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金佗稡编卷三

钦定四库全书

金佗稡编卷三

宋 岳珂 撰

高宗宸翰下

绍兴十年

敌昭武大将军韩常既失夏金吾畏罪不敢还以兵五万屯长葛密遣使愿以其衆降先臣遣贾兴报许之乌珠复聚兵十万拒先臣于朱僊镇先臣按兵不动第遣将以背嵬五百奋击大破之乌珠奔东京时大军去京才四十五里方议受降且进取两河响应指期成功秦桧主和议惧得罪于敌亟请班师先臣抗疏以为敌人巢宂尽聚东京屡战屡奔锐气沮丧得间探报乌珠巳尽弃辎重疾走渡河况今豪杰乡风士卒用命天时人事强弱巳见时不再来机难轻失臣日夜料之熟矣惟陛下图之奏至宸衷感悟赐御札令少驻近便得地利处报诸帅同为进止

得卿十八日奏言措置班师机会诚为可惜卿忠义许国言词激切朕心不忘卿且少驻近便得地利处报杨沂中刘錡同共相度如有机会可乘约期并进如且休止以观敌衅亦须声援相及杨沂中已於今月二十五日起发卿可照知遣此亲札谅宜体悉

前诏未至诸大帅各已退师秦桧复请休兵观衅亟趣先臣退一日而奉金牌者十有二先臣奉诏还自朱僊镇将朝于在所会韩世忠在淮阳杨沂中往徐州朝廷虑敌军袭其後复赐御札令驻京西牵制

比闻卿已趣装入觐甚慰朕虚伫欲见之意但以卿昨在京西与敌接战遂遣诸军掎角并进今韩世忠在淮阳城下杨沂中已往徐州卿当且留京西伺敌意向为牵制之势俟诸处同为进止大计无虑然後相见未晚也遣此亲札谅深体悉

先臣还至庐州始奉牵制之诏而韩世忠已还军於楚州赐御札报谕令疾驰入觐

昨以韩世忠出军淮阳委卿留京西为牵制之势今闻卿已至庐州世忠却已归楚卿当疾驰入觐以副朕伫见之切军事足得面议遣此亲札谅深体悉

绍兴十一年

春正月谍报乌珠韩常将入寇先臣闻警即上疏乞会诸帅兵破敌愿以身为先驱既遣奏整兵以俟命未至十五日乙卯乌珠韩常与其龙虎大王先驱渡淮二十五日乙丑驻庐州界报至赐御札令先臣以兵至江州

据探报敌人自夀春府遣兵渡淮已在庐州界上张俊刘錡等见合力措置掩杀卿可星夜前来江州乘机照应出其前後使敌腹背受敌不能枝梧投机之会正在今日以卿忠勇志吞此敌当即就道付此亲札卿宜体悉

二月四日癸酉先臣在鄂未奉前诏念敌既举国入寇巢穴必虚若长驱京洛敌必奔命可以坐制其敝既遣奏又欲亟遏敌师是日再抗疏曰今敌在淮西臣若捣虚势必得利万一以为寇方在近未暇远图即乞且亲至蕲黄相度以议攻却且敌知荆鄂宿师必自九江进援今若出此贵得不拘使敌罔测未至赐御札趣出兵

比以金兵侵犯淮西已在庐州张俊杨沂中刘錡见并力与敌相拒巳亲札喻卿乘此机会提兵合击必成大功副卿素志卿可星夜倍道来江州或从蕲黄绕出其後腹背击敌机会在此朝夕须报再遣亲札想宜体悉前诏未至敌已迫和州七日丙子复赐御札趣出兵

敌犯淮西与张俊和州相拒已遣亲札趣卿倍道前来合力击敌早夜以俟卿忠智冠世今日之举社稷所系贵在神速少缓恐失机会也再遣手札卿当深悉七日九日戊寅先臣始奉出兵江州之诏下令以十一日庚辰就道且以奏闻未至十日已卯诏遣中使张去为至先臣军赐御札趣出兵

敌寇聚于淮西张俊杨沂中刘錡已於和州巢县下寨与敌相拒韩世忠出兵濠上卿宜倍道共乘机会前所发亲札卿得之必已就道今遣张去为往喻朕意卿更须兼程无诒後时之悔谅卿忠智出於天性不俟多训也

先臣时以寒在告庚辰力疾发鄂渚会所乞合诸帅兵破敌之奏始至赐御札褒嘉

昨得卿奏欲合诸帅兵破敌备见忠谊许国之意嘉叹不巳今敌犯淮西张俊杨沂中刘錡已并力与敌相拒卿若乘此机会亟提兵会合必成大功以朕所见若卿兵自蕲黄绕出其後腹背击敌似为良策卿更审度兵贵神速不可失机会也再遣亲札想宜体悉

朝廷得归正人所报十五日甲申复赐御札趣出兵

比屡遣手札并面谕属官仍遣中使趣卿提兵前来共破敌人谅卿忠愤许国之心必当力践所言以摅素志今据归正人备说金人枭勇之将皆在淮西朕度破敌成功非卿不可若一举奏功庶朕去年宥密之诏不为虚言况朕素以社稷之计倚重於卿今机会在此晓夕以伫出师之报再遣此札卿宜体悉十五日

先臣始沓奉前诏乃益疾驰以行十七日丙戌先臣癸酉之奏始至时朝廷亦欲亟遏敌师赐御札报谕令姑缓京洛之策

屡发手诏及毛敦书张去为继往喻旨朝夕需卿出师之报览二月四日奏备悉卿意然事有轻重今江浙驻跸敌骑近在淮西势所当先兼韩世忠张俊杨沂中刘錡李显忠等皆已与敌对垒卿须亲提劲兵星夜前来蕲黄径趋夀春出其军後合力剿除凶渠则天下定矣想卿闻此即便就道再遣亲札宜深体悉

是日既诏令缓京洛之策而先臣乞出蕲黄之奏始至复赐御札嘉奬

得卿奏欲躬亲前去蕲黄州相度形势利害贵得不拘於九江以卿天资忠义乃心王室谅惟蚤夜筹画必思有以济国家之急若得卿出蕲黄径捣夀春与韩世忠张俊相应大事何患不济中兴基业在此一举览奏不胜嘉叹再遣亲札卿宜体悉十七日未时

十九日戊子先臣出师之奏始至赐御札嘉叹且申述先臣初奏会兵破敌之意

得卿九日奏巳择定十一日起发往蕲黄舒州界闻卿见苦寒乃能勉为朕行国尔忘身谁如卿者览奏再三嘉叹无斁以卿素志殄敌常苦诸军难合今乌珠与诸头领尽在庐州接连南侵张俊杨沂中刘錡等共力攻破其营退却百里之外韩世忠已至濠上出锐师要其归路刘光世悉其兵力委李显忠吴锡张琦等夺回老小孳畜若得卿出自舒州与韩世忠张俊等相应可望如卿素志惟贵神速恐彼已为遁计一失机会徒有後时之悔江西漕臣至江州与王良存应副钱粮巳如所请委赵伯牛以伯牛旧尝守官湖外与卿一军相谙妥也春深寒暄不常卿宜慎疾以济国事付此亲札卿须体悉十九日二更

先臣出师蕲黄亲以背嵬先驱疾驰入庐州乌珠惩颍昌之败闻军至举营宵遁韩常亦以长葛乞降之旧先退兵渡淮三月一日庚子报至赐御札谕先臣令平荡夀春

闻敌人已过夀春卿可与张俊会合率杨沂中刘錡并往尅复得之则尽行平荡使敌不得停迹以除後患则卿此来不为徒行也有所措置开具奏来一日

朝廷得韩世忠奏复赐御札趣先臣会合平荡

韩世忠奏已亲提兵自濠往夀春府卿可约与相见从长措置敌人若未全退或已退复来接战即当乘其既败痛与剿戮使知惩畏若已退不复来即夀春顺昌皆可平荡浄尽免其後来之害以卿体国之意必协心共济不致二三也遣此亲札谅宜深悉

先臣军在庐州乌珠韩常已遁得张俊报敌已渡淮尽絶乃还军舒州具以奏闻且候进止会乌珠闻先臣退师用郦琼计复窥濠州先臣闻警以四日癸卯夜发舒州进援朝廷得警奏十一日庚戌赐御札趣出兵

乌珠再窥濠州韩世忠张俊杨沂中刘錡皆已提军到淮上以卿忠智许国闻之必即日引道切须径赴庐州审度事势以图夀春庐通水运而诸路漕臣皆萃于彼卿军至粮草不乏又因以屏蔽江上军国两济计无出此已行下诸漕为卿一军办粮草不管阙乏付此亲札卿须体悉十一日未时

先臣已先诏出师援濠朝廷犹未知庚戌之夕先臣还舒之奏始至乃赐御札嘉奬先臣恭谨之节而趣令夹击以定大功

得卿奏知卿属官自张俊处归报敌已渡淮卿只在舒州听候朝廷指挥此以见卿小心恭慎不敢专辄进退深为得体朕所嘉叹据报乌珠用郦琼计复来窥伺濠州韩世忠已与张俊杨沂中会于濠上刘錡在庐州柘臯一带屯军卿可星夜提精兵裹粮起发前来庐州就粮直趋夀春与韩世忠等夹击可望擒杀乌珠以定大功此一机会不可失也庐州通水运有诸路漕臣在彼运粮急遣亲札卿切体悉十日二更

先臣自舒州疾驰以十三日辛亥至定远县乌珠先以八日丁未破濠州张俊以全军驻于黄莲镇去濠六十里不能救杨沂中趋濠城覆于敌王德救之而免乌珠方据濠闻先臣将至复遁夜踰淮不能军时朝廷方得先臣发舒州之奏乃赐御札嘉奬且谕以适中机会之意

得卿奏卿闻命即往庐州遵陆勤劳转饷艰阻卿不复顾问必遄其行非一意许国谁肯如此据探报乌珠复窥濠州韩世忠八日乘捷至城下张俊杨沂中刘錡先两日尽统所部前去会合更得卿一军同力此敌不足平也中兴勲业在此一举卿之此行适中机会览奏再三嘉叹不已遣此奬谕卿宜悉之

先臣得张俊报韩世忠先以四日癸卯自招信泗州还楚而俊亦以十四日癸丑还军滁州先臣既独以孤军驻定远而敌已悉遁乃复还军且具以奏闻未至朝廷以未知世忠还楚十七日丙辰复赐御札令先臣出濠夀牵制

累得卿奏往来庐舒间想极劳勩一行将士日夜暴露之苦道路登涉之勤朕心念之不忘比以韩世忠尚在濠州与敌相拒独力恐难支梧累奏告急卿智畧有余可为朕筹度择利提师一出濠夀间牵制敌势以援世忠想卿忠义体国必以宗社大计为念无分彼此刘錡一军已专令间道先行张俊杨沂中亦遣兵前去并欲卿知十七日

臣珂跋臣仰惟高宗皇帝天锡神武绍开中兴南征北伐景命重集而先臣飞奋自畎亩首蒙异知外抗强敌内平剧盗力复京西之境土智扫中原之羣寇至於旌麾所指两河响应谒视陵寝恢拓版图无非简在上心中禀成筭故云章奎画辉映日月藏之臣家亶为盛典中经权臣之祸归之有司属当更化首还诸孤於岭表且以轸念先臣不忘之德意属于孝宗皇帝迨御极之初尽伸前枉臣父霖拔自流离之余躐登清贯尝因摄贰匠监抗章有请遂获赐还若羣隂宿雺将旦澄霁粲然复覩青天万象呈露焜眩心目臣父是用寅奉朝夕屡欲刋之琬琰以诏亡穷以侈荣遇以章先帝委寄待遇之隆而彚次未终齎恨没地臣生衔陨霜之哀重佩易箦之训追述先志纂辑次第端拜摹刻凡为诏札七十有六若淮西始终十有五札复以甲子系日盖辨明疑似不敢不详其他轶在人家散之族?者臣不能究悉誓毕此生搜访以补其遗庶几帝王弥纶之【原阙】

金佗稡编卷三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七十七·志第一百三十·食货上五等·脱脱
  卷十六·本纪第十六·脱脱
  卷一百八十六·列传第八十三·柯劭忞
  ●卷一百六十六·徐梦莘
  第四十八回 愚庆祥败死回疆 智杨芳诱擒首逆·蔡东藩
  ●凡例·姜侠魂
  卷之一百八十五·佚名
  ●卷三·夏仁虎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二 列传一百八十二·纪昀
  五五九 谕内阁将江宁书局委员保定纬等省释并着萨载等详查殷宝山所供情节是否属实·佚名
  卷之九十一·祁韵士
  绎史卷一百十二下·马骕
  卷十二·张守节
  第一章 我的家世 四 摄政王监国·溥仪
  十国春秋卷五十九·吴任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三十六·彭定求

        卷136_1 【述韦昭应画犀牛】储光羲   遐方献文犀,万里随南金。大邦柔远人,以之居山林。   食棘无秋冬,绝流无浅深。双角前崭崭,三蹄下駸駸。   朝贤壮其容,未能辨其音。有我衰鸟郎,新邑长鸣琴。   陛阁飞

  • ●全史宫词卷二十 明·史梦兰

    明,太祖姓朱,名元璋,钟离人。至正十二年起兵,二十八年即帝位,都应天。在位三十一年崩,葬孝陵,改元一(洪武)。恭闵惠皇帝允炆,太祖孙,懿文太子标子。在位四年,燕王举兵犯阙,城破,帝自焚。成祖立,革除建文年号,世称建文君。后大清乾隆元

  • 卷二百二十·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二十香类五言古同阁学士赋金鸭烧香   【元】虞 集黄金铸为鸭焚兰夕殿中窈窕转斜月逶迤动微风绮席列珠树华灯连玉虹无眠待顾问不知清夜终和虞先生箸香      【元】薛 

  • 卷四百六十六 元祐六年(辛未,1091)·李焘

      起哲宗元祐六年九月盡其月   九月丁亥,樞密院言:「河東經略司奏報西夏深入麟、府州【一】,攻圍城壁。」詔本司丁寧誡勑麟府路軍馬司宜謹重精審,仍張大聲勢,集兵應援,務令敵兵早退,城寨無虞。仍令范純粹審擇便利,如可出

  • 卷之十四·佚名

    宣统元年。己酉。五月。甲子。谕内阁、前奉先朝谕旨。农林要政。着各省督抚饬属详查所管地方官民各荒。并气候土宜。限一年内绘图造册报部。并晶■宜次饬令各省兴办工艺实业。原以农工均为富民要图。办理刻不容缓。

  • 六九六 谕校书错误之总裁程景伊王杰等着分别罚俸·佚名

    六九六 谕校书错误之总裁程景伊王杰等着分别罚俸乾隆四十五年六月十一日吏部……议覆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等汇奏校书错误之四库全书馆总裁、总阅、总校、分校等官分别罚俸一疏,奉谕旨:程景伊、王杰、曹秀先

  • 张浚传·脱脱

    张浚字德远,汉州绵竹人。唐朝宰相张九龄的弟弟张九皋的后代。其父张咸,考中进士、贤良两科。张浚四岁就成为孤儿,行为端正,没有谎言,认识的人认为他将成大器。进入太学,考中进士。靖康初年,任太常簿。张邦昌僭立为帝,他逃到太

  • 宪宗本纪·宋濂

    宪宗,谥号桓肃皇帝,名蒙哥,睿宗拖雷的长子。母亲庄圣太后,姓怯烈氏,名唆鲁禾帖尼。太祖三年(1208)十二月三日,生宪宗皇帝。当时有一个懂得天象,名叫黄答忽部的人说,宪宗以后一定会大贵,因此取名叫蒙哥。蒙哥,汉语是长生的意思。

  • 四十一年·佚名

    (戊申)四十一年大明萬曆三十六年春正月1月1日○朔己丑,上疾少瘳,禮曹請陳賀。累啓而竟不從。○前工曹參判鄭仁弘上疏曰:臣竊聞之道路,去十月十三日,自上,下傳攝之敎,領議政柳永慶心忌原任大臣,揮斥盡去,使不得參看,累上防啓,獨與時

  • 开宗明义章第一·佚名

    【解读】这一章是全书的纲领,开示孝道的宗旨,阐述了孝的三个层次:开始于侍奉父母,扩大到为国家、为人民服务,最终是成圣成贤,回归本善。【原文】仲尼居(1),曾子侍(2)。子(3)曰:“先王有至德要道(4),以顺天下(5),民用和睦(6

  • 卷二·書答·李贽

    〔凡四十八篇,附“衡湘答书”二篇,“顾冲老送行序”一篇〕  ● 与庄纯夫  日在到,知葬事毕,可喜可喜!人生一世,如此而已。相聚四十余年,情境甚熟,亦犹作客并州既多时,自同故乡,难遽离割也。夫妇之际,恩

  • 卷第六·黄绾

      天赋人此理谓之命,人受天此理谓之性,性即理也。其所以分,理是泛言事物之理,性是专言在我之性;虚的是心,实的是性。  程子曰:“去不仁则仁存”,此言最切。又曰:“仁载此四事,由行而宜之谓义,履此之谓礼,知此

  • 提要·吕柟

    【臣】等谨案张子抄释六卷明吕柟撰是编摘録张子之书以西铭东铭为冠次正十九篇次经学理窟十一篇次语録次文集而终以行状亦每条各附以释如周子抄释之例首有嘉靖辛丑柟自序称张子书存者止二铭正防理窟语録文集而文集又

  • 与张纯一居士书(二通)·太虚

    一仲如先生道鉴:沪堧一晤,弹指六年,乘化观物,应多至乐!曩读大著,融通各教谈道书,改造基督教之讨论等,虽知内秘外现,用心甚苦,然以时机欠熟,辞义含隐,未能加以赞言。今阅与某女士书,有“当知真基督教即是一部分之佛教,故佛教即是真基

  • 卷第一百四十四·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四十四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根蕴第六中根纳息第一之三此二十二根。几学。几无学。几非学非无学。答二学。一无学。十非学非无学。九应分别。二学者。谓未知当知根已知根。

  • 第三十一章 摩苏罗乞多王、婆那波罗王、摩醯波罗大王等时代·多罗那他

    此后达摩波罗王的女婿摩罗乞多执政约八年,其后达摩波罗王之子婆那波罗执政约十年。这些时期,阿阇梨辩论家法上、法友、无垢友、法生等出世。这俩个国王虽然曾对佛法大作供养,但没有新事迹,因此不计入七波罗之内。之后,婆那

  • 三五历记佚文·徐整

    三国时期记述上古传说的古籍。吴人徐整著。此书现已不存,仅在清人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及清人王仁俊《玉函山房辑佚书补编》中有所辑录。神话中关于盘古开天辟地的材料仅见于此书与同为徐整所著的另一书《五运历

  • 义侠记·沈璟

    传奇剧本。明沈璟著。明吕天成《曲品》以此剧入“上上品”,说:“激烈悲壮,具英雄气色。但武松有妻,似赘。叶子盈添出,无紧要。西门庆斗杀。先生屡贻书于余,云:‘此非盛世事,秘无传。’乃半野商君得本,已梓,吴下竞演之矣。”明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