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耿南仲传

耿南仲,开封人。与余深同年考中进士,历任提举两浙常平,徙官河北西路,改任转运判官、提点广东南路及夔州路刑狱、荆湖江西两路转运副使,入京任户部员外郎、辟雍司业,因事被罢贬为知衢州。政和二年(1112),以礼部员外郎身份任太子右庶子,改任定王、嘉王侍读,不久试任太子詹事、徽猷阁直学士,改任宝文阁直学士。在太子宫中任职十年。

钦宗辞谢徽宗禅位,生病,出宫住在福宁殿,宰相及百官列班等候,日夜不敢退。李邦彦说:“皇太子一向亲近耿南仲,可召他入宫。”南仲与吴敏到殿中侍候。第二天,钦宗即位,授任南仲为资政殿大学士、签书枢密院事。不久,免去签书一职。钦宗因为南仲是东宫旧臣,对他非常敬重,赐给他住宅一幢,升任他为尚书左丞、门下侍郎。

金人再次出兵攻向京城,请求割给三镇讲和,朝中大臣多数主张战守,只有南仲与吴千干坚持割地。康王到军队前线,请求南仲同行。钦宗认为他年老,命令他的儿子中书舍人耿延禧代行。金兵驻扎洛阳,不再要求割去三镇,直接请求划黄河为界。于是朝廷商议派遣大臣前往,南仲以年老不愿去,聂昌以亲戚不愿去。钦宗大怒,立即下令南仲前往河东,聂昌前往河北,商议割地。

当初,南仲自认为在东宫奉事过钦宗,应当掌握大权,而吴敏、李纲超次升职,官位在自己的上面,心中不平。于是每次处理政事提出不同意见,排挤不附和自己的人。李纲等人认为不能和议,而南仲竭力阻止,单独主张和议,所以战守军备都被停止。康王在相州,南仲陪同金使王..前往卫州。乡兵打算杀死王..,王..单独逃走,南仲单身到卫州,卫州人不收纳他。逃到相州,把皇上圣旨告诉康王,调河北兵去保卫京城,于是联名签署募兵榜张贴,人心才安息。二帝被金兵掳走,南仲与文武官吏劝康王就帝位。

高宗即位后,看不起南仲的为人,趁他请求罢贬他为观文殿大学士、提举杭州洞霄宫。延禧以龙图阁直学士知宣州。不久有人上言指责他误国的罪行,诏令降去他的学士职务,延禧也被免职。不久责令南仲在临江军居住。御史中丞张贗又上言:“南仲迫使李纲前去救河东,以致军队溃败,实是不恤国事,用来报私仇。”高宗说:“南仲耽误国家大事,天下共知,我曾想亲手用剑杀了他。”下令把他降贬为别驾,安置在南雄,走到吉州死去。建炎四年(1130),追复为观文殿大学士。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七十六·刘昫
  列传第一百二十一 隐逸·欧阳修
  东都事略卷一百·王称
  庙学典礼卷四·佚名
  宋史全文卷十八上·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六十四·佚名
  卷之一百四十五·佚名
  第一○七供词同治十三年十月十九日一一三○四-一六·佚名
  卷一百八·张守节
  刘崧传·张廷玉
  明志书院案底卷二·佚名
  第十一节 加富尔改革内政·梁启超
  卷之二十一  革除遺事二(明)黃佐 撰·邓士龙
  中英续订藏印条约·佚名
  徐庆云·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五十九·彭定求

        卷259_1 【感怀弟妹(一作汝坟示弟妹)】沈千运   今日春气暖,东风杏花拆。筋力久不如,却羡涧中石。   神仙杳难准,中寿稀满百。近世多夭伤,喜见鬓发白。   杖藜竹树间,宛宛旧行迹。岂知林园主,却是林园客。  

  • 列传第六十五 艺术·房玄龄

    ○陈训 戴洋 韩友 淳于智 步熊 杜不愆 严卿 隗炤 卜珝 鲍靓吴猛 幸灵 佛图澄 麻襦 单道开 黄泓 索紞 孟钦 王嘉 僧涉 郭黁鸠摩罗什 昙霍 台产 艺术之兴,由来尚矣。先王以是决犹豫,定吉凶,审存亡,省祸福。曰神与智,藏往知来

  • 卷一百五十二·列传第三十九·宋濂

        张晋亨   张晋亨,字进卿,冀州南宫人也。其兄同知安武军节度使事、领枣强令颢,以冀州数道之众,附严实于青崖,后从实来归,进颢安武军节度使,西征,战没。岁戊寅,太师、国王木华黎承制署晋亨袭颢爵。晋亨涉猎书史

  • 卷之二百二十三·佚名

      洪武二十五年十二月丁未朔以金润复为礼部郎中润湖广人先任礼部郎中坐事谪都察院鞫狱尝奏事殿中应对称旨至是 上顾问廷臣曰向有戴巾奏事者颇有条理久不在列其人何在吏部以其名对 上曰此人才可用遂命复旧职○山

  • ●玉堂荟记卷上·杨士聪

    菏水杨士聪朝彻撰滥,泛也;江出岷山,其源可以滥觞,言水浅,仅可浮觞耳。见孔子家语,本言开端托始,非言末流。近日时文多误用为末流,或若酒醉潦倒者,然殊为可笑。戊寅冬,乃见之,票拟曰:驿递滥觞已极。夫驿递流弊诚有之,不合咎及开端。

  • 卷四十七·鄂尔泰

    钦定四库全书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目录卷四十七乌喇地方伊拉理氏额礼恳      莽检阿山以上俱有传萨哈布右系附载叶赫地方伊拉理氏达哈那      亲达瑚萨尔都      都喀禅喀宁阿      哈尔哈库尔当

  • 列传卷第十三 高丽史一百·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杜景升。○杜景升全州万顷县人质厚少文有勇力初补控鹤军手搏者招景升为伍其舅上将军文儒宝闻之曰: "搏贱技也非壮士所为。" 景升遂不往。 后

  • 卷七·杨大雅

    钦定四库全书两汉博闻卷七宋 杨侃 辑阿房【贾山传二十一】秦为阿房之殿师古曰阿房者言殿之四阿皆为房也一说大陵曰阿言其殿高若于阿上为房也韦带【贾山传】布衣韦带之士师古曰韦带以单韦为带无饰也弧弓【韩安国传二

  • 谢灵运传·李延寿

    谢灵运,是安西将军谢弈的曾孙、谢方明的侄子。祖父谢玄,是晋朝的车骑将军。父亲谢..,生下来就不聪明,位居秘书郎,死得早。谢灵运幼年就很聪颖,有悟性,谢玄十分诧异,对亲近好友说:“我生了个谢..,..的儿子怎么就一定赶不上我!”谢

  • 胡子知言疑义 全文·朱熹

      知言曰:天命之谓性。性,天下之大本也。尧、舜、禹、汤、文王、仲尼六君子先后相诏,必曰心而不曰性,何也?曰心也者,知天地,宰万物,以成性者也。六君子,尽心者也,故能立天下之大本。人至于今赖焉。不然,异端并作,物从其类而瓜分

  • 卷二十四·陆陇其

    <经部,四书类,四书讲义困勉录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讲义困勉录卷二十四赠内阁学士陆陇其撰大全辩卓庵张氏曰左传于孔子生卒岁月皆谨书之司马迁作孟子列传独不详生卒岁月何与或云孟子谱云周定王三十七年四月二日孟子生

  • 卷首上·鄂尔泰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仪礼义防卷首上纲领一【此篇论本经源流及本经精蕴】司马氏迁曰诸学者多言礼而鲁高堂生最本礼固自孔子时而其经不具及至秦焚书书散亡益多于今独有士礼高堂生能言之而鲁徐生善为容文帝时徐生以容为礼官

  • 论语正义卷五·刘宝楠

    里仁第四集解凡二十六章子曰:&ldquo;里仁爲美。择不处仁,焉得知?&rdquo;【〔注〕郑曰:&ldquo;里者,民之所居。居于仁者之里,是爲美。求居而不处仁者之里,不得爲有知。&rdquo;】○正义曰:《说文》:&ldquo;择,柬选也。&rdquo;《后

  • 卷十五·佚名

    嘉兴大藏经 古雪哲禅师语录古雪哲禅师语录卷十五嗣法门人传我等编书复桐城汪刺史承念承施。至再至三。德薄行微。诚难消受。然草衣木食。穴处岩居。乃上古之风规。亦道人之本分。此贫衲所愿学而未能者也。嗣后幸勿以

  • 序·野竹福慧

    序昔菩提达磨亲承跨水逢羊谶记见赤县神州有大乘气象遂逾海西来化行震旦而此土中人获闻无生妙谛共登上乘者千二百年矣其在今日惟三吴两浙刹竿相望说法如云不幸而生遐陬僻澨有毕世不闻佛法者则有缘无缘奚翅霄壤隔矣虽

  • 光绪拉池县丞志·佚名

    打拉池县丞,设自光绪元年,全无旧志遗存。叠奉上宪议颁二十七条饬令,遵照访编,阅数月而始成。其于条目中之所未载及载而未全者,委属无从采访。是役也,乃贡生陈希魁、训导谢文俊、廪生杨希贤为编次,附生赵子绅、魏崇文、杨文舒

  • 成吉思汗传·冯承钧

    此传是成吉思汗诸多版本中不可多得且与众不同的一个。作者简要的介绍了成吉思汗的身世、崛起及对蒙古诸部落的整合。对于成吉思汗的西征、平西夏与过世,作者相对作了比较详细的记述却也并非赘述。此书特别之处在于作者

  • 诸佛要集经·佚名

    梵名Buddha -sa=n%gi^ti 。凡二卷。略称要集经。西晋竺法护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记述佛陀于王舍城旁帝树石室中入定三月,以神通力至普光世界天王佛处,宣说诸佛要集之法,及文殊菩萨倾其神力,未能动摇离意女(天王如来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