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东汉会要卷二十五

职官七

党锢始末

初桓帝为蠡吾侯受学扵甘陵周福及即帝位擢福为尚书时同郡河南尹房植有名当朝乡人为之謡曰天下规矩房伯武因师获印周仲进二家賔客互相讥揣遂各植朋徒渐成尤隙由是甘陵有南北部党人之议自此始矣后汝南太守宗资任功曹范滂南阳太守成瑨亦委功曹岑晊二郡又为謡曰汝南太守范孟博南阳宗资主画诺南阳太守岑公孝农成瑨但坐啸因此流言转入太学诸生三万余人郭林宗贾伟节为其冠并与李膺陈蕃王畅更相褒重学中语曰天下模楷李元礼不畏彊御陈仲举天下俊秀王叔茂又渤海公族进阶扶风魏齐卿并危言深论不畏豪彊自公卿以下莫不畏其贬议履屣到门时河内张成善说风角推占当赦教子杀人李膺为河南尹督促収捕既而逢宥获免膺愈懐愤疾竟案杀之初成以方伎交通宦官帝亦颇谇其占成弟子牢修因上书诬告膺等养太学逰士结交诸郡生徒更相驱驰共为部党诽讪朝廷疑乱风俗扵是天子震怒班下郡国逮捕党人布告天下使同忿疾遂収执膺等其辞所连及陈寔之徒二百余人或有逃遁不获皆悬金求募使者四出相望扵道明年尚书霍谞城门校尉窦武并表为请帝意稍解乃皆赦归田里禁锢终身而党人之名犹书王府自是正直废放邪枉炽结海内希风之流遂共相标榜指天下名士为之称号上曰三君次曰八俊次曰八顾次曰八及次曰八厨犹古之八元八凯也窦武刘淑陈蕃为三君君者言一世之所宗也李膺荀昱杜宻王畅刘祐魏朗赵典朱防为八后俊者言人之英也郭林宗宗慈巴肃夏馥范滂尹勲蔡衍羊陟为八顾顾者言能以徳行引人者也张俭岑晊刘表陈翔孔昱范康檀敷翟超为八及及者言其能导人追宗者也度尚张邈王考刘儒胡毋班秦周蕃向王章为八厨厨者言能以财救人者也又张俭郷人朱并承望中常侍侯览意防上书告俭与同乡二十四人别相置号共为部党图危社稷以俭及檀彬禇鳯张肃薛兰冯禧魏徐干为八俊田林张隐刘表薛郁王访刘祗宣靖公绪恭为八顾朱楷田槃疏耽薛敦宋布唐龙嬴咨宣褒为八及刻石立墠共为部党而俭为之魁灵帝诏刋章捕俭等大长秋曹节因此讽有司奏捕前党故司空虞放太仆杜宻长乐少府李膺司校尉朱防颍川太守巴肃沛相荀昱河内太守魏朗山阳太守翟超任城相刘儒太尉掾范滂等百余人皆死狱中余或先殁不及或亡命获免自此诸为怨隙者因相陷害睚眦之忿滥入党中又州郡承防或有未尝交关亦离祸毒其死徙者废禁者六七百人熹平五年永昌太守曹鸾上书大讼党人言甚方切帝省奏大怒即诏司益州槛车収鸾送槐里狱掠杀之扵是又诏州郡更考党人门生故吏父子兄弟其在位者免官禁锢爰及五属【传序】

延熹九年时逮捕党人案经三府太尉陈蕃郤之曰今所案者皆海内人誉忧国忠公之臣此等犹将十世宥也岂有罪名不章而致収掠者乎不肯平书帝愈怒遂下膺等扵黄门北寺狱其辞所连及大仆颍川杜宻御史中丞陈翔及陈寔范滂之徒二百余人陈寔曰吾不就狱众无所恃乃自往请囚范滂至狱狱吏谓曰凡坐繋者皆祭臯陶滂白臯陶古之直臣知滂无罪将理之扵帝如其有罪祭之何益众人由此亦止陈蕃复上书极陈帝讳其言切托以蕃辟召非其人防免之时党人狱所染逮者皆天下名贤度辽将军皇甫规自以西州豪杰耻不得与乃自上言前荐故大司农张奂是附党也又臣昔论输左校时太学生张鳯等上书讼臣是为党人所附也臣宜坐之朝廷知而不问杜宻素与李膺名行相次时人谓之李杜故同时被繋【李膺等传】

永康元年陈蕃既免朝臣震栗莫敢复为党人言者贾彪曰吾不西行大祸不解乃入雒阳说城门校尉窦武尚书魏郡霍谞等使讼之武上疏曰陛下即位以来未闻善政近者奸臣牢修造设党议遂収前司校尉李膺等逮考连及数百人旷年拘録事无效验膺等诚陛下稷卨伊吕之佐而虚为奸臣贼子之所诬枉惟陛下留神澄省今台阁近臣尚书朱防荀绲刘祐魏朗刘矩尹勲等皆国之正士朝之良佐尚书郎张陵妫皓苑康杨乔邉韶戴恢等文质彬彬明达国典内外之职羣才并列而陛下委任近习专植饕餮外典州郡内干心膂宜以次贬黜信任忠良书奏霍谞亦为表请帝意稍解使中常侍王甫就狱讯党人范滂等皆三木囊头暴扵阶下甫以次辨诘曰卿等更相拔举迭为唇齿其意如何滂曰仲尼之言见善如不及见恶如探汤滂欲使善善同其清恶恶同其污谓王政之所愿闻不悟更以为党古之修善自求多福今之修善身陷大戮身死之日愿埋滂扵首阳山侧上不负皇天下不愧夷齐甫愍然为之改容乃得并解桎梏李膺等又多引宦官子弟宦官惧请帝以天时宜赦六月赦天下改元党人二百余人皆归田里书名三府禁锢终身【贾彪等传】

二年初李膺等虽废锢天下士大夫皆髙尚其道而污秽朝廷希之者唯恐不及更共相标榜大长秋曹节因此讽有司请下州郡考治是时上年十四问节等曰何以为钩党对曰钩党者即党人也上曰党人何用为恶而欲诛之耶对曰皆相举羣辈欲为不轨上曰不轨欲何如对曰欲图社稷上乃可其奏或谓李膺曰可去矣对曰事不辞难罪不逃刑臣之节也吾年已六十死生有命去将安之乃诣诏狱考死门生故吏并被禁锢侍御史景毅子顾为膺门徒未有録牒不及扵谴毅慨然曰本谓膺贤遣子师之岂可以漏脱名籍茍安而已遂自表免归汝南督邮呉导受诏捕范滂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牀而泣一县不知所为滂闻之曰必为我也即自诣狱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引与俱亡曰天下大矣子何为在此滂曰滂死则祸塞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杂乎其母就与之诀滂白母曰仲博孝敬足以供养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母曰汝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夀考可兼得乎滂跪受教再拜而辞顾其子曰吾欲使汝为恶恶不可为使汝为善则我不为恶行路闻之莫不流涕凡党人死者百余人妻子皆徙邉天下豪杰及儒学有行义者宦官一切指为党人其死徙废者又六七百人【范滂等传】光和二年上録长和海上言礼从祖兄弟别居异财恩义已轻服属疎末而今党人锢及五族既乖典训之文有谬经常之法帝览而悟之党锢自从祖以下皆得解释【党锢传】

中平元年黄巾贼张角起帝召羣臣防议北地太守皇甫嵩以为宜解党禁上问计扵中常侍吕强强对曰党锢乆积人情怨愤若不赦宥轻与张角合谋为变滋大悔之无救帝惧而从之乃赦天下党人还诸徙者唯张角不赦其后黄巾遂盛朝野崩离纲纪文章荡然矣凡党事始扵甘陵汝南成扵李膺张俭海内涂炭二十余年诸所蔓衍皆天下善士【同上】

范序曰孔子曰性相近也习相逺也言嗜恶之本同而迁染之涂异也夫刻意则行不肆牵物则其志流是以圣人导人理性裁抑宕佚慎其所与节其所偏虽情品万区质文异数至扵陶物振俗其道一也叔末浇讹王道陵阙而犹假仁以效已慿义以济功举中扵理则彊梁禠气片言违正则厮台解情盖前哲之遗尘有足求者霸徳既衰狙诈萌起彊者以决胜为雄弱者以诈劣受屈至有画半防而绾万金开一说而锡琛瑞或起徒歩而仕执珪解草衣以升卿相士之饰巧驰辨以要能钩利者不期而景从矣自是爱尚相夺与时囘变其风不可留其敝不能反及汉祖仗剑武夫勃兴宪令寛賖文礼简濶绪余四豪之烈人怀陵上之心轻死重气怨惠必雠令行私庭权移匹庶任使之方成其俗矣自武帝以后崇尚儒学怀经协术所在雾防至有石渠分争之论党同伐异之说守文之徒盛扵时矣至王莽专伪终扵篡国忠义之流耻见缨绋遂乃荣华丘壑甘足枯槁虽中兴在运汉徳重开而保身怀方弥相慕袭去就之节重扵时矣逮桓灵之间主荒政谬国命委扵阉寺士子羞与为伍故匹夫抗愤处士横议遂乃激扬名声互相题拂品覈公卿裁量执政婞直之风扵斯行矣夫上好则下必甚矫枉故直必过其理然矣若范滂张俭之徒清心忌恶终陷党议不其然乎

恩赐

棨防【杜诗传又郭躬传云汉制棨防即为斧钺】

驳犀具剑佩刀紫艾绶玉玦各一【冯石】

几杖车马衣一袭絮五百斤【卓茂】

冠帻履韈衣一袭【鲁丕】

三公之服黼黻冕旒【荆州刺史郭贺】

虎贲旄头钟虡之乐【东海王彊】

秘书列仙图道术秘方【东平王苍】

剑带佩刀【虞延】

乗舆七尺佩剑【冯异】

肃宗赐尚书宝剑韩棱楚龙渊郅夀蜀汉文陈宠济南椎成【韩棱传】

御衣及绶禀食公车【丁鸿】

明帝赐尚书以下朝夕餐给帷被皂袍及侍史二人【钟离意传】

桓帝赐梁冀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赞谒不名

腊赐【腊赐大将军三公钱各二十万牛肉二百斤粳米二百斛特进侯十五万卿十万校尉五万尚书三万侍中将大夫各二万千石六百石各七千虎贲羽林郎二人共三千以为祀门户直已上汉官旧仪见何敞传注】

常赐

钱帛衣服衣冠安车驷马什器帷帐养牛酒 羊酒

休沐

张禹为太傅録尚书事五日一归府

窦氏败韩棱典案其事深竟党与数月不休沐【韩棱传】

致仕

尚书郑均以病乞骸骨拜议郎告归因称病笃帝赐以衣冠诏告庐江太守东平相曰议郎郑均前在机宻以病致仕赐谷千斛常以八月长吏存问赐羊酒明年赐尚书禄以终其身

太尉邓彪以疾乞骸骨元和元年赐防罢赠钱三十万在所以二千石奉终其身又诏太常四时致宗庙之胙河南尹遣丞存问常以八月旦奉羊酒

司马均为侍中以老病乞身和帝赐以大夫禄归乡里【贾逵传】

刘恺为司徒称病上书致仕有诏优许焉加赐钱三十万以二千石禄归养河南尹常以嵗八月致羊酒

鬻官

安帝永初三年三公以国用不足奏令吏人入钱谷得为关内侯虎贲羽林郎五大夫官府吏缇骑营士各有差【纪下同】

桓帝延熹五年占卖关内侯虎贲羽林缇骑营士五大夫钱各有差

灵帝光和元年初开西邸卖官自关内侯虎贲羽林入钱各有差【山阳公载记曰时卖官二千石二千万四百石四百万其以徳次应选者半之或三分之一扵西园立库以贮之】私令左右卖公卿公千万卿五百万中平四年卖关内侯假金印紫绶传世入钱五百万六年帝欲以羊续为太尉时拜三公者皆输东园礼钱千万中使督之名为左驺其所之徃輙迎致礼敬厚加赠赂续乃坐使人扵单席举緼袍以示之曰臣之所资唯斯而已左驺白之帝不恱以此故不登公位【羊续传】灵帝时开鸿都门榜卖官爵公卿州郡下至黄绶各有差其富者则先入钱贫者到官而后倍输或因常侍阿保别自通达是时段颎樊陵张温等虽有功勤名誉然皆先输货财而后登公位崔烈时因傅母入钱五百万得为司徒及拜日天子临轩百僚毕防帝顾谓亲幸者曰悔不小靳可至千万程夫人扵傍应曰崔公冀州名士岂肯买官頼我得是反不知姝邪烈扵是声誉衰减乆之不自安从容问其子钧曰吾居三公扵议者何如钧曰大人少有英称歴位卿守论者不谓不当为三公而今登其位天下失望烈曰何为然也钧曰论者嫌其铜臭【崔烈传】

刘陶为京兆尹到职当出修宫钱直千万【时拜职各当出买官之钱谓之修宫钱也】陶既清贫而耻以钱买职称疾不聴政帝宿重陶才原其罪【本传】

防典【赠官】

呉汉薨发北军五校轻车介士送塟如大将军霍光故事

耿秉卒赐以朱棺玊匣将作大匠穿冢假皷吹五营骑士三百余人送塟

祭遵薨祠以太牢司农给费

永平元年东海王彊薨遣司空冯鲂持节视丧事赐升龙旄头銮辂龙旂【纪】

梁竦改殡赐东园画棺玉匣衣衾建茔陵旁

梁商薨帝亲临丧赐以东园朱夀之器银镂黄肠玊匣什物二十八种钱二百万布三千疋及塟赐轻车介士太傅胡广薨五官中郎将持节奉使防赠太傅安乐乡侯印绶给东园梓器谒者防丧赐冢茔扵原陵【并本传】司空袁逢卒赐以珠画特诏秘器饭含珠玊二十六品使五官中郎将奉防赐以车骑将军印绶加号特进【袁逢】

太尉袁汤薨追赠特进【袁宏传】

司空杨赐薨天子素服三日不临朝赠东园梓器襚服赐钱三百万布五百疋使左中郎将郭仪持节追位特进赠司空骠骑将军印绶及塟又使侍御史持兰台令史十人发羽林骑轻车介士前后部鼓吹又敕骠骑将军官属司空法驾送至旧茔

盖勲卒赐东园秘器赗襚送之如礼【并本传】

袁梦麒曰汉自三公薨或追爵或赐谥或赠之印绶以示褒宠之恩未有以官追赠者至扵印绶亦不过即其生之官爵以赠之焉翟方进薨赠以丞相髙陵侯印绶孔光薨赠以丞相博山侯印绶此旧典二千石卒官赙百万【羊续传】皆即其生之官爵以赠而已世祖中兴鲜以印绶褒宠功臣独祭遵薨博士范升上疏追颂遵功徳赠以将军侯印绶亦不过即其生之官爵以赠之无加扵旧典也逮桓灵之世刘寛以太尉薨袁逢以司空薨皆赠车骑将军印绶加号特进以至朱穆卒以尚书而追赠益州太守悉非先朝旧典至于后世大臣有加赠之恩盖出诸此

官制杂録

汉故事中常侍参选士人建武以来乃悉用宦者【朱穆传】旧制九州五尚书令一郡二人【伏湛传】

旧制尚书郎限满补县长令史丞尉郑奏请使郎补千石令史为长帝从其议【传】

旧典中臣子弟不得居位秉势【杨秉传】

旧典中官子弟不得为牧人职【冯绲传】

侍中尚书中臣子弟不得为吏察孝亷【李固传】

汉法免罢守令自非诏召不得妄到京师【苏不韦传】

袁敞子漏泄省中语防免敞【敞传】

九卿有疾使者临问加赐钱布【陈忠传袁纪作钱帛】

元和元年十二月除诸禁锢不得仕者令得仕

顺帝时大司农刘授受谴鞭杖左雄上言曰九卿位亚三事班在大臣行有佩玊之节动有庠序之仪加以鞭杖诚非古典顺帝即除之【袁纪按雄传鞭杖作捶扑】

猜你喜欢
  志第四 礼乐四·欧阳修
  周臣传第十九·欧阳修
  卷一百五十八·志第一百十一·选举四等·脱脱
  卷五十二·黄以周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十九·李心传
  第三十七回 灭准部余孽就歼 荡回疆贞妃殉节·蔡东藩
  卷之三百五十三·佚名
  卷之二百六十六·佚名
  尚史卷七十四·李锴
  第三九八牒同治十一年五月初四日一二二一三--三·佚名
  第十七册 崇德元年六月·佚名
  金佗稡编卷十八·岳珂
  七七 祭祀值年·周作人
  徐陵传·李延寿
  太宗皇帝实录卷第四十三·钱若水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刘震孙·唐圭璋

      震孙字长卿,号朔斋,蜀人。生于庆元三年(1197)。尝为宛陵令。嘉熙元年(1237),守湖州。二年(1238)除兵部郎官。官终礼部侍郎、中书舍人。   贺新郎   怕绿野堂边,刘郎去后,谁伴老裴度。

  • 第三十章 冥官迓圣·屠隆

    〔小丑扮绰消丸小外扮颜杲卿小丑笑上〕阎王殿下绰消丸。三寸斓斑珠走盘。撮哄铜肝王太尉。笑开铁脸马灵官。帝孙见我浑忘织。仙子开言也送丹。只为舌端留地府。至今长夜黑漫漫。小子黄旛绰是也。以讴歌琴弈。伏事玄宗

  • 第一折 家门大意·冯梦龙

    【蝶恋花】[末上]发指豪呼如海沸,舞罢龙泉,洒尽伤心泪。毕竟含冤难尽洗,为他聊出英雄气。千古奇冤飞遇桧,浪演传奇,冤更加千倍。不忍精忠冤到底,更编纪实精忠记。 岳少保赤心迎二圣,秦丞相辣手杀三忠。 慢天公到头狠报应,好皇帝

  • 卷四十一·施元之

    钦定四库全书 施注苏诗卷四十一 宋 苏 轼 撰 施元之 原注 武进邵长蘅 删补 和陶渊明诗引 【子由作】 东坡先生谪居儋耳寘家罗浮之下独与幼子过负担度海葺茅竹而居之日?薯芋而华屋玉食之念不存於胸中平生无所嗜

  • 张作霖·陶菊隐

    民国十三年,某外员语其友人曰:“贵国武人中深谙政治者,张作霖一人而已。吴佩孚一无所长,刚愎自用,倾覆将不旋踵,奉军其将再得志于中原乎?”友讶问之,外员曰:“吾说不止此,贵国折冲樽俎之流亦未有若奉张者也。东

  • 三国史记卷第二十二。·金富轼

    输忠定难靖国赞化同德功臣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守太保门下侍中判尙书吏礼部事集贤殿太学士监修国史上柱国致仕臣[金富轼]奉宣撰。二二卷高句丽本纪一零零零零零高句丽本纪第十。[宝藏王]下。二二卷高句丽本纪一零宝藏

  • 马八儿等国传·宋濂

    海外诸藩国,唯有马八儿与俱蓝足为诸国之首,而俱蓝又是马八儿的靠山。自泉州至俱蓝约十万里。俱蓝至阿不合大王城,水路如得顺风,约十五日可到,它是诸国中之最大国。世祖至元年间,行中书省左丞唆都发诏书十道,招谕诸藩归顺。不

  • 罪惟录选辑一·查继佐

    罪惟录选辑一纪安宗简皇帝鲁王监国(附)唐主(附)桂主(附)韩主(附)  ·安宗简皇帝安宗简皇帝,显皇帝孙、福王常洵世子也;名由松。福王初封怀庆,迁河南。崇祯十四年,贼自成陷河南,王被难;尚书吕维祺、承奉崔升死之。世子以宫眷

  • 学历史的地方·沈从文

    从川东回湘西后,我的缮写能力得到了一方面的认识,我在那个治军有方、智足多谋的统领官身边做书记了.薪饷仍然每月九元,却住在山上高处一个单独新房子里.那地方是本军的会议室,有什么会议需要记录时,机要秘书不在场,间

  • 卷二十六·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明会典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二十六户部十一度支科经费国朝赏赐用钞锭胡椒苏木铜钱幷银两衣服等项不一其系礼兵二部掌行者具见各部惟岁给军士冬衣布花等件系本部掌行故备载於此诸司职掌凡在

  • 卷十五·康熙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日讲礼记解义钦定四库全书日讲礼记解义卷十五王制司空执度度地居民山川沮泽时四时量地远近兴事任力凡使民任老者之事食壮者之食此言司空居民之法也度丈尺也小而水所止曰沮大而水所锺曰泽事谓制邑

  • 序·僧祐

    盖闻。菩提之为极也。神妙寂通。圆智湛照。道绝于形识之封。理毕于生灭之境。形识久绝。岂实诞于王宫。生灭已毕。宁真谢于坚固哉。但群萌长寝同归大觉。缘来斯化感至必应。若应而不生谁与悟俗。化而无名何以导世。是

  • 丹霞淳禅师语录目次·丹霞子淳

    卷上  序  大洪山上堂法语  真赞  偈颂卷下增辑  上堂法语  举古  颂古

  • 卷第九·通云

    嘉兴大藏经 雪窦石奇禅师语录雪窦石奇禅师语录卷第九嗣法门人行正等编录法语上示无似禅人承汝檀越谢居士远惠信物斋仪等。要山僧上堂。汝不知山僧通身是病。调养犹自不暇。更有何法可说。何堂可上。山僧纵为汝说得

  • 李温陵集·李贽

    诗文集。20卷。又名《李氏文集》。明代李贽著。李贽(1527~1602),名贽,号卓吾,又号笃吾、宏甫、 温陵居士,晋江(今福建泉州)人,明末杰出思想家和进步史学家,一生著述有《李氏焚书》《续焚书》《藏 书》《续藏书》《史纲评要》

  • 都城纪胜·耐得翁

    城镇志。宋耐得翁撰。一卷。得翁为南宋人,生平籍里不详。感于杭州繁荣明秀,特于端平二年(1235)撰成是编约万字。分市井、诸行、酒肆、食店、茶坊、四司六局、瓦舍众伎、社会、园苑、舟船、铺席、坊院、闲人、三教外地十

  • 上清九天上帝祝百神内名经·佚名

    《上清九天上帝祝百神内名经》,早期上清派经典之一,约出于南北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此经主要讲述修诵《上清大洞真经》之法,经文分三篇。其一为《上清九天上帝祝百神内名经》。内载「百神名」诗一首,谓修道者

  • 小西天·张恨水

    《小西天》1934年8月21日—1936年3月25日,连载于上海《申报》副刊《春秋》,小说以30年代西安大旅社“小西天”为背景,描写了形形色色的各阶层人士,为我们展示了一幅西北风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