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八 佞幸传三
佞幸传 【三】
辽
金
○辽
罗衣轻
罗衣轻
△罗衣轻
罗衣轻不知其乡里滑稽通变一时谐谑多所规讽兴宗败于李元昊也单骑突出几不得脱先是元昊获辽人辄劓其鼻有奔北者惟恐
追及故罗衣轻止之曰且观鼻在否帝沁以毳索系帐后将杀之太子笑曰打诨底不是黄幡绰罗衣轻应声曰行兵底亦不是唐太宗帝闻而
释之帝尝与太弟重元狎昵宴酣许以千秋万岁后传位重元喜甚骄纵不法又因双陆赌以居民城邑帝屡不竞前后已偿数城重元既恃梁
孝王之宠又多郑叔段之过朝臣无敢言者道路以目一日复博罗衣轻指其局曰双陆休痴和你都输去也帝始悟不复献清宁闲卒
○金
萧肄
张仲轲
李通
高怀贞
萧裕
萧玉
胥持国
萧肄
张仲轲
李通
高怀贞
萧裕
萧玉
胥持国
△萧肄
萧肄本奚人有宠于熙宗复谄事悼后累官参知政事皇统九年四月壬申夜大风雨电电震坏寝殿鸱尾有火自外入烧内寝帏幔帝徙
避别殿命翰林学士张钧草诏罪己有惟德弗类上干天威顾兹宾昧眇予小子等语肄译奏曰弗类是大无道寡者孤独无亲昧则人事弗晓
眇则目无所见小子婴孩之称此汉人托文字以詈主上帝大怒命卫士榜钧数百不死以手剑厘其口而醢之赐肄通天犀带凭恃恩幸与海
陵有恶及篡立召诘之曰学士张钧何罪被诛尔何功受赏肄不能对海陵曰朕杀汝无难人或以我报私怨诏除名禁锢而死
△张仲轲
张仲轲幼名牛儿市井无赖说传奇小说俳优诙谐为业海陵引之左右以资戏笑即位为秘书郎宋余唐弼 【按余唐弼宋史作尧弼
金史交聘表作唐弼金睿宗名宗尧唐弼或因避讳而改传文讹作尧弼今改】 贺登宝位且还海陵以玉带附赐宋帝曰此带卿父所常服今
以为赐使卿如见而父使退仲轲曰希世宝可惜海陵曰江南地当为我有此置之外府耳由是知海陵有南伐意每先逢之累迁左谏议大夫
修起居注海陵一日召仲轲及补阙马钦校书郎田与信直长实实入便殿侍坐谓曰汉之封疆不过七八千里今吾国幅员万里可谓大矣仲
轲日杠朝疆土虽大然有四主南则宋东则高丽西则夏能一之乃为大耳海陵曰以何罪伐之仲轲曰臣闻宋人买马修器械招纳山东叛亡
岂得为无罪海陵喜曰梁珫尝为朕言宋有刘贵妃者蜀之华蘂吴之西施所不及今一举而两得之俗所谓因行掉手也江南闻我举兵必远
窜耳钦与与信俱对曰海岛蛮越臣等皆知道路彼将安往正隆四年仲轲死马钦仕至国子司业从海陵南伐至和州富埒珲言舟小不可济
江召问钦钦曰臣得栰亦可渡也大定二年除名 【按马钦事迹互见本传中金史又别为立传今删附于此】
△李通
李通以便辟侧媚得幸海陵累官至参知政事请谒贿赂辐辏其门海陵恃累世强盛欲大肆征伐以通为谋主遣使籍诸路明安部族及
州县渤海丁壮充军凡年二十以上五十以下皆籍之虽亲老丁多不得一子留侍使益都尹京等三十一人押诸路军器于军行要会处安置
俟军至分给之其分给之余与缮完不及者皆聚而焚之二月通进拜右丞括天下官民赢马在东者给西军在西者给东军昼夜络绎不绝死
者狼籍官吏惧罪或自杀所过蹂践民田调发夫役诏河南州县贮粮以备大军不得他用赢马刍粟无可给即令就牧田中食禾稼又征发诸
道工匠至京师疫死不可胜数海陵自至通州观造战船籍水手三万余人民不堪命盗贼蠭起白昼公行所过州县开劫府库太府监高彦福
大理正耶律道翰林待制大颍出使还朝皆言盗贼事海陵恶闻怒杖之自是人不复敢言海陵自将分诸道兵为三十二军以太保璸都为左
领军大都督通为副大都督实使专其事正隆六年九月甲午海陵戎服启行十月丁亥大军渡淮癸亥至和州命通督造战船坏民居为材木
煮死人膏为油筑台江上海陵被金甲登台杀黑马祭天以羊豕各一投江中明日遣总管阿林等率舟师先济两舟先逼南岸水浅不得进与
宋兵对射良久两舟中矢尽遂为所获亡一明安及军士百余人海陵遂还和州尚书省奏报世宗即位东京改元大定海陵叹曰朕本欲平江
南改元大定此岂非天乎乃出素所书示羣臣召诸将帅谋北归议定通复入奏曰陛下亲师深入无功而还若众散于前敌乘于后非万全计
若留兵渡江车驾北还诸将亦将解体今燕北诸军近辽阳者恐有异志宜先发渡江敛舟焚之绝其归望然后陛下北还南北皆指日而定矣
海陵然之明日遂趋扬州使符宝耶律摩多护神果军扼淮渡出内箭系帛书其上使人乘舟射之南岸言兴师问罪义在吊伐以招谕宋人宋
将王权亦纵所获车士赍书数海陵罪通奏大怒命焚之亟欲渡江下令军士亡者杀其富埒珲富埒珲亡者杀其穆昆穆昆亡者杀其明安明
安亡者杀其总管军士益危惧复令运鸦鹘船及粮于瓜州渡期以明日渡江敢后者死完颜元宜等以兵犯御营海陵遇弒都督府以南伐计
皆通等赞成并其姻戚图克坦永年等皆杀之
△高怀贞
高怀贞为尚书省令史素与海陵狎昵海陵久蓄不臣之心尝曰吾志有三国家大事皆自我出一也帅师伐国执其君长问罪二也得天
下绝色而妻之三也由是小人皆知其志争进谀说大定县丞张忠辅言梦公与帝击球公乘马冲过之帝坠马下海陵大喜遂成逆谋篡立后
怀贞累迁礼部侍郎大定二年放归田里五年起复为定国军节度使
△萧裕
萧裕本名扬珠奚人初以明安居中京海陵为留守与相结裕揣海陵有觊觎心密言留守先太师太祖长子德望如此人心天意宜有所
属诚有志举大事愿竭力以从海陵喜遂与谋议即篡立以为秘书监海陵心忌太宗诸子欲除之与裕密谋因构致太傅宗本秉德等反状并
杀太宗子孙七十余人宗翰子孙三十余人宗本已死裕乃求宗本门客萧玉教以具欵反状令作主名上变海陵既诏天下天下冤之海陵赏
诛宗本功累拜裕至平章政事进友丞相威福由己势倾朝廷海陵倚信之他相仰成而已裕与高药师善尝告以海陵密语为所奏谓有怨望
心召戒谕之不以为罪有言裕擅权者海陵不之信以为人见裕势位生忌嫉乃出其弟左副点检祚为益都尹妹夫左卫将军耶律必勒哩为
宁昌军节度使以绝众疑裕不知以为疑已而海陵弟兖领三省事以裕多自用颇防闲之裕疑使备己恐及祸遂与前真定尹萧冯嘉努博州
同知约索女夫和勒博谋立亡辽豫王延禧孙使亲信萧托诺往结西北路招讨使萧怀忠怀忠谓托诺曰此大事汝归遣一重使来裕乃使其
党前中丞萧珠展往怀忠问与谋复有何人答曰五院节度使耶律郎亦是怀忠旧与朗有隙又以珠展尝上达兰变事疑其反复因执珠展收
朗系狱遣使上变会笔砚令史布达亦奏约索书使助裕取富贵海陵谓布达构诬命杀之执出宣华门点检图克坦贞得萧怀忠上变事入奏
遇见因止不杀使宰相问裕即欵伏海陵犹惊愕未信引见亲问不复隐讳海陵因问汝何怨于朕而作此事裕曰陛下凡事皆与臣议及除祚
等乃不令臣知领省国王每事颇堤防臣恐不得死谋此幸苟免耳太宗子孙无罪皆死臣手今臣死亦晚矣海陵复曰自来与汝相好虽有此
罪贷汝性命终身守坟垄裕曰既犯如此罪逆何面目见天下人海陵哭送出门杀之并诛约索及冯嘉努等
△萧玉
萧玉奚人既从萧裕诬宗本罪海陵喜甚自尚书省令史为礼部尚书加特进数月为参知政事丁母忧起复授明安子尚公主赐第一区
分赐宗本家赀顷之代张浩为尚书右丞拜平章政事进拜右丞相封陈国公正隆三司拜司徒判大宗正事五年以司徒兼御史大夫继以司
徒判大兴尹海陵至南京以为尚书左丞相进吴国公将伐宋赐羣臣宴即召玉至内阁问曰朕今欲伐江南卿以为如何玉谏止海陵怒叱之
使出及张浩因周福儿附奏海陵杖浩并杖玉既发南京玉与浩留治省事世宗即位降奉国上将军放归田里夺所赐家产久之起为孟州防
御使世宗戒之曰朕思海陵肆虐先杀宗本部人然后用汝质成其事岂得专罪汝等今复用汝当思改过转定海军节度使改太原尹与少尹
乌库哩索赫互讼不公事各削一官解职寻卒子德用大定二十四年尚书省奏玉子德用当升除帝曰海陵假口于玉以快其毒玉子岂可升
除耶 【按萧玉金史旧附宗本传后今移置佞幸】
△胥持国
胥持国字秉钓代州繁峙人经童出身累调博野县丞授太子司仓章宗即位除宫籍副监改同签宣徽院事工部侍郎迁尚书进尚书右
丞为人柔佞有智术初李妃起微贱得幸于帝持国久在太子宫素知帝好色阴干以秘术又多赂遗妃左右妃亦自嫌门第薄欲藉重外廷乃
数称誉持国能由是大为帝所信任与妃表里筦擅朝政诛郑王永蹈镐王永中罢黜完颜守贞等事皆起于李妃持国士之好利躁进者皆走
其门时语曰经童作相监婢为妃承安三年御史台劾奏右司谏张复亭等十人趋走权门人谓胥门十哲俱宜黜罢奏可于是持国以通奉大
夫致仕复起为枢密副使佐枢密使襄治军于北京一日帝召翰林修撰路铎语及董师中张万公优劣铎曰师中附胥持国进持国奸邪小人
不宜典军马若回日再相必乱天下帝曰朕岂以此人复为相耶第迁官使致仕耳寻卒谥通敏子鼎别有传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八
猜你喜欢 卷第五十二·徐鼒 ◎文化汉奸柳雨生·佚名 謇斋琐缀录七·尹直 第二六三单同治九年十月初六日一一七○一--二·佚名 第二十一册 天命六年四月至五月·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 地理略三·纪昀 通志卷七十四·郑樵 提要·朱明镐 第9章 “一·二八”上海大战·冯玉祥 白奉进传·薛居正 卷二百十一·杨士奇 卷三十一上·雍正 第二十四章 清代的社会·吕思勉 110.石崇王恺比富·林汉达 68.张骞通西域·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