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凡例

一东林书院本在无锡城东弓河上宋政和间杨龟山先生从京洛南旋侨寓于此与诸贤讲学十有八年之所也歴南宋元明久已倾废至正德嘉靖间邑先达邵二泉乞休居乡在城南别建东林书院祀龟山及诸贤于内与门人华云等讲学于中故列传首龟山次从游之罗仲素喻子才尤延之李兀德蒋良贵胡德辉六君子次即列二泉以其为东林发轫之贤也

一东林书院自宋至明久湮故址至万厯中乡先生顾泾阳昆季罢官归求弓河故址与同里高景逸重复兴起而龟山之讲堂遂还旧观四方学者始集故是传首列泾阳昆季次即景逸起于万厯止于崇祯至于本朝人物以俟后之君子

一是传皆本七录及东林党人榜并熹宗实录七录者曰天鉴曰雷平曰同志曰薙稗曰点将曰蝇蚋曰蝗蝻七录所载或百余人或二三百人或多至五百余人党人榜者逆珰魏忠贤于天启五年十二月乙亥朔矫旨颁示天下禁锢东林诸君子生者削籍死者追夺或逮问追赃之文告也又有前锋及后劲二榜皆载清流姓名余则按其姓氏稽其仕籍或趋其里居叩其父老询其子孙或考之记闻核之志述采之史传国册诸书而为编次其或姓名虽载七录生平无所建白未遭逆害并有人品不甚端者概不入

一七录所载不尽东林人也雷平录或谓出于沈?本欲耸上尽逐诸贤以罢去而辍蝇蚋录则出于温体仁薙稗录或谓出于陈演或曰出自杨维垣有孙党昆党秦党楚党齐党赵党邹党东林党浙党之目点将录则出于魏广微蝗蝻录则出于阮大铖又有续点将录续蝇蚋录则并七录而尽归东林矣或曰续蝇蚋录及蝗蝻录乃复社诸君子也计二千二百五十五人惟两陜滇中无人七录所载有与东林毫无干涉者以睚眦私忿而并入焉彼旣以为东林而害之余即以为东林而进之

一东林弓河书院毁于逆珰髙景逸顾庸庵两先生移建于锡城东门内更名道南终崇祯朝讲学甚盛从游者益众主席者亦不一其人而其分则为复社又分而为几社数千人然讲者聴者或无功业于世或鲜道德于身徒事口舌讲论诵说乃或偶踵东林之门或偶聴讲于东林或出些微少资于东林或假肄业于东林以博科第或附影射于东林以求名髙或执役服于东林以志求食或入乡贤名宦不可得而借足于东林或甘阿势求荣以趋承而邀福于东林者究之圣贤之学性命之理茫然不知曰我东林也我祖我父东林也居然欲附于大贤之列国人皆曰不可谅诸君死而有知自亦以为不可余固以为不可也槩不入

一是传不分朝代及科第先后总以死难死节诸君子行状相类者彚集于前余则因其比而列之则死殁之先后岁月之叅差概不能一

一是传七录及党人榜所载者或前是而后非或始君子而终小人或言伯夷而行盗跖盖棺之后论其人品则或死有余辜诛之不足者或并非清流而逆珰诬为清流言行皆不足取法者概严不入

一是传名教所闗流为二氏者即属东林亦严摈之或先从二氏而卒归儒者则进之如熊开元姜采方以智辈本清流人物也及其老而为僧故不入如章如金等幼本黄冠及长归儒又从事理学故进之

一是传启祯两朝事大都备十之七八矣若删去一二则东林始末不彰焉且死节诸君子炳若日星岂可湮没况有闗于东林者乎故不敢遽去也读者幸谅之

一是传实有清流人物或至其籍问其子孙则飘零异地询之父老则凋谢无存搜之载纪又乏其著述考之史传竟无其故事故无从立传惟附于诸君子传中而已如曹于汴郑三俊等皆清流人物也俱不得其事实倘有见闻确者请示我以便续入集中

一是传史家体也每多慷慨激烈之言牢骚不平之语怨天尤人之句然不如是则无以示劝惩慰幽愤矣非若理学家言一味温厚和平牖人于中庸之道也若饤饾先生指为激烈斥为怨尤则请先读二十一史知史家体裁而后可也

猜你喜欢
  卷二百六十三 列传五十·赵尔巽
  卷十二·凌雪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一百九十四·佚名
  卷之二百三·佚名
  卷之八十五·佚名
  ●卷六·余继登
  ●卷四·王恽
  第三七九出示同治七年闰四月二十二日一二二○九--二一·佚名
  第二九八详光绪十五年十一月廿八日一一七一四--七·佚名
  第三十二册 天聪四年八月至十二月·佚名
  卷一·吕中
  卷九·李天根
  史万岁传·李延寿
  侯蒙传·脱脱
  纲鉴易知录卷七六·吴楚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九十七·彭定求

        卷397_1 【青云驿】元稹   岧峣青云岭,下有千仞谿。裴回不可上,人倦马亦嘶。   愿登青云路,若望丹霞梯。谓言青云驿,绣户芙蓉闺。   谓言青云骑,玉勒黄金蹄。谓言青云具,瑚琏杂象犀。   谓言青云吏,的的颜

  • 陈祖安·唐圭璋

      祖安字仲久,建阳人。建炎四年(1130),监都税院,坐事勒停。绍兴十五年(1145),知华亭县。二十五年(1155)时,为右通直郎,淮南路转运司干办公事,忤秦桧,放罢。寻勒归建州本贯。桧死,令逐便。   如梦令   湖光亭   月直金波潋滟

  • 甲集第十九·钱谦益

    殷文懿奎二十五首【关外纪行四十韵】一下东吴船,久留中立县。故人致殷勤,行役成迁延。忽惊月破腊,况喜雪见夋。游壮乏厚装,期愆畏多谴。黾勉渡长淮,迤逦违近甸。云来芒砀青,树带隋堤茜。睢水觅忠魂,梁园

  • 四集卷三十八·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三十八古今体一百五十三首【丙申六】雨【五月初二日】自朝还至暮不疾亦非徐势沛悠扬矣理含藴藉与谁能较分寸惟喜利耰锄真是依旬泽【自二十二日得雨之後隔数日必逢阵雨而今日则自晨至夕势尚未

  • 卷四百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百三元稹酬东川李相公十六韵【次用本韵并啓】稹啓今月二十日州吏回伏受相公书示知小生所献和慈竹等诗关逹鉴览不蒙罪退而又赐诗一十韵并首序一百二十三言废名位之常数比朋友以字之饰扬涓埃

  • 卷二百四十八 熙寧六年(癸丑,1073)·李焘

      起神宗熙寧六年十一月盡是年十二月   十一月庚子朔,中書言:「奉旨置簿考察內外官司功過,如遇差除檢、錄進擬內有特旨者,欲自今亦同檢、錄。」從之。   殿直張榮垂拱殿起居唐突自陳,先因罪勒停,有女賣入禁中,詔貸其罪

  • 简介·昭梿

    《啸亭杂录》为清代掌故史料笔记。正录十卷,续录五卷。清昭槤撰。昭槤(1776—1829),姓爱新觉罗,号汲修主人、檀樽主人。清宗室,太祖努尔哈赤次子代善后裔。嘉庆七年(1802)封不入八分辅国公,授散佚大臣。十年,袭礼亲王

  •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一·佚名

    隆庆四年正月己巳朔日食免朝贺○调大同总兵官赵岢于宣府以宣府总兵马芳代之调大同巡抚都御史李秋于辽东以辽东巡抚方逢时代之○命总督京营戎政镇远侯顾寰挂印充总兵官提督漕运镇守淮安○庚午 上始御皇极殿受朝百官具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佚名

     万历十三年四月壬寅朔 上亲享 太庙是日太常寺卿沉人种赞福胙及还宫折旋失度 上遣中使至阁传谕诘之时人种已推闽抚几欲停推阁臣解之乃已○丙午大雩○丁未东虏哈不慎寇边初哈酋以窃犯辽东革抚赏至是见诸酋领赏艳之

  • 卷之二百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六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卷之二百二十·佚名

    光绪十一年。乙酉。十一月。庚戌。冬至。祀天于圜丘。遣肃亲王隆勤恭代行礼。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泰东陵。裕陵。昌陵。昌西陵。慕陵。慕东陵。定陵。定东陵。惠陵。

  • 一三○七 军机大臣为奉旨国史馆进书改正事致阿哥函·佚名

    一三○七 军机大臣为奉旨国史馆进书改正事致阿哥函乾隆五十三年六月十七日谨启:十四日发下国史馆进书三本内,《塔尔玛善传》奉旨:塔尔应作塔勒。《巴图济尔噶尔传》,奉旨:噶尔应作噶勒。俱各改正。钦此。又《冶大雄传》第

  • 弇山堂别集卷二十二·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史乗考误三革除编年言太宗初即位日追对徐增寿为武阳王按增寿初赠武阳侯再追封定国公许以公世爵实未尝封王也李文达天顺日録纪铁鼎石死义事甚烈二公同邓人也故能知之王文恪纪闻谓公死后二女入教坊数月终

  • 读书续録卷四·薛瑄

    太极涵万象体用一源也万象具太极显微无间也汉初文章犹是论事所以近古至司马相如辈词赋专尚华藻文体变矣汉文帝天资恭俭非由学力中庸戒慎恐惧慎独静存动察为仁之功也正理所见既明则邪説不能惑阳一以施隂两而承此理万古

  • 卷十七·孔颖达

    <经部,诗类,毛诗注疏钦定四库全书毛诗注疏卷十七汉郑氏笺 唐陆德明音义 孔颖达疏小雅 【南有嘉鱼之什】序南有嘉鱼乐与贤也大平之君子至诚乐与贤者共之也笺乐得贤者与共立于朝相燕乐也音义【自此至菁菁者莪六篇幷

  • 卷十五·吴廷华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章句卷十五同知吴廷华撰特牲馈食礼第十五【曲礼士以羊豕下经少牢馈食礼是也注以此为诸侯之士祭祖祢之礼盖由曲礼少牢之士降等而推理或然也士礼第有四时之祭则时祭矣郑因经不言歳事及某妃配谓为禫月之

  • 能大能小·佚名

    有一位信者问无德禅师道:&ldquo;同样一颗心,为什么心量有大小的分别?&rdquo;禅师并未直接作答,告诉信者道:&ldquo;请你将眼睛闭起来,默造一座城垣。&rdquo;于是信者闭目冥思,心中构画了一座城垣。信者:&ldquo;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