽宗、陆希声、邓锜、邵若愚、司马光、林希逸、董思靖诸宋本及《释文》,亦作“服”。

或亦作“伏”,盖为同音假借。蒋锡昌《校诂》:“《尔雅·释言》:‘复,返也。’四十章:‘返者道之动。’‘早复’,谓早返于道也。王注:‘早复常也。’常,即常道,亦谓早返常道也。”劳健《古本考》:“早服,犹言早从事。此句重在‘早’字,‘服’字但取叶韵。啬敛聚积,不早从事则无功,早服谓之重积德。德者,得也,犹孟子所谓集义所生者也,不早服,则义袭而取之者矣。孟子养气之说,皆与此章大旨相似。

韩非亦解‘服’字为‘服从道理’,作‘服’是也。”张松如说:“河上章句云:‘早,先也;服,得也。’早服云者,犹今言预见之谓。劳义较蒋说为长。”

(4)河、王、傅、范及诸唐本如此,“克”字或作“剋”、作“尅”,古通。韩非《解老》所引同。严遵本无“无不克则”四字,龙兴碑及赵志坚只省下“则”字。马王堆本甲本损掩,乙本只残留“莫知其”三字,前后俱损掩。

(5)王、傅与诸唐本如此。马王堆本甲本,上句损掩,乙本“极”字及“可以”二字损掩。严遵“有”作“为”。范应元及韩非所引,“可”上有“则”字。劳健《古本考》:“下文‘可以长久’,众本皆无‘则’字,韩、范此句‘则’字疑衍、既曰‘可以’,不烦更言‘则’也。”高亨《正诂》:“此句误脱‘之母’二字,当作‘莫知其极,可以有国之母’。”张松如《校读》:“这是四字句例推演而云然。而帛书甲本正作‘可以有国’,乙本亦只残留‘有国’二字。且韩非以‘有国’与‘有身’、‘有其国’与‘保其身’相提并论,于此,疑无‘之母’二字为是。高说非也。”

(6)马王堆本甲乙本及韩非《解老》所引皆如此,诸本并同。惟马王堆本乙本,“以”字、“长”字损掩,龙兴碑“长久”作“久长”。韩非说:“所谓‘有国之母’,母者,道也。道也者,生于所以有国之术,所以有国之术,故谓之‘有国之母’。”

(7)韩非《解老》所引如此。马王堆本乙本作:“是胃(谓)深根固氐(柢)长生久视之道也。”甲本同,“根”假作“槿”。诸本同马王堆本,而无“也”字。又河上本与诸唐本,“柢”作“蔕”,他本或作“蒂”。张松如《校读》:“此句上承‘可以长久’而言,属解释性质,韩文义长。”

【今译】

治理人民和侍奉上天,没有比积蓄力量更重要的了。要积蓄力量,就应该早作准备。早作准备,就叫做不断地积聚“德”。不断地积聚“德”,就能够攻无不克。攻无不克,就具有无法估计的力量。具有不可估计的力量,就可以统治国家。有了统治国家的根本,就可以长久地维持统治。根扎得深,柢长得牢,正符合延长生命的原则。

猜你喜欢
  九变第四十四·管仲
  三征(统泯随,交轮几)·方以智
  论语集注大全卷四·胡广
  民之于仁,甚于水火·孔子
  恰到好处·孔子
  悔过自新说·李颙
  卷三十四·王道焜
  书蔡氏传旁通卷一下·陈师凯
  商书·咸有一德·佚名
  第二 反应 3·王诩
  顯揚聖教論卷第二·欧阳竟无
  善見律毗婆沙卷第三·欧阳竟无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一·玄奘
  普陀洛迦新志卷八·王亨彦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二十九[宋磻]·惟白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折·朱凯

    (周瑜领卒子上,云)安排打凤牢龙计,准备兴邦立国机。某乃周瑜是也。我遣鲁肃持书一封,直至赤壁连城。请刘玄德赴会,此人欣然而来。某今日在此黄鹤楼上,安排筵宴,等待刘玄德,他此一来中我之计。英雄甲士,暗藏在壁衣之后。令人楼

  • 榖城山馆集卷十一·于慎行

    (明)于慎行 撰○七言律诗御试大祀方丘应制圣代郊禋典秩崇祗坛午夜肃斋宫五方琮帛坤灵会八变云韶帝德通星斗疎明香雾里旌旗回合晓霞中祯符欲胜汾阴日万歳声闻动逺空阁试中秋风露西清昼漏残月华缥缈凤城端三天如水销银汉

  • 卷之一千二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四百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六·胡一桂

    钦定四库全书史纂通要卷六元 胡一桂 撰秦秦始皇帝姓嬴名政年十三即王位【元年乙卯】二十六年【庚辰】初并天下始称皇帝除諡法欲传天下於万世故自号曰始皇帝後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於万推水德以建亥十月为岁首【初齐桓

  • 五、三藩之乱·汪荣宝

    康熙初年之大势顺治十八年(一六六一年)正月,世祖章皇帝崩,春秋二十有四。皇三子嗣位,是为圣祖仁皇帝,以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为辅政大臣,改明年(一六六二年)为康熙元年。是时明宗室诸王偏安割据者已荡灭无遗,其遗臣之奔

  • 卷六十·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六十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六十宗庙制度仪礼士冠礼筮于庿门【注冠必筮日于庙门者重以成人之礼成子孙也庙谓祢庙】乃宿賔厥明夕爲期于庙门之外 賔立于外门之外【注

  • 般若心经略疏连珠记上·师会

    立斯题者。示无胸臆尔。谓此记文。是皆佛祖之灵蛇夜光赤野丹渊明月亏全者也。第以朱丝金缕贯连成记。有类苍梧之珠丘焉。宋玉峰沙门师会述将释此疏。文二。初题目二。初标疏题。然题目有二种。冠之经首则曰经题。标于

  • 新华严经论 第十九卷·李通玄

    长者李通玄撰 十行品第二十一 将释此品约作三门分别。一释品名目。二释品来意。三随文释义 一释品名目者。此品正说十种行门。名为十行品 二释品来意者。此夜摩天宫本意。说十行品为表。此天莲华开为昼合为夜。为此

  • 卷第十四·白岩净符

    宗门拈古汇集卷第十四 古杭白岩嗣祖沙门 净符 汇集 △青二 荆州天皇道悟禅师(青二石头迁嗣) 因龙潭信问。某甲自到来。不蒙指示心要。皇曰。自汝到来。吾时中未尝不指示汝心要。信曰甚么处是指示某甲心要处。皇曰

  • 序·牧云通门

    序诗文之在天地烂然如芳树之花也无此则天地寂寂矣然花不择地而妍或在华堂或在名囿或在深山幽谷花于华堂者富贵人之诗文也花于名囿者才士之诗文也花于深山幽谷者高禅古德之诗文也如谓高禅古德不必以诗文见长将使华恒

  • 死人的殿堂·阿加莎·克里斯蒂

    阿加莎·克里斯蒂著侦探小说。著名犯罪小说家阿里亚德妮·奥利弗在为乔治爵士、斯塔布斯夫人主办的节庆活动策划“追寻谋杀游戏”的时候,产生了一种极其可怕的感觉。尽管可以称为直觉,但却令她挥之不去,百思不解。情急之

  • 乐记·戴圣

    《礼记》篇名。为先秦儒家关于音乐问题的理论著作。相传汉成帝时,刘向校书辑得音乐理论文章二十三篇,并将其中的十一篇(《乐本》、《乐论》、《乐礼》、《乐施》、《乐情》、《乐言》、《乐象》、《乐化》、《魏文侯

  • 习惯重于方法·胡适

    现代著名学者胡适终身积累了丰富的读书治学经验,并对此问题颇有研究。他关于如何读书,如何选书,如何做学问的不少精辟见解,值得今人学习、借鉴。本书收入胡适关于读书治学的文章、演讲稿二十多篇,力求全面、准确反映反映胡

  • 诗谱·陈绎曾

    诗论著作。元陈绎曾著。一卷。此书非诗法、诗格之作,实近于诗评。倡言魏晋古诗,所评均主于情真、事真,并不泥于古。全篇末云:“故君子贵自主,不可随流俗也。”有《说郛》本、《历代诗话续编》本。

  • 曲品·吕天成

    曲论。明吕天成撰。二卷。天成原名文,字勤之,号棘津,别号郁蓝生,浙江余姚人。万历诸生。工古文词,精音律。有剧作八种,均佚。此书约成于天启三、四年(1623—1624)间。载戏曲作家九十人,散曲作家二十五人,戏曲作品一百

  • 瞑庵杂识·朱克敬

    《瞑庵杂识》《瞑庵二识》为朱克敬的笔记体二集,如记录湘军与太平天国作战时,部分奏疏、对湖南厘金的缘起和抽收办法有详细说明。又如衡州民教的纠纷、长沙官绅的倾轧等等。杨坚点校。近代湘人笔记丛刊之一。

  • 幽梦续影·朱锡绶

    清朱锡授撰。一卷。锡授字撷筠,号镇洋,籍里不详。曾于湖北任县令,不为大宪所知,郁郁以殁。勤于撰述,著作颇丰,惜除是书外,其余皆散佚。是书成于光绪年间,约五千字。内容多载其阅世观物小语从中可窥作者人生观及其为人处事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