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端王与溥俊

拳匪之乱,实根于戊戌政变之反动力,而为之枢纽者,则端王与大阿哥溥俊是也。初,端王与李莲英极相得,太后常言:“端王载漪秉性忠诚。”故立其长子为大阿哥,实皆莲英为之道地耳。端王性粗暴,绝无意识及威仪,惟见太后极醇谨。

每太后与之言,辄震惧失次,汗流被体。太后谓为忠诚者,盖以此也。初,太后欲废载湉,既数为中外臣工及外使所阻,乃思立储以俟机会。时文廷式、翁同龢诸帝党皆罢归,李鸿章以文华殿大学士为首相。李故骨鲠,在朝列,慈禧颇敬惮之。己亥冬杪,两广总督出缺,命鸿章往任事。故事:京大员外放,约半月始行。李始陛辞,命下督鸿章殊急。鸿章抵粤未几,某日,法领事询海关监督某:“本日有立储事。”某询:“奚至?”法领谓:“今晨驻京使电巴黎政府,政府转安南法督,更电粤,故知之。”某偕司道谒鸿章。故事:宫中大事由阁臣军机会议后行。时鸿章去京日迩,且此大事,无不先奉诏者。鸿章闻言良久,曰:“宁有此?吾未奉诏,而法领先有闻乎?”

午后四钟,果奉诏。盖出鸿章时谋已先定,特不欲其知而沮尼耳。太后之专擅乱政,不恤人言至此。溥俊顽呆肖其父,慈禧笃爱之。不乐读书,惟时与内监为嬉戏。及拳匪祸起,尤狂妄附和其父。对于光绪帝傲慢无礼。以帝好读外国文字也,大呼帝为“鬼子徒弟”。太后闻之怒甚,立命将大阿哥抽二十鞭。

端王知之,大恨。翌日,率拳匪数十人呼噪入宫,找寻二毛子。

至宁寿宫门,太后尚未起。端王等大呼:“请皇帝出来,皇帝是洋鬼子的朋友。”其时端王粗莽之状,甚可骇异。声为太后所闻,正问讯间,又闻群呼:“杀洋鬼子徒弟。”太后急走出立阶上,诸王公及拳民聚于下。太后大怒,斥端王曰:“尔即自为皇帝乎?胡闹至此,亦复成何体制?尔当知乘此国事纷乱,即谓可任意攫取?此大误矣。速去毋溷。帝位废立与否,惟予有权。尔若依尔子为储贰,遂肆行无忌,不知予可立即可废。

尔不自量,予顷刻即可废之。尔速领此等人出走。苟不奉旨,不得入也。尔知罪,速叩首请罪而去。”端王大惧,叩首不已。

太后命罚俸一年,以示薄惩。义和团首领在此叫衅,立即斩首。

于是人人震惧,不敢觊觎非分矣。大阿哥曾谓太后曰:“请护送太后往热河,让皇帝在京中,与其朋友外国人讲和。”太后斥之,然大阿哥终不悛也。大阿哥年十五,肥胖粗野,状类伧荒,喜着武装。常出外观剧,戴金边毡帽,内着皮衣,外罩红色军服,如夺标者,与伶人、混混等多相稔。颇工马术,亦善音乐。观剧时,如台上鼓板稍错,即离席大骂,或自登台代之。

怪状劣迹,殆难悉数。有时为太后所闻,则重加鞭责。忽与侍奉太后之宫女有私。太后知之,大怒,不待罪魁之惩办,早有废立之意矣。又时与内监击瓦片水上,计其纵跃次数以赌胜负,俗呼“打水搬”者是也。又尝于西安行宫殿上踢毽子,殿官称宝座前不宜作此,乃骂曰:“宝座是咱所坐,尔敢阻挠耶?”

太后闻之,心恶其粗鄙。及和议成,端王降庶人,编发新疆,大阿哥遂废。然太后犹怜悯之,月给四百金以养赡焉。

猜你喜欢
  卷十一 孝宗·王夫之
  卷十四 孝武帝·王夫之
  石匮书后集卷第四十二·张岱
  卷之五十八·佚名
  卷之四百五十五·佚名
  第四九提讯名单(堂谕)光绪七年十月十一日一一二○七-四·佚名
  卷十八·郝经
  一一九七 军机大臣奏遵旨销毁李清书四种应行补函商酌办理情形片·佚名
  卷五·郭居仁
  卷三十三·高士奇
  ●卷十·钱谦益
  裴叔业传·魏收
  卷四十四·佚名
  卷一百三·佚名
  卷八十二·宋敏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张焘·唐圭璋

      焘字子功,德兴人。元祐七年(1092)生。宣和进士。官兵部侍郎。以上疏力诋和议,忤秦桧,出知成都府。桧死,累迁参知政事。乾道二年(1166)卒,谥忠定。   踏莎行   阳复寒根,气回枯杆。前村昨夜梅初绽。谁言造化没偏颇,半开何

  • 卷三十二·曹庭栋

    钦定四库全书宋百家诗存卷三十二嘉善曹庭栋编芸隠诗集施枢字知言号芸隠浮玉人绍定初累举不第从辟入呉摄庾台幕往来锦溪间富吟咏自为序云余萍泛不羁每多感赋至市桥见月之句若有解悟暇日故箧得可意者百篇题曰芸隠勌游

  • 平定三逆方略卷三十八·佚名

    卷三十八   康熙十七年六月庚午朔,诏责大将军康亲王杰书。上谕议政王等曰:康亲王杰书用兵甚为选愞,自至浙江,安居无事之地;及屡降严旨督趣,始破衢州之贼,进定福建。福建既平,不事预防固守;俾海贼登岸,遂困海澄。况我朝军法赏

  • 宋史纪事本末卷七·陈邦瞻

    英宗之立仁宗景祐二年春二月育宗室子宗实于宫中宗实太宗之曾孙商王元份之孙江宁节度使允让之子也帝未有储嗣取入宫命皇后抚鞠之生四年矣嘉祐元年五月罢知谏院范镇先是帝暴疾宰相文彦博因请帝建储帝许之防疾瘳而止至是

  • 纲目续麟卷十三·张自勋

    【丁梁太平二年魏防帝四年齐天保八年陈高祖武帝丑陈覇先永定元年周孝愍帝宇文觉元年九月以后世宗明帝毓元年○是岁梁魏皆亡陈周代并齐三大国后梁一小国凡四国】春正月周公觉称天王废魏主爲宋公宇文防自爲大司马考异【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六十一·佚名

    嘉靖四十五年八月己未朔○甲子进封敬妃文氏为贵妃册封宫御尚氏为寿妃 命镇远侯顾寰安平伯方承裕持节大学士李春芳郭朴捧册○乙丑○宁夏卫地震○丙寅 孝康敬皇后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宁伯刘允中祭 泰陵○丁卯 孝慈高皇

  • 卷之一百六十八·佚名

    光绪九年。癸未。八月。戊申朔。祭大社大稷。遣肃亲王隆勤恭代行礼。记注  ○上诣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丁丑皆如之。记注○谕内阁、徐用仪奏、遵查工程、请旨办理各一摺。所有泰陵宝城工程。

  • 经幄管见卷一·曹彦约

    (宋)曹彦约 撰寳庆元年九月十七日初供职同侍讲范楷候对是日读寳训谨外戚篇 景德四年上谓近臣曰每岁承天节皇诸亲为姻族求恩多过有希觊朕常念羣臣戮力尽瘁或逺在边防久厯岁时非功状显著未尝进一资一级此若尽遂所请甚紊

  • 卷八十三·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八十三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颜师古注 薛宣朱博传第五十三 薛宣字赣君东海郯人也【师古曰赣音贡郯音谈○宋祁曰赣如淳音钳】少为廷尉书佐都船

  • 四一 高等法院·邹韬奋

    十二月四日的下午一点半的时候,我们刚才吃完午饭,公安局第三科科长跑进来,说立刻要送我们到苏州高等法院去。我们突然得到这个“立刻”动身的消息,想打个电话给家属通知一下,免得家人挂念,而且我们里面还有人要叫家属送铺盖

  • 论语正义卷十九·刘宝楠

    季氏第十六集解凡十四章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注〕孔曰:「颛臾,伏羲之后,风姓之国,本鲁之附庸。当时臣属鲁,季氏贪其土地,欲灭而取之。冉有与季路为季氏臣,来告孔子。」】 孔子曰:「

  • 孝养第二十五·桓宽

    【题解】封建统治阶级为维护其宗法等级制度,防止“臣弑君”、“子弑父”等犯上作乱的事情发生,把孝道作为要求人民身体力行的道德规范。西汉王朝宣扬“以孝治天下”,上而最高统治者,除开国

  • 卷第四·志磐

    佛祖统纪卷第四宋景定四明东湖沙门志磐撰教主释迦牟尼佛本纪第一之四入涅槃序曰。如来所说一代法门。其意在乎开显大事因缘而已。及乎人机既得大益。则又为之说云。所应度者皆已度毕。于是唱入灭度。以示化仪之有始卒

  • 卷之一·德清

    八十八祖传赞卷之一匡庐憨山释 德清 述秀水寓公 高承埏 补嘉兴上士 钱应金 较陈如尊者传阿若憍陈如尊者。阿若名也。此云解。陈那或云陈如。此云火器。姓也。以先世从事。遂以为氏。佛之母族也。以佛初出王宫入

  • 华严经普贤观行法门·法藏

    沙门 法藏 撰依华严经普贤观行法初明普贤观次明普贤行。初中有十门第一会相归性门谓观一切法自性皆空分别解了一念行心称理而观摄散入静名止第二依理起行门谓以所观真理非断空故不碍事法宛然显现是故令止不滞寂寂不

  • 卷第二十六·白岩净符

    宗门拈古汇集卷第二十六 古杭白岩嗣祖沙门 净符 汇集 △南五 袁州仰山南塔光涌禅师(南五仰山寂嗣) 因僧问。文殊是七佛之师。未审文殊还有师否。塔曰遇缘即有。曰如何是文殊师。塔竖起拂子。僧曰莫只者便是么。塔

  • 序·铁壁慧机

    宗門語句有遮有表隨表隨遮隨遮隨表遮何以故原無言說故表何以故私通一線故表隨遮何以故使人自悟故遮隨表何以故發人疑情故祖庭秋晚波旬議橫語錄盛行未摸宗旨以為遮則嘔盡心脾以為表則茫無消息一盲眾盲識法者懼鐵壁禪師

  • 假面的告白·三岛由纪夫

    《假面自白》是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成名作和代表作,发表于1949年。作品带有自传性质,描述了主人公“我”的成长历程,以及复杂的心理活动。《假面自白》不仅在文学上是一部出色的作品,而且由于其存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