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七

高峯龙泉院因师集贤语录卷之七

诸般佛事门

发道文(此系遇人新丧就士。人所召引亡魂徃生佛地及安慰灵座用)

(唱和)极乐世界(众和)弥陀佛(四声)观音菩萨(众和)摩诃萨(四声)势至菩萨(众和)摩诃萨(四声)海众菩萨(众和)摩诃萨(四声)。

切以色身如梦。浮世非坚。其生也石火电光。其死也波澄水净。于日即有新故(某甲)世缘已尽。命谢还空。犹虑敷排棺椁结束衣冠。未蒙清净有诸秽污。今凭法水灌洒行装。悉令清净俱获严洁。 (净水)贪言依教持诵。 (伽陀)

佛有阏伽水  灌洒诸尘劳  垢秽尽蠲除  悉令俱洁净

(净水真言曰)唵拔折罗舍尾吽吽(三遍)

恭闻人生有限。逐光景以蹉跎。世事无根。任浮叶而迅速。假使神丹九转印缓千锺。纵独战独兴至乌江而自刎。任七擒七纵叹孤境以空存。徐寅赋言不死何皈。武帝诗云长生不见。诛龙好手斩兽喽罗。不知一性圆明。徒逞六根贪欲功名。盖世无非大梦一场。富贵惊人难免无常二字。雷兴电灭月落花残。溪山磨尽几英雄。风火散时无老少。于日即有新故(某甲)倾辞人世奄化泉乡。恐在冥途虑生沈滞。今为称杨圣号。指出迷津。韵击洪钟。振开幽壤。仰凭法众。恭阿弥陀接引新魂超昇乐国。(於此动法音赞唱)

惟愿接引新故(某甲)泉下去魂。上严天界。

切以运慈缶於苦海莫若大雄。秉惠烛於昏衢无非调御。昔时大蠎离苦由郗氏闻诸佛供名。曩日枯鱼上天因流水称宝胜名号。此七大如来是四生慈父。广弘誓愿救拔死生。一称其名万罪俱灭。有是利益故乃宣扬。伏冀尊灵志心谛听。

惟愿接引新故(某甲)泉下去魂。上严天界。

百年光景全在刹那。四大幻身岂能长久。任是堆金似塔。命终而难买长生。假饶积玉如山。限尽而安能延寿。岂不见南邻公子绿鬓改而白发生。北里豪家昨日歌而今日哭。人命似风前之烛。浮生如火里之氷。夫子为六国之师由归泉路。世尊是三界之主尚奄双林。堪嗟古圣今贤。难免出生入死。于日即有新故某甲。寿龄大限幻化归空。繐帏伸荐拔之诚。缁侣尽虔恭之祷。念无生偈。击无常锺。愿沐殊勳。超昇乐国。

(讽)诸行无常  是生灭法  生灭灭已  寂灭为乐  如来证涅盘  永断於生死  亡者志心听  当得无量乐(各和三遍)

惟愿接引新故某甲。泉下去魂。上严生界。(於此煞锺再击三下)

(唱云)第一钟声上通三十三天。第二钟声下达一十八地。第三钟声接引新故某甲上严生界(咄)。

亡者已拘棺椁  魂诚归空作略  闻今法乐鸣声  直往西方极乐

(讽弥陀呪)亡魂承呪(和)生天界。

开明文

(唱)一切恭敬信礼(和)常住三宝(任举佛号)。

紫金严相。白玉舒毫。顶旋千螺。身分百亿。谨热明香恭伸敬白。十方尽虗空界三世过现未来一切无穷佛宝法宝僧宝。万灵有感天官地官水官。四直功曹三界奏事。冥司五道大神。追押二魂使者。黄衣业道神君。奈何渡江使者。家先宗祖住宅神只。惟愿降赴法筵。鉴斯丹恳。即据大元国某[火*月]某县乡居里号住止阳道孝某甲。伏为亡某甲享年几岁。於今月几日倾辞世寿奄化泉乡。命僧於家鸣钟发道。犹虑人物往来践踏宅舍。击鼓动锺诸般哭泣。冐犯家神恐生惊怖。今依教典奉法行持。摒起一宅神只四围禁将。伏请诸神悬空而立。丧车过後回镇方隅。秘密妙言依教持诵。 (伽陀)

佛有阿伽水。神识愿遥知。一滴略才沾。百凶无所忌。

(净水去秽真言曰)唵佛咶啒律摩诃鉢罗恨那碍吻汁吻微咭微摩那栖鸣[琛-王+口][口*暮]啒律吽吽[口*半][口*半][口*半]娑诃

上来持诵威迹密言阿伽香水。摒起住宅家神已竟。輙备银钱先伸奉上冥司五道大神。追押二魂使者。黄衣业道神君。奈何渡江使者。伏惟歆纳。然後待吾鸣鼓之时。伏愿诸神众接引新故某人。超昇乐国。为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动钹至柩前举)西方极乐(众和)弥陀佛。

(呪)弥陀净土呪三遍。(举)亡魂承呪(众和)生天界。

切以一真湛寂本无去以无来。万象浮华是有生而有灭。故我仲尼大圣犹梦奠於两楹。达磨宗师尚飞归於只履。凡曰古今之贤圣。莫逃生死之轮回。是日即有亡某人。乍入冥途。希闻佛法。今为灵魂称扬三宝。顿爽六尘。伏请志心谛听。志心听受。(就举)

南无佛陀耶  南无达摩耶  南无僧伽耶  归依佛无上尊  归依法离慾尊  归依僧众中尊  归依佛竟  归依法竟  归依僧竟(各和一遍)

归依佛者不堕地狱。归依法者不堕饿鬼。归依僧者不堕畜生。从今已往称佛为师。称法为师。称僧为师。更莫归依邪魔外道。惟愿三宝慈悲摄受。吾今更为持诵七大如来资荐香魂。愿超净界。伏请亡灵志心谛听。志心听受。(於此举)七宝如来名号(各和一遍)。

(伽陀)

不觉真如性。随缘染污尘。造罪广无边。志心求忏悔。

(真言曰)唵三昧耶萨哆[口*梵](举)超佛界菩萨(众和)摩诃萨

切闻昔佛住世利乐四十九年。教法流通灭度二千万载。不生者西方而无去。不灭者东土以无来。灭已可圣可凡。生而不增不减。于日即有亡某人。世缘既满。宿果已周。娑罗开觉树之花。法乐奏无生之曲。莫不孝门东苦眷属悲伤。然诸佛却有微宗。使众生总无失本。大众。法若永尽无生。思而不足了然。常兴不灭。惧死何归。当念无常。听吾举偈。亡者志心。应当谛听(於此诵涅盘偈)。

切以西方有佛号曰弥陀。树林水鸟演法音珂。喝开耳闻身振娑婆。金容莲掌垂慈悲。示度亡灵出爱河。现前清众异口一音。同声赞和十佛名号。资助去魂超昇净界。亡者志心应当谛听(於此举十念弥陀名号)。

上来称扬十念功德已竟。敬荐亡某人。泉下初终冥路去魂。愿超净界。伏愿华台幡盖空里来迎。玉辇金幢昇腾接引。顶礼奉辞(众和)和南圣众。

切以冥魂杳杳初无再见之期。泉路茫茫宁有重归之日。重念此生之泉别。用凭薄奠以哀辞。仰冀一灵俯歆三醉。伏请孝眷虔诚开壶酌酒(举柳含烟调)。

一奠酒初斟。哀哉苦痛人心。从今一别想难寻。不觉泪流襟。

二奠酒加分。亡魂执盏当巡。六亲眷属泪纷纷。从此别千春。

二奠满金杯。亲姻哽咽悲哀。凭僧略为荐泉台。愿早往生来(至此动钹击锺三下。随声举唱弥陀圣号。终云惟愿接引亡灵上严生界。未司发道)。

祭奠文(发端随意 举佛)

盖闻大圆遍智速证总持之门。唐藏流辉弘敷秘密之迹。实有难思之德。能无上道之功虔宝印之律仪叩金仁之克荐。庶凭微妙之力。容沾歆享之筵。恭对灵帏宣扬圣教。伏冀尊魂如在静听真言。法食饱食永充饥渴。甘露王饰馔施食陀罗尼谨当持诵。孝眷上香设拜。

南无萨哩嚩怛多阿誐佐婆嚧枳帝唵麽罗麽罗三麽罗三麽曳吽(三遍)

南无苏鲁婆曳怛驮惹哆耶怛枳他唵苏鲁嚩罗苏鲁嚩罗苏鲁娑婆诃(三遍)

真言演处愁云惨惨於长空。圣号宣时忧雾纷纷於永日。斯辰即有孝眷某。伏为新故某人。魂归岱岳。魄奄泉扄。孝女悲而九族伤嗟。孤子哀而六亲哽咽。是以特严祭奠。敬献灵筵。赠别尊魂。用资去识。孝眷殷懃跪献。缁徒特为赞扬。 (唱)大圣甘露王菩萨。

南柯一梦不能回  孝眷微诚特寓哀  香爇沈檀薰宝炷  酒倾醹醁捧金盃  苦声苦恨哀缠臆  悲忆悲思泪满顋  惟愿英魂垂飨纳  特凭妙偈荐泉台

切以幽明隔远生死分离。生前既属亲姻每劳眷顾。死後若无奠礼难表初终。庸竭丹诚。輙修素馔。一曲法音陈一奠。三乘雅韵荐三魂。特酬有德之情。用答无违之义。伏愿尊灵不昧歆享诚心。侍孝停悲虔恭酌献(捣练子调)。

一奠酒。执瓶斟。亡魂不昧鉴来歆。请起盏初巡。

二奠酒。实馨香。灵前祭馔列成行。魂识愿歆甞。

三奠酒。满十分。灵魂不昧鉴如存。承此礼慈尊。

聊伸三奠 特表一诚 輙有祭文 对灵宣读。

上来祭状宣扬已竟。伏望尊魂歆承享鉴。然祈孝眷某。敬诣丧门侍服解梦折灾而祸随时散。返回家舍卸衣迎祥集福而禄逐日荣。眷属平安。门庭光显。仰祈灵座普赐护持。劳镇孝堂伏惟珍重。(举)超佛界菩萨摩诃萨。

赞祭文(发端举弥陀佛)

盖闻如来行化。毫光遍布於乾坤。菩萨修因。弘誓普周於沙界。既有昇腾威德。宁无超度幽魂。冥途杳杳以难资。泉路茫茫而何托。死门深切无祭何以送其终。亲眷至情非奠何以表其礼。营辨六和肴饍。精修三德盘筵。惟凭梵呗。是假密言。变常食为玉馔珍馐。化冥财作银紩金铤。祭尊灵获饱充之乐。润幽魂足丰富之荣。诵甘露王施食陀罗尼。洒阏伽乳灌炷饨[饥-几+它]味。能令魂识歆飡皆成甘露。致使幽徒沾享尽是醍醐。宣扬真呪敷遍盘筵。亡者志心应当谛听。 讽(真言同前)。

祭奠文

切以金言宣演咏祭馔以丰浓。宝钹喧轰助灵魂而歆享。既获饱充之德。未闻超度之功。虑性天而黯淡。恐心地以昏曚。无凭指引难假精通。幸诸佛有慈悲之路。许群情来雪释之功。集七六如来。是四生慈父。一称其名。万劫离苦。昔日流水长者谓十千游鱼宣持圣号。是时後归命终为十千天子获寿无疆。故知利益乃可称扬。亡者志心应当谛听。 (举)七宝如来圣号。

立质居尘地  冤誓值梵天  洁意尽披宣  志心求忏悔

下乎乎唵三牟尼野娑诃(三遍)

愿灭冤[狂-王+(替-日+心)]诸业障  愿生精进悟觉场  愿圆种智妙难量  愿获如如证真常

下乎乎唵逸帝律尼娑诃(三遍)

真诠奥典闻诵而福长灾消。秘密妙言听演而冤超罪灭。伏愿灵魂承兹祭奠。常生饱满之情。永绝饥虗之相。迢迢自在越三天。历历逍遥超十地。三魂不昧。七魄俨然。劳驾云程。伏惟珍重。(举)生天界菩萨(和)摩诃萨。

召亡文(附设俗仪)

切以冥途杳杳泉路茫茫。悲风动处冷飕飕。阴气逼人寒凛凛。自从亡魂抛弃宛若梦中。生前万种营谋。死後一无随侍。七魄不知何往。三魂未卜生方。不凭我佛慈悲。难使灵魂度脱。今则尤虑幽魂沉滞未获降临。惟仗金铃振开幽壤。今准教文有破地狱真言。即当持诵。

唵佉罗佉罗帝野娑婆诃

上来持诵开地狱真言已竟。惟愿呪力促起行程。望冥官而略展慈悲。仗使者以曲垂方便。受今虔请。接引亡魂来降道场。领沾功德(举伽陀後念普召请真言三遍)。

以此振铃申召请  亡魂不昧悉遥闻  愿承三宝力加持  是夜今时来降赴

(念普召请真言)。

是夜银河浪彻玉漏声催。空中之星斗交辉。门外之轮蹄暂息。适阴界往来之际。乃人闻荐悼之时。炉烟焚惨淡之香。梵语举慈悲之韵。欲召一灵降赴。须凭三请殷懃。伏冀众慈。齐声攀请。

一心奉请冥司引魂使者。当界土地正神。惟愿輙劳神众怜愍凡情。引请亡某人香魂。伏愿灵魂不昧。净魄如存。承佛力以来临。假神旛而引至。一真莹净。五福澄清。来降道场。(和)受兹荐悼。

一心再请引魂使者。土地正神。惟愿神功有感。圣德无遗。引请亡某人尊魂。伏愿魂如在日。魄似生时。凭法力之弘深。仗佛慈而接引。三途永息。六趣齐超。来降道场。(和)受兹荐悼。

一心三请冥司引魂使者。当界土地正神。惟愿神光叶赞。圣迹通灵。引请亡某人亲魂。伏愿凭兹法水洗荡身心。涤万虑以俄空。使一尘而不染。三魂自在。七魄如生。来降道场。(和)受兹荐悼。香花请。香花请。

上来仰感神威不违启请。引领亡某人。英魂不昧已获降临。伏请严整容仪。趍赴筵中。参礼三宝。瞻仰万灵。然後就座安然。歆诚荐悼。运动钹音真言前引(如置亡俗则去此一畏。如不置亡俗只就此引进参佛)。

上来凭诸佛力摄召亡魂。既荷降临。请入香浴。某浴也惠香熏就。性火烹来。浸淫於七宝瑶池。成就以八功德水。荡去千生垢秽。涤除万劫昬蒙。不随六道轮回。独露一真清净。虽法躰本来无垢。然圣人犹且洗心。昔因净梵国王曾浴释迦太子。若有一尘不净。难亲三宝慈尊。惟凭呪力加持。令汝身心俱洁。我佛教中有沐浴真言。谨当持诵。

南无三满哆没駄喃唵毗鉢枳哩萨诃(三遍)

到波罗岸必假慈舟。出生死河须凭慧力。由虑亡魂久抛人世。长处幽途。忙忙比对王庭。汩汩滞拘阴府。是致衣衫繿缕。仪礼乖疎。裸露身形腥膻臭秽。今宵追崇功德。诚心倘不精严迓命。合会圣贤虑恐秽身触犯。特备冥衣一统财帛等物。恭就此间焚化献上尊魂。伏惟领纳。轻轻梳掠欵欵装严。整顿衣裳结束冠带。然後亲近佛法。领受良因。我佛教中有化衣帛真言。谨当持诵。

南无三满哆没駄喃盘遮那毗卢枳帝娑诃(三遍)

沐浴既毕。装束云周。灵魂当倚神旛。侍孝虔恭跪拜。大众诚心而前引。尊魂竭意而後随。归赴道场。亲承荐拔。高扬法乐。运动潮音。恭谨一心。归依三宝。

适来凭诸佛力。仗秘密言。於门首摄召亡某人。真魂正魄亲降来临。常闻三宝诸佛洪名圣号。即是一切众生良友福田。若能归向者即灭无量罪。又长无量福。然虽如是。瞻仰慈尊。放下尘劳。听吾讽诵。亡者志心谛听。志心听受(支声念至参佛具言上)。

一礼一拜无量佛。从佛礼处礼真如。普礼真如遍法界。(众和)河沙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

二礼二拜微妙法。从法礼处礼琅函。普礼琅函遍法界。(众和)河沙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

三礼三拜罗汉僧。从僧礼处礼声闻。普礼声闻遍法界。(众和)河沙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

今之夜亡过某人。参礼三宝竟。罪障一切消。惟愿将此身心。利有情求解脱。(和)

南无佛陀达摩妙僧伽曩谟率駄帝。

敬白亡过某人。参礼三宝已竟。伏请随吾揖让。遶旋一匝瞻礼万灵。然後归灵就座听法闻经。从兹改往修来。更勿迷头认影。坚持戒定慧。断息贪嗔痴。舍凡身而证法身。超人道而归佛道。侍孝殷懃。随吾引进(揖亡从右进参左圣。复从左进参右圣。然後归灵所)。

尊魂既降  净魄归灵  教有真言  用伸安慰

(念安慰真言三遍)。

安然定坐  领受荐修  听佛梵音  顿超净界

高峰龙泉院因师集贤语录卷之七

猜你喜欢
  佛说佛医经·佚名
  牧雲和尚七會餘錄卷之四·牧云通门
  大方便佛报恩经发菩提心品第四·佚名
  卷五十四·佚名
  去私戒懒为公服劳·太虚
  什么冤仇·佚名
  善见律毗婆沙卷第十一·佚名
  卷第二·佚名
  卷第二十四·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八十三·澄观
  卷第二·朝宗通忍
  答刘密机问·太虚
  卷第一百二十六·佚名
  佛说是法非法经·佚名
  卷第十二·宗密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周邦彦·唐圭璋

      邦彦字美成,钱塘(今杭州)人。生于嘉祐元年(1056)。元丰中,献汴都赋,召为太学正。徽宗朝,仕至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出知顺昌府,徙知处州。秩满,以待制提举洞霄宫。晚居明州。宣和三年(1121)卒,年六十六。自号清真居士。有清真

  • 第十九出 惊燹·李渔

    〖香柳娘〗(生背包裹上)望家乡胆寒,望家乡胆寒,必遭兵患,如何楼阁成虚幻?小生走上岸来,只见途路之间绝无人影。及至抬头一看,连房舍屋宇都没有一间。这等看来,是遭兵火无疑了。且寻到自己的住处,去仔细看来。到家门细看,到家门细

  • 卷349 ·佚名

    苏轼 雅安人日次旧韵二首 人日滞留江上村,定知芳草怨王孙。 题诗寄远方挥翰,扶杖登高独出门。 柳色忍看成感叹,花前归思自飞翻。 浮阳披冻虽才弄,已觉春工漏一元。 苏轼 雅安人日次旧韵二首

  • 卷四百五十二·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百五十二鹭类五言古朱鹭          【梁】王僧孺因风弄玊水映日上金隄犹持畏罗缴未得异鳬鹥闻君爱白雉兼因重碧鸡未能声似凤聊变色如珪愿识昆明路乗流饮复栖朱鹭    

  • ●崇禎長編卷之二十三·汪楫

      崇禎二年六月   ○崇禎二年六月   崇禎二年六月甲寅朔免朝   遣戶科給事中杜三策行人司副楊掄冊封琉球   帝偶疾大學士韓爌等投揭問安得旨朕偶感暑熱今已痊愈但精神尚欠調攝目前緊要章奏照常省覽可緩

  • 第五十二回 伪交欢挟妓侑宴 假反目遣眷还乡·蔡东藩

      却说蔡锷停住了笔,静听小凤仙的话儿。小凤仙却从容道:“上款蒙署及贱名,下款须实署尊号。彼此溷迹都门,虽贵贱悬殊,究非朝廷钦犯,何必隐姓埋名,效那鬼蜮的行径。大丈夫行事当磊磊落落,若疑我有歹心,天日在上,应加诛殛。”

  • 春秋战国异辞卷二十九·陈厚耀

    楚昭王昭王元年楚众不説费无忌以其防亡太子建杀伍奢父子与郤宛宛之宗姓伯氏子嚭及子胥皆奔吴吴兵数侵楚楚人怨无忌甚令尹子常诛无忌以说众众乃喜【史楚世家】四年吴三公子奔楚楚封之以扞吴【史楚世家】五年吴伐取楚之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九十一·佚名

    嘉靖三十九年十二月壬辰朔 初密云管粮户部郎中刘廓与兵备副使张子顺常阴求其短欲以中之会廓改命山西管粮治装买四羸以行子顺因驰奏廓装中皆宝货廓亦讦子顺克扣军粮诏锦衣卫各捕下狱讯之俱无状坐奏事诈不以实俱黜为民

  • 卷之七百九十一·佚名

    ○戊申。军机大臣等议覆、伊犁将军阿桂等奏称、伊犁地方辽阔陆续添派驻防满洲。锡伯索伦察哈尔厄鲁特携眷官兵及屯田回民将及二万户。屯田修城之绿营兵效力赎罪及发遣人犯。亦有数千名。惠远绥定二城。商民渐多此皆

  • 一三三九 兵部尚书彭元瑞等为奉旨查取陆费墀用事供事姓名事致武英殿总裁函·佚名

    一三三九 兵部尚书彭元瑞等为奉旨查取陆费墀用事供事姓名事致武英殿总裁函乾隆五十四年七月十三日前纪大人面奏,陆费墀当提调时有用事供事四名,奉旨查取姓名办理。节经片交武英殿提调,查明覆知。接据屡次覆片,仍未将确实

  • 卷四·允禄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皇朝礼器图式>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礼器图式卷四冠服一皇帝冠服皇太子皇子宗室王公额驸冠服皇帝冬朝冠 谨按本朝定制九月十五日或二十五日皇帝御冬朝冠薰貂为之十一月朔至上元用黑狐上缀朱纬

  • 卷九·高诱

    钦定四库全书淮南鸿烈解卷九汉 高诱 注主术训【主君也术道也君之宰国统御臣下五帝三王以来无不用道而兴故曰主术】人主之术处无为之事而行不言之敎清静而不动一度而不揺因循而任下责成而不劳是故心知规而师傅谕导【

  • 四书经疑贯通卷八·王充耘

    元 王充耘 撰中庸曰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孟子曰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程子曰忠者天道恕者人道思孟以诚者言天道而程子以忠言之以诚之思诚言人道而程子又以恕言之何也程子又曰此与违道不逺异者动以天尔又兼忠

  • 襄公·襄公三十一年·左丘明

    【经】三十有一年春王正月。夏六月辛巳,公薨于楚宫。秋九月癸巳,子野卒。己亥,仲孙羯卒。冬十月,滕子来会葬。癸酉,葬我君襄公。十有一月,莒人杀其君密州。【传】三十一年春,王正月,穆叔至自会,见孟孝伯,语之曰:「赵孟将死矣。其

  • 卷九·佚名

    △初发心菩萨功德品第十三尔时天帝释。白法慧菩萨言:佛子。初发心菩萨。为成就几功德藏。法慧答言:佛子。是处甚深难知难信难解难说难通难分别。虽然我当承佛神力具足演说。佛子。假使有人。供养东方阿僧祇世界众生一切

  • 优婆夷净行法门经卷下·佚名

    僧祐录云安公凉土异经附北凉录  修学品第二之余  复次毗舍佉。云何修行身黄金色光明照耀犹如金山。如来往昔无量劫中。常乐修善不嗔不恚。若有众生恶骂捶打。悉皆能忍不生嗔恨。恒自惭愧生大悲想。皆是过去先业所

  •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四(之一)·子璇

    长水沙门子璇集二破满慈执相难性显如来藏四。一致请三。一总述未了三。一展敬伸叹。尔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威德世尊。善为众生。敷演如来第一义谛

  • 兵经·揭暄

    清揭暄撰。此书分三卷,上卷《智篇》、中卷《法篇》、下卷《术篇》。由一百个字作目,每字条下,正文阐述基本理论,后附史事相证。上卷《智篇》,有先、机、势、识等二十八字条,言以谋制胜的原则。如言“先”云:“先有先天,有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