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列传第三十二 尉瑾 冯子琮 赫运子悦 唐邕 白建

尉瑾,字安仁。父庆宾,为魏肆州刺史。瑾少而敏悟,好学慕善。稍迁直后。司马子如执政,瑾取其外生皮氏女,由此擢拜中书舍人。既是子如姻戚,数往参诣,因与先达名辈微相款狎。世宗入朝,因命瑾在邺北宫共高德正典机密。肃宗辅政,累迁吏部尚书。世祖践祚,赵彦深本子如宾僚,元文遥、和士开并帝乡故旧,共相荐达,任遇弥重。又吏部铨衡所归,事多秘密,由是朝之几事,颇亦预闻。寻兼右仆射,摄选,未几即真。病卒。世祖方在三台饮酒,文遥奏闻,遂命彻乐罢饮。

瑾外虽通显,内阙风训,闺门秽杂,为世所鄙。然亦能折节下士,意在引接名流,但不别之。及官高任重,便大躁急,省内郎中将论事者逆即瞋詈,不可谘承。既居大选,弥自骄狠。子德载嗣。

冯子琮,信都人,北燕主冯跋之后也。父灵绍,度支郎中。子琮性聪敏,涉猎书传,为。肃宗除领军府法曹,典机密,摄库部。肃宗曾阅簿领,试令口陈,子琮闇对,无有遗失。子琮妻,胡皇后妹也。迁殿中郎,加东宫管记。又奉别诏,令共胡长粲辅导太子,转庶子。

天统元年,世祖禅位后主。世祖御正殿,谓子琮曰:"少君左右宜得正人,以卿心存正直,今以后事相委。"除给事黄门侍郎,领主衣都统。世祖在晋阳,既居旧殿,少帝未有别所,诏子琮监造大明宫。宫成,世祖亲自巡幸,怪其不甚宏丽。子琮对曰:"至尊幼年,纂承大业,欲令敦行节俭,以示万邦。兼此北连天阙,不宜过复崇峻。"世祖称善。

及世祖崩,仆射和士开先恒侍疾,秘丧三日不发。子琮问士开不发丧之意。士开引神武、文襄初崩并秘丧不举,至尊年少,恐王公有贰心,意欲普追集□风堂,然后与公详议。时太尉录尚书事赵郡王叡先恒居内,预帷幄之谋,子琮素知士开忌叡及领军临淮王娄定远,恐其矫遗诏出叡外任,夺定远禁□之权,因答云:"大行,神武之子,今上又是先皇传位,□臣富贵者皆是至尊父子之恩,但令在内贵臣一无改易,王公已下必无异望。世异事殊,不得与霸朝相比。且公出宫门已经数日,升遐之事,行路皆传,久而不举,恐有他变。"于是乃发丧。

元文遥以子琮太后妹夫,恐其□成太后干政,说赵郡王及士开出之,拜郑州刺史,即令之任。子琮除州,非后主本意,中旨殷勤,特给后部鼓吹,加兵五十人,并听将物度关至州。未几,太后为齐安王纳子琮长女为妃,子琮因请假赴邺,遂授吏部尚书。其妻恃亲放纵,请谒公行,贿货填积,守宰除授,先定钱帛多少,然后奏闻,其所通致,事无不允,子琮亦不禁制。俄迁尚书右仆射,仍摄选。和士开居要日久,子琮旧所附托,卑辞曲躬,事事谘□。士开弟休与卢氏婚,子琮检校趋走,与士开府僚不异。是时内官除授多由士开奏拟,子琮既恃内戚,兼带选曹,自擅权宠,颇生间隙。琅邪王俨杀士开,子琮与其事。就内省绞杀之。子琮微有识鉴,及位望转隆,宿心顿改。擢引非类,以为深交;纵其子弟,官位不依伦次;又专营婚媾,历选上门,例以官爵许之,旬日便验。子慈正。

赫连子悦,字士欣,勃勃之后也。魏永安初,以军功为济州别驾。及高祖起义,侯景为刺史,景本尒朱心腹,子悦劝景起义,景从之。除林虑守。世宗往晋阳,路由是郡,因问所不便。悦答云:"临水、武安二县去郡遥远,山岭重迭,车步艰难,若东属魏郡,则地平路近。"世宗笑曰:"卿徒知便民,不觉损干。"子悦答云:"所言因民疾苦,不敢以私润负心。"世宗云︰"卿能如此,甚善,甚善。"仍□依事施行。在郡满,更征为临漳令。后除郑州刺史,于时新经河清大水,民多逃散,子悦亲加恤隐,户口益增,治为天下之最。入为都官尚书,郑州民八百余请立碑颂德,有诏许焉。后以本官兼吏部。子悦在官,唯以清勤自守,既无学术,又阙风仪,人伦清鉴,去之弥远,一旦居铨衡之首,大招物议。由是除太常卿,卒。

唐邕,字道和,太原晋阳人,其先自晋昌徙焉。父灵芝,魏寿阳令。邕少明敏,有治世才具。太昌初,或荐于高祖,命其直外兵曹,典执文帐。

邕善书计,强记默识,以干济见知,擢为世宗大将军府参军。及世宗崩,事出仓卒,显祖部分将士,镇压四方,夜中召邕支配,造次便了,显祖甚重之。显祖频年出塞,邕必陪从,专掌兵机。识悟闲明,承受敏速,自督将以还,军吏以上,劳□由绪,无不谙练,每有顾问,占对如响。或于御前简阅,虽三五千人,邕多不执文簿,暗唱官位姓名,未常谬误。七年,于羊汾堤讲武,令邕总为诸军节度。事毕,仍监宴射之礼。是日,显祖亲执邕手,引至太后前,坐于丞相斛律金之上,启太后云:"唐邕强干,一人当千。"仍别赐锦彩钱帛。邕非唯强济明辨,然亦善揣上意,进取多途,是以恩宠日隆,委任弥重。显祖又尝对邕白太后云:"唐邕分明强记,每有军机大事,手作文书,口且处分,耳又听受,实是异人。"一日之中,六度赐物。又尝解所服青鼠皮裘赐邕,云:"朕意在车马衣裘与卿共弊。"十年,从幸晋阳,除兼给事黄门侍郎,领中书舍人。显祖尝登童子佛寺,望□州城曰:"此是何等城?"或曰:"此是金城汤池,天府之国。"帝云:"我谓唐邕是金城,此非金城也。"其见重如此。其后语邕曰:"卿劬劳既久,欲除卿作州。频□杨遵彦更求一人堪代卿者,遵彦云比遍访文武,如卿之徒实不可得,所以遂停此意。卿宜勉之。"显祖或时切责侍臣不称旨者:"观卿等举措,不中与唐邕作奴。"其见赏遇多此类。

肃宗作相,除黄门侍郎。于华林园射,特赐金带宝器服玩杂物五百种。天统初,除侍中、□州大中正,又拜护军,余如故。邕以军民教习田猎,依令十二月,月别三围,以为人马疲敝,奏请每月两围。世祖从之。后出为赵州刺史,余官如故。世祖谓邕曰:"朝臣未有带侍中、护军、中正作州者,以卿故有此举,放卿百余日休息,至秋间当即追卿。"迁右仆射,又迁尚书令,封晋昌王,录尚书事。属周师来寇,丞相高阿那肱率兵赴援,邕配割不甚从允,因此有隙。肱谮之,遣侍中斛律孝卿宣旨责让,留身禁止,寻释之。车驾将幸晋阳,□孝卿总知骑兵度支,事多自决,不相询□。邕自恃从霸朝以来常典枢要,历事六帝,恩遇甚重,一旦为孝卿所轻,负气郁怏,形于辞色。帝平阳败后,狼狈还邺都。邕惧那肱谮之,恨斛律孝卿轻己,遂留晋阳,与莫多娄敬显等崇树安德王为帝。信宿城陷,邕遂降周,依例授仪同大将军。卒于凤州刺史。

邕性识明敏,通解时事,齐氏一代,典执兵机。凡是九州岛军士、四方勇募,强弱多少,番代往还,及器械精粗、粮储虚实,精心勤事,莫不谙知。自大宁以来,奢侈糜费,比及武平之末,府藏渐虚。邕度支取舍,大有裨益。然既被任遇,意气渐高,其未经府寺陈诉,越览词牒,条数甚多,俱为宪台及左丞弹纠,并御注放免。司空从事中郎封长业、太尉记室□军平涛并为征官钱违限,邕各杖背二十。齐时宰相未有挝挞朝士者,至是甚骇物听。

邕三子。长子君明,开府仪同三司。开皇初,卒于应州刺史。次子君彻,中书舍人。隋顺、戎二州刺史,大业中,卒于武贲郎将。少子君德,以邕降周伏法。

齐朝因高祖作相,丞相府外兵曹、骑兵曹分掌兵马。及天保受禅,诸司监咸归尚书,唯此二曹不废,令唐邕白建主治,谓之外兵省、骑兵省。其后邕、建位望转隆,各为省主,令中书舍人分判二省事,故世称唐、白云。

白建,字彦举,太原阳邑人也。初入大丞相府骑兵曹,典执文帐,明解书计,为同局所推。天保十年,兼中书舍人。肃宗辅政,除大丞相骑兵参军。河清三年,突厥入境,代、忻二牧悉是细马,合数万匹,在五台山北□谷中避贼。贼退后,□建就彼检校,续使人诣建间领马,送定州付民养饲。建以马久不得食,瘦弱,远送恐多死损,遂违□以便宜从事,随近散付军人。启知,□许焉。戎乘无损,建有力焉。武平末,历特进、侍中、中书令。

建虽无他才,勤于在公,属王业始基,戎寄为重,建与唐邕俱以典执兵马致位卿相。晋阳,国之下都,每年临幸,征诏差科,责成州郡。本藩僚佐爰及守宰,谘承陈请,趋走无暇。诸子幼稚,俱为州郡主簿,新君选补,必先召辟。男婚女嫁,皆得胜流。当世以为荣宠之极。武平七年卒。

猜你喜欢
  卷四百七十九 列传二百六十六·赵尔巽
  卷一四九 梁紀五·司马光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八十六·杨仲良
  第三十五回 默啜汗悔婚入寇 狄梁公尽职归天·蔡东藩
  ●卷十二·司马光
  西番纪·张瀚
  卷之一百三十八·佚名
  第一节开始流亡·老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二十四·佚名
  卷之二百三十五·佚名
  ◎林白水死于肾囊·刘以芬
  中兴小纪卷三十六·熊克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五 列传二百六十五·纪昀
  一一七三 江苏巡抚闵鹗元奏本年查缴《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佚名
  郗鉴传·房玄龄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雷应春·唐圭璋

      应春字春伯,郴人。嘉定十年(1217)进士,分教岳阳,除监行在都进奏院,擢监察御史。归隐九年,又起知临江军。   好事近   梅片作团飞,雨外柳丝金湿。客子短篷无据,倚长风挂席。   回头流水小桥东,烟扫画楼出。楼上有人凝

  • 卷九十七 外戚传第六十七·班固

    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过文之君,非独内德茂也,盖亦有外戚之助焉。夏之兴也以涂山,而桀之放也用末喜;殷之兴也以有娀及有{新女},而纣之灭也嬖妲己;周之兴也以姜嫄及太任、太姒,而幽王之禽也淫褒姒。故《易》基《乾》、《坤》,《诗

  • 今献备遗卷一·项笃寿

    (明)项笃寿 撰徐达徐达濠州人元至正癸巳滁阳王郭子兴据濠达与太祖髙皇帝以兵属焉达委心事太祖从授镇抚勇略冠军位诸将上乙未太祖为孙徳崖军所执郭子兴亦方系徳崖达身易太祖归而郭亦归徳崖以易达由是宠信日隆从渡江下采

  • 一四八五 湖南巡抚姜晟奏本年查缴《通鉴纲目续编》二部并请定限一年饬令呈缴折·佚名

    一四八五 湖南巡抚姜晟奏本年查缴《通鉴纲目续编》二部并请定限一年饬令呈缴折乾隆五十八年十月二十五日湖南巡抚臣姜晟跪奏,为遵旨汇奏,并酌定收缴限期,仰祈圣训事。恭照乾隆四十六年钦奉上谕:民间私铸鸟鎗,【真按:国无!待

  • 金佗稡编卷三·岳珂

    钦定四库全书金佗稡编卷三宋 岳珂 撰高宗宸翰下绍兴十年敌昭武大将军韩常既失夏金吾畏罪不敢还以兵五万屯长葛密遣使愿以其衆降先臣遣贾兴报许之乌珠复聚兵十万拒先臣于朱僊镇先臣按兵不动第遣将以背嵬五百奋击大破

  • 蔡迁传·张廷玉

    蔡迁,籍贯不详,元末随芝麻李驻守徐州。芝麻李战败后,归附太祖,担任先锋。随大军渡江,攻下采石,攻克太平,占领溧水,攻破蛮子海牙水寨和陈聎先,屡立战功,平定集庆,授予千户。跟从徐达攻取广德、宁国,晋升为万户。进攻常州,俘虏了黄元

  • 卷四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四十九选举考【三】举士雍正元年奉谕旨直省主考官俱系皇考选用之人必能自好是以特简为主考官务秉公考取学问优长之士果能不徇私情声名无忝则不但无负朕之选用亦不负皇考爱养之恩矣回京之日

  • 卷第八·佚名

    帝统八谥议下真宗谥议伏以古之王者。申节惠之文。举易名之典。取法于天地。陈礼于郊庙。盖所以褒劝成德。彰示方来。著为令猷。历代不易者也。伏惟大行皇帝诞膺基命。祇嗣宝图。席二后之庆晖。接五精之正统。业隆富有

  • 卷五·佚名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御选明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臣奏议卷五乞取囘中官王敬疏【成化十八年】 王 恕臣始为朝廷轸念淮扬苏松等处地方饥荒军民流亡恐臣等奉命不谨莫能区画赈贷以致失所特遣近臣齎内帑钱物远

  • 景公病久不愈欲诛祝史以谢晏子谏第十二·晏婴

    景公疥且疟,期年不已,召会谴、梁丘据、晏子而问焉,曰:“寡人之病病矣,使史固与祝佗巡山川宗庙,犠牲珪璧,莫不备具,数其常多先君桓公,桓公一则寡人再。病不已,滋甚,予欲杀二子者以说于上帝,其可乎?”会谴、梁丘据曰:“可。”晏子不对

  • 志大乘品第十·佚名

    于是普行菩萨白世尊曰:何谓大圣名于菩萨志于大乘当何以观。世尊以颂答普行曰:若志求佛道,未曾慕于色。如色道亦然,斯为意慕道。色与道无异,行者亦如兹。所愿无所坏,则道第一慧。无坏义道义,道者无利义。其修第一义,乃为志求道

  • 卷第七·佚名

      阿毗达磨法蕴足论卷第七  尊者大目乾连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静虑品第十一之余有寻有伺者。云何寻。谓离欲恶不善法者。心寻求。遍寻求。近寻求。心显了。极显了。现前显了。推度构画。思惟分别。总名为寻

  • 18.说见清净品·佛音

    慧体之一&mdash;&mdash;见清净现在再说那前面已经说过的:&ldquo;既以学习及遍问而熟知(慧的)地的诸法之后,当完成二种是(慧的)根的清净:即戒清净与心清净&rdquo;。此中:&ldquo;戒清净&rdquo;,即极清净的别解脱律仪等四种戒

  • 绿胶囊之谜·迪克森·卡尔

    主要讲述富商马库斯-切斯尼的侄女威尔斯小姐,被怀疑在特里太太糖果店的巧克力里下毒,毒杀了一名孩童。切斯尼先生决定自力救助侄女。他策划了一出只有两名演员的短剧——他自己和一名全身包裹的神秘客——要重现凶手下

  • 六壬翠雨歌·佚名

    未知迁职事真假,古法凡看七驿马。年命日辰岁月逢,五处逢之官越价。

  • 大洞炼真宝经九还金丹妙诀·陈少微

    简称《金丹妙诀》,道教炼丹著作。全篇分为《证品含元章》和《成丹归真章》二章。唐代衡岳真人陈少微撰。是书将还丹(即朱砂)神秘化,称其“本九阳之精,降受二十四真”,“含化五神,五神运气,积而为砂,积砂成丹,禀积气极

  • 金木万灵论·佚名

    金木万灵论,原题「葛稚川(葛洪)撰」,疑为唐宋间道士之作。《通志‧艺文略》及《宋史‧艺文志》均着录此书。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本书前半篇千余字摘录《抱朴子‧金丹篇》,论述丹经源流及服金液还丹可长生

  • 士翼·崔铣

    四卷。明崔铣(1478—1541)撰,崔铣字子钟,一字仲凫,号后渠,又号洹野,安阳(今属河南)人。弘治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因忤宦官刘瑾,出为南京稽勋主事。瑾败、召还翰林,晋侍读。后任南京国子祭酒,因上疏忤帝,勒令辞官,家居十六年。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