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摩邓女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阿难持钵行乞食。食已阿难随水边而行。见一女人在水边担水而去。阿难从女丐水。女即与水。女便随阿难。视阿难所止处。女归告其母。母名摩邓。女于家委地卧而啼。母问女何为悲啼。女言。母欲嫁我者莫与他人。我于水边见一沙门从我丐水。我问何字名阿难。我得阿难乃嫁。母不得者我不嫁也。母出行问阿难。阿难者承事佛。母已知还告女言。阿难事佛道。不肯为汝作夫。女啼不饮食言。母能知蛊道。母出请阿难归饭。女大喜。母语阿难。我女欲为卿作妻。阿难言。我持戒不畜妻。复言。我女不得卿为夫者便自杀。阿难言。我师佛。不得与女人共交通。母入语女。阿难不肯为汝作夫。言其有经道者不得畜妇。女对母啼言。母道所在。母言。天下道。无有能过佛道及阿罗汉道。摩邓女复言。但为我闭门户无令得出。暮自当为我作夫。母闭门以蛊道缚阿难。至晡时。母为女布席卧处。女大喜自庄饰。阿难不肯前就卧处。母令中庭地出火。前牵阿难衣语阿难言。汝不为我女作夫。我掷汝火中。阿难自鄙为佛作沙门。今日反在是中不能得出。佛即持神。心知阿难。阿难还至佛所白言。我昨日行丐食。于水边见一女人我从丐水。我还到佛所。明日有一女人名摩邓。请我欲得归饭我。出便牵我。欲持女与我作妻。我言。我持佛戒不得畜妻。女见阿难得脱去于家啼哭。母言。其有事佛者我道不能胜。我本不语汝耶。女啼不止续念阿难。女明日自行求索阿难。复见阿难行丐食。随阿难背后。视阿难足视阿难面。阿难惭而避之。女复随不止。阿难还归佛所。女守门。阿难不出。女啼而去。阿难前白佛。摩邓女今日复随我。佛使追呼摩邓女见之。佛问汝追逐阿难。何等索。女言。我闻阿难无妇。我又无夫。我欲为阿难作妇也。佛告女言。阿难沙门无发。汝有发。汝宁能剃汝头发不。我使阿难为汝作夫。女言。我能剃头发。佛言。归报汝母。剃头发来。女归到母所言。母不能为我致阿难。佛言。剃汝头发来。我使阿难为汝作夫。母言。子我生汝。护汝头发。汝何为欲为沙门作妇。国中有大豪富家。我自能嫁汝与之。女言。我生死当为阿难作妇。母言。汝何为辱我种。女言。母爱我者。当随我心所喜。母啼泣下刀剃女头发。女还到佛所言。我已剃头发。佛言。汝爱阿难。何等。女言。我爱阿难眼。爱阿难鼻。爱阿难口。爱阿难耳。爱阿难声。爱阿难行步。佛言。眼中但有泪。鼻中但有洟。口中但有唾。耳中但有垢。身中但有屎尿臭处不净。其有夫妻者。便有恶露。恶露中便有子。已有子便有死亡。已有死亡便有哭泣。于是身有何益。女即自思念。身中恶露。便自正心即得阿罗汉道。

  佛知已得阿罗汉道。即告女言。汝起至阿难所。女即惭而低头。长跪于佛前言。实愚痴故逐阿难耳。今我心已开。如冥中有灯火。如人乘船船坏依岸。如盲人得扶。如老人持杖行。今佛与我道令我心开。如是诸比丘俱问佛。是女人母作蛊道。何因缘是女得阿罗汉道。佛告。诸比丘。汝欲闻知是女不。诸比丘言。我曹当受教。佛言。是摩邓女。先世时五百世为阿难作妇。五百世中常相敬相重相贪相爱。同于我经戒中得道。于今夫妻相见如兄弟。如是佛道何用不为。佛说是经。诸比丘闻皆欢喜。

  佛说摩邓女经

猜你喜欢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演义钞卷第六·澄观
  修行道地经卷第三·佚名
  第六次研究会·太虚
  覆吠檀陀学会书·太虚
  卷十九·佚名
  十四、南泉斩猫·慧开
  诸佛集会陀罗尼经一卷·佚名
  卷四·赜藏主
  天神教之人界以上根据·太虚
  庐山莲宗宝鉴纲目·优昙普度
  第八十四章 于教行奉事·佚名
  折疑论卷第一·佚名
  现果随录目录·戒显
  卷第十二·宗密
  卷第二十二·李通玄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五·郁达夫

    ◆岁暮感愤岁暮天涯景寂寥,月明风紧夜萧萧。美人应梦河边骨,逐客还吹市上箫。穷塞寒浸苏武节,朝廷宴赐侍中貂。士生季世多流窜,湘水何当赋大招。◆穷乡独立日暮苍茫顾影自伤漫然得句日暮霜风落野塘,荒效独立感苍茫。九原谁

  • 唐诗镜卷十五·陆时雍

    钦定四库全书 唐诗镜卷十五 明 陆时雍 编 盛唐第七 岑参【南阳人文本之後天宝中进士试大理评事摄监察御史杜甫荐之转左补阙起居郎累迁侍御史出为嘉州刺史退居杜陵山中属中原多故卒死於蜀有集八卷】 【岑参浅而腴多

  • 大帅·徐志摩

    (战歌之一)(见日报,前敌战士,随死随掩,间有未死者,即被活埋。)“大帅有命令以后打死了的尸体 再不用往回挪(叫人看了挫气), 就在前边儿挖一个大坑, 拿瘪了的弟兄往里掷, 掷满了给平上土, 给它一个大糊涂, 也不用给做记认, 管他是姓贾

  • 卷三百七十六·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七十六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十 岳正 游栢林寺 晓从招提游同袍胜云集中有缁衣流恐是遁远匹儒释偶相忘宾主情更密饭我蒲香馔坐我沈檀室相携历观览继目了无极载登大雄殿俯瞰衆僧窟

  • 御选宋诗卷十一·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宋诗卷十一五言古诗二欧阳脩送唐生京师英豪域车马日纷纷唐生万里客一影随一身出无车与马但踏车马尘日食不自饱读书依主人夜夜客枕梦北风吹孤云翩然动归思旦夕来叩门终年少人识逆旅惟我亲来学媿道矒赠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七 元纪十一·纪昀

    元纪 【十一】明宗 【一】 文宗○明宗明宗皇帝讳和实拉武宗子也母伊奇哩氏武宗生二子长即帝次图卜特穆尔成宗无子武宗入继大统立弟仁宗为皇太子约以次传 于帝及仁宗即位乃立英宗为太子于是封帝为周王出镇云南置常侍府

  • 二八○ 广西巡抚熊学鹏奏查缴违碍书籍情形折·佚名

    二八○ 广西巡抚熊学鹏奏查缴违碍书籍情形折乾隆四十年八月二十六日广西巡抚臣熊学鹏跪奏,为遵旨查明覆奏事。窃臣查办广西绅士家藏书籍有无违碍字句一案,钦奉谕旨,粤西此等事少,不必过求,令臣妥协办理,毋致稍涉滋扰。又承

  • 卷二百四十三·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四十三四裔考西南夷云南土司二缅甸宋寜宗时缅始通中国缅国为西南夷不知何种其地有接大理及去成都不远者又不知其为方几里其人有城郭屋庐以居有

  • 卷八十九·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八十九王礼考上尊号徽号宋寜宗宝庆三年十二月诏上皇太后尊号命有司具仪注诏曰皇太后宜上尊号有司详具仪注朕当亲率羣臣诣慈明殿奉上册宝理宗绍定三

  • 道光二十年六月初七日·曾国藩

    留馆后,本要用功,而日日玩仍,不觉过了四十馀天。前写信去家,议接家眷。又发南中请信。比作季仙九师寿文一首。馀皆怠忽,因循过日,故曰日无可记录。兹拟自今以后,每日早起,习寸大字一百,又作应酬字少许;辰后,温经书,有所知则载《茶

  • 做官的学问·孔子

    【原文】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注释】 子张:孔子的学生,姓颛孙,名师,字子张。干禄:干,求。禄,官吏的俸给。干禄也就是求做官。阙疑:阙,同“缺”,保

  • 存人编卷四·颜元

    束鹿张鼎彝毁念佛堂议元藏拙草茅,素不惯交显达。一时君子,盖多其人,苦愚陋无由知。以寻父游辽左,贬节叩号,无门不入。奉天少京兆束鹿张先生为吾友尚夫兄,且怜苦子,为颁布报帖所属,是以得侍坐侧,闻此议也。谨录为唤迷助。甲子,张

  • 卷四十七·江永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卷四十七     婺源江永撰祭義夫禮必本于天殽于地列于鬼神【聖人則天之明因地之利取法度于鬼神以制禮下教令也既又祀之教民嚴上也鬼者精魂所歸神者引物而出謂祖廟山川五祀之屬也】達于喪祭【

  • 乾隆休妻·陈莲痕

    话说我们中国向来的习惯,女子犯了七出的罪名,他的丈夫便可把她休掉。其实这种七出的罪名,并不是确实根据尘律而成立的,因为我们中国的风俗,是夫权极重的。女子在这夫权极重的时代,给她丈夫的威权压制着,简直毫无自由可言了。

  • 宋词三百首·朱祖谋

    朱祖谋(1857—1931)编选。朱祖谋,原名孝臧,字古微,一字藿生,号讴尹,又号上强村民,即强村,浙江湖州人。光绪九年(1883)二甲一名进士,历充国史馆协修、累迁礼部侍郎。后隐居苏州。早岁工诗,四十岁后专工词学。所作词在

  • 资治通鉴纲目·朱熹

    简称《朱子纲目》,或称《纲目》。纲目体编年史书。五十九卷。南宋朱熹撰。成书具体年代不详。因为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部头太大,且内容太繁,所以要点不明,又不便阅读。因此,朱熹以《资治通鉴》为依据,欲改编成一部简

  • 段氏毛诗集解·段昌武

    二十五卷,宋段昌武著。此书旧题《丛桂毛诗集解》,因段昌武居室名“丛桂”而来。书中首为《学诗总说》,分《诗之理》、《寓诗之乐》、《读诗之法》三则;次为《论诗总说》,分《诗之世》、《诗之次》、《诗之序》、《诗之体

  • 释迦方志·道宣

    凡二卷。唐永徽元年(650),道宣撰。又作释迦方志。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一册。全书分为封疆、统摄、中边、遗迹、游履、通局、时住、教相等八篇。叙述佛教传播之地域及时期、佛教传说之须弥山及四洲之相状,以及中印佛教交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