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绎史卷四十九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

王子带之乱

左传【庄公十八年】虢公晋侯郑伯使原庄公逆王后于陈陈妫归于京师实惠后 【僖公七年】闰月惠王崩襄王恶大叔带之难惧不立不发丧而告难于齐 【八年】襄王定位而后发丧【史记襄王母蚤死后母曰惠后惠后生叔带有宠于惠王襄王畏之】冬王人来告丧难故也是以缓 【十一年】夏扬拒泉臯伊雒之戎同伐京师入王城焚东门王子带召之也秦晋伐戎以救周秋晋侯平戎于王 【十二年】王以戎难故讨王子带秋王子带奔齐冬齐侯使管夷吾平戎于王使隰朋平戎于晋王以上卿之礼享管仲管仲辞曰臣贱有司也有天子之二守国髙在若节春秋来承王命何以礼焉陪臣敢辞王曰舅氏余嘉乃勳应乃懿德谓督不忘往践乃职无逆朕命管仲受下卿之礼而还君子曰管氏之世祀也宜哉让不忘其上诗曰恺悌君子神所劳矣 十三年春齐侯使仲孙湫聘于周且言王子带事毕不与王言归复命曰未可王怒未怠其十年乎不十年王弗召也秋为戎难故诸侯戍周齐仲孙湫致之 【十六年】王以戎难告于齐齐征诸侯而戍周 【二十年】滑人叛郑而服于卫夏郑公子士泄堵宼帅师入滑 【二十二年】富辰言于王曰请召大叔诗曰协比其邻昏姻孔云吾兄弟之不协焉能怨诸侯之不睦王说王子带自齐复归于京师王召之也 【二十四年】郑之入滑也滑人听命师还又即卫郑公子士泄堵俞弥帅师伐滑王使伯服游孙伯如郑请滑郑伯怨惠王之入而不与厉公爵也又怨襄王之与卫滑也故不聼王命而执二子王怒将以狄伐郑富辰谏曰不可臣闻之大上以德抚民其次亲亲以相及也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管蔡郕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酆郇文之昭也邘晋应韩武之穆也凡蒋邢茅胙祭周公之也召穆公思周德之不类故纠合宗族于成周而作诗曰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其四章曰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如是则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今天子不忍小忿以弃郑亲其若之何庸勳亲亲防近尊贤德之大者也即聋从昩与顽用嚚奸之大者也弃德崇奸祸之大者也郑有平惠之勳又有厉宣之亲弃嬖宠而用三良于诸姬为近四德具矣耳不聼五声之和为聋目不别五色之章为昧心不则德义之经为顽口不道忠信之言为嚚狄皆则之四奸具矣周之有懿德也犹曰莫如兄弟故封建之其懐柔天下也犹惧其外侮扞御侮者莫如亲亲故以亲屏周召穆公亦云今周德既衰于是乎又渝周召以从诸奸无乃不可乎民未忘祸王又兴之其若文武何王弗聼使頽叔桃子出狄师夏狄伐郑取栎王德狄人将以其女为后富辰谏曰不可臣闻之曰报者倦矣施者未厌狄固贪惏王又啓之女德无极妇怨无终狄必为患王又弗聼初甘昭公有宠于惠后惠后将立之未及而卒昭公奔齐王复之又通于隗氏王替隗氏頽叔桃子曰我实使狄狄其怨我遂奉大叔以狄师攻王王御士将御之王曰先后其谓我何宁使诸侯图之王遂出及坎埳国人纳之秋頽叔桃子奉大叔以狄师伐周大败周师获周公忌父原伯毛伯富辰王出适郑处于泛大叔以隗氏居于温【史记襄王出奔郑郑居王于泛子带立为王取襄王所绌翟后与居温】

国语襄王十三年郑人伐滑王使游孙伯请滑郑人执之王怒将以翟伐郑富辰谏曰不可人有言曰兄弟防阋侮人百里周文公之诗曰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若是则阋乃内侮而虽阋不败亲也郑在天子兄弟也郑武庄有大勳力于平桓凡我周之东迁晋郑是依子穨之乱又郑之由定今以小忿弃之是以小怨置大德也无乃不可乎且夫兄弟之怨不征于它征于它利乃外矣章怨外利不义弃亲即翟不祥以怨报德不仁夫义所以生利也祥所以事神也仁所以保民也不义则利不阜不祥则福不降不仁则民不至古之明王不失此三德者故能光有天下而龢宁百姓令闻不忘王其不可以弃之王不聼十七年王降翟师以伐郑王德翟人将以其女为后富辰谏曰不可夫婚姻祸福之阶也利内则福由之利外则取祸今王外利矣其无乃阶祸乎昔挚畴之国也由大任杞缯由大姒齐许申吕由大姜陈由大姬是皆能内利亲亲者也昔鄢之亡也由仲任密湏由伯姞郐由叔妘耼由郑姬息由陈妫邓由楚曼罗由季姬庐由割妫是皆外利离亲者也王曰利何如而内何如而外对曰尊贵明贤庸勳长老爱亲礼新亲旧然则民莫不审固其心力以役上令官不易方而财不匮竭求无不至动无不济百姓兆民夫人奉利而归诸上是利之内也若七德离判民乃携贰各以利上求不暨是其外利也夫翟无列于王室郑伯南也王而卑之是不尊贵也翟豺狼之德也郑未失周典王而蔑之是不明贤也平桓庄惠皆受郑劳王而弃之是不庸勳也郑伯捷之齿长矣王而弱之是不长老也翟隗姓也郑出自宣王王而虐之是不爱亲也夫礼新不间旧王以翟女间姜任非礼且弃旧也王一举而弃七德臣故曰利外矣书有之曰必有忍也若能有济也王不忍小忿而弃郑又登叔隗以阶翟翟封豕豺狼也不可厌也王弗聼十八年王黜翟后翟人来诛杀谭伯富辰曰昔吾骤諌王王弗从以及此难若我不出王其以我为怼乎乃以其属死之初惠后欲立王子带故以其党啓翟人翟人遂入周王乃出居于郑晋文公纳之

左传冬王使来告难曰不谷不德得罪于母弟之宠子带鄙在郑地泛敢告叔父臧文仲对曰天子蒙尘于外敢不奔问官守王使简师父告于晋使左鄢父告于秦天子无出书曰天王出居于郑辟母弟之难也天子凶服降名礼也郑伯与孔将鉏石甲父侯宣多省视官具于泛而后聼其私政礼也【公羊传王者无外此其言出何不能乎母也鲁子曰是王也不能乎母者其诸此之谓与 谷梁传天子无出出失天下也居者居其所也虽失天下莫敢有也 新语周襄王不能事后母出 二十居于郑而下多叛其亲 五年】秦伯师于河上将纳王狐偃言于晋侯曰求诸侯莫如勤王诸侯信之且大义也继文之业而信宣于诸侯今为可矣使卜偃卜之曰吉遇黄帝战于阪泉之兆公曰吾不堪也对曰周礼未改今之王古之帝也公曰筮之筮之遇大有之睽曰吉遇公用享于天子之卦战克而王飨吉孰大焉且是卦也天为泽以当日天子降心以逆公不亦可乎大有去睽而复亦其所也晋侯辞秦师而下三月甲辰次于阳樊右师围温左师逆王夏四月丁巳王入于王城取大叔于温杀之于隰城戊午晋侯朝王王飨醴命之宥请隧弗许曰王章也未有代德而有二王亦叔父之所恶也与之阳樊温原欑茅之田晋于是始啓南阳阳樊不服围之仓葛呼曰德以柔中国刑以威四夷宜吾不敢服也此谁非王之亲姻其俘之也乃出其民冬晋侯围原命三日之粮原不降命去之谍出曰原将降矣军吏曰请待之公曰信国之寳也民之所庇也得原失信何以庇之所亡滋多退一舍而原降迁原伯贯于冀赵衰为原大夫狐溱为温大夫【史记襄王告急于晋晋文公纳王而诛叔带襄王乃赐晋文公珪鬯弓矢为伯以河内地与晋○按命晋为侯伯在城濮战胜之后史本纪误载于此年】

国语冬襄王避昭叔之难居于郑地泛使来告难亦使告于秦子犯曰民亲而未知义也君盇纳王以教之义若不纳秦将纳之则失周矣何以求诸侯不能修身而又不能宗人人将焉依继文之业定武之功啓土安疆于此乎在矣君其务之公说乃行赂于草中之戎与丽土之翟以求东道二年春公以二军下次于阳樊右师取昭叔于温杀之于隰城左师迎王于郑王入于成周遂定之于郏王飨醴命公胙侑公请隧弗许曰王章也不可以二王无若政何赐公南阳阳樊温原州陉絺鉏欑茅之田阳人不服公围之将残其民仓葛呼曰君补王阙以顺礼也阳人未狎君德而未敢承命君将残之无乃非礼乎阳有夏商之嗣典有周室之师旅樊仲之官守焉其非官守则皆王之父兄甥舅也君定王室而残其姻族民将焉放敢私布之于吏唯君图之公曰君子也乃出阳人又公伐原令以三日之粮三日而原不降公令疏军而去之谍出曰原不过一二日矣军吏以告公曰得原而失信何以使人夫信民之所庇也不可失也乃去及盟门而原请降 晋文公既定襄王于郏王劳之以地辞请隧焉王弗许曰昔我先王之有天下也规方千里以为甸服以供上帝山川百神之祀以备百姓兆民之用以待不庭不虞之患其余以均分公侯伯子男使各有宁宇以顺及天地无逄其灾害先王岂有頼焉内官不过九御外官不过九品足以供给神祗而已岂敢猒纵其耳目心腹以乱百度亦唯是死生之服物采章以临长百姓而轻重布之王何异之有今天降祸灾于周室余一人仅亦守府又不佞以勤叔父而班先王之大物以赏私德其叔父实应且憎以非余一人余一人岂敢有爱也先民有言曰改玉改行叔父若能光裕大德更姓改物以创制天下自显庸也而缩取备物以鎭抚百姓余一人其流辟于裔土何辞之与有若由是姬姓也尚将列为公侯以复先王之职大物其未可改也叔父其茂昭明德物将自至余敢以私劳变前之大章以忝天下其若先王与百姓何何政令之为也若不然叔父有地而隧焉余安能知之文公遂不敢请受地而还 王至自郑以阳樊赐晋文公阳人不服晋侯围之仓葛呼曰王以晋君为德故劳之以阳樊阳樊懐我王德是以未从于晋谓君其何德之布以懐柔之使无有逺志今将大泯其宗祊而蔑杀其民人宜吾不敢服也夫三军之所寻将蛮夷戎翟之骄逸不防于是乎致武此羸者阳也未狎君政故臣承命君若惠及之唯官是征其敢逆命何足以辱师君之武震无乃玩而顿乎臣闻之曰武不可觌文不可匿觌武无烈匿文不昭阳不承获甸而祗以觌武臣是以惧不然其敢自爱也且夫阳岂有裔民夫亦皆天子之父兄甥舅也若之何其虐之也晋侯闻之曰是君子之言也乃出阳民【韩非子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撃金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羣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孔子闻而记之曰攻原得卫者信也○得卫讹后年乃侵曹伐卫】

王子叔带以惠后之宠几夺大子齐桓公会于首止以谋王室既而襄王告难复盟洮以定其位夺嫡之患始息齐桓既殁妇怨复兴狄人助乱天子防尘晋文公于是起而图霸决策勤王取大叔而杀之王室始靖叔带之为乱也多歴年矣经两霸主大难方已桓公之图之也弭之于未乱之先文公之图之也戡之于既乱之后均有功于王室者也唯是带也以襄王母弟怙宠匹嫡召戎伐周乱形已着幸而逃亡齐桓公执而归诸京师亦云宜也乃受而不讨且为之请抑思葵丘之会初命曰无易树子此何谓也王复姑息召之反国避郑伯克叚之名又蹈子頽奸位之祸诸侯震悼晋师纳王于是请隧受田无何而有河阳之召虽功业攸崇而天子陵迟极矣所以定哀之世伤天下之无霸而闵僖之世伤天下之无王无王而后有霸非得已也读史者至于惠襄之际盖不胜其辟雍钟鼓之思矣

猜你喜欢
  卷三百九十六 列传一百八十三·赵尔巽
  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第三)·赵晔
  大明熹宗悊皇帝宝训卷之三·温体仁
  ●卷八·陈康祺
  ○老庆记公司三则·许指严
  卷之九百六十·佚名
  卷之六百四十三·佚名
  卷之四百六十一·佚名
  卷之一百三十二·佚名
  卷之一百十六·佚名
  卷之四十四·佚名
  卷八十七下上·郝经
  澄斋日记 光绪卅一年乙巳·恽毓鼎
  卢翾传·张廷玉
  蒙古律书·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徐去非·唐圭璋

      待考。   满庭芳   凤历书元,龟图画泰,瑞蓂两两初开。舞风仙子,飞雪拥春来。平荡人间险秽,端为你没点尘埃。清明世,冰辉太洁,鸥鹭莫惊猜。   儿孙,同劝寿,桃添西阆,兰绕南陔。看琼玉妆成,万瓦楼台。飘酒风流枚满盏,浑

  • 台湾诗乘苏序·连横

    连子既成《台湾通史》之三年,益以其间撰为《台湾诗乘》一书。书成,属序于余。余惟诗之存亡,岂不重视其人哉?逊清三百年间,前后称诗者众矣。自渔洋、秋谷、愚山、初白诸子以来,各家流派,虽互有得失,然风骚坛坫,迭为主盟;独台湾以

  • 三十初度·刘半农

    三十岁,来的快! 三岁唱的歌,至今我还爱: “亮摩拜, 拜到来年好世界。 世界多!莫奈何! 三钱银子买只大雄鹅, 飞来飞去过江河。 江河过边姊妹多, 勿做生活就唱歌。” 我今什么都不说, 勿做生活就唱歌。一九二〇,六,六,伦敦

  • 卷二百九十二·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九十二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初集十二 高启 上之回 圣主重行幸六虯法乾旋北巡初避暑东祠已祈年羣官从清尘粲若星丽天前扬豹尾竿左靡鱼须旃瀚海通汉月萧关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六十四·佚名

    万历三十七年十一月戊寅朔狭西兰州金县知县师兆吉揭其知州李传声用印信公文投进考功吏部请行该抚按尽法究拟以正揭害本管之罪旨是之○以克军殃民罪革宽奠参将李泽任仍行巡按御史提问○己卯浙江巡按韩浚以海防废弛查参

  • 七十 江宁织造曹寅奏佛船已到普陀摺·佚名

    康熙四十七年四月初三日 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佛船于前三月二十八日过扬州,臣会同李煦迎接,当经李煦奏讫,臣随护送渡江,交与杭州织造孙文成,平安前去,于闰三月初六日至杭州,当经孙文成奏讫。今本月初

  • 陈淳传·脱脱

    陈淳,字安卿,漳州龙溪县人。少年时代学习科举之业,林宗臣见到他后对他的才智感到很惊奇,又说:“这不是圣贤的事业。”因此,向他传授《近思录》,陈淳因此改读此书,于是全部抛弃了他原来的举子之业。到朱熹来他们乡居守的时候,陈

  • 提要·孔毓圻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十三幸鲁盛典         政书类二【仪制之属】提要【臣】等谨案幸鲁盛典四十卷国朝袭封衍圣公孔毓圻等撰进先是康熙二十三年圣祖仁皇帝临幸阙里亲祀孔庙行九拜之礼特命留曲柄繖于庙

  • 153.姚崇灭蝗·林汉达

    唐中宗复位以后,让他的妻子韦后掌握政权,重用武三思,把朝政弄得混乱不堪。公元710年,中宗死后,唐睿宗的儿子李隆基起兵杀了韦后,拥戴睿宗复位。过了两年,睿宗把皇位让给李隆基。这就是唐玄宗。二十多岁的唐玄宗刚即位的时候,

  • 哀公(元年~十四年)·谷梁赤

    哀公元年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楚子、陈侯、随侯、许男围蔡。鼷鼠食郊牛角,改卜牛。夏,四月辛巳郊。此该郊之变而道之也。于变之中又有言焉:鼷鼠食郊牛角,改卜牛,志不敬也。郊牛日展角斗角而知伤,展道尽矣。郊自正月至于三月

  • 亡徵第十五·韩非

    凡人主之国小而家大,权轻而臣重者,可亡也。简法禁而务谋虑,荒封内而 恃交援者,可亡也。群臣为学,门子好辩,商贾外积,小民内困者,可亡也。好 宫室台榭陂池,事车服器玩,好罢露百姓,煎靡货财者,可亡也。用时日,事鬼 神,信卜筮而好祭祀

  • 狂者与狷者·孔子

    【原文】 子曰:“不得中行①而与②之,必也狂捐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注释】 ①中行:依中庸而行的人。②与:交往。 【译文】 孔子说:“得不到言行合于中庸之道的人相交,那就必然是和狂与狷这两种人相交吧!狂的人具

  • 卷九·朱鹤龄

    钦定四库全书读左日钞卷九吴江朱鹤龄撰五年舍中军卑公室也注罢中军季孙称左师孟氏称右师叔孙氏则自以叔孙为军名疏分中军之衆属上下二军故鲁有左师右师左师右师见哀十一年传又言叔孙武叔退而蒐乘知自以叔孙为军名也 

  • 多闻品法句经第三(十有九章)·佚名

    多闻品者,亦劝闻学积闻成圣。自致正觉。多闻能持固,奉法为垣墙。精进难逾毁,从是戒慧成。多闻令志明,已明智慧增。智则博解义,见义行法安。多闻能除忧,能以定为欢。善说甘露法,自致得泥洌闻为知法律,解疑亦见正。从闻舍非法,行

  •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十五·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十五摄决择分中五识身相应地意地之五如是已思择色蕴。我次当说名所摄四无色蕴。随所应建立相。如本地分立一心相。今先显示。如世尊言。若有众生于如来所。但发一心及一言说善逝大师

  • 御制董鄂后行状·顺治

    《御制董鄂后行状》是顺治皇帝的宠妃董鄂妃仙逝之后,顺治为爱妃写下的悼文,深切地寄托了自己的哀思。福临亲手执笔,以洋洋四千余字展现了董鄂氏的美言、嘉行、贤德。

  • 诗故·朱谋玮

    十卷。明朱谋玮撰。谋玮字郁仪。封镇国中尉。贯串群籍,通晓朝廷典故。万历中管理石城王府事,宗人咸就约束。暇则闭户读书。着《易象通》、《诗故》、《春秋战记》、《鲁论笺》、《骈雅耽》及他书一百二十种。是书以“小

  • 长老偈经·佚名

    巴利名Thera-ga^tha^ ,音译涕罗伽陀。巴利小部经(Khuddaka-nika^ya)之一。内容收集佛世时弟子中长老所吟咏之偈颂。初有序偈三颂,本文之颂数自一偈集之一二○颂乃至大集(七十偈集)之七十一颂,共有二十一集(nipa^ta),一二七九颂